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中蘊含的中醫文化發微
——以“醫”“藥”“針”為例

2023-01-18 11:15張豐聰臧守虎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砭石大字典素問

張 濤,張豐聰,劉 川,孟 璽,臧守虎

(1.山東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355)

路易斯·亨利·摩爾根曾說:“沒有文字記載,就沒有歷史,也就沒有文明?!保?]文字不僅記錄文化、傳播文化、創造文化,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故也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與其他文字不同,漢字以形表義,屬表意體系的文字。這一不同特點決定了漢字除了其他文字的功能之外,本身還蘊含和反映出一定中國古代文化信息,具有承載、蘊含中國古代文化的功能[2]。因此,通過對漢字及其發展演變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窺見包括中醫文化在內的中國古代文化及其發展信息。本文以“醫”“藥”“針”三字為例,探討其中所承載、蘊含的中醫文化。

1 醫

“醫”繁體作“醫”“毉”?!搬t”由匚、矢、殳、酉等構件組成。匚,高鴻縉《中國字例》云:“匚為竹器,其形長方,周淺”[3],《說文·匚部》云:“匚,受物之器”[4]1816?!笆浮本褪羌?。如此,匚、矢組合在一起,即為存放、擱置矢箭的器具?!墩f文·匚部》云:“醫,盛弓弩矢器也。從匚,從矢?!秶Z》曰:‘兵不解醫’?!保?]1816殳為“杸”字初文,在甲骨文中是人手持兵器的樣子,這種兵器以竹、木制成,樹立在兵車上?!墩f文·殳部》釋云:“以杸殊人也?!抖Y》:‘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于兵車,車旅賁以先驅’?!保?]425《釋名·釋兵》釋云:“殳,殊也,長丈二尺而無刃,有所撞挃于車上,使殊離也?!保?]見圖1。

圖1 “醫”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矢箭除了作為射獵工具以外,還與殳一樣可以作為武器。筆者認為“醫”字之所以以“矢”“殳”作為構字部件,都是從其可以致人外傷的因素考慮的,反映出造字之時,中醫對疾病的認識與治療以外傷為主。有關于此,韋以宗指出:“遠古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中華民族祖先,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險劣的生活環境和艱辛的勞動是容易造成創傷的,各種創傷疾病也往往時刻威協著他們的生存?!保?]薛愚也指出:“原始社會的疾病‘外傷’是主要的,醫學上的外科可能是首先產生的?!保?]比較符合人類社會的實情以及人類認識發展的一般規律。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相對于其他武器來說,矢箭為一種先進的古代武器,不僅速度快、射程遠,還可以遠距離暗中發射,令人猝不及防,不僅給人們造成身體創傷,還給人們精神、心理上以極大的威懾和恐懼感,如《周易·系辭》云:“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保?]甲骨文、金文中的“疾”即是一個人腋下中箭的形狀,說明“疾”的最初意義就是指人遭受箭傷,王國維釋云:“疑‘疾’之本字,象人亦(腋)下著矢形。古多戰事,人著矢則疾矣?!保?]后來,“疾”由人受箭傷演變為因受箭傷而臥病在床之義,見圖2。古人之所以對箭傷給予特別關注,以“矢”作為“醫”和“疾”的構件,正說明箭傷給人的危害令人記憶深刻,在外創傷中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至今民間仍把腰、腿、背、肩等部位無明顯碰撞閃損而又突然疼痛起來的病證稱為“鬼箭風”,也是箭傷在人類記憶中的文化遺留。

圖2 “疾”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酉”在甲古文、金文中皆是酒壇子的形狀,與“酒”是同一個字,是“酒”字的初文,見圖3?!读鶗省すな滤摹吩疲骸坝?,醴之通名也……故又加水作酒?!保?0]酒有止痛、麻醉、殺菌、消炎的作用,是外傷治療中不可或缺之物,因此“醫”以“酉”為構字部件?!墩f文·酉部》云:“醫,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吨芏Y》有醫酒?!保?]2155同時,酒也是調劑、調配其他藥物的常用之物。例如,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用到酒的藥方至少有35個,如“令金傷勿痛方:取鼢鼠,乾而治……入溫酒一咅(杯)中而飲之。不可,財益藥,至不癰(痛)而止,令”“令金傷毋痛……醇酒盈一衷桮(杯),入藥中,撓飲。不者,酒半桮(杯)。已飲,有頃不痛。復痛,飲藥如數”[11],其中的酒不僅可止金傷之痛,也用以和藥。直到目前,中醫藥使用的很多藥物如鹿茸、龜甲、人參、黃芪、白術等,也都常需用酒泡制,可見酒在中醫藥中的運用歷史悠久、范圍廣泛,故《漢書·食貨志》載:“酒,百藥之長?!保?2]1183

圖3 “酉”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毉”為“醫”的異構,也即異體字,是不同時代的人或者同一時代不同地域的人為表達同一意義所造的不同的字,二字的不同在于“巫”“酉”之別。巫的起源較早,伴隨著人類及人類社會的產生。經過“民神雜糅……夫人作享,家為巫史”到“顓頊……絕地天通”[13]378的階段后,巫走向壟斷和專職化。其最初的職責范圍很廣,掌管宗教、天文歷法、祭祀、巫術,從事星占、望氣、卜筮等,卜疾、禱病、治病也屬于其職責之一。例如,甲骨文中有大量關于疾病的卜問,《公羊傳·隱公四年》“于鐘巫之祭焉”何休注云:“巫者,事鬼神禱解以治病請福者也?!保?4]《山海經·海內西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郭璞注云:“皆神醫也?!保?5]可見,巫就是最早的醫,醫起源于巫。河北藁城臺西商代中期遺址中發現的一處墓葬,墓主為一約45歲的中年男性,靠近頭部的一側有卜骨3塊,而腳邊放一長方形漆匣,內有“石砭鐮”等醫療用具,表明其生前兼具巫、醫雙重身份,就是一位巫醫。如上所述,由于受認識水平、醫術水平的限制,遠古時期中醫對疾病的認識與治療以可見的外傷為主,在外傷久治不愈時,尤其對于如外感風邪、內傷七情之類看不見、摸不著因素所導致的疾病,更是莫知其由、束手無策,只能“告窮歸天,欽望巫?!保?6],“毉”字以“巫”為構字部件反映了這一現象。

2 藥

“藥”的繁體作“藥”,由上“艸”下“樂”組成,最初指能夠治病的植物,《說文·屮部》釋云:“藥,治病草。從艸,樂聲?!保?]132后來也泛指能夠治病之物,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云:“依《玉篇》引補《急就篇》注,草木、金石、鳥獸、蟲魚之類堪愈疾者,總名為藥”[17]。見圖4。

圖4 “藥”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呂氏春秋》云:“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保?8]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近30枚骨笛,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比漢字的產生要早幾千年。音樂、樂器的起源早于漢字產生,使得樂器成為漢字創造時的法象。甲骨文中的“樂”字,即取象于古代的弦樂器,其字形上面的部分合起來就是后來的“絲”字,下面的部分即“木”字,二者相合寓意將絲弦張設于木架之上。金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形,已與后來“樂”的篆文、繁體字形基本相似,見圖5。關于“”形,有人認為像調弦之器,有人認為像鼓或者其他樂器,但無論怎樣,“樂”字取象于古代的弦樂器是十分明確的。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釋云:“從絲附木上,琴瑟之象也?;蛟鲆韵笳{弦之器?!保?9]“樂”字取象于弦樂器,表明弦樂在各種音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到現在仍然如此。

圖5 “樂”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說文·木部》釋“樂”云:“樂,五聲八音總名?!保?]808其中,五聲指宮、商、角、徵、羽,是我國古代關于音階劃分的五種不同名稱;八音即絲、竹、金、石、匏、土、革、木,是由八種不同材質的樂器所發出的樂音?!墩f文·音部》釋“音”云:“音,聲也。生于心,有節于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從言含一?!保?]368同時也可見,“聲”“音”二者在《說文》中為轉注關系,二者渾言之相同,然而析言之有別。

“聲”的繁體為“聲”,其造字也是取象于古代的樂器——“八音”中的石類樂器“磬”。在甲骨文中,“聲”最初由一懸掛的磬、一只耳朵組成(圖6:后上七·一〇),表示人耳聽磬聲。在此基礎上,右邊增加了“殳”(圖6:粹一二二五),表示手持工具敲擊磬;下部增加了“口”,表示“聲”也可從人的口腔發出來。篆文、繁體的“聲”除省略“口”外,其他構字部件與甲骨文相同,《說文·耳部》釋云:“聲,音也。從耳,殸聲。殸,籀文磬”[4]1681,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云:“八音之中,惟石之聲為精詣,入于耳也深……故于文耳、殸為聲?!保?0]可見,“聲”之最初造字所標著、反映的是以來自外在之物的單一之聲為主,乃“聲一無聽,物一無文”[13]347之聲和“單出曰聲”[21]660之聲。

圖6 “聲”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音”的古文,尤其是金文,與“言”相似,僅有“曰”“口”之別,即上引《說文》釋“音”所云是否“含一”之別,見圖7、圖8。對此,于省吾認為:“言與音初本同名,后世以用各有當,遂分化為二?!保?2]王立軍認為:“金文以后,人們為了區分‘音’和‘言’,便在‘言’字的部件‘口’內加上了一個小短橫以示區別……字形中的‘一’并無實義,許慎所說的‘含一’,并不完全是字形解釋,而是為了契合傳統的儒家思想,暗含著傳統儒家對人的內心修養的要求,即要純正如一?!保?3]林義光認為:“‘一’以示音在言中?!保?4]金文產生之時,儒家思想尚未成為正統,故相形之下,林說更令人信服。

圖7 “言”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圖8 “音”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如上所述,“音”“言”之別在于“(音)在‘言’字的部件‘口’內加上了一個小短橫”。鄭樵《通志略》釋“言”云:“言,從二從舌。二,古文上字。自舌上而出者,言也?!保?5]與“聲”自外而入內不同,“言”是自內而出外的?!把浴比绱?,“音”也是如此?!抖Y記·樂記》云:“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于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26]476,468。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心”被認為具有對感性認識進行協調、綜合的功能,如《荀子·正名》云:“心有征知。征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將待天官之當簿其類,然后可也?!保?7]依上引《禮記·樂記》所云,“音”是發自人們的內心的,是“心”對不同之“聲”協調、綜合、和諧后的結果,乃《國語·鄭語》“以它平它謂之和”[13]347之音和“雜比曰音”[21]660之音。中醫之治病,也往往使用多種不同性味藥物和合而成的湯劑以糾正病者之偏,而達到和諧的狀態。二者其理一也,故“藥”以“樂”作為構字部件不僅表聲,亦當表義。

因為“聲”“音”有別,因此中醫典籍中分別以“聲”“音”配屬五行、五臟,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音為徵,在聲為笑”“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在音為宮,在聲為歌”“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同時以“聲”“音”作為判斷疾病的主要依據之一,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云:“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盛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薄峨y經·六十一難》載:“聞而知之謂之圣……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币舱蛉缟纤觥耙簟迸c心的密切關系,《素問·五臟生成》云:“五臟相音,可以意識?!薄鹅`樞·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睎|漢名醫郭玉云:“醫之為言意也”[28],其中的“意”,《說文·心部》釋云:“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從心從音?!保?]1439

3 針

甲骨文、金文中皆不見“針”,《說文》中亦未收。唐·玄應《大唐眾經音義》卷十八中云:“鍼,《字詁》又針、箴二形,今作鍼,同?!保?9]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十四中云:“鍼,俗作針?!保?0]依此,“針”為“鍼”的俗寫字,即民間不規范的簡化字;“箴”與“鍼”為異體字?!绑稹薄版P”二者讀音以及作為縫綴衣物、刺病工具的意義是相同的,只是形旁、義符“竹”“金”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歷史發展中針在材質上的變化。

《說文·竹部》云:“箴……從竹咸聲?!保?]636“箴”以“竹”為形旁、義符,表明造字時代的“針”是以竹木為材料;《說文·金部》云:“鍼……從金咸聲?!保?]2018“鍼”以“金”為形旁、義符,表明造字時代的“針”是以“金”為材料,此“金”不是專指黃金,而是金屬的總稱,《說文·金部》云:“金,五色金也……凡金之屬皆從金?!保?]2003由錫和銅合金而成的青銅也是“金”的一種,故“金文”即是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1960年陜西扶風齊家村出土了西周時期的青銅針,表明以“金”為材料制成的針在西周時期已經產生。此后,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出現了鐵針、金銀針乃至現在的不銹鋼針。

依上引《說文》注,“箴”“鍼”皆“咸聲”?!跋獭庇伞靶纭薄翱凇苯M成,見圖9?!靶纭痹诩坠俏?、金文中象廣刃兵器形,見圖10,與戉(“鉞”的古字)、戊、戚形制大同小異,與今之斧形相近,多用于儀仗,常設于王之左右,如《史記·周本紀》描寫周武王伐紂得勝后舉行儀式:“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保?1]“咸”字從“口”,蓋表示儀式中君王對臣民的規勸、訓戒之語,此種意義上的規勸、訓戒之語也即“諴”“箴言”,如《尚書·盤庚上》載:“王若曰……相彼民,猶胥顧于箴言?!保?2]無論是儀仗中所設之戌,還是君王的規勸、訓戒之語,其意皆在于感觸、感化臣民,故“咸”又有感觸、感應、感化等義,為“感”之古字,如《易經》有《咸》卦,其卦爻辭中的“咸”皆取感觸、感應之義[33]??梢?,“咸”與“針”所產生的效應及其機制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箴”“鍼”中的“咸”在表聲的同時,也當表義。

圖9 “咸”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圖10 “戌”字古文(采自《漢語大字典》)

在中醫文獻以及其他涉醫文獻中,“針”還多與“石”(即砭石)并稱、合稱,如《素問·五臟別論》云:“惡于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薄端貑枴の迮K生成論》云:“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薄端貑枴ひ凭儦庹摗吩疲骸敖袷乐尾?,毒藥治其內,針石治其外?!边@種現象往往給人某種暗示、提示,使人認為針、石之間有某種聯系,或認為砭石是最早的石針,或認為是針的前身。如《說文·石部》云:“砭,以石刺病也。從石乏聲”[4]1291,《素問·異法方宜論》“故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王冰注:“砭石,謂以石為鍼也?!渡胶=洝吩唬骸呤现?,有石如玉,可以為針?!瘎t砭石也”[34]?!稘h書·藝文志》“而用度箴石湯火之所施”顏師古注:“箴,所以刺病也。石謂砭石,即石箴也?!保?2]1776然而,《素問·異法方宜論》中除云“故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以外,又云“南方者……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黃帝內經》成書時代砭石與(微)針的應用在適應證上已經有所不同,即砭石主要適用于癰瘍類疾病,(微)針主要適用于攣痹疾病。除此以外,《素問·病能論》載:“帝曰:善。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其治(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異等者也。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薄鹅`樞·癰疽》載:“(癰疽)發于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等,皆進一步證明《黃帝內經》之前砭石的作用主要在于破除癰疽瘡瘍以放血排膿,類似于后世的外科手術刀。但這也不排除《黃帝內經》之前某些銳利、圓滑的砭石可以起到刺激、按摩人體痛點的作用,而砭石的這些作用也是后世之針所具有的。如《靈樞·九針十二原》載:“镵針者,頭大末銳,去瀉陽氣。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者,以瀉分氣。鍉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刃三隅,以發痼疾。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員利針者,大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痹。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大針者,尖如梃,其鋒微員,以瀉機關之水也?!逼渲械膯T針、鍉針、鈹針即分別具有按摩、刺激人體痛點和破除癰疽瘡瘍的作用。但由于受認識水平、醫術水平的限制,以及相對于金屬針而言,再尖銳、銳利的砭石也會給人體造成新的、更大的創傷,因此砭石不具備像“镵針……去瀉陽氣”“員利針……以取暴氣”“毫針……以取痛痹”“長針……可以取遠痹”那樣深入到人體內部調氣之類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上,可以認為砭石是最早的石針,是針的前身,而針是在砭石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正因如此,二者的作用有共同之處,且在歷史上存在并存并用的時期,故《黃帝內經》等中醫文獻以及其他涉醫文獻中將“針”“石”并稱、合稱。只是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金屬針的廣泛運用,砭石逐漸被金屬針替代,如《漢書·藝文志》“而用度箴石湯火之所施”顏師古注云:“古者攻病有砭,今其縮絕矣?!保?2]1776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云:“按此篇(《素問·異法方宜論》)以東方貶石、南方九針并論,知古金石并用也,后世乃無此石矣?!保?5]

4 結語

漢字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蘊含著包括中醫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基因。相對于漢字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其中中醫文化的研究、挖掘還是一塊有待開墾的處女地。本文僅通過分析“醫”“藥”“針”三字及其異體字的甲骨文、金文等早期形態,探討其中所蘊含、承載的中醫文化,以窺見中醫藥起源、發生、特點以及中醫藥用具演變。漢字對中醫思維方式的影響及其中醫文化創造、傳播功能等諸多方面,都值得進一步廣泛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砭石大字典素問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漢語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誤舉隅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試論多紀元簡對金漥七朗《素問考》的借鑒和襲用
砭石養生:能量微弱不如曬太陽
砭石養生:能量微弱不如曬太陽
《漢語大字典·廣部》疑難字考釋
《漢語大字典·異體字表》所收籀文隸定字考察
推拿結合砭石刮痧在面部美容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