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寧夏文藝評論事業發展簡論

2023-02-07 01:24孟潔潔白秋鳳
民族藝林 2023年4期
關鍵詞:寧夏文藝人才

孟潔潔,白秋鳳

(寧夏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組織聯絡部,寧夏 銀川 750011;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一面鏡子、一劑良藥,是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盵1]九年來,寧夏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植根于寧夏這片西部文化沃土,書寫新時代寧夏文藝事業發展新成就,為推動寧夏“文藝精品”創作發揮了積極的價值引導作用,造就了中國文藝評論的“寧夏景觀”,在全國文藝評論隊伍中形成了較高的辨識度。但同時,與一些文化大省橫向比較來看,寧夏文藝評論事業的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在聚焦重大主題創作、追蹤文藝熱點現象、學術前沿命題、發現和推介精品力作上還存在一定差距與問題。因此,寧夏文藝評論要取得量的突變和質的飛躍,還需要及時分析問題根源,不斷探索推動寧夏文藝評論事業向前發展的有效舉措。

一、新時代寧夏文藝評論事業發展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文藝評論事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藝評論隊伍進一步壯大,逐漸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文藝評論人才梯隊,通過舉辦多期文藝評論人才培訓,一批青年文藝評論工作者逐步成長為骨干力量,開始活躍在文藝評論舞臺上,對寧夏文藝事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價值引導作用。

文藝評論工作人才是根本,關鍵在陣地。長期以來,寧夏文藝評論隊伍處于“散兵游勇”的狀態,缺少專業性的學術組織進行導向引領。2016 年5月,銀川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率先成立,成為寧夏歷史上第一個由文藝評論工作者組成的社會組織,同年吸納會員40 余人,并于當年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銀川市文藝評論人才培訓班”,邀請區內外文藝評論名家授課,進一步提升了銀川市文藝評論人才隊伍的業務水平,為寧夏文藝評論隊伍建設開了好頭。2017 年12 月,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正式成立,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文藝群體中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首批吸納會員82 人,經過六年的發展,目前會員人數達到137 人,其中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近50 人。此后,中衛市、吳忠市、固原市、石嘴山市也先后成立了評協,中寧縣等一些條件成熟的縣(區)評協也紛紛成立,開始開展工作。隨著文藝評論隊伍的不斷壯大,寧夏文藝評論事業水平得到了根本性提升,從業人員涵蓋文學評論、美術評論、電影評論、書法評論等12個門類,學院批評、媒體批評和大眾批評力量得到進一步的聚合和加強。

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后,將拓展文藝評論陣地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利用《寧夏文藝評論》《寧夏文藝家》《寧夏日報》《寧夏廣播電視報》以及自媒體平臺推廣評論文章。2015 年,由寧夏文聯主辦,寧夏文學藝術院和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負責編輯的《寧夏文藝評論》開始面向全國公開發行,每年編輯一卷本。2022 年,《朔方評論》創刊,以內刊的形式發表文藝評論文章。此外,《朔方》《黃河文學》《六盤山》等文學刊物也開辟專欄,發表文藝評論作品,《朔方》以增刊的形式,推出了多期“文藝評論專號”,《黃河文學》每年推出兩期文藝評論???,寧夏大學學術期刊中心、寧夏文學藝術院聯合在《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推出“寧夏文藝研究”專欄,產生了一批文質兼美的文藝評論文章。

2014 年以來,寧夏文聯為有志于從事文藝評論的青年人才提供學習交流平臺,先后舉辦3 期文藝(評論)研修班和多期“全區文藝評論人才培訓班”,近兩百人次參加了交流學習,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為寧夏發現、儲備青年文藝評論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積極搭建全國性學習交流平臺,利用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定期舉辦的“全國文藝評論領軍人才培訓班”“全國文藝評論骨干新媒體培訓班”“全國文藝評論新銳力量專題研修班”“青年文藝評論人才研修班”等,擇優選送寧夏優秀青年文藝評論家參加學習培訓,極大地提高了寧夏文藝評論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和社會影響力。2018 年5 月,全國文藝評論家協會2018 年度工作會議在銀川舉辦,同時還舉行了“新時代文藝評論:一家一言”主席論壇,來自9 個?。▍^、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負責人圍繞文藝評論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寧夏文藝評論發展等問題發表了意見,為寧夏文藝評論工作把方向、定目標。

多年來,通過寧夏文藝評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批文藝評論精品逐漸涌現出來。2021 年6月,歷時5 年完成的《寧夏文學史》和《寧夏藝術史》正式面世,“《寧夏文學史》70 萬字,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文學研究與批評、兒童文學與紀實文學共5 卷?!秾幭乃囆g史》80 萬字,分為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民間文藝、曲藝雜技、電影電視、藝術評論共10 卷”[2]。這兩部作品的完成,填補了寧夏文學藝術發展“正史”的空白,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外,李慶躍編著的《寧夏電影史話》梳理了寧夏電影藝術創作的發展歷程、取得成績與美學特征。李生濱立足前人的研究基礎,結合自己多年以來的科研成果,主持完成了《審美批評與個案研究:當代寧夏文學論稿》,“作為第一部全面研究當代寧夏文學的學術專著,填補了寧夏地域門類斷代文學史的空白”[3]。

在全國性的文藝大獎中,時?;钴S著寧夏文藝評論工作者的身影,如楊建國的曲藝評論《貼近老百姓,百姓才愛聽——評郭剛評書〈話說馬鴻逵〉》榮獲第八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呂穎的文學評論《女性文學批評的幾個關鍵問題思考——從“對話與參與”的角度談起》獲文章類二等獎;張爽的《寧夏曲藝簡史》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理論獎;尹旭的《中國書法與傳統文化》一書獲得中國書法最高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類二等獎,楊開飛的書法評論文章《阮元書法品評標準》獲得該屆理論類“獲獎提名”;青年美術批評家王艷獲得中國“青年藝術批評獎”二等獎;烏蘭其木格、賈峰等人文藝評論作品先后入圍中國評協舉辦的“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活動終評。從2018 年開始,寧夏恢復了中斷9 年的“寧夏文學藝術獎”評選活動,前8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聯為授獎單位,第九屆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直接授獎,使得“寧夏文學藝術獎”正式升格為省部級文藝大獎,極大地激發了寧夏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文藝精品”的熱情。在第九屆和第十屆“寧夏文學藝術獎”獲獎名單中,共有22 部(篇)文藝評論作品獲獎。此外,在“塞上文化名家”“文化藝術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人才托舉工程”等人才項目評選中,有20 余名文藝評論工作者先后入選。

二、寧夏文藝評論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近年來,寧夏文藝評論事業在取得成就、繁榮發展的同時,仍然存在諸多亟待改進的地方,如對前沿文藝創新問題關注不夠、人才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評論作品推介傳播渠道不夠寬泛等問題。這些問題無疑是制約寧夏文藝評論事業下一步發展的瓶頸,需要理性分析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從而探討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與有效路徑。

第一,創新意識不強,守成主義嚴重。文藝評論的核心是充分發揮對創作的價值引領作用,從而助推“文藝精品”的創作生產,特別是在文藝傳播媒介發生巨大變化的當下,如何緊跟時代步伐,切實發揮文藝評論的時效性、引領性、審美性顯得尤為重要?!凹訌娝囆g評論陣地建設,不僅要用好傳統媒體,還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新媒體?!盵4]傳統文藝評論的主要陣地是報刊、電視、廣播等,而隨著互聯網的互融互通,現在的評論陣地已經多元化,如果一味堅守原有的傳統模式,就無法適應當下社會對文藝評論的新要求,最終只能被邊緣化,甚至失聲。因此,文藝評論既要尊重歷史、追根溯源,還要不斷適應新時代文藝發展規律、內容形式變革、傳播手段創新等問題,用新的思維、新的書寫手法發掘和塑造寧夏文藝的時代特征。與此同時,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還要“不斷吸收中西方各種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提高批評主體的理論素養與藝術感受力,關注學術前沿,開拓學術視野,將文藝評論導向學術乃至社會公共領域,使評論與創作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從而推動寧夏文藝進一步的繁榮與發展”[5]。

第二,高端人才缺乏,后備骨干不足。人才是文藝評論事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與核心要素,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書寫出高水平的文藝評論精品。目前,人才缺失仍是寧夏文藝評論事業發展的短板,尤其是高端評論人才缺乏和青年評論人才儲備不足是突出問題。概括起來有以下四點:一是“60 后”“70 后”文藝評論工作者依然是主力,發揮著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80 后”文藝評論工作者從業人員數量有限,并且處于成長期,尚未形成個人批評風格與特色,“90 后”文藝評論工作者青黃不接,時常處于失語狀態。二是本土培養的高端人才流失嚴重,很多有影響力的評論人才被高薪挖走。文藝評論是門檻較高的藝術事業,一名成熟的文藝評論人才往往需要數年的培養才能逐步擔當大任。三是引進外來人才困難,由于寧夏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在人才生活待遇、研究項目扶持、發展平臺搭建等方面,與發達城市還存在一定差距。四是對青年文藝評論人才的培養力度還不夠,呈現后備骨干力量不足的局面。寧夏各高等學校雖然加大了文學藝術專業的招生規模,拓寬了文學藝術學科專業(方向)的數量,從事文學藝術學習深造的人數在逐漸增多,但大多是按照文學藝術創作方向培養,理論評論研究方向的培養規模仍然有限,培養質量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第三,各文藝門類評論工作發展不平衡。橫向比較來看,寧夏各文藝評論門類中,文學評論、書法評論發展勢頭較好,造就了一批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文藝評論家,如荊竹、尹旭、郎偉、白草、牛學智、楊開飛、導夫、王巖森、鐘正平、王琳琳等。此外,張富寶、許峰、烏蘭其木格、王興文、周清葉等青年文學評論家也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在其他文藝評論領域中,如美術評論、戲劇評論、影視評論、音樂評論等領域,則顯得人才十分匱乏。文藝評論事業的繁榮興盛需要各藝術門類全面發力、均衡發展,哪一個領域滯后了都會影響整個文藝評論事業的發展。

第四,文藝評論引領和修正創作還不夠充分。評論于創作而言,猶如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作品的優劣,“于觀者而言,是解讀作品的‘庖丁’,更為確切地說是庖丁手中的刀,以學理分析的方式一層一層剝開作品的表層迷霧,露出作品的底色與本色”[6]。然而,當下文藝評論的真正價值還沒有完全凸顯出來,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很多文學藝術工作者認為,文藝創作是個人生活實踐、審美實踐的結果,不一定需要完全理性、客觀的評論理論來引領,過于注重理性的藝術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個人藝術創造的發揮。因此,藝術家很少關注文藝評論的發展態勢,弱化了文藝評論對自身文藝創作的指導與影響。但是,客觀來看,這一現象的出現,重要原因還是在評論工作者身上。一是很多文藝評論工作者缺乏職業精神,在當下文化產業興起的時代,很多文藝評論家也開始明碼標價,以紅包的“厚度”決定評論的“高度”,以吹捧式的批評獲得勞動報酬,喪失了文藝批評的獨立性,批評的鋒芒日益鈍化,乃至缺位失信。二是很多文藝評論工作者缺乏專業的洞見力,文藝評論家既是美的洞見者,更是丑的公訴人。評論家就是以個人豐厚的文化修養與超常的審美經驗來完成對文藝作品及文藝家的批評工作,而不是填充文藝作品宣傳的襯托物。更有甚者,以西方文化價值觀來闡釋中國傳統藝術,完全脫離了文藝家創作意識的初衷,導致批評與作品“兩張皮”,不能發揮評論引領創作的有效作用,“開展強有力的文藝批評,對新的條件下出現的各種因素、各種思潮、各種現象進行準確辨析、積極引導,有利于培育健康環境,抵制不良風氣,從而更好地端正文藝導向,推動良好文明風尚的形成”[7]。

三、提高寧夏文藝評論事業發展水平的幾點思考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取得大發展大繁榮的當下,文藝評論的作用和價值也進一步得到凸顯,文藝評論工作者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文化使命得到加強?!皬V大文藝評論工作者要緊緊抓住歷史機遇,聚焦闡發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聚焦一百年來我們黨領導文藝工作的寶貴經驗,聚焦社會主義文藝發展規律及其當代呈現,聚焦新時代文藝領域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聚焦引導和推動文藝創作生產,引領文藝工作者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強大思想引領和精神力量?!盵8]

(一)挖掘新時代文藝精品的精神價值與時代價值

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要站在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高度上,跳出個人審美傾向的“一己悲歡”,始終與偉大的新時代同步,與人民前進的腳步同步。通過文藝評論闡釋偉大時代的精神坐標和價值取向,這是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開展評論工作的根本立足點、出發點。通過對優秀文藝作品的解讀,不斷提升作品的品位、格調、境界,使之成為具有普遍社會意義的價值尺度,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強勁的精神激勵。與此同時,還要站在寧夏歷史文化發展的高度上,深入挖掘地域文學藝術的文化精髓、美學精神、審美理想,充分借鑒和吸收先賢藝術創造的方法、形式、意蘊和意境,將傳統文學藝術經典和新時代寧夏精神風貌緊密地結合起來??梢哉f,文藝評論精品的誕生,需要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與定力。同時,還要具備自覺主動的創新意識,樹立高度文化自覺,把個人的文藝情懷與時代發展有機統一起來,這樣的文藝評論作品才有穿透力、傳播力、生命力、影響力。

(二)做好基礎文藝理論研究工作

通過加強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古代文論、文藝美學、新媒介與網絡文藝等基礎理論研究工作,探討寧夏地域文化與文藝創作、文藝評論的關系,闡釋寧夏地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以當下寧夏社會文化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滿足寧夏人民群眾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為目的,以創造性轉化為手段,以創新性發展為要求,深刻闡明豐富多彩的民族文藝是中華文化的基本構成。通過對基礎文藝理論研究成果的廣泛傳播,來不斷增強寧夏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近年來,寧夏文藝評論工作者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藝術研究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中均有關于文藝基礎理論和文藝批評方面的課題立項,這些較高質量的文藝理論研究成果,為寧夏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文藝精品”,提供了強有力的文獻資料支撐,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應進一步整合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學術社團等資源優勢,打造高端文化藝術研究平臺。以寧夏地域文化優勢學科建設為支撐,統籌推進文化典籍系統整理、思想意蘊闡釋辨析、時代價值研究闡發與轉化創新、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建設為一體的研究闡發體系。在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藝術學)規劃項目中加大對本土文藝理論課題的設置數量和資助力度,加大對文藝研究專著出版資助力度和推介力度,增設“自治區文藝理論研究專項資助項目”和“寧夏文藝名人傳記”叢書項目,通過成果的出版和推廣,擴大寧夏文藝創作和文藝名家的社會影響力。

(三)加強文藝評論工作力度

文藝評論是修正當下文藝創作的一面鏡子,也是引領當代文藝創作的重要力量,還是后世研究當代文藝發展的珍貴標本。要充分發揮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和各市縣文藝評論家協會的特殊作用,引導和鼓勵文藝評論工作者對優秀作品的推介和對不良現象的批評力度,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文藝批評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的“啄木鳥”作用,重塑科學、健康、鋒利的批評精神。要引導廣大文藝評論家撰寫符合民族藝術創作與發展規律的文章,不能為了批評而批評,更不能受金錢利誘“奉命”批評。通過舉辦研討會的形式,梳理寧夏文藝發展的問題及具體的解決措施,充分促進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

(四)加強文藝評論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

搭建平臺,營造氛圍,發現和引進一批高端文藝評論人才到寧夏工作創業,為引進人才提供干事興業的舞臺,造就一批高層次領軍人物與高素質文藝評論人才隊伍。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關于實施人才強區工程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寧夏回族自治區高層次人才優厚待遇實施辦法》,對引進人才可以實行“一人一議”快速落實待遇制度,對特殊人才可以打破《辦法》規定,采取同行專家評議的方式,確定相應的人才待遇等級。對引進的人才在文藝發展和傳播交流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可以在“寧夏英才”“塞上文化名家”“文化藝術領軍人才”等評選中適當傾斜,全面激發高端人才的積極性和創作熱情,打造一批質量高、影響大,經得起時代檢驗的文藝評論精品。

同時,不斷加強青年文藝評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有序的文藝人才培養機制,發現、扶持和培養一批有潛力、能力強、業務精的本土青年文藝評論人才。通過“塞上文化名家”“文化藝術領軍人才”人選“傳幫帶”的形式,促進其快速成長,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積極組織優秀青年文藝評論人才申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申請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工程”和“文化藝術托舉人才工程”項目,通過項目資助提高青年文藝評論人才的創作熱情。同時,還可以通過訪學、進修、交流的形式,為青年文藝評論人才搭建成長平臺,積極支持青年文藝評論人才參加繼續教育、學歷教育,提高其學歷層次和文化素養。

(五)拓展文藝評論對外交流平臺

文藝是國與國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友好交流最為有效的方式,一部(篇)文藝評論作品可能給世界了解寧夏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因此,我們要逐漸完善文化交流機制,創新文化交流方式,讓寧夏文藝評論精品自信地“走出去”,實現“破圈”傳播,“跨界”生長。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牢記新的文化使命,樹立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充分挖掘寧夏文藝資源,講好寧夏故事、傳播寧夏聲音、展示寧夏形象,精心推出一批能代表國家水準、凸顯中國價值、具有地域特色和表現時代精神的文藝評論精品?!斑M入融媒體時代,打造新媒體評論陣地成為文藝評論發展重點之一?!盵9]順應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新特點,“要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用好網絡新媒體評論平臺,推動專業評論和大眾評論有效互動,加強對具有代表性的新人新作、社會熱點現象的關注,強化價值引領,更好引導輿論、市場及受眾”[10]。一是用好國內文化交流與傳播平臺,深化地域文化內涵,拓展文藝傳播路徑。二是善用對外文化交流與傳播平臺,以高定位、高標準打造一批文藝評論精品,走出國門傳播中華文化的思想精髓、文化傳統,用藝術與世界互動、交流、對話,讓世界共享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三是辦好本土文化交流與傳播平臺,讓文藝成為寧夏迎接四海賓客的友誼之橋,以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化的文化展示手段,再現寧夏歷史文化的厚重底色。

四、結語

寧夏文學藝術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寧夏的文藝評論也應該不斷增強辨識度,打造獨具特色的新時代文化標簽。當然,作為一個小省區,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與優勢,如何緊隨時代步伐補齊短板,利用現有資源優勢,樹立文藝評論品牌,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加強和完善。新時代的文藝繁榮發展離不開文藝評論的“保駕護航”,這就需要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深度介入文藝創作現場,突出問題導向和創新意識,堅守好文藝評論的價值立場,用具有前瞻性、學理性、時代性的理論知識引領創作的創新發展,不斷尋找深刻而獨特的話語風格,從而強化文藝評論的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和審美啟迪功能,為推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為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揮好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的特殊作用。

猜你喜歡
寧夏文藝人才
人才云
1942,文藝之春
寧夏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文藝范
寧夏煤電博弈
寧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