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網安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2023-01-20 22:15龔德忠劉志軍
科技視界 2022年26期
關鍵詞:網安公安院校工科

王 寧 龔德忠 劉志軍

(湖北警官學院,湖北 武漢 430034)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新工科的建設實踐和探索,我國高校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正在不斷完善,專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和調整。對于地方高等院校而言,新工科建設是其“雙一流”建設中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抓手,許多地方高等院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特點,著手新工科建設布局,制定新工科建設目標,采用不同新工科建設形態,例如,升級改造傳統工科專業,申報開設新興工科專業,成立產業技術學院,組建跨學科教學中心,開展產學研合作育人項目等。

2011年公安技術一級學科被批準設立并列入工學門類下,對于省屬地方公安院校而言,公安技術一級學科下的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以下簡稱“網安專業”)獲批及正式招生始于2014年。網安專業建設歷史短,沒有可供借鑒的成熟經驗,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新工科建設為工程教育改革帶來了新機遇,為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帶來了新思路,因此在新工科建設形勢下,梳理了網安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探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途徑和方法,對深化網安專業綜合改革、提升網安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1 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分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文件指出,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學科專業的新結構等是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內容[1]。那么,什么是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在筆者看來,“新工科”中的“新”是目標選擇和價值取向,“工”是屬性,新工科不能脫離工科的本性。另一方面,高校教育體系中人才培養模式包含許多特征與關鍵要素,諸如人才培養目標體系、知識體系及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體系、創新創業實踐體系等。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的建設應遵循工程教育的工科本性和基本規律,圍繞高校教育體系中的關鍵要素,在建設中不斷注入新理念、新體系、新技術等,來改革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質量的新工科人才。

首先是新理念。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在現代工程領域得到應用,解決這些工程問題必然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知識。另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是培養受教育者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新工科教育理念必須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除培養學生解決現代工程問題的技術能力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人文精神等。

其次是新體系。傳統的工科教育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不足,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不強,培養的人才與滿足現代社會實際需求有脫節現象[2]。因此,新工科教育要整體設計課程新體系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再次是新技術。物聯網、5G、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等新技術不斷涌現,若讓受教育者及時跟上新技術更替步伐,通過傳統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新工科教育必須要教授受教育者如何學習和運用新技術,培養受教育者持續學習新技術的能力和習慣。

2 網安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2009年主導論證的公安技術一級學科(0838)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公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列入工學門類,印發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文件指出,網安專業的招生計劃自2013年按此目錄執行[3]。2013年中國刑警學院、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網安專業獲批,2014年浙江警官學院等7所省屬公安院校網安專業獲批,2015年鐵道警察學院、新疆警察學院網安專業獲批,2016年山東警察學院等3所省屬公安院校網安專業獲批,2017年山西警察學院等4所省屬公安院校網安專業獲批,2018年廣西警察學院等3所省屬公安院校網安專業獲批,2019年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福建警察學院、貴州警察學院網安專業獲批。

湖北警官學院在2012年設立了信息安全專業(網絡偵查方向),2013年申報網安專業,2014年該專業獲批并開始招生,截至目前,共培養了4屆畢業生,為公安機關共輸出500余名警務人才。應該來說,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學院積累了較好的網安專業辦學經驗,然而,近年來在人才培養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對同類院校專業進行調研后,分析發現當前網安專業的人才培養中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

2.1 課程體系建設中多學科交叉融合仍顯不足

由于各公安院校所處地域不同,辦學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不同,依托于這些優勢學科或特色專業而開設網安專業的公安院校,其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也不同。依托偵查學設立網安專業的院校偏向于網絡犯罪偵查領域的課程體系建設,依托計算機科學技術或信息安全專業開設網安專業的院校則偏重于電子數據取證技術的課程體系建設等。在這些開設網安專業的院校中,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多以單一學科領域知識來構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建設明顯不足。

2.2 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仍然缺乏

從專業課的學時分配上看,專業課理論學時占總學時的比例高,實踐教學比重安排太少,實踐課多是理論課的附屬品。從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上看,多是學院單方面圍墻式的培養,校內實習和模擬項目實訓不足,突出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綜合實踐教學設計還很缺乏。另外,存在著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不夠,例如,突破學科實驗課程間壁壘性的綜合性實驗設計不足,根據網安專業特點增設的獨立性實驗較少。

2.3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仍顯不足

從師資上看,網安專業教師多來自地方的非師范院校,這些教師有較強的網絡安全理論功底和技術底蘊,但也存在著對公安一線部門的實戰需求了解不夠。同時,這些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重,也缺乏足夠的時間對公安工作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教師與網絡安全企業、行業協會交流不多,對網安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缺乏有效了解和把握。整體而言,網安專業的專業教師在提升專業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上處于一種力不從心的尷尬困境。

2.4 技能訓練平臺建設仍顯薄弱

隨著公安機關招錄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當前公安機關警力補充的主渠道是公安院校畢業生。因此,對于這些將來要從事公安網警職業的學生而言,其在校期間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專業技能,例如,網絡犯罪偵查技能、電子數據取證技能、網絡輿情疏導控制等專業技能。但是,當前由于一些地方公安院校的辦學經費相對短缺,投入這些技能訓練平臺的建設資金相對有限,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能訓練平臺建設不多,學生在理論學習后缺乏有針對性的實戰技能訓練。

3 新工科網安專業人才培養改革途徑

新工科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注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多學科知識的融合等。在筆者看來,新工科網安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應在既有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參照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的建設要求,不斷融入新工科教育理念,創新知識體系與課程體系,推進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等。

3.1 突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價值引領

新工科的內涵是以立德樹人為引領,培養新工科人才。立德樹人是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根本,因此在整個網安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全面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警察職業精神的培養。就人才培養過程而言,人才培養方案是其基礎性文件,因此,首先在網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中,要把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立德樹人作為網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的核心,貫穿到網安專業的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改革等各個環節中。

其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外,還要加強對網安專業學生的價值塑造。在遵循新工科教育教學內在規律的基礎上,科學設計網安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以新工科建設為引擎,探索“網安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思政”新的增長點,培養學生主動的作為公安工匠精神,增強未來網警職業的社會擔當。

3.2 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設計

網安專業從產生之起就具有交叉學科專業特點,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建設是實現網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措施。網安專業學生不僅要學習技術類課程,還要學習執法類的相關課程,這些課程涵蓋了計算機、法學、管理、社會學、公安學、公安技術等學科領域的綜合知識。

因此,在網安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中,一是要打破傳統的偵查、治安等學科專業之間壁壘,推動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加強不同學科專業之間的聯系。二是建立網安專業+跨學科交叉融合協同的教學科研機制,將學科、科研交叉融合的成果應用于人才培養中,開展學科交叉的研究與人才培養,建設適應交叉學科需要的高質量課程體系。

3.3 加大師資雙向交流建設力度

教師是人才培養的主體和基石。針對部分專業教師警務實踐能力較欠缺的現狀,一方面,要安排專業教師到公安機關實戰崗位掛職鍛煉,或以專題調研、帶隊實習、案件會診、技術咨詢等形式,開展專業教師警務實踐鍛煉活動,提升教師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使教師成長為“雙能型”教師。另一方面,采取公安院校和實戰專家“互聘”的方式,從公安實戰部門選聘一批具有實戰經驗的兼職教師充實到網安專業的教師隊伍中。

另外,針對相關專業課教學內容中增加的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VR等新技術模塊,網安專業教師在講授完這些新技術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聘請企業技術人員以報告會等形式為學生講授這些涉及新技術應用的具體項目、案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技術理論,有助于專業理論課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巧妙過渡。

3.4 拓展學生實戰技能提升途徑

當前,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的不完善和實戰技能訓練平臺的建設不足是現實狀況。在新工科背景下審視網安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就必須要多方位拓展學生實戰技能提升的途徑建設。首要的工作是,加大專業課程中的實驗實訓環節建設,同時在作為傳播知識主渠道的課堂教學中,要探索多樣化實踐教學的運作方式。例如,在每門專業基礎課中盡量配套設置一定量的實踐教學,采用配置實驗課、課程設計、科研實踐等方式開展;在專業核心課中,將公安實戰中的真實案例有機融入教學中,推動課程內容與公安實戰同步更新。

另外,要充分利用校局合作平臺,做好實戰化教學深度融合。諸如,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安排學生對口頂崗實習,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加強學生實戰技能培訓。諸如,與網安實戰教官合作編寫實戰化教學訓練大綱和教材。再如,學院與公安部門共建人才培養共同體,創新推進“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實戰技術能力提升目標的達成路徑。

4 結語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一種內涵式的深層次教育教學改革。在新工科建設形勢下,網安專業必須把培養滿足未來需要的創新型復合型網安人才建設放在首位。在網安專業的人才培養中,要重視多學科交叉融合課程體系建設,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全方位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歡
網安公安院校工科
電科網安
電科網安密碼服務整體框架
中科網安
中科網安
我國公安院校水上教學課程的困境與出路
關于公安院?!爸腔坌@”建設的思考
基于科學計量學的公安院??蒲信c評價
論公安院校診所式法學教學模式的建構
工科研究生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