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空間句法的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研究

2023-02-07 10:42郭潤霞程曉婷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空間形態傳統村落

郭潤霞 程曉婷

作者簡介:郭潤霞(1998-),女,漢族,山西武鄉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地域性自然與文化景觀美學研究與利用。

通信作者:程曉婷(1978-),女,漢族,山西太谷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品牌形象設計與民間美術。

摘要:傳統村落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歷史見證,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空間形態。文章以山西晉中市太谷區北洸村為例,借助空間句法理論和深度地圖軟件Depthmap對村落空間進行定量分析,選取整合度、選擇度、可理解度、深度值4個量化參數,研究得到該村落整體空間形態與村民活動的關系特征,結合量化分析結果對其傳統村落空間形態優化提出相應策略,助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關鍵詞:傳統村落;空間句法;空間形態;北洸村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2-0097-04? ? ? 中國圖書分類號:TU982.29? ? ? 文章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各個傳統村落。傳統村落是中華民族潛在的寶貴資源,關于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的研究是村落保護規劃設計的基礎。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形成了鄉村形態研究基本框架[1],建筑、藝術、風景園林學科的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研究多集中于定性角度,研究成果較為豐富,研究體系較為完善,從研究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生成邏輯與形成機制研究、形態演變等方面;從研究方法來看,現主要運用空間句法[2]、GIS[3]等進行量化研究。針對傳統村落空間形態通常選取定性分析方式、定量研究相對較缺乏的現狀,文章以空間句法為理論依據,運用空間分析DepthMap、CAD等軟件對樣本村落進行全景式的定量分析,以期梳理傳統村落的空間形態構成與社會屬性之間的聯系,為村落空間今后的優化發展提供針對性的意見,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1? ?區域概況與研究方法

1.1? ?北洸村概況

北洸村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因地處洸水河北岸而得名“北洸”,至今已有1 000多年的歷史,民間有“先有北洸村,后有太谷城”之說。村域總面積約為914hm2,距離太谷主城區西南約5.6km,地理位置優越。村落屬于平原村落,南臨鳳凰山,北傍108國道,擁有肥沃的土地,利于耕作(見圖1)。北洸村內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為太谷區第一批入選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莊。北洸村整體形態為團聚式網格狀布局,以多個廟宇與曹氏宗祠形成的多個公共空間為中心,向四周拓展,總體呈“集聚式網狀——四橫五縱”的布局形式,與四周自然環境有機連接。

圖1 北洸村選址格局分析

1.2? ?研究方法

通過對北洸村的實地調研分析,而后結合谷歌官方地圖,獲取北洸村高清衛星地圖數據。依據空間句法理論軸線分析法,把北洸村現狀空間轉譯為句法軸線并繪制CAD軸線底圖,共115條軸線,其中主要街巷軸線17條,次要街巷及巷弄軸線98條。將轉譯后的軸線導入DepthMap軟件得到其可視化軸線模型。選取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選擇度、可理解度、深度值5種形態變量進行數據統計,并結合實地調研情況深入分析其空間形態特征。

2? ?北洸村空間形態構成要素

2.1? ?街巷空間

村內街巷布局為相互垂直且呈“四橫五縱”的集聚式網狀布局形式,底部界面平坦,分為對外交通、主要街道、次級街道、和巷弄,路寬依次為7m、4m~5m、3m~4m、2m~3m。建筑作為街巷側向界面,仍保留著其基本的尺度,建筑除三多堂為3層外,均為1-2層,除主要街道建筑的商用功能外,大部分建筑的功能以居住為主。兩側建筑的頂部連線與天空構成了街巷空間的頂端界面,空間感強烈(見圖2)。北洸村街巷的布局形態主要以“丁字形”、“十字形”、“一字形”、“U形”四種道路平面布局形態。

圖2北洸村街巷空間分析

2.2? ?公共建筑空間

古時北洸村原有公共建筑多達20處,現僅存有娘娘廟、關帝廟、老爺廟(也稱關帝廟)、觀音寺四處公共建筑,均為明清時期建筑。村內公共建筑分布較為分散,均位于街巷交匯點,丁字形路口處,具有成為街巷空間底景的景觀作用。老爺廟與觀音寺隔街相望,起到對景作用。

2.3? ?傳統民居空間

圖3北洸村建筑風貌現狀分析

村落按建筑風貌可以分為四類,分為為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及剩余其他建筑(見圖3)。村內現存傳統民居院落30處,均為明清時期建筑,其中保存程度較好的有三多堂、五桂堂、東旭堂、曹潤堂、延齡堂和楊家大院,其余民居保存程度較差。村落內民居以四合院和三合院為主要形式,有單獨的四合院落,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組成,傳統民居主要采用嚴格的中軸對稱手法,從一進到多進,院中有院,互相溝通,形成多樣化的組合院落,多為磚瓦房。

3? ?北洸村現狀空間句法分析

3.1? ?北洸村空間整合度分析

3.1.1? ?全局整合度分析

通過Depthmap軟件對北洸村生成的軸線圖,對定量數據進行可視化顯示。北洸全局空間系統中,富強大道全局整合度運算值為2.616 41,是整個空間的“全局集成核”,集成度最高,可達性最高,作為村落的商業中心,對人流的吸引力最大,道路利用率較好。其余整合度較高值分布在北洸的主要街道,其中軸線娘娘廟街的全局整合度運算值為2.064 05,老爺廟街為2.026 53,是公共建筑娘娘廟和老爺廟所在街道,這兩條街道的可達性較高,在一定程度上為此區域內公共建筑吸引了人流,同時公共建筑本身也具有吸引人流聚集的潛力,兩者相輔相成(見圖3)。北洸村主要功能要素均位于整合度、選擇度最高的空間,或被其吸引,這體現了村落公共建筑空間和交通網絡對村落空間形態的支配作用。集成度較低的軸線主要分布于聯系村內主要街道的巷弄及小路,可達性較低,與村民社會活動及其與村落內部聯系度較低有關。

3.1.2? ?局部整合度分析

局部整合度取R=3,通過與全局整合度的對比分析可得出:(1)富民大道局部空間仍起著主導作用,其所在空間與其他空間關聯度高,便捷性高,決定著村落的空間格局,是整個樣本村落的生活核心。(2)興隆街局部整合度值為2.774 74,僅次于富強大道,是其所屬空間的局部核心。興隆街作為局部核心,對周圍空間有一定的控制力,應加強景觀營造。東后街的局部整合度值為2.713 78,為局部次核心,可達性較高,因其所屬空間為北洸村著名景點曹家大院所在地,作為外來游客的觀賞路線,人流量較大,可達性較高,應加強對其所在街道空間的治理、優化。新道街、水圪洞巷等作為村內主要街道,應加強保護規劃及管理。

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高效的交通直接影響村落景觀形態的形成,對北洸村的景觀空間布局起到主導作用。北洸村道路空間網絡看似隨意分布,卻在自然演化過程中,顯現出了順應村內主要交通富強大道向四周發散的趨勢。娘娘廟、關帝廟、三多堂及生活廣場的分布與全局整合度中心擁有高度一致性,分別位于村內主要道路軸線娘娘廟街、富強大道及其周圍,即靠近村落的幾何中心位置。

3.2? ?北洸村空間選擇度分析

空間句法理論中,選擇度高說明這一空間具有較大的吸引人流穿行的潛在能力。北洸的選擇度分析圖如圖4所示,可得出以下結論(1)富強大道的選擇度最高,吸引穿越交通的潛力最大。(2)軸線選擇度較高的分布于娘娘廟街、西后街、老爺廟街、娘娘廟前街、興隆街對應選擇度值為2 593、3 239、2 129、2 672、2 961。在村落主要街道中,軸線西后街選擇度最高,具備作為人流通行選擇的優勢,其所在街道西后街作為游客通往景點曹家大院的必經之路,應對其景觀規劃予以重視。

3.3? ?北洸村空間可理解度分析

將村落全局整合度與局部整合度,做線性回歸分析,得出軸線系統的可理解度,其中,X軸表示全局整合度,Y軸表示局部整合度,R2表示村落可理解度[4]。句法理論認為R2值在0.5到0.7之間則表示空間可理解度較高,方便感知主體能夠從局部感知整個空間。北洸可理解度R2值為0.81123,可理解度高,表明北洸村局部空間對整體空間的反映能力較強,空間擬合度高,可理解度較好,其他村莊的人或者外來游客進入村落基本不會迷路(見圖5)。根據上文整合度分析得出,北洸全局集成核與局部空間核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局部核心興隆街與次核心所在街道東后街通過道路與富強大道相連,形成高效的互動,具有較高的通達性。由實地調研可知,村落中富強大道及部分主要街道外,其余均是縱橫交錯的巷弄,連接著村民的房屋住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村落的可理解度。

圖5北洸村可理解度圖

3.4? ?北洸村空間深度值分析

北洸村的空間深度變化由村落中心到村落外圍。村落對應軸線的深度值由小到大,深度值越小[5],通達性越好,越便捷,反之則越深邃、越難以到達。通過對北洸村深度的研究發現,富民大道及其周圍的街巷深度值較低(見圖6),容易聚集人流,可達性高,是到達村落各處的便捷地點,在村內道路網中起骨架作用。以富民大道為核心的中心區域,被稱為整合區;村內外圍路多為巷弄及斷頭路,便捷程度低,此區域為村內離散區。

圖6北洸村空間深度圖

4? ?北洸村空間形態優化策略

4.1? ?完善村落空間肌理,優化功能布局

以空間句法分析結果為依據,全面優化村落空間結構系統,發揮以富民大道為核心對村落的帶動作用,恢復被破壞的傳統街巷的空間肌理,打造人文景觀節點,增加部分認知程度較低的現有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景觀與核心軸線的聯系,優化村落空間肌理。因此,整理分析整合度與選擇度高值軸線,劃定村落核心保護區,將北洸村建筑景觀分為保護、修繕和整治等3個類型,核心保護區范圍內應以保護修繕為主,適當開發,優化核心空間輻射的廣度,整合度和可理解度較低的外圍區域則是保護和建設并重,增強整體識別性,新建建筑要延續歷史風貌特征。

4.2? ?保育歷史街巷空間布局,完善街巷路網

村落全局可達性較好,但內部局部整合度較差,道路雜亂,存在斷頭路及路面破損的情況,街巷景觀單一。富強大道作為村落的一個重要發展軸線,在村內承擔著主要的生活以及交通功能。因此,在傳統村落規劃中,應保護傳統街巷空間尺度與肌理,滿足實際的交通需求,尊重原有交通方式與特征的前提下,優化梳理村落內部街巷體系,重視提升具有吸引人流潛力的街巷景觀,提升村落可達性,同時也應加強村落與外界的路網系統規劃,進而帶動村落旅游,助推經濟發展。

4.3? ?合理改造公共空間,延續村落歷史文脈

村落公共空間是一個村莊的靈魂容器,因此需要合理優化公共空間,提升村落景觀的可理解度。首先,對村落的公共交談街道、村落閑置空地、村民活動廣場等重要公共空間節點進行景觀營造,整體保留其傳統的建設風格與布局,增加節點的文化內涵,形成以生活廣場、三多堂、楊家大院等為核心的公共空間景觀帶,提升吸引村民及游客的潛力。其次,要打造公共空間節點的線性廊道,加強公共空間節點與村落核心軸線的聯系,保證街巷網絡的通暢性,增強村落公共空間的使用率,提升村民歸屬感與文化自信,有利于實現村落的活化發展。

5? ?結束語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得到了國家前所未有的重視,其空間形態一直以來是備受學者關注的焦點。文章突破了以往定性描述村落空間形態的研究定式,以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傳統村落空間形態,深入研究了傳統村落空間形態與人類活動關系的內在聯系,依據量化分析結果提出了村落空間優化建議,以期為鄉村空間保護與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空間句法理論研究雖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學者對其基本理論的主觀理解,容易在軸線繪制等方面產生主觀臆斷,導致軸線圖與村落實際產生一定的偏差,希望后續研究能改善這一局限。另外,村落空間形態受地理、社會、經濟、交通、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依靠單一的量化方法無法進行全面準確的研究。最后,北洸村僅為一個案例,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應運用多學科知識增加樣本量,豐富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研究實踐。

參考文獻:

[1]劉鐵梁.村落——民俗傳承的生活空間[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06):42-48.

[2]金科,鐘澤源,陳祖展,等.基于空間句法的川南傳統民居室內空間形態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2,29(04):108-111.

[3]傅娟,黃鐸.基于GIS空間分析方法的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研究——以廣州增城地區為例[J].南方建筑,2016(04):80-85.

[4]吳麗平,劉春臘,龔娟等.傳統村落空間形態演變及特征的句法解析——以焦溪村為例[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20,37(06):628-635.

[5]徐會,趙和生,劉峰.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的句法研究初探——以南京市固城鎮蔣山何家-吳家村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6(01):24-29.

猜你喜歡
空間形態傳統村落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安全建設的新視角
澧水流域傳統城鎮街巷的空間形態文化
日常行為下的湖湘村落問題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方式初探
從“傳統村落”項目申報看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文化旅游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