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顧炎武詩歌的時代價值

2023-02-07 02:20張曉彤
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顧炎武詩歌

文/張曉彤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三大啟蒙思想家之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稱頌的25 位思想大家之一,也是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上的主旨演講中列舉的三個具有擔當與情懷的江蘇名人的第一人。他不僅給后人留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思想,而且還創作了許多詩風雄放的曠世詩作?,F存顧炎武的詩有四百多首,全部是明亡以后的作品,收錄在《亭林詩文集》中。

顧炎武在《春雨》一詩中寫道:“平生好修辭,著集逾十卷。本無鄭衛音,不入時人選?!彼簧芙^寫空洞無物、阿諛諂媚的應酬文字,他的詩和其著述一樣彰顯“文須有益于天下”的寫作宗旨。顧炎武寫詩推崇“詩圣”杜甫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既不作吟風弄月的無病呻吟,也不依傍前人雕詞琢句的寫作習慣,他的詩歌彰顯“貴創、博證、致用”的學術范式,與其文章互相映照,全面準確勾勒出十七世紀中后期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真實面貌,具有“詩史”的文學價值。顧炎武詩歌愛國憂民、堅守氣節的思想內涵,揮灑真情、巧用典故的表現手法使他在詩壇上占據一席之地。張大東評價顧炎武的詩歌道:“他被自己的經學、史學、考古學、音韻學、地理學掩飾了許多。所以直到現在,他在詩學上的成績和見解,還沒有人認識出來,文學史上還沒有他相當的位置,其實這七八百年,他在詩學上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盵1]

一、顧炎武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顧炎武作為一位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一生都在探究十七世紀中葉為何發生明亡清興的社會變革以及如何實現民族復興等時代課題。他在《與人書》中強調“載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愚不揣,有見于此,故凡文之不關于六經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盵2]要解密他創作詩歌的動因就必須深入了解他生活的時代背景、追尋他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社會變故是顧炎武詩歌創作的廣袤沃土

歷史是時代的記錄,文學是時代的反映。文學是來源于時代而又反思時代的精神產品??v觀古今中外文學史,凡是孕育出偉大作品的時代必然是社會巨變、思潮涌動的時代。春秋“禮崩樂壞”的社會變革誕生《詩經》等經典作品;唐代中葉爆發安史之亂的社會動蕩孕育出杜甫《三吏》《三別》等曠世詩篇;古希臘城邦與特洛伊人的10 年戰爭催生出《荷馬史詩》偉大詩作。顧炎武的詩歌是十七世紀中葉社會“天崩地坼”的時代產物。顧炎武,字寧人,號亭林,1613 年7月15 日出生于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今屬江蘇省昆山市)。那是一個政治黑暗、內憂外患的大變革時代。明朝皇帝昏聵、宦官專權、黨爭不斷;東北建州女真逐漸崛起,日益威脅明王朝邊疆;陜甘地區官逼民反、爆發農民起義,明王朝統治搖搖欲墜直到崩潰。顧炎武9 歲(1622 年)時,后金奪取沈陽,定都遼陽;16 歲(1629 年)以后,李自成、張獻忠等相繼起義,攻城拔寨,漸成燎原之勢;32 歲時(1644 年)中原三易其主,先有李自成攻入北京建立大順政權,崇禎皇帝自殺明朝滅亡,后有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聯合鎮壓農民軍,清朝順治皇帝定都北京。此后清軍南下,頒布剃發易服等政策,江南人民奮起反抗,遭到清軍殘酷鎮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不到十年,清王朝統一全國,漢人生活在被征服的慘狀之下。國破家亡、異族統治華夏的社會變故對于身處其中的顧炎武來說無疑為他確立了創作現實主義詩歌的風格基調。

●傳奇經歷是顧炎武詩歌創作的源頭活水

文學作品會滲入創作者鮮明的氣質稟賦和獨特的情感立場。顧炎武出生于江南望族,被過繼給嗣祖父顧紹芾,由嗣母王氏撫養。王氏是名門閨秀,文化修養很高,她未婚守節來到顧家,承擔起侍奉公婆、撫育養子的重任。顧炎武從6 歲起,王氏便親自教授他儒家經典,并給他講授方孝孺、于謙等有氣節的名臣故事,1645年清軍攻占昆山后絕食15 日而亡,臨終遺言顧炎武“勿仕異代”,這對于顧炎武一生堅守民族氣節、不做清朝官影響極大;嗣祖父顧紹芾在顧炎武11 歲時親自指導他讀《資治通鑒》《孫子兵法》等經世致用書籍,培養他從事實學研究的興趣志向。顧炎武17 歲加入復社,關心天下大事,27歲放棄科舉,立志著書立說。在清軍南下時與好友歸莊參加起義反抗清廷,付出了生母被砍成重傷、兩個弟弟被殺的慘痛代價。他在被南明隆武皇帝遙授兵部職方主事后,整日奔波于大江南北,承擔起秘密聯絡各地反清組織和情報傳遞的工作。43 歲族人侵吞家產,當地惡霸勾結家奴陷害使他身陷牢獄,經友人營救出獄。為躲避仇人追殺,45 歲作出告別故鄉、孤身北游的人生決定。此后的25 年間,他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九州歷其七、五岳登其四”,歷經墾荒、經商、坐牢(57 歲因濟南文字獄風波)、抗旨(66 歲以死拒絕清廷征召博學鴻儒科和《明史》纂修)、考察、著述。1682年正月初九病逝于山西曲沃。這樣的人生經歷既培養了他以“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的博大胸襟,更磨礪了他“窮經待后王,到死終黽勉”的堅定信念。功底深厚的學術素養、豐富的游學生涯成為他創作大量高質量詩歌的源頭活水。

二、顧炎武詩歌反映的時代主題

顧炎武的一生經歷了明亡清興、江山易主的跌宕起落,見證了許多血雨腥風、悲歡離合的傳奇故事,他本人又是一個感覺敏銳、情感豐富、具有高度文化自覺和歷史責任感的思想家,所以他的詩歌表達的主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為反抗清廷殘暴統治而作

《亭林詩文集》是按照編年體范例而編,現存顧炎武的第一首詩《大行皇帝哀詩》是他1644 年為悼念崇禎皇帝上吊殉國而作。他在詩中寫下“世值頹風運,人多比德朋。求官逢碩鼠,馭將失饑鷹”痛斥明末因官場貪污腐敗、結黨營私而造成“霧起昭陽鏡,風搖甲觀燈。已占伊水竭,真遘杞天崩”這樣國破家亡的民族悲劇,同時在詩末留下“小臣王室淚,無路哭橋陵”來抒發他面對國破山河碎卻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清廷入主中原靠的是鐵騎屠城的武力政策,給各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破壞。作為一個熟讀儒家經典的思想家,顧炎武當然會拿起筆真實記錄下清軍滅絕人性的行徑,這類詩在詩集里是最多的,詩中充滿了反抗不屈的愛國精神?!耙怀L平敗,伏尸遍岡巒。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紅顏”“可憐壯哉縣,一旦生荊杞。歸元賢大夫,斷脰良家子”(《秋山》)描寫的是清軍在江南的大肆殺戮、奸淫婦女的獸行?!按喊胗瓴唤^,北風吹荒山。江南花不開,白日愁生寒”(《春半》)則記錄下清軍屠城給江南地區帶來的巨大破壞。面對這種滅絕人性的殺戮,各地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擦干血淚,繼續進行英勇斗爭?!拔魰r鄢郢人,猶在城南間”“勾踐棲山中,國人能致死”(《秋山》)體現了顧炎武對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給予的高度贊揚,“開篋出兵書,日夜窮揣摩”“愿為諸將言,不省其奈何”(《春半》)表達了他愿為抗清斗爭出謀劃策的拳拳之心。

●為堅守民族氣節而作

顧炎武將恢復故土、傳承中華文脈作為畢生堅定不移的信念,無論是收復故土前景的黯淡還是艱苦游學生涯的孤獨均不能改變他堅守民族氣節的宏大志向。面對抗清斗爭陷于低潮,他不氣餒,奔走四方,以“精衛鳥”自勉,寫下“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精衛》)的慷慨詩句;面對清朝在南方統治日益鞏固的現實,他毅然離開昆山北上考察、著書立說,為結交仁人志士、完成復興大業而奔波,發出“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間換。惟有方寸心,不與玄鬒變”(《太原寄王高士錫闡》)的高亢之音;面對清政府屢次征召,要求他移志做官,他斷然拒絕,表達“或有金馬客,問余可共登?為言顧彥先,惟辦刀與繩”(《寄次耕時被薦在燕中》)的堅定立場;面對體弱多病、老之將至,在有生之年看不到復興大業實現時,留下“貞姑馬鬣在江村,送汝黃泉六歲孫。地下相煩告公姥,遺民猶有一人存”(《悼亡》其四)的臨終遺言。他以屈原、蘇武為榜樣,寫下“黃苞綠葉似荊南,立雪凌寒性自甘。但得靈均長結伴,顏神山下即江南”(《顏神山中見桔》)、“平明遙指五云看,十九年來一寸丹。合見文公還晉國,應隨蘇武入長安”(《十九年元旦》)的豪邁詩句。顧炎武的詩充分表達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定信念和忠貞氣節。

●為悼念仁人志士而作

顧炎武性情耿介,不諧于俗,對那些舍生取義的仁人志士十分敬仰。他敬仰南明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史可法不計個人得失、肩負抗清復國大任的高尚行為,寫下“上宰承王命,專征指大江”“登壇推大將,國士定無雙”(《感事》其三);他贊揚民族英雄鄭成功毅然與投降清廷的父親決裂的壯舉,聽到他捷報頻傳的消息時,寫下“青骹初下赤霄空,千里江山一擊中”“當時遂得荊文寵,佐運終成尚父功”(《賦得秋鷹》);他哀悼因文字獄被清政府殘忍殺害的吳江好友吳炎、潘檉章,對他們著書立說的成就、寧死不屈的品格給予高度評價,寫下“一代文章亡左馬,千秋仁義在吳潘。巫招虞殯俱零落,欲訪遺書遠道難”(《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他接到從小志趣相投、共同抗清,為營救他出獄奔走號呼的“明文第一”歸有光的曾孫歸莊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為謳歌戰友輕財好義、堅守氣節的高貴品格,寫下“生耽一壺酒,沒無半間屋。惟存孤竹心,庶比黔婁躅”(《哭歸高士》其二)。這些詩充分體現顧炎武對仁人志士的敬佩與敬仰之情。

●為鞭撻變節之徒而作

顧炎武非常痛恨變節投降之人。當他聽到投靠清廷、上書剃發之策的兵部尚書孫之獬被山東義軍處死的消息時,拍手稱快,寫下“罷將印,歸里牙,東國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獵獵,淄川城下圍三匝。圍三匝,開城門,取汝一頭謝元元”(《淄川行》);聽到南明大將李定國全殲清朝孔有德全軍,使這個變節之人自殺的消息時,激動不已,寫下“廿載吳橋賊,于今伏斧砧。國威方一震,兵勢已遙臨”(《傳聞》其二);對那些降清新貴搖頭擺尾、奴顏婢膝的丑態毫不留情予以辛辣的諷刺,寫下“薊門朝士多狐鼠,舊日須眉化兒女。生女須教出塞妝,生男要學鮮卑語”(《薊門送李子德歸關中》)。顧炎武始終以大節不虧要求自己,以此作為交友的道德底線,反映他“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的人生準則。

●為心系蒼生疾苦而作

顧炎武盡管從沒有踏上仕途,但他始終心系蒼生、關心民瘼。他在二十多年的游歷過程中,對各地山川氣候、天文地理、農田水利、工商經營、財政稅負等國計民生事業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研究,收集大量的珍貴資料,撰寫經世致用的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等;在游學中顧炎武留意各地民生疾苦,對貪官污吏盤剝百姓的行為進行了辛辣的抨擊,通過與三個高官外甥的書信往來,敦促為官者關心民生。他的不少詩是為抒發愛民利民情感而寫,為游歷山東嶗山而作的《老山歌》留下“古言齊國之富臨淄次即墨,何以滿目皆蒿蓬”的詩句,對曾經富甲一方的齊魯大地在經過戰爭摧殘后一片凋敝發出追問;在《常熟縣耿侯橘水利書》一詩中,他寫下“三季饒兇荒,庶徵頻隔并。誰能念遺黎,百里嗟懸磬。況此胡寇深,早夜常奔迸”,對富甲天下的江南也會發生荒災及百姓流離失所現象進行斥問,試圖引起當局者的關注。顧炎武詩歌的可貴價值不僅在于揭示了百姓生活的困苦,而且試圖探析其深層次原因,他在《夏日》一詩中寫道:“首夏多恒風,塵霾蔽昏旦。舞雩告山川,白紙催州縣。未省答天心,且望除民患。黍苗不作歌,碩鼠徒興嘆。仗馬適一鳴,身名已涂炭。貝玉方盈朝,此曹何所憚。博士有正先,實趣秦時亂?!苯栌谩对娊洝分袑⒇澒俦茸鞔T鼠的典故,對各地貪官污吏敲詐人民所造成的民生疾苦作了入骨的鞭撻,表達了“人禍”才是造成災難的真正推手。他更是以百姓心為心,發出“愿作勸農官,巡行比陳靖。畎澮遍中原,粒食詒百姓”(《常熟縣耿侯橘水利書》)的行動愿望。拳拳愛民利民之心躍然紙上,體現了顧炎武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厚德載物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和道德觀。

三、顧炎武詩歌蘊涵的時代價值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盵3]顧炎武的詩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其詩格局高遠、用典嚴謹、語言剛勁、感情真摯,充分體現“詩言志”的宗旨,是明清詩作的杰出代表。新時代背景下,文學創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體會顧炎武詩歌蘊涵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堅定信仰、涵養品行,“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凝聚全體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傳承弘揚顧炎武詩歌彰顯的杰出的愛國情懷

誦讀顧炎武的詩歌,可以強烈感受到其中蘊涵著濃濃的愛國情懷?!扒遨嫿紝m寂,春游禁籞荒。城中屠各虜,殿上左賢王。紫塞連玄菟,黃河界白羊。輿圖猶在眼,涕淚已沾裳”(《感事》)是對失去的故國山河深深的眷戀;“傳聞西極馬,新已下湘東。五嶺遮天霧,三苗落木風。間關行幸日,瘴癘百蠻中。不有三王禮,誰收一戰功”(《傳聞》)是對保衛故國浴血奮戰英雄的敬仰和禮贊;“久客仍流轉,愁人獨遠征。釜遭行路奪,席與舍兒爭?;燠E同傭販,甘心變姓名。寒依車下草,饑糝?中羹。浦雁先秋到,關雞候旦鳴”(《旅中》)是對自己面對國破家亡毅然投身救亡運動的堅毅與無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4]我們要傳承弘揚好顧炎武詩歌中蘊涵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愛國主義本質要求,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在每個新時代的中國人心中高高飄揚。

●傳承弘揚顧炎武詩歌蘊涵的濃厚的憂民情懷

誦讀顧炎武詩歌,我們能觸摸到那顆感念百姓苦難、為蒼生奔走呼號的憂民之心?!笆晏斓馗筛昀?,四海蒼生痛哭深”“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海上》)表現了對因戰亂失去家園和親人的百姓的同情;“米麥江淮貴,金錢帑藏虛。蒼生稀土著,赤地少耰鋤”(《清江浦》)是對民眾遭受官府盤剝壓榨生計維艱的興嘆;“江頭擔酒肴,江上吹笙竽,吏無敲撲民無逋。嗟余已老何時見,久客中原望鄉縣”(《兄子洪善北來言開吳淞江》)是對國家實行仁政、官府體恤百姓、天下太平的祈盼。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 年新年賀詞中深情說道:“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蔽覀円Y合新時代要求,傳承好顧炎武詩歌中“國以民為基,民以財為本”的深厚憂民情懷,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傳承弘揚顧炎武詩歌凸顯的強烈的創新情懷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顧炎武非常注重求是創新,他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而變遷的,他說:“詩文之所以代變,有不得不變者。一代之文,沿襲已久,不容人人皆造此語。今且千數百年矣,而猶取古人之陳言,一一而摹仿之,以是為詩可乎?”(《日知錄》卷二十一)[5]寫詩文要勇于開拓,貴在創新?!熬娭≡谟谟卸?,君文之病在韓、歐。有此蹊徑于胸中,便終身不脫依傍二字,斷不能登峰造極?!保ā杜c人書十七》)他一針見血指出友人詩文的毛病在于一味模仿杜甫、韓愈、歐陽修的寫作風格,缺乏對時代主題和表現手法的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他不斷強調詩文的生命力在于作者對社會變革蘊涵的時代價值具有敏銳的捕捉能力,不媚上不復古,直抒胸臆?!爸泄俨扇硖旒?,可憐馬上彈琵琶。三月桃花四月葉,巳報北兵屯六合。兩宮塞上行,日逐江東獵。桃葉復桃根,殘英委白門。相逢冶城下,猶有六朝魂”(《桃葉歌》)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南明弘光帝面對山河破碎不思進取,整日忙于征歌選色,以至清軍攻破南京,那些可憐的女子死的死、逃的逃的一幕幕人間慘劇。盡管作者沒有刻意的渲染和嚴格的押韻,但讀后對南明君臣誤國及清軍殘暴的痛恨之情油然而生。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上指出:“優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這就是優秀作品?!蔽覀円獋鞒泻妙櫻孜湓姼梵w現的“詩主性情,不貴奇巧”的主張,牢牢把握時代主題,用手中的筆真實記錄下新時代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既不走復古的老路,也不走媚外的邪路,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開創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當代氣派的文學新路。

●傳承弘揚顧炎武詩歌推崇的鮮明的守正情懷

顧炎武說:“文之不可絕于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人之善也。若如此,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將來,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保ā度罩洝肪硎牛6]他旗幟鮮明反對寫那種荒誕無稽、阿諛奉承、抄襲剽竊的文章?!叭龖粢淹鲂芾[國,一成猶啟少康家。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又酬傅處士次韻》其二)描繪了顧炎武1663 年元旦抵達太原,會見品行和學識兼優的山西學者傅山時的情形,他賦詩以道義激勵好友面對抗清斗爭處于低潮時要堅定信心、光明磊落,鮮明彰顯了他創作詩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守正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人民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盵7]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傳承發揚顧炎武詩歌倡導的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創作出更多謳歌14 億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感人事跡的當代華章,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猜你喜歡
顧炎武詩歌
顧炎武謝鼠
詩歌不除外
顧炎武謝鼠
昆劇新編戲《顧炎武》創作得失芻議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詩歌是光
顧炎武“拜師”
詩歌島·八面來風
詩歌論
顧炎武與讀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