?

線上團體輔導對高職生頂崗實習期心理問題干預初探

2023-01-04 15:50劉嘉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頂崗團體輔導

劉嘉

(長江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一、問題提出

學生頂崗實習需要單獨承擔起實習崗位所有職責,是一種實踐教學的方式。高職高專學生在大學期間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在校外頂崗實習。在此期間,雖然有相應的專業課老師作為學生的實習指導老師,但專業課老師在校所教班級較多,對學生缺少全面深入的了解,加上本身也有繁重的教學和科研壓力,故對頂崗實習期的畢業生關注比較有限。此外,由于學生實習地點比較分散,遠離學校,輔導員在遠程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可能對學生的心理狀態的變化未能及時把握,對學生的心理困擾難以及時跟進并進行疏導解決。學生潛藏的心理問題處于被“放任、忽視”的狀態,導致部分畢業生會因為逐漸嚴重的情緒和心理問題提前結束實習,甚至引發心理危機,威脅生命安全。

關于頂崗實習期畢業生的心理狀況,多項研究表明結果并不樂觀,學生在實習的不同時期都存在不容忽視的心理困擾。李雙玲等人用scl-90量表對即將開始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在這個時期的強迫和抑郁得分顯著高于全國青年常模[1]。劉玉林根據學生的“實習周記”的文字記錄對其進行數據化處理,發現實習期間學生的心理壓力存在極端差的現象,存在大量心理壓力極大的學生[2]。傅彩虹的研究發現,學生在頂崗實習期主要的心理困擾主要為對工作力不從心,在工作中有失落和強烈焦慮情緒[3]。近2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也給大學生的就業帶來了空前的壓力與挑戰,加上高職生普遍認為自己和本科學校的學生相比,缺少學歷的競爭優勢,導致臨近實習結束,即將步入社會之時,部分畢業生依然會充滿焦慮與恐慌。

團體心理輔導在國內外的很多研究中都被證實其有效性,通過多次團體互動,能幫助成員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別人、提升能力、改善情緒和解決問題。受疫情影響和實習地遠程距離的限制,面對面的傳統心理輔導已不能滿足現實的要求,團體心理輔導必須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線上的互動,于是線上團體輔導成為了一種新的探索與創新[4]?,F階段,有關畢業生的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中,多數是采用線下團體輔導的形式,運用線上團體輔導開展的相關實證研究較少,研究嘗試通過線上心理輔導的形式對高職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武漢某高職院校大三護理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6個班,共267人。向其發放scl-90問卷,選取癥狀自評量表分數高于160分的學生41人,發送郵件邀請其參加線上心理團體輔導,根據學生參加線上團體的意愿,選出學生30人,并向其說明實驗設計,將這30名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15人,對照組15人。

(二)研究工具

1.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量表廣泛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測評工作,有90個自我評定項目,涉及個體的感覺、思維、行為、人際關系以及飲食睡眠等多方面的描述。設為10個因子,它們是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和敵對等。統計指標為量表總分和各因子分,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2.自編團體輔導效果問卷:共12題,主要是對“線上團體內容,團體氛圍,團體領導者和團體對自己的幫助、團體目標達成”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打分和評價。

(三)實驗設計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分別發放了2次scl-90問卷,第1次為團體干預1周以前,即在實習的初期篩選團體成員之時。第2次為線上團體干預結束后1周,即實習末期。實驗組成員參加線上團體輔導,對照組成員不參加。每次團體結束后實驗組成員需給指定郵箱發送對本次團體感受的主觀報告。

(四)線上團體輔導的基本設置與規范

線上團體的設置為,本次團體為半結構式線上團體??紤]到高職生的頂崗實習一般為6個月以上,時間較長,實習任務繁重,本次線上團體活動頻率為兩周一次,一次1.5—2h,共10次,歷時5個月。團體帶領者為兩位高校心理咨詢師,其中一位是主要帶領者;另一位是協同領導者。主要帶領者為注冊心理咨詢師,有多次線下團體帶領經驗。開展線上團體輔導的網絡平臺選用的是zoom多人手機云視頻會議軟件,可以多人在線視頻,也支持分小組討論,有文字對話框,形式多樣,操作方便。

線上團體的規范與要求團體參與者要保證所處網絡環境的穩定,在團體開始前10min進入zoom房間進行等待并簽到,中途如遇到網絡掉線等問題要及時聯系協同領導者重新進入房間。不發言的時候保持靜音,需要全程攝像頭打開,上線時備注專業與姓名。團體進行過程中不打電話或用電腦做其他事情,全身心投入在團體活動中。盡量使用電腦,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選擇手機進入zoom房間。提前進行身份驗證,了解參與者對本次線上團體的期望和主要心理困擾,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與保密協議,告知請假,缺勤等處理規定。

領導者將線上團體知情同意書與保密協議電子版用電子郵箱發給所有參與學生,學生打印后簽名,并拍照發給老師指定郵箱。內容包括:積極投入團體的每個活動中;尊重成員,不指責不評價;相互尊重,分享感受;遵守時間和團體規范;禁止錄屏,錄音錄像或拍照截圖;遵守保密原則,不得將成員的任何信息透露他人,除非成員會傷害自己或危害他人才能打破保密原則;本人理解并會遵守以上保密協議。

(五)線上團體活動內容安排

第1次主題為“有緣相識”。目的是澄清團體目標和每個人對團體的期望,幫助成員互相認識,互相了解彼此和實習工作內容,培養團體歸屬感,為接下來的自我開放與探索奠定基礎。主題活動包括這就是我;協定團體規則;我的實習;正念呼吸訓練。作業為職業性格測試。

第2次主題為“我看見我”。目的是建立信任,加強聯結,深化成員間的了解,增加團體的熟悉度和凝聚力;通過心理繪畫等方式引發對自我的深入探索與思考,明晰自己的職業性格和職業價值觀,明確自己性格優勢和未來擇業方向。主題活動是回顧與分享上次作業;我的自畫像;價值10問。作業為我的成長史。

第3次主題為“回首我的來處”。目的是通過引發學生思考家庭,成長經歷與自我的關系,進一步探索曾將的成長經歷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看待和應對過去成長經歷中已經發生的負性事件,學會用成長型的思維來看待問題。主題活動為回顧與分享上次作業;家庭動物園;原生家庭圖;身體掃描。作業是寫給父母的信。

第4次主題為“挑戰舊信念”。目的是發掘和重塑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用積極的視角看待自己和當下的實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認識到頂崗實習對自己的積極意義,調整心態,增強心理彈性和韌性。主題活動為熱身舞蹈小幸運;我的成長史(結合第2、3次作業內容對過往重要事件進行審視和多角度評價);挫折AB面。作業是身體掃描日常練習。

第5次主題為“我愛我自己”。目的是運用心理咨詢中接納承諾原理,讓學生發掘自身優勢,接納自己,提升自信,理解“不回避和控制問題”才是自我改變的第一步。主題活動為不要想大象實驗;我的高光時刻;我的職場秘密武器。作業是寫給自己的表揚信。

第6次主題為“畫解壓力”。目的是通過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分享彼此近期在工作生活中的煩惱與壓力,投射出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沖突,幫助成員與潛意識對話,表達與梳理,理解感受。主題活動為情緒音樂欣賞;工作的煩惱主題繪畫。作業是情緒涂鴉日記-難忘的情緒瞬間。

第7次主題為“情緒萬花筒”。目的是扭轉對情緒的刻板認識,從積極視角看待壓力和負面情緒,學會接納情緒,允許情緒的流動,轉化和對外釋放情緒;用短程焦點心理咨詢中的“奇跡提問”的方式幫助其發現心理資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心。主題活動為意象對話與放松訓練;情緒涂鴉日記分享;奇跡提問-如果有一天。作業是情緒涂鴉日記-難忘的情緒瞬間。

第八次主題為“和諧人際關系”。目的是運用心理劇的形式,將工作中的困境或沖突呈現出來,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交往模式,學會體諒與寬容,不能按照自己的偏好過度苛責對方;學習溝通與表達技巧,處理沖突的正確方式。主題活動為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人無完人;職場大爆炸。作業是求職簡歷撰寫和模擬招聘準備。

第九次主題為“積極行動”。目的是用實際可操作的擇業技能指導與訓練給成員心理蓄能,鼓勵成員積極投入擇業行動中,以更自信和積極的狀態迎接未來的挑戰。主題活動為回顧并指導上次作業內容;擇業技能指導與訓練;模擬招聘。

第十次主題為“走向未來”。目的是帶領學生回顧團體中的積極信念,整理自己所擁有的心理資源,讓學生增強信心,提升心理靈活性以便更好應對即將而來的求職壓力。主題活動為寫給自己的表揚信-宣讀與分享;優點大轟炸;繪畫10年后的我;團隊告別與感恩分享。

三、結果

(一)線上團體輔導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組間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成員的前測在scl-90總分和因子分上無顯著差異,但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和焦慮4個因子分均顯著高于全國大學生常模(P<0.05)。

(二)實驗組線上團體干預效果

實驗組前測總分顯著高于后測總分(t=2.23,P<0.05),且在軀體化(t=2.10,P<0.05),強迫(t=2.14,P<0.05),抑 郁(t=2.67,P<0.05),焦慮(t=2.72,P<0.05)4因子上分數差異顯著。實驗組后測總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后測總分(t=-1.90,P<0.05),且在軀體化(t=-2.21,P<0.05),強迫(t=2.00,P<0.05),抑郁(t=2.72,P<0.05),焦慮(t=2.50,P<0.05)4因子上分數差異顯著。對照組的焦慮,抑郁后測因子分顯著高于全國大學生常模(P<0.05)。

(三)成員對線上心理團體的評價

全體成員均認為線上團體輔導對自己有幫助,團體輔導的內容和目標一致,認為線上團體輔導很大程度緩解了自己的實習期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困擾,增強了面對未來就業時的信心。成員表示喜歡團體中的繪畫,角色扮演,正念練習,分小組活動和集體分享等團輔形式。

四、分析與討論

(一)頂崗實習期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問題不容忽視

在進行線上團體輔導之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成員在軀體化、人際敏感、焦慮和強迫四因子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全國大學生常模。在實習初期,學生對角色的認知還沒有完全從學生轉變為護理工作者或幼兒教師(研究的被試是護理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班學生),且這兩種實習工作也需要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工作中難免有挫敗感導致學生自信心下降,引發焦慮和一些軀體癥狀[5]。實習期間學生往往面臨多重角色身份,要以學生身份接受實習指導老師的督導,又要以護士或幼兒教師的身份與患者和幼兒、幼兒家長溝通,還要以應聘者的角色和招聘單位進行交流,這些角色帶來的人際沖突讓很多學生無力應對。賴勇強等人的研究發現,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實習初期會擔心不能很好保護幼兒安全以及如何進行調皮兒童的管理,會存在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等問題[6]40。光春賢的研究中也發現護理專業學生工作具有一定健康安全風險,所以實習初期學生增強了自我保護的意識,會慢慢養成強迫檢查與核對,多次洗手消毒等習慣[7]95。

對照組成員焦慮,抑郁后測因子分顯著高于全國大學生常模,這說明在不進行任何心理干預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問題在頂崗實習期間會持續存在,隨著畢業時間臨近,焦慮、抑郁并沒有緩解,這也與賴勇強等人[6]41和光春賢[7]96的研究結果一致。學生在線上團體中也表示,在實習期間,他們都真實地感受到了工作內容繁雜,責任重大,收入待遇較低等現實問題,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且作用持久的心理沖擊,可能會持續存在于整個頂崗實習期。

(二)線上團體的開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次線上團體輔導的內容設計很好的契合高職學生在實習期間的需要,且時間跨度有半年,作用時間較長。團體輔導活動的安排運用了正念,繪畫,心理劇等方式,融入了短程焦點,接納承諾等心理咨詢的元素,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漸發現自身的心理資源,有足夠的能量去行動。首先,讓學生審視自己的性格,能力,價值觀,選擇與規劃適合自己的擇業路徑,松動僵化刻板的信念,樹立積極理性的擇業觀,增加自身心理彈性,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接下來的實習任務。其次,學生在實習中面對高強度的工作,枯燥重復的實習內容,變化復雜的人際關系,較低的收入時,情緒難免波動,在實習中累積了負面情緒。此時,針對情緒管理和壓力應對,人際溝通能力如何提升也設置了對應的內容。最后,擇業技能訓練和自我效能感提升技術會幫助學生在未來擇業時增加技能,有積極的自我體驗和評價。這些內容設定都能夠有效的緩解實習期間的負面情緒,讓他們能夠正確看待困難,應對未來挑戰時更有力量。本次線上團體輔導的活動內容和形式經過了反復設計和討論,每次線上團體輔導結束后還有家庭作業幫助延續團體的效果,所以最終完成了團體目標,成員的反饋和評價也比較積極,由多位同學提到“希望未來這樣的活動在畢業班每年都能開展”。

(三)研究的局限和改進

本研究中仍存在不足地方,本次團體成員人數有限,缺乏大樣本的實證研究。還有線上團體的實施依賴網絡等技術手段,有較多不確定性。例如偶爾會存在網絡畫面和聲音不同步的現象,所以對于成員的表情感受的捕捉和感知需要2位領導者格外的注意;目光的指向性不夠明確,參與者有可能注意力會不夠集中等,這需要線上團體領導者有豐富的經驗來處理和應對。

由于疫情在短期內還是會存在,結合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很多現實制約,線上團體輔導在未來是一種很好的心理工作開展方式,可以由有豐富團體輔導經驗的老師帶領畢業班輔導員進行體驗式培訓,對線上團體輔導的每個環節進行討論與研習,這樣可以對畢業班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跟進與解決。由于本次線上團體輔導的被試是篩選癥狀自評量表中分數較高的學生,相對心理問題較嚴重,對那些心理問題相對沒有那么嚴重的畢業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朋輩心理輔導的力量,對學生干部進行一些技能培訓和督導,讓他們成長為可以陪伴在學生身邊的一支心理服務隊。此外,畢業班輔導員也要和專業指導老師在教育上形成合力,輔導員著重幫學生疏解心理壓力,專業課指導老師著重幫學生解決工作技能問題,堅持心理指導和專業指導相結合。

猜你喜歡
頂崗團體輔導
中國隊獲第63屆IMO團體總分第一名
新冠疫情影響下汽車學院頂崗實習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
中國隊獲第59屆IMO團體總分第三名
教育部要求保障頂崗學生實習安全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頂崗實習內容探析
高職煤炭類頂崗實習“421”運行機制
美團體打廣告抗議“中國制造”
和諧班子——團體活力的絕對優勢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