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2023-01-20 18:55□孫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年23期
關鍵詞:師范院校師范校園文化

□孫 波

師范院校校園文化是師范學校在辦學發展過程中不斷凝聚成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與其他高校的集體意識和精神狀態有所不同,具有獨特的價值取向,是師范院校獨有的辦學理念。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著力與高校師范教育的功能及定位相結合,將社會發展和學校教學育人過程相結合,將培養人才與文化延續相結合,是當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高水平和高質量師范學校的第一要務。當前,隨著師范教育專業性快速發展,加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受到更深的重視。在中國知網資源總庫上以“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為主題進行檢索(發表時間:2000年1月—2022年5月),共有相關論文196篇,從論文篇數來看,關于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較少,文獻內容主要從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內涵,校園文化的功能,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及對策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本文將通過對國內自2000年以來“師范院校校園文化”的研究文獻進行歸納整理,期望從已有的研究中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和思路。

一、我國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的回顧

(一)關于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內涵的研究。師范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主要圍繞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來討論,并結合師范院校的師范特色來研究。

1.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具有高校校園文化的共性特征。研究者一致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和其他普通高校校園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按照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來分析,研究者從多方位、多角度來探討師范學校校園文化。比如:高春倩認為大學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產物,是先進文化傳播的主要陣地,是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1]。中共南京師范大學委員會從“師范人格”的角度分析,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是師范教育與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和社會培育優秀人才的主要陣地。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未來教育者的核心理念[2]。宋傳東認為校校園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環境、文化活動和精神文化,三者發揮著重要的育人作用[3]。另有研究者從宏觀角度劃分將校園文化分為規范的制度文化、表層的物質文化、深層的精神文化和嚴謹的行為文化。

2.師范院校校園文化應突出“師范”特色。師范院校校園文化應體現其師范性。中共南京師范大學委員會認為師范院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健康的“師范人格”,要求教師具有健全人格的師范性、和諧性,并最終轉化為教師內在的人格特質[2]。周險峰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應有師范性、思政特色、特殊性、區域性和人文性特點[4]。陳強認為師范特色校園文化具有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結合性,具備教師和學生兩代師表的精神風貌,兼顧學科專業和教育專業的綜合素養特點[5]。孫芬娜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具有師范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6]。大多數師范高校具有師范代表意義的建筑標志就是“孔子塑像”,其他高校也有類似的建筑標志,比如南京師范大學的“吳貽芳塑像”、浙江師范大學的“崇師園”等,這些建筑設計都蘊含著一定的師范育人理念。袁向榮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特點應堅持教育性、人文性、繼承性和創造性[7]。

(二)關于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功能的研究。師范院校校園文化的功能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和運用,將會直接影響育人效果。吳瓊斯從“三全育人”的角度認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功能應體現在全員、全過程和全方位三方面[8]。李寧從傳承和創新功能的角度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能夠營造寬松的學術文化氛圍,能夠促進師生文明行為、師德文化建設和構建信息文化環境傳承創新發展[9]。宋傳東從價值引領角度認為校園文化對學校的建設具有導向和保證作用,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激發和促進作用[3]。另有研究者從師范特色角度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的定位發展要結合師范特色來開展辦學理念,師范教育應與師范特色的大學精神相適應;要科學規劃高等師范院校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要有效引領高等師范院校校園的精神文化建設,要正確引導高等師范院校學生的校園文化活動。

(三)關于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研究。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及教育改革的發展,尤其是師范院校如何將師范性更好地繼承與發展銜接問題,引起了眾多師范教育領域的研究者更加關注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從諸多文獻來看,研究者認為當前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主要體現在思想認識、管理建設和轉型改革三個方面。一是思想重視程度的問題。沒有意識到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性,功利性色彩明顯。例如:羊曉瑩認為部分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缺乏師范精神和人文精神,師范性逐漸弱化,師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活動主體參與性單一[10]。張建國認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缺失大學精神,師生沒有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功利性意識較強[11]。二是管理實施方面的問題。研究者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活動在內容上、組織上、參與上存在一定的重建設輕管理、流于形式等問題。袁向榮和周淼泉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外在形式繁多,師范品牌力度不深,缺乏師范性特色;校園文化活動組織代表性不強,活動內涵把握不準,管理及規劃范圍狹窄,不夠全面;教師缺乏指導性,師生參與度低等。三是面對轉型改革發展的問題。研究者認為由于當前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高等教育大眾化、教師教育和師范學校趨向綜合性高校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如何在轉型過程中處理好校園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如何將新時代下的新思潮、新觀念和新精神融合進去迫在眉睫。杜嫣艷和李鑫認為在貫徹“三全育人”理念下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目標不夠明確,在堅持全員全程全方位方面有所欠缺等[12]。

2.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導致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相關研究從社會大環境、學校管理、教師和學生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社會大環境方面。當前師范院校正處在高等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轉型時期,這給學校發展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更尖銳的要求。姜洪友認為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高等教育大眾化、基礎教育改革、教師教育改革和轉型后持續發展的挑戰,導致一些師范院校在轉型發展的同時沒有很好地結合學校實際發展,而引發一些問題[13]。孫婷婷認為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的新思想、新觀念被引入校園,各種思想文化的交織導致人們的思想多元化,一定程度上給高等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和挑戰,影響了校園文化對師生的價值引導。二是學校管理方面。部分師范院校校園文化重在建設,而輕視管理,掉以輕心;重點傾向學校顯性文化建設,而學校隱形文化建設得不到發展;學校各部門配合缺乏合力,具有一定局限性。辦學目標定位不準,辦學理念不夠科學,教學科研和文化活動與校園文化建設脫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劉芳銘認為校園文化建設重開頭輕過程,缺乏科學指導。表面上活動形式多,但活動效果不佳,資源浪費多,品牌與亮點難以體現,校園文化層次較低[14]。校園文化建設缺乏品牌意識,特色師范性品牌建設力度不足,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存在疏漏。三是教師方面。校園文化建設需要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建設。當前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主體結構不全,專任教師參與度不高,教師忙于教學科研,認為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團學組織的事,僅靠學生和輔導員來完成,對校園文化建設漠不關心,思想認識單一片面,導致校園文化變成了純粹的學生文化。四是學生方面。當前社會多元文化思想對學生的沖擊,學生對于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功利性因素。學生師范意識淡薄,出現價值自我化、價值取向功利化和價值目標短期化,學生面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目標時,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且出現“佛系”思想。不少學生參加學校文化活動僅僅為了增加學分和量化,為獲得榮譽或提拔干部做鋪墊。姚素慧認為當前受信息化、網絡化影響,部分學生對主流文化認同感低,一些不良文化思想的傳播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消極影響,不利于校園文化精神的傳承。另外,學生也缺乏一定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思維能力,面對各種思潮不能準確判斷,以致影響學生的價值觀。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校園文化建設進程[15]。

(四)關于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研究。校園文化建設體系復雜,需要整體規劃。相關研究者結合實際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主要從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四個方面進行探討分析。第一,社會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的有利因素,一是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改進辦學理念,完善課程設置等;二是引導傳統的師范教育體系走向開放性的教師教育體系;三是將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相結合;四是整合多元文化思想,吸收先進文化精髓,明確傳統文化的價值,來引領學校文化建設。第二,學校方面。要將顯性文化和隱形文化相結合。一是要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樹立全員共建校園文化意識和師范意識;二是加強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品牌的培育建設,不斷凸顯師范特色、體現師范精神、推進校園文化科學發展[16];三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內涵式發展[17];四是優化校園文化管理和學術文化內涵建設,融合以職業為導向的實踐實訓課程,為發展特色校園文化服務[18];五是創設師源環境、打造師風文化和設計師訓活動,發揮師范特色的“物質教化”功能、“感染陶冶”功能和“專業馴化”功能。第三,教師方面。教師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之一,是引領者和指導者,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摒棄傳統思想,不斷提高其職業認同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以身作則,在校園文化活動設計、活動實施和活動評價方面,教師應全程參與指導。將教師的“師范”意識融入到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理念中去。第四,學生方面。學生應轉變價值觀理念,正確認識參加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端正態度,摒棄功利性思想。學校要加強學生的三觀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教育要突破課本,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批評精神,明辨是非曲折。在人生目標和職業規劃中,能堅守自己的理想,以此增加校園文化精神的凝聚力。

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除了上述實施策略外,周淼泉認為校園文化建設要遵循“師范性”與“專業化”融合原則,“人文精神”與“物質現代化”兼顧原則,傳承與創新平衡原則,精品質與大眾性結合原則[19]。吳泳成認為通過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將校園廣播、宣傳欄與手機、電腦結合,通過各類網站、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實時宣傳校園文化,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向前發展[20]。

二、關于我國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的思考

校園文化在師范院校育人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已有文獻研究來看,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其成果對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但總體來看研究較為單一,研究內容深度不夠,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不深,相關研究仍需深化。在原有研究基礎上期望從以下三個方面探索校園文化建設新思路。

(一)以“三全育人”理念引領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涉及“三全育人”與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主題很少,認為校園文化建設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重要路徑。杜嫣艷認為在“三全育人”視域下校園文化建設目標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明晰,全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人的協同性,全過程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時間的延續性,全方位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內容和時間的系統性,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動文化自信和文化發展。吳瓊斯認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性、持續性和廣泛性能夠促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昱輝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有利于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有利于引領和培育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協調整合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教育[21]。葉青認為新時期在“三全育人”視角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積極探索學校黨委、行政和群團部門相互協調發展的創新機制,并結合學校和二級部門實際情況出發,以此對校園文化建設提出新觀點[22]。

(二)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對當前的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五大發展理念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標,提供了清晰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路,明確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創新校園文化觀念,革新校園文化建設新模式;以協調理念為基礎,提升校園文化整合力;以綠色理念為底色,實現校園文化物質環境持續發展;以開放理念為依托,將校園文化環境與社會環境趨于一致;以共享理念為目標,注重發展普惠性校園文化[23]。李書勤認為,創新發展師范教育,協調發展教學科研,開放發展辦學空間,綠色發展學校生態,共享發展學校資源,促進高等師范院??焖侔l展。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的價值追求,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給予了科學指引。學校立德樹人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校園文化建設。要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將其精神理念與師范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朱憶天指出,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內容、踐行和要求四個要素,分別融入到高校校園文化中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中去,以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貫通融合[24]。張大海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校園文化的制度建設體系。要在黨的領導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創新驅動機制和法治體系建設,將校園制度文化更好地轉化為校園文化整體建設治理效能[25]。另有研究者提出,將校園文化育人功能融入“知、情、意、行”四個方面,來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外化于行,挖掘校園文化育人價值,[26]最終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向前發展。

猜你喜歡
師范院校師范校園文化
師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學的產出分析
南昌市師范院校食育開展現狀及促進策略
哈爾濱新區師范附屬小學校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作品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作品
師范院校應有“師范味”
對農村初中合作型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大學生黨支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實現途徑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學校園文化 碩果飄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