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的網格智治路徑研究

2023-02-07 19:12陳玥衣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治理現代化

基金項目:2023年度浙江省委黨校系統社會科學聯合會規劃課題“縣域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的網格智治路徑研究——基于浙江省T縣的實證分析”(ND2303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陳玥衣(1988-),女,漢族,湖北當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基層社會治理、干部教育研究。

摘要:縣域是社會治理的基礎性場域,網格智治對于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推動基層治理效能的提升,促進縣域善治顯得尤為必要。文章從T縣網格智治推進情況和存在問題入手,要想讓網格之“智”賦能縣域社會之“治”,就要立足縣情,從資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務融合來優化運行邏輯,從深化認識、創新機制、優化流程、開放平臺和強化隊伍探索提升實踐路徑,推進縣域治理現代化。

關鍵詞:治理現代化;網格智治;路徑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2-0037-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TV213.4? ? ? ?文章標識碼:A

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中提出,要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1];2022年浙江省委專門出臺《關于黨建統領網格智治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指導意見》,對網格進行重新定義,對網格治理作了全面規范和加強,著力構建黨建統領、平戰一體、集成協同、精密數智的新型網格治理體系[2]。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3]。站在新起點,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強調要深化和拓展網格化管理。對標相關政策文件的要求,文章以浙江省T縣為例,梳理網格智治推進過程中的現實情況,探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資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務融合來優化運行邏輯,從深化認識、優化流程、開放平臺和強化隊伍探索提升實踐路徑,讓網格之“智”切實賦能縣域社會之“治”,推進縣域治理現代化。

1? ?關于網格智治相關研究述評

2004 年北京市東城區網格化管理的實踐探索開啟了國內關于城市網格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國內學者對于網格化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內涵剖析、現實限度和優化路徑三個方面。此外,不少學者從現實案例出發,孫建軍、汪凌云等人(2010)[4]探索優化路徑,如浙江省舟山市從“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實踐經驗出發,探索從“管制”到“服務”的基層社會管理模式轉型。國內學者秦上人、郁建興(2017)[5]等則從技術層面出發,認為需要整合網格化管理的各種技術層次,以管理技術工具的整合為契機,實現從多網管理的網格化管理形態到網絡化治理新形態的轉變。從以上國內學者的研究中不難發現,為了實現城鄉社區有效治理,需要劃小社會治理基本單元,實行網格化管理。然而,縱向利用過度、橫向協調不足的先天缺陷要求使社會治理實現從“管理”到“治理”再到“智治”的整體躍升。目前,學界關于智治體制尚未構建成型、有待于探索。

2? ?縣域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網格智治優勢分析

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整體躍升凸顯出網格智治的優勢所在。網格智治中的網格區別于傳統型的網格,以現代信息技術融入網格化管理。網格智治基礎是網格,關鍵在智治?!爸恰鄙婕暗嚼砟钏悸返脑俣x、價值目標的再重塑、多元主體的再納入、功能機制的再轉變,從而構建起一個以黨建為引領、以社會自治為基礎、以公民真實準確的需求為核心、以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支撐為手段、以PC端和APP端為載體搭建的網格化綜合系統為平臺的基層協同型社會治理系統。在這一綜合服務管理系統中,“智”是以“服務型”融入實現各部門高效協同、涵蓋多個治理場景的場域實現動態調整優化、凝聚多方合力形成的社會共同體,擁有穩定、高效、專業、有力的專業隊伍,全周期全天候及時處理。

進入新時代,網格具有新內涵、新定義,聚焦變革重塑最小治理單元,智慧治理是必要途徑。一方面,網格智治在保障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團結上處于關鍵一環;另一方面,對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一個兼具可行性和實效性的發展趨向。對于省域層面而言,網格智治能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對于建設未來社區、未來鄉村,守好“紅色根脈”、實行“兩個先行”意義重大;對國家層面而言,成功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浙江經驗對于基層治理現代化大有裨益。

3? ?縣域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網格智治的個案分析

3.1? ?T縣網格智治的推進情況

網格智治是網格化管理和智慧治理的有機結合。新時代,T縣變革理念、全面部署、對標優化,以實戰實效為導向,聚焦高效協同、減負提質、應急處置等需求,推動社會治理從事向制、治、智的轉變。一是網格智治四級治理體系基本構建。根據不同功能職責將全縣781個網格科學細分成3 739個微網格,治理顆粒度“從粗到細”,實現了“統一地址”聯動“行政村(社區)-網格-微網格(小單元)-農戶(居民)”四級治理。二是網格信息系統開啟規范化運作。探索推進“小腦+手腳”警網協同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在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設立“小腦”工作室,將綜合執法、村社干部、矛盾糾紛調解員、網格員、應急救援組織等力量納入“手腳”隊伍,擴充人員,延伸觸角,打造最強“小腦”、最實“手腳”,推動系統化運轉。三是網格員隊伍力量不斷強化。做強“1+3+N”的網格力量,“5包一”機制(1名鎮街干部、1名基層醫務工作者、1名社區民警、1名單元長和1名單元協理員)實體化運轉。截至2023年9月底,全縣已組建專兼職3 361名基層網格員隊伍,網格員隊伍初具規模,網格力量不斷擴充。四是網格事件在線辦結效率顯著提升。2023年4月至9月,全縣基層智治綜合應用共新增上報事件逾3.6萬件,按期辦結3.55萬件,辦結率98.62%。一系列數據的背后反映出部門協同處置網格事件更加高效,部門間信息溝通與交流更加有效。

3.2? ?T縣網格智治推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2.1? ?“撤一建一”的單設建設進程不一致,縣級層面難統籌

T縣網格化工作曾歷經多部門牽頭管理的階段,時至2023年4月起才由縣社會治理中心一并負責。前期,雖然按照縣委“撤一建一”建設要求單設綜合信息指揮室,但是各部門的處置、運行的機制存在不同,長期存在多部門按照權限職責分別管理具體網格事件的現實情況;各街道(鄉鎮)對待網格化工作也存在著認識理解有高低、重視執行有偏差的實際情況。由于建設情況的參差不齊,故難以形成全縣“一盤棋”的工作局面,縣級層面核心“大腦”統籌推進緩慢。

3.2.2? ?“采辦分離”的網格閉環流程形式化,有效運作難發揮

長期以來,縣級職能部門與鄉鎮街道存在一定程度的博弈。大部分縣級職能部門傾向于將更多的業務納入網格辦理,集中權限一網通辦;但鄉鎮街道對不斷增多的入格事項心存抗拒,存在選擇性上報的現象。因此,入格事項的選擇性意味著入格事項存在人為篩選因素,沒有清晰規范的上報原則。后臺處理的流程沒有突破科層制信息化的治理局限,未能橫向貫通網格員和真實處置力量之間的渠道。由此可見,T縣現階段的“采辦分離”難有效運作難以發揮就在于不具備客觀清晰的入格事項和規范可追溯的處理流程。

3.2.3? ?“多網合一”的數據壁壘未完全打通,協同治理難達成

T縣僅有13個基層智治綜合應用系統平臺與市級系統平臺實現貫通。部分事項還未實現統一調度互聯互通的綜合網格信息平臺,推進進度有先有后,平臺建設有優有次,一定程度上延緩后續縣域整合統籌,“多網合一”的協同治理還需時日。數據壁壘具體到數據填報層面上,由于不同職能部門的要求和權限不一樣,存在著填報的格式、名稱的不統一,難免出現多頭填報、重復填報、重新填報的現象,這不僅耽誤了時間,影響了數據的鮮活度,又加大了人力成本,增加了網格員工作負擔,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3.2.4? ?“又專又精”的網格隊伍培育機制欠完善,良性互動難實現

網格隊伍組成來源多樣,成分復雜,網格員存在“專職難專心”的狀況。截至2023年9月底,全縣3 361名網格員中僅有836名專職網格員。全縣網格員偏低的待遇,短期內是隊伍不穩定的重要影響因素,長遠來看不利于“又專又精”網格隊伍的培育。根據前期調查顯示,T縣現有網格隊伍學歷整體偏低,??莆幕急?7%,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比29%,研究生文化水平僅占4%;年齡整體偏高,50周歲及以上占比71%。此外,長期以來,存在著網格員綜合素質與工作需求匹配度不高、學習培訓提升機會不多的現實問題。

3? ?縣域治理現代化背景下T縣網格智治優化提升的對策建議

3.1? ?治理邏輯層面

從治理邏輯來看,網格智治是在不改變現有政治與行政體制下,運用數字信息技術賦能社會治理領域,以突破治理瓶頸,實現管理與服務的精準化、高效化回應。因此,需要從資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務融合來優化運行邏輯,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無縫隙、精準化的治理效能,最終達成縣域善治目標。

3.2? ?治理實踐層面

3.2.1? ?深化理念認識,加速“智”的融合度

理念轉化要先行。厘清網格化管理的功能定位,由“管控型”介入向“服務型”融入是網格之“智”得以真正實現的關鍵。如何融入,技術支持和人文關懷的有機結合才是智慧網格。具體到強化綜合信息指揮室建設中,就要緊盯標準規范提升,充分履行綜合信息指揮室統籌協調、分派流轉、分析研判、綜合指揮、督導考評等職能,切實有效回應村社居民需要。進一步強化三支隊伍力量整合和統一指揮,建立日常研判分析機制和督查考評機制。錨定網格內各類治理難點、痛點,充分發揮“網格議事日”制度作用,落實“五個一”機制。鎮街“小腦+手腳”警網協同建設事件分類分級處置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加速“智”的融合度。

3.2.2? ?推動流程優化,提升“智”的可及性

流程優化是關鍵。推動信息整合,主動對接省市專班,暢通“市縣”兩級平臺有效銜接貫通。聚焦兩級平臺一個入口,以現代技術集合管理和服務,實現“智慧網格”體系。以問題清單為導向,優化事件清單,精準匹配群眾需求,強化智慧網格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加強入格事項審核管理,嚴格審批、健全準入流程,對于獲批入格事項,“入格人”全生命周期負責事項,明晰權責,在規范完整的辦理流程的基礎上,定期定量完成網格員業務培訓等配套工作;入格事項清單需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以及運作效果動態調整優化。深化推廣運用智能技術,整合雪亮工程、鷹眼系統、人臉識別監控等多種監控系統,推進網格事件處理模式從人工處理向“機器派單、智慧處理”轉變,提升“智”的可及性。

3.2.3? ?搭建開放平臺,凝聚“智”的新合力

開放平臺是保障。深化頂層設計,主管部門、牽頭部門需加速信息資源有效整合,積極消除“信息孤島”,鎮(街)的綜治室和村(社)網格員協調聯動,打破傳統壁壘實現機制賦能。搭建開放平臺,如以村社網格員為群主、樓道長為副群主的微信群,自主開發可一鍵可達本區(縣)網格治理系統的微信小程序,及時動態匯集民意,收集各類問題線索,調動村社居民等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形成縣域社會治理共同體。重視宣傳,擴大網格之“智”的認知度與參與度。重視網格智治社會層面的宣傳,深入宣傳“優秀網格員”和“優秀網格案例”,通過媒體報道、服裝強化職業形象、網格治理正能量宣講、網格員宣傳短片、學生暑假志愿者招募活動等形式,營造人人參與網格治理的氛圍,增進公眾對網格員、網格工作的理解和認可。

3.2.4? ?強化隊伍建設,培育“智”的專業度

隊伍建設是根本。在落實相關待遇制度的基礎上,配齊配強專職網格員隊伍。理順網格隊伍管理體制,可參照社區工作者職業管理體系探索網格員職業發展路徑。創新管理考核機制,探索建立網格員多職級薪酬制度,通過設立公益基金、專項獎金等專項資金,對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均優的網格員“以獎代補”,不斷增強隊伍的穩定性。探索建立不合格網格員退出機制。強化網格培訓練兵,劃撥專項培訓經費,制定思想政治與業務能力相結合的線上線下培訓方案,對網格員定期開展黨建知識、政策法規、業務知識、職業操守、系統操作、綜合素質等方面培訓,增強網格員風險防控、應急處突、矛盾調節、心理疏導、教育感化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真正將網格隊伍建設成一支穩定、高效、專業、有力的基層治理中堅力量。

4? ?結束語

縣域是社會治理的基礎性場域,網格智治對于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推動基層治理效能的提升,促進縣域善治顯得尤為必要。網格智治中的網格區別于傳統型的網格,以現代信息技術融入網格化管理。網格智治基礎是網格,關鍵在智治。浙江省T縣在推進網格化管理和智慧治理的有機結合過程中,有成果也有問題。從優化提升角度來看,網格智治需要從資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務融合來優化運行邏輯,從深化理念認識、推動流程優化、搭建開放平臺和強化隊伍建設四個方面切入,積極探索,為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EB/OL].(2021-07-11)[2021-07-11].https://www.gov.cn/govweb/zhengce/2021-07/11/content_5624201.htm.

[2]浙江日報.學習問答59丨如何構建黨建統領、平戰一體、集成協同、精密數智的新型網格治理體系?[EB/OL].(2022-08-16)[2022-08-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270386341403960&wfr=spider&for=pc.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孫建軍,汪凌云,丁友良.從“管制”到“服務”:基層社會管理模式轉型——基于舟山市“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實踐的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 2010,30(01):115-118.

[5]秦上人,郁建興.從網格化管理到網絡化治理——走向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形態[J].社會科學文摘.2017(05):20-22.

猜你喜歡
治理現代化
食品安全風險社會共治的現實困境及其治理邏輯
食品安全風險社會共治的現實困境及其治理邏輯
大數據視角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
公民教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支撐
語言習慣與民族地區雙語司法人才隊伍建設
“互聯網+”推動基層政府治理現代化?實證研究
中國城市社區治理現代化的發展、內涵及趨勢
簡政放權的行動邏輯與實現路徑
論治理現代化視域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法律機制的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