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探究

2023-01-24 06:21馬益瑞
讀寫算(中) 2022年12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情境

馬益瑞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第六中學,甘肅 蘭州 730300)

隨著時代的發展、理念的革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模式,不能總是按照教師的想法實施,應充分掌握好學生的訴求,堅持通過全新的提問方法,開發學生的學習優勢,讓學生在綜合進步中得到更好的體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時候,教師也要反思自己的問題,不斷提高教學的專業素養,要堅持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學生的潛能,引導他們在未來的學習、探究中得到更好的表現。

一、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

現階段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關注。以前教師的授課方式都是平鋪直敘,對學生們的影響不大,而且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深入掌握歷史知識,對他們的歷史素養塑造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在于利用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激發學生啟迪思維,促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和運用歷史知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時候,很多學生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環境下,他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不能出現“溜號”“開小差”的情況,否則很容易導致課堂學習遇到較多的問題,難以在未來的教育中得到優良的成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提問時,需要對問題的內容更好地把控,最大限度地利用問題吸引學生分析歷史,而不是按照固定的資料進行閱讀,由此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產生了顯著的促進作用。

(二)加深學生的歷史理解

現階段的高中教育體系不斷健全,針對學生的指導方式、方法,需要從不同的層面探究,原有的一些模式并不符合現代化的教育訴求,而且造成的問題是比較多的,無法讓學生深入思考,對于學生的綜合進步構成了一定的阻礙。加深學生的歷史理解,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重要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針對固有的歷史觀點進行分析和闡述,沒有任何的創新,導致學生的歷史學習表現出相似的現象,這一時期,學生的歷史素質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這就造成了他們對歷史的解讀和分析出現了很大的偏差。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模式下,給學生一定的歷史條件、歷史話題進行分析,讓學生對歷史進行分析,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研討,把握好歷史學習的思路和學習的要點,對于過去、現在做出良好的對比,最終提高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質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體驗。

(三)烘托歷史課堂的教學氛圍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應用,基本上成了必要的教學手段,借助提問的方法還可以對課堂教學氛圍產生較好的烘托效果。如果教師平鋪直敘地講解,沒有跟學生之間產生較多的互動,就會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加,各方面的歷史知識講解、探究始終無法給學生帶來優良的體驗。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提問,是在向學生征求答案,使學生在學習歷史、思考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和領悟,減輕了學習壓力,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模式下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課堂上的氣氛也越來越熱烈,最終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目標快速實現。所以,提問教學方法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不足

(一)問題設計不合理

近幾年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在教育界內引起了較多的討論,有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提問教學的重要性,針對問題設計并不合理,長期教學工作的開展很容易由此出現較多的問題。問題設計前,沒有對學生的歷史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做出系統化地考查、整理,很多問題設計表現出生硬的特點。在歷史學習中,由于缺乏對學生的關注,造成了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困難,長期學習、思考時并不能得到優良的成果。由于部分教師在問題設計的時候,缺少深入的思考空間,很多問題的設計表現出淺薄的特點,這種現象的長期出現,必定導致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形象受損,學生對于提問教學產生排斥,無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投入較多的精力,后續教育工作遇到的挑戰、漏洞也會不斷地增加。所以,問題設計不合理的現象,必須在未來妥善地解決。

(二)教師引導作用不強

針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很多不足是長期積累的結果,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比較少,因而,問題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不高,教學工作的總體實施很難取得優異的效果。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時候,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方式、回答內容,沒有做出系統化地引導,完全是等待學生回答結束以后進行指導,導致問題指導不夠個性化,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致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質量也逐步下降。教師引導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問題的內容和教學的具體目標。很多教師都是臨時引導,沒有提前做好引導的方案,而且在課堂引導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處于批評的狀態下,此時給學生帶來的學習體驗并不好。因此,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引導理念、方法,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系統化地調整。

(三)問題情境創設薄弱

近幾年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開始通過問題情境創設的方法實施。但是,情境教學最重要的是擁有特定的問題情境,情境和問題要相互依托,這樣才能在后續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成果。調查過程中發現,教師對于問題情境的創設意識比較薄弱,針對情境教學理念的滲透也不強,整體上的教育工作開展,并沒有給學生帶來深刻的感悟。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初期階段,情境創設缺少系統化的技術、設備輔助,各類情境在打造的時候完全采用固定的方法實施,沒有把握好學生的學習方向,針對學生的欲望激發效果并不好,最終的問題情境表現為自問自答的情況。在問題情境創設薄弱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意識并不強烈,課上學習、課下復習沒有良好地銜接,最終導致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漏洞有所增加,難以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四)問題互動較少

現如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關注,提問教學原本是不錯的教學方法,但是很多教師在利用的時候依然沒有從科學的角度思考,從而使提問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不斷降低。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少。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以后,難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而且問題的回答過于簡單,對于學生而言,沒有實現答對以后的喜悅,長此以往,必定導致學生在歷史學習的時候出現死記硬背的情況,不懂得靈活答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互動方式,并沒有朝著趣味互動的方向實施。很多教師針對問題互動的塑造,完全是根據各類網絡案例直接套用,沒有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個性化。此時的問題互動在學生眼中并不能得到較好的體驗,整體上的教育工作容易由此產生較多的問題。

(五)問題評價機制不健全

關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不足,還表現為評價機制不健全。提問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歷史專業素養,幫助學生在未來的成長、進步中得到更好的成果。評價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導致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非常低,關于提問教學的配合度也沒有合理地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時候,針對學生的批評比較嚴厲,不注意傾聽學生的內心觀點、內心想法,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方向出現較大的偏差。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提問教學并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歷史素養,反而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在未來的教育當中無法得到良好的成果。問題評價機制的創建,完全是單向評價方法,教師沒有開展自我反思,整體上的教育工作開展依然是停留在固定的評價模式上,沒有給學生帶來較多的驚喜。

三、歷史核心素養培育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策略

(一)優化問題設計,吸引學生主動回答

歷史核心素養培育,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教育目標,關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方式,一定要逐步優化問題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從而促進中學歷史課堂提問的內涵更加豐富。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以歷史核心素養為中心,讓學生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一節課上,教師可以詢問中國改革開放后的一些成績,讓學生了解中國在改革開放后的變化;教師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課堂,讓學生思考國家的變遷,進而提升自己的歷史認識,使他們的思想發散;不能僅限于課本內容,而要注重實際生活。由此可見,優化問題設計以后,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學的質量有了更大的提高。

(二)加強教師引導,轉變提問的思路

隨著時代的發展、理念的革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機制正逐步轉變,未來的提問教學必須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引導,轉變提問的思路。例如,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原本也是比較有希望的一場運動,但是最終依然失敗,而且對老百姓的生活還是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此時教師在引導的時候要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場特殊的運動,是因何而存在的?背后有哪些勢力在斡旋?掌權者的思維是怎樣的?”既要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又要從微觀的角度探究。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對于《太平天國運動》的學習不再是單純地批判和否定,而是融合了時代的因素、思想的因素、掌權者的因素、環境的因素等,對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運動做出準確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對歷史進程有了更好地掌握。

(三)創建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難度并不低,教師針對問題情境的創設,應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由此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開展科學地培育,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引人入勝的情境,在于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思考的時候,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通過對課后材料的分析、對搜集的歷史知識進行討論,從而增強學生的協作精神,綜合提升學生的核心歷史素質,使課堂更加有趣。比如,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國家的變遷,學習如何正確地運用歷史知識。通過科學的問題情境,對學生的歷史素養提高產生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四)優化問題互動,增添問題的趣味性

對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教師要堅持在問題互動方面不斷地優化,增添問題的趣味性。如《國共的十年對峙》其本身對學生擁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師在開展問題互動的時候,可將學生劃分為兩組,一組是共產黨,另一組是國民黨,根據十年的歷史事件變化和進程演變。相互派出不同的代表開展辯論分析,讓學生在問題引導的模式下,將自己想象成歷史人物,看看自己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如果做出了不一樣的決定,歷史會有怎樣的發展,結局是否會不一樣。問題互動的教學方法,降低了學生的壓力,引導他們在問題思考、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一方面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應用,另一方面對歷史課堂的喜愛程度不斷增加,在后續的教育發展中擁有更大的進步空間。需要注意的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互動方法,要考慮到學生的喜好。

(五)完善問題評價機制,彌補學生短板

經過長時間的調整、優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體系不斷創新,各項教育工作的實施擁有較多的選擇,整體上的教育質量較高,未造成新的問題,未來的教育選擇較多。日后,提問教學的評價機制要不斷地完善,科學彌補學生的短板。針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評價方式,教師可引導學生之間開展相互評價,由此能夠增進學生的友誼,評價的語言也更加多樣化,促使學生共享學習資源,在相互提問、相互評價方面得到更好地成長。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評價創新,要落實師生相互評價,由此引導教師反思自己的問題。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獨立的想法,教師雖然經驗豐富,但也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歷史是向前進步的,不同的時代對于歷史的評判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評價,一定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堅持對學生的短板科學地彌補,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四、總結

歷史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模式擁有了較好的轉變,各項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進行調整,針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了更多的保障,學生的歷史素養提高也非常顯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時候,教師要把握好學生進步的方向,對不同的學生按照個性化的提問方法進行教育,及時地轉變教育的思維,促使長期教育工作的實施得到更多的保障。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時候,教師還要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氣氛,不要給學生造成太大的壓力,要進一步地改變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的方法,增加現代教育技術,對歷史內容更好地展現出來。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歷史情境
談高中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
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