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的構建策略

2023-01-06 07:43安徽省合肥市臨泉路第一小學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學本課堂學材學本

安徽省合肥市臨泉路第一小學 朱 宏

“學本教育”是當下課程教學改革的教育理念,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質,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掘學生數學學習的創造性。學本教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自覺地構建“學本課堂”,將學本教育理念落到實處[1]。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掘“學本學材”,引導學生進行“學本探究”,從而讓學生獲得“學本發展”。構建“學本課堂”是學本教育時代下的必然取向、必然要求。

一、開發“學本學材”,構建“學本課堂”

所謂“學材”,就是指“學生學習所用的素材”。學生的學材非常廣泛,它包括基礎性學材、支撐性學材和應用性學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材包括教材、器材、素材等。傳統的學材,往往是教師預置的、比較優構化的,這樣的學材鉗制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想象。真正意義上的學材,應當由學生開發出來。由學生開發出來的學材往往是開放性、生成性的,具有現實性、意義性、互動性和探索性。好的學材是劣構化的,它能召喚學生的思維、想象和深度探究。

學生數學學材的開發是多向度、多樣化的,比如生活類的學材、游戲類的學材、文化類的學材等。學材是富有趣味性、文化性的。通過學材開發,能追溯數學知識的本源,能讓學生觸摸到數學知識的本體。比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許多教師通常都會給學生提供一個比較標準化、規范化的長方體模型,引導學生去感知教師所提供的這個長方體的特征。這樣的一種學習是一種被動的、膚淺的學習,是一種“師本課堂”。在構建“學本課堂”的過程中,筆者讓學生準備了一些小棒、三通等學具,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制造”“創造”長方體。由此,學生在開發學材的過程中就能自然地認識長方體的特征。比如學生需要選擇不同規格的幾根小棒,拼搭成長方體的框架。同時,學生還需要選擇一些長方形紙將長方體框架粘貼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建構的過程。通過“做長方體”,學生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比如認識了長方體面的特征、棱的特征等。

學材開發是構建學本課堂的前提。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滿足于教材這一普遍化的學材,而應當根據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開發學材。同時,要引導學生將教材轉變為學材,從而“讓學生帶著學材走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增強學生的主人翁作用,確定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通過學材開發,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幫助學生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二、引導“學本探究”,構建“學本課堂”

構建“學本課堂”還要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展開“學本探究”?!皩W本探究”是一種真實探究,也是一種深度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預學,引導學生構學、創學。其中,預學可以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合學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展學可以讓學生博采眾長。預學、合學、展學是學本探究的不同形式。通過預學、合作和展學,真正構建學本課堂,讓學本課堂成為學生數學學習之“沃土”。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我們應當找出一種方法,讓教師因此可以少教,讓學生因此可以多學……”可見,“少教多學”就是夸美紐斯孜孜以求的目標。在筆者看來,建構“學本課堂”能夠實現夸美紐斯的教學理想。在“學本課堂”上,學生會的內容教師不教,學生能自己學會的內容教師也不教,只有那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仍然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才展開點撥、啟發、引導等。在學本課堂上,教師要擁有一種“惜語如金”的態度,充分賦予學生自主學習時空,賦予學生充分交流時空,促進學生展開自主性、合作性的學習。比如教學“分數的意義”(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筆者從引導學生學本探究的視角出發,沒有不厭其煩地進行講解,而是讓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深入地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發現問題,并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補充、完善,從而大大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能。比如有學生認為,一個物體可以看成單位“1”的量、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看成單位“1”的量、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也可以看成單位“1”的量。在對過去已有知識經驗進行總結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認識了單位“1”的量,并且認識了分數的意義[2]。

在對“分數的意義”中的單位“1”的量進行認知的過程中,我們不斷變換單位“1”的量,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單位“1”的量之于分數的意義的重要性??梢赃@樣說,在具體的分數情境中,沒有單位“1”的量,分數的意義就無從談起。對于引導學生認識單位“1”的量,不是教師的說教、灌輸,而是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操作、探究,讓“教學做合一”。通過“教學做合一”,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去感悟、感受。只有這樣,知識才能內化為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彰顯“學本理念”,構建“學本課堂”

構建“學本課堂”要彰顯“學本思想”?!皩W本思想”非常豐富,它不僅包括“以生為本”的主導性、主體性思考,還包括“激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思維”“助推學生發現”等能力水平和情感態度。彰顯“學本思想”要努力做到“精教活學”,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以學生興趣為本、以學生個性為本、以學生探究為本、以學生能力為本,是“學本思想”“學本理念”的鮮活體現[3]。

以“分數除以整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的教學為例,在教學中筆者沒有囿于教材,而是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由于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成見,學生的探究就無拘無束、縱橫馳騁。他們從自我的已有數學知識經驗出發,運用“化小數法”“化整數法”“化除為乘法”“擴分法”“轉化法”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比如以“”的教學為例,學生主要出現了這樣的一些算法:等。在學生自主探究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深度交流,對諸種計算方法進行研討,認識它們的優點及劣勢。通過建構學本課堂,不斷引導學生拓展數學解題思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組織不同能力的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嘗試探究,從而讓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得到強化,讓學生在自主性、自能性的數學學習中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彰顯“學本理念”不僅要從學生的經驗出發,讓學生的算法多樣化,更要從數學學科知識的本身的優化出發,追求數學算法的優化。

四、體現“學本評價”,構建“學本課堂”

在小學數學“學本課堂”建構中,教師要將“學”的理念、“生”的思想與課堂教學評價結合起來,由點及面,助推學生數學學習的不斷進階?!皩W本課堂”的教學評價不僅注重結果,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注重師評,更注重生評、互評;不僅注重學生的數學學習知識,更注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素養等[4]。

“學本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普遍學情,更注重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個體性、差異性的評價。對于不同的學生,“學本評價”不是采用“統一標尺”,而是基于學生的數學學習現實水平和可能發展水平。評價不是著眼于甄別、選拔,而是著眼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比如教學“分數的四則運算”(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我們對于不同的學生要求不同、目標不同,采用的評價尺度也就不同。在分層實施教學、落實學本理念、建構學本課堂中,我們重點區分學優生和學困生。對于學困生,我們要求他們能熟練地掌握計算法則并進行簡單的、基礎性的計算;對于學優生,我們則多出示需要變形的算式。在學本評價中,對于學困生,我們的評價尺度在于他們是否已經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基本能應用乘法分配律;對于學優生,我們的評價尺度在于他們是否能靈活應用乘法分配律。通過學本性評價,促進每一位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構建“學本課堂”是新時代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必然取向,是新時代數學教學的智性應變[5]。構建“學本課堂”的關鍵在于真正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進而有效地助力學生數學深度學習,提升學生數學學習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學本課堂學材學本
初中數學對學材進行再建構的策略分析
“學材再建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初中數學“學材再建構”分析
基于“三學”理論下“學材再建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的案例研究
教育尋真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如何在學本課堂中提升初中語文閱讀能力
農村初中英語“問題導學型”學本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教學相長新內涵視閾下的學本課堂
整體·聯系·學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