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王聰兒傳說的神異性與其文化蘊含

2023-02-10 06:14李玉鴿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金華襄陽異性

李玉鴿,陳 娟

(1.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0;2.襄陽市第一實驗小學,湖北 襄陽 441021)

一、王聰兒與王聰兒傳說概說

(一)王聰兒其人其事

王聰兒是一個在歷史里有確切記載的風云人物,她是襄陽白蓮教起義的領袖之一,其事跡在清朝官方文牘中有載,不過多以“逆匪”“寇”“齊二寡婦”稱之。在湖北襄陽、河南、四川、陜西等相關地方的府志中也有記載;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之軍機處上諭檔、軍機處錄副奏折中記載更多;魏源《圣武記》卷9之《嘉慶川湖陜靖寇記》對此記錄最為翔實。

王聰兒生于公元1777年,犧牲于1798年。她是湖北襄陽人,江湖藝人出身,十六歲時,嫁給了襄陽縣總差役齊林,故稱齊王氏。齊林因參與宋之清領導的反清起義被凌遲梟示,王聰兒等人于嘉慶元年三月初在齊林的家鄉襄陽黃龍垱起義,王聰兒被立為“總教師”,成為襄陽白蓮教起義隊伍的主要領袖之一。

王聰兒統率的襄陽起義軍戰史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嘉慶元年三月到九月,主要進行了襄陽之戰、鐘祥之戰;第二階段從嘉慶元年九月到嘉慶二年六月,王聰兒率部轉戰,揮戈河南,經陜西,最后到達四川東鄉,與四川各路起義軍會師,白蓮教起義至此推向到高潮;第三階段從嘉慶二年六月到嘉慶三年

嘉慶三年三月。王聰兒率軍突破清軍包圍,經湖北入陜西,此后,在湖北、四川、陜西之間回旋,陷入重重包圍,被困于鄖西茅山,最后縱身跳下懸崖,壯烈犧牲。[1]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領導起義者十之八九都是男人,王聰兒卻成了這八九之外的唯一女性,這是絕無僅有的。王聰兒領導的白蓮教起義隊伍,縱橫馳騁于鄂、川、陜、豫四省,英勇戰斗了兩年多,雖然最終失敗殞身,但這次起義給予清朝腐朽統治以沉重一擊,也成為清王朝統治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如果說王聰兒一開始當上起義領袖,是因為丈夫是領袖才被選拔,那么她最后成為義軍統帥,則一定是因其出色的領導能力。從王聰兒領導的襄陽白蓮教義軍隊伍的戰史來看,她確實是一位有膽有識、有勇有謀的奇偉女子。

藝術作品中的王聰兒形象與此相近。目前,關涉王聰兒的文學藝術作品主要有電影《白衣俠女》、連環畫《王聰兒》和由鄂西北歷史研究會王興華編寫的紀實文學——《王聰兒》(紀念農民起義領袖王聰兒在鄖西犧牲205周年),另外,還有一些網絡傳奇小說。這其中的王聰兒精通武藝、體力過人、才略超群、健壯美麗,在起義軍中威望很高。她作戰時頭戴雉尾,身穿鎧甲,腳跨駿馬,手持大刀,勇猛無比,一人可敵數十人,“俠女”二字正是對其形象的最好概括。

(二)王聰兒傳說

作為曾經威震半個中國的女英雄,留在歷史深處的王聰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不得而知。藝術作品中的王聰兒是對歷史真實中的王聰兒的藝術想象,充滿了浪漫神異的成分,這里面結合了諸多傳說的因子。

關于王聰兒的傳說,主要流傳于湖北襄陽、十堰,河南欒川等地。欒川縣境內,有許多地名如陶灣鄉的朋良店,獅子廟鄉的車莊、長亭河、秦王寨和城關鎮的壺瓶溝、石廟鄉的齊姑溝等,都與王聰兒造反的事跡有關,還留有《誅殺張朋良》《攻取秦王寨》《滅楊七胡虎溝》等傳說。因王聰兒領導的義軍曾長期在十堰境內回旋鏖戰,十堰境內也留下了大量與王聰兒有關的遺跡與傳說,最有名的是十堰鄖西縣的懸鼓旅游公園,王聰兒曾在此屯兵血戰。

襄陽的王聰兒傳說計有《聰兒出世》《被迫學藝》《尋找齊林》《解危完婚》《結社籌反》《削發為尼》《試刀起事》《圍困襄陽》《將計就計》《薤山獻寶》《耕戰雙捷》《捐金濟貧》《康子起義》《馬蹄石溝》《計斬牛頭》《龍潭賜炮》等16篇,由鄭浩、熊子勛收集整理;①還有齊政農收集整理、收在“齊林的傳說”中的《比武識聰兒》《夫妻觀燈》《遇害》《九君碑》等篇目,與王聰兒有關;②在陳文道編著的《襄陽民俗大觀》里有一篇講“圍脖子”來歷的傳說也與王聰兒有關;③另外,襄陽民間流傳的諸多金華小姐傳說,也與王聰兒有關聯,熊子勛、鄭浩收集的王聰兒傳說中的《聰兒出世》《被迫學藝》《圍困襄陽》等篇就把王聰兒和金華小姐視作同一人。王聰兒是否金華小姐,說法多樣,真假莫辨,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下文將論及,此處不表。

襄陽流傳的王聰兒傳說主要集中在王聰兒起義的第一階段及其以前,主要續寫王聰兒出生、學藝、婚姻、結社反清、早期在襄陽的征戰等事跡。而與起義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相關的傳說則主要流傳在河南欒川和十堰等地,這與歷史上王聰兒起義戰史的時間段十分吻合,由此可見,王聰兒傳說雖有大量的想象與夸飾,但也并非荒誕不經地任意附會。鄉土傳說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質,這話確有道理。

二、王聰兒傳說的神異性

史書中關于王聰兒的事跡非常有限,從中我們約略可以推斷出王聰兒形象的一些側面,比如勇猛、剛烈、俠義,有膽識,有才干,指揮能力強,是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英雄,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俠女。在中國歷史上,領頭起義造反的清一色是男人,王聰兒是唯一的例外。她果敢、壯烈,有號召力,成為“八路兵馬總指揮”,指揮千軍萬馬掩殺而去,在歷史舞臺上掀起滔天巨浪,讓世人震撼,讓男人仰視。白蓮教是個謎,王聰兒更是一個謎。這為人們對王聰兒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襄陽的王聰兒傳說即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豪俠勇義女英雄的成長歷程,而王聰兒傳說的神異性就集中體現圍繞其英雄形象的成長而顯露出來的。

何為英雄?詞典的釋義——“舊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或具有英勇品質的人”。在神話傳說中,英雄有著諸多共同點,如出生與眾不同、有勇有謀、有天神和寶物相助等等,王聰兒傳說中的王聰兒形象即有這些特點。王聰兒傳說對王聰兒這一女性豪杰的形象塑造主要集中在人性和神性兩個方面——在人性上,彰顯其有情有義,受人擁戴;在神性上,彰顯其天賦異稟,本領超凡,這幾乎在所有的篇什里都有呈現。

(一)出生不凡

英雄絕非凡類,其出生一定迥異于常人。神話中,孫悟空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哪吒是從蓮花中跳出來的,都有前世因緣,有神仙眷顧,他們是仙;王聰兒不是仙,她是英雄,英雄的位置在神與人之間——英雄是半人半仙的。這注定作為英雄的王聰兒不能按平常的方式出生?!堵攦撼鍪馈分v述王聰兒的出生——她是從瓜中出生的,和金剛葫蘆娃從葫蘆中出生相近,這種出生方式看似匪夷所思,卻是傳說中英雄出生的慣常方式。這是對英雄成長的一種強烈預示——有非同尋常出生的人,必然有非同尋常的本領,能干出非同尋常的大事。

(二)神功、神助

王聰兒有神功,有非同尋常的本領,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她有高強的武功。如果說《被迫學藝》只是解釋了王聰兒一身功夫的由來——那是打小苦練出來的,她力氣很大。那么《解圍完婚》《削發為尼》《試刀起事》《馬蹄石溝》《計斬牛頭》等篇則是對王聰兒武功高強的充分展示。

《解圍完婚》這則傳說講述了王聰兒懲罰惡棍吳華健,搭救未來的丈夫齊林的故事,是一出女扮男裝、“美救英雄”的好戲——那吳華健可是投拜了名師,練了一身武藝,專門回來報復齊林的,其拳頭能將石墩子打出窩子,功力了得;可王聰兒更厲害,她身手敏捷,閃轉騰挪,毫發無傷,更能一拳把石墩子打成兩半,一拳把墻打個洞?!断靼l為尼》講的是王聰兒藏身尼姑庵、為齊林報仇的事。那里面寫她“身輕如燕,行走如飛”、“雙腳猛一蹬地,忽地躍過一堵丈二高墻”?!对嚨镀鹗隆穼懲趼攦簜潺R刀槍后,用流氓頭頭試刀的故事。王聰兒追殺流氓頭頭,誰知他狡猾地鉆進了空心老槐樹里,王聰兒以為他跑掉了,氣得跺腳,一刀砍向老槐樹,老槐樹被劈成兩節,那流氓頭頭也被攔腰切斷?!恶R蹄石溝》《計斬牛頭》兩篇寫王聰兒帶領起義軍為籌糧進軍廟灘、打敗牛頭武舉的故事。這牛頭武舉“力大過人,武藝高強”,王聰兒與之交戰“七八十回合”,最后用計將他斬殺掉。這些都足以見出王聰兒的功力確實不可小覷。

王聰兒的本領高強還有另一個方面——她還精通法術,這在許多篇章都有強調和印證?!对夂Α防镎f“王聰兒也會點陰陽術”,《夫妻觀燈》寫王聰兒“扎個草龍能飛能騎”“能在草棍兒上生錢”,更厲害的是,《薤山獻寶》寫王聰兒能用法術移動大山,阻擋敵方巫師做法,保護起義軍。在《耕戰雙捷》里,王聰兒還能把法術教給義軍兄弟,教他們“避彈法”“取彈法”“用神奇的包袱生出食物”。

王聰兒在法術上的造化,可直追《水滸傳》里的道術高人公孫勝,可這也容不得你懷疑,因為她不是普通人,她是從瓜中出生的。非凡的出生自有非凡的功力,這合情合理,更何況,王聰兒還能在危急時刻總能得到神的助力,從而幫助起義軍化解危機,這在《薤山獻寶》中就得到了生動呈現。在《龍潭賜炮》里,神助之力彰顯得最為明確,這故事里的白衣道士、神秘的地下通道、龍王洞、神炮都與神仙有關,正是得益于神仙相助,義軍才能攻破襄陽城,救出三千家人老小。

(三)有勇有謀

傳說中的王聰兒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形象。她獨自上路,四處尋找齊林;齊林遭遇危難之時,她敢于出手相救;她參與齊林辦教,冒被拘捕殺頭的危險,在鄉下串聯,宣傳群眾,發展白蓮教徒;齊林遇害后,她藏身尼姑庵,砍殺貪官為夫報仇;她帶領百十個白蓮教友,在襄陽黃龍垱舉旗造反;面對武功高強的敵手,她敢于積極迎戰。這些都是王聰兒形象中“勇”的表現。但王聰兒的“勇”不是逞一時之快的莽夫之勇,她的勇敢是和智慧、計謀緊密相連的,是智勇雙全。她在行動之前有靜觀默察,有細細思量,每出手皆以智勝。這在《計斬牛頭》中就有表現,在這次戰斗中,她用計引開牛頭武舉,使得義軍成功殺進廟灘,打開了糧倉,為義軍搶到了急需的糧食;再用計撩撥牛頭武舉,多路出擊,使之心神不定、慌亂被斬。

而《圍困襄陽》《將計就計》兩篇則更是王聰兒以智取勝的最好例證。這是一番精彩斗智的計中計!王聰兒技高一籌,最終以智得勝,為襄陽西南磨旗山之得名添上了十分傳奇的色彩。

(四)重情重義

傳說中王聰兒的重情重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對丈夫齊林有情有義。這在《被迫學藝》《尋找齊林》《解危完婚》《結社籌反》《削發為尼》諸篇中有完整的呈現。在《被迫學藝》結尾,老媽媽臨終前叮囑王聰兒——父親在世時已將她許給了好朋友的兒子齊林,一定要找到他,別違了老人的心愿。從此,王聰兒踏上了尋找齊林的路?!秾ふ引R林》講的就是王聰兒四處打聽、找尋齊林的故事。直到有一天,在襄陽萬山,在齊林生病卻偏遇惡人尋仇的危急時刻,王聰兒上演了一番“美救英雄”的好戲。在《解危完婚》結尾,“他倆辦了百年大事,遂了兩家老人的心愿”。從此,王聰兒的生命就與齊林緊緊聯系在了一起,支持并參與丈夫的傳教事業,《結社籌反》就講的是王聰兒跟隨齊林,四處奔走宣傳、發展白蓮教徒的故事。而《削發為尼》則講的是齊林遇害后,王聰兒逃出虎口、藏身青蓮庵的故事。雖然身處逆境,但“每隔幾天,她就偷偷進城一次,砍幾個貪官和清兵的頭,吊祭她的丈夫齊林”。再往后,試刀完畢,王聰兒帶領一百多名白蓮教友,開進齊林的家鄉——黃龍垱,舉起造反大旗。這是王聰兒對齊林的事業的繼承,是她對齊林在天之靈的最好告慰。

其二,對白蓮教弟兄、窮苦百姓有情有義?!掇将I寶》講到,面對圍山清兵用老鼠傳播傳染病的危境,王聰兒“親自跑遍了薤山,在山上三百多種草藥中找出仙草,為得病兄弟治好了病”。在《龍潭賜炮》中,王聰兒率義軍連夜折返襄陽,為的就是救出即將被清兵活埋的三千義軍家人老小,這些都可以見出王聰兒對白蓮教弟兄的情義。在《計斬牛頭》里,王聰兒的義軍攻下廟灘,“打開了糧倉,義軍帶回去一些,其余分給了老百姓”,這是王聰兒對窮苦百姓的情義體現。這一點在《捐金濟貧》里也得到了生動表現。

三、王聰兒傳說神異性的文化蘊含

(一)王聰兒與金華小姐合體——王聰兒歷史的傳說化

在鄂西北的十堰、襄陽地區,金華小姐的傳說流傳極廣。這些傳說中的“金花姑娘”存在的時間跨度從商周一直到元朝末年,有2 000多年歷史。資料顯示,活動在鄖襄一帶的金花小姐應該是兩個人:一個是商周時期的金花小姐,另一個是元朝時期的金花小姐。[2]

20世紀60年代,杜棣生曾收集到一首《金華小姐困襄陽》民歌及相關的故事。故事里的金華小姐是個女英雄,她能剪紙成人,撒豆成兵,有勇有謀,武藝高強,她帶領起義軍攻破了襄陽城,被官兵團團圍住。這一圍就是三年半,眼看城中彈盡糧絕,人心惶惶,而金華小姐卻巧設妙計,將廒倉里僅剩的一點白米喂給豬吃,并將豬從城門洞中趕出城外。敵軍宰殺該豬之后,看見豬的腸胃里盡是白米,認為豬都吃的是白米呀,那城里庫存的糧食肯定很多,于是,就撤了軍。據杜棣生考證,這金華小姐是陜西旬陽人,是元末農民軍起義領袖韓山童的黨羽。她在湖北鄖陽揭竿而起,率領起義軍從陜西一路打到襄陽,把矛頭指向襄陽的達魯花赤(總兵)孛羅帖木兒(即蠻王)。襄陽樊城東北十里處曾有金華寺一座,大殿內雕塑金華小姐神像一尊,即是為了紀念金華小姐?,F在,襄陽的卸甲山、摩旗山、馬槽山等地名,還有歐廟的千弓,都與金華小姐的傳說、事跡有關。[3]

一些史學研究者認為,早在唐朝時期,陜西就有位女英雄叫金華,也有人稱她為金黃,在當地很有影響,元朝末年的這位起義軍首領很可能是借用她的名聲,來神化自己。文史研究者杜漢華認為:“金華小姐、金華娘子雖然歷史書上也有記載,但它實際上是人諢號,是她為了起義而喚起民眾,讓老百姓對她崇拜,而借用了當地的傳說,神化了人物?!保?]

同理,在王聰兒傳說中,將王聰兒說成金華小姐,緣由大抵相近。首先,王聰兒和元代的金華小姐十分相像——她們都是女性,都出生這一塊地域,都是白蓮教義軍的領袖,其主要的戰斗區域也都集中在襄陽、十堰間,撇開朝代因素,很容易將兩者搞混;再者,如前文所說,金華小姐名號在鄂西北民間有著很廣泛的知名度,將王聰兒說成金華小姐會更具傳播力。我們可以大膽推論——將王聰兒說成金華小姐,這要么是無心之誤,要么就是有意為之,是故意的借用或嫁接,這是將歷史傳說化的慣常手段。所謂歷史的傳說化,是指歷史事實的傳說中的人物偏離原定的歷史軌道,并且受到書面文學和口頭文學的影響,使得民眾將遺留在潛意識中的歷史記憶又傳奇般地刻錄到民間傳說里。歷史是民眾的歷史,民眾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歷史,用自己的審美體驗來書寫歷史,于是民間敘事中的歷史記憶、民俗宗教信仰的滲入、民眾的品評觀漸趨客觀化等因素促成了歷史的傳說化。[4]饒有趣味的是——在《金華小姐困襄陽》傳說里,守城方是金華小姐,放出吃飽了白米的豬——這是金華小姐誆騙敵軍的妙計,敵軍上當了,義軍勝利了;而在王聰兒傳說《圍困襄陽》《將計就計》里,王聰兒是攻城方,而放出吃飽了白米的豬卻是敵方的詭計,被王聰兒看破了,她將計就計,帶領義軍奔襲唐州,出奇制勝,也是義軍勝利了。后者明顯借用或嫁接了前者。

人物歷史是沉睡在書中的傳說,而人物傳說則是鮮活在口頭上的歷史。當王聰兒從歷史變成了傳說,當王聰兒在傳說中與金華小姐合體,“白玉俠女”就成為王聰兒的形象化身,成為白蓮教的標志性符號。

(二)王聰兒傳說神異性的文化分析

歷史是對大人大事的記載,歷史不傳凡人小事。于人而言,精神卻往往從小事中見出。我們讀歷史,通常只知道事件的大致輪廓,卻并不能知悉歷史深處的“那個人”的精神面目。這就為歷史人物傳說的產生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可以說,歷史人物傳說正是人們對歷史人物的浪漫想象,而歷史人物傳說的神異性正是這種浪漫想象的產物。在這神異性之后,必然附著了人們的諸多文化心理因素。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到:“傳說之所道,或為神性之人,或為古英雄,其奇才異能神勇為凡人所不及,即由天授,或有天相者?!保?]而歷史人物傳說的神異性就是民眾在傳說的過程中,民俗宗教信仰不自覺的附會、好奇心心理對神異性的期待、傳統道德觀念的極端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6]王聰兒傳說的神異性也是這諸多文化心理因素作用的結果。

首先,從民俗宗教信仰上看,“傳說是民眾的精神食糧,在長期的口頭傳承中,民俗宗教信仰自然而然地滲透到歷史人物傳說里,它既撫慰著民眾的心靈,又推動了歷史的傳說化”。[4]而神異性“就好像在信仰與幻想之間,通有一條地下的暗溝,無露于表,且交往于其中”。[7]王聰兒傳說中就承載著豐富的道教信仰信息。王聰兒傳說的神異性、王聰兒的那些個神功法術,其實正與道術相關,和《水滸傳》里入云龍公孫勝所擅長的道術如出一轍。在《龍潭賜炮》里,當王聰兒遇到困難的關鍵時刻,點化支招的也正是神秘出現的“白衣道士”。道教在中國具有明顯的人間性,流傳廣,信者眾,影響深,成為了人們日常和心理的一部分。魯迅先生曾慨嘆:“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p>

其次,從好奇心角度來看,英雄傳說不奇、不幻就無人傳,也無人愛聽,奇幻的結果就使得英雄傳說極富神異性,而這也恰恰是民眾好奇心心理期待的結果?!皬男睦韺W的角度來講,好奇心是人們的普遍心理,是新異事物引起的一種注意,是對新異事物刺激的一種探究反應。人們對神異性的經驗和期待就是好奇心的集中表現?!保?]王聰兒從一個民間女子一躍而成叱咤風云的義軍首領,成為統領八路兵馬的總指揮,這是曠古未有的事情。所以,在人們的心理場中,王聰兒就應該不是人間的凡夫俗子,就應該是有神功有神助的奇人,這才符合人們對傳說中英雄的合理想象與心理期待。西方一位哲學家曾說過,世人之所以熱衷為英雄寫傳記,是因為他們沒有當英雄的機會,所以,就通過為英雄寫傳記來過一把當英雄的癮。如果此話成立,那么,在英雄傳說之后,除了有人們對英雄的好奇心之外,也應該有人們對英雄的仰慕??梢哉f,王聰兒傳說的神異性也正迎合了委頓于塵埃與日常之中的男人們對王聰兒式快意恩仇、揮灑自如人生的心馳神往。

再者,從傳統道德觀念來看,王聰兒傳說也有著豐富的蘊含,比如傳說把王聰兒說成造反,造反有理,這是正義,但在肯定正義的同時,傳說卻并沒否定乾隆坐江山的正統性,矛盾只因乾隆后期昏聵,狗官貪官當道,民不得不反,這其實就與中國人的皇權崇拜意識有關。要民間傳說砸碎原有的傳統道德觀念,這不可能?;实鄞碚y,是上天之子,是君權神授;王聰兒代表正義,那自然也得有神功神助,傳說的神異性加持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這既是民眾對英雄人物完美追求的心理補充,也是民眾傳統道德觀念極端化的表現。在王聰兒傳說中,王聰兒的出生被賦予天意,她有神功有神助,有情有義,有勇有謀,是一個理想、完美的英雄形象,為了強化這一點,傳說還采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王聰兒被塑造成具有神異性的正義化身,這正是民眾傳統道德觀念極端化的結果?!暗赖掠^的極端化,實質上是人們表達憎愛分明的形式,是人們為強調、突出某一道德觀而采用的藝術手段?!保?]高爾基曾說過:“所有英雄人物都是以集體能力代表者、群眾愿望表達者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眼前?!保?]因此,通過對王聰兒傳說神異性的探究,我們可以窺見民眾生活、道德、心靈的底蘊,有助于我們認知歷史、認知社會。

注釋:

①鄭浩,熊子勛.民間文學作品集[M].北京:現代出版社,2016。

②鄭浩,山鳳凰.襄陽民間傳說[M].武漢:武漢出版社,2016。

③陳文道.襄陽民俗大觀[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

④崔程女.傳說研究資料選[M].武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湖北分會編印,1990:125-129。

猜你喜歡
金華襄陽異性
襄陽市第七中學
張金華
浦東美術館·大玻璃·獨異性
襄陽銷售打響春耕攻堅戰
歲朝清供
異性組
異性齒輪大賞
郭靖夫婦為什么沒能守住襄陽
陳金華
蜘蛛王要“吃”藍臉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