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樸與豐贍:《白氣球》敘事的美學追求

2023-02-10 06:14余海林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西亞鈔票金魚

余海林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21)

美國著名劇作家羅伯特·麥基曾說過:“一個講故事的人即是一個生活詩人,一個藝術家,將日常生活、內心生活和外在生活、夢想和現實轉化為一首詩,一首以事件而不是以語言為韻律的詩——一個長達兩小時的比喻,告訴觀眾:生活就像這樣!”[1]伊朗新電影的導演們就是這樣一群特別的“詩人”,這些富含詩人氣質的敘述者,將詩意傾注在質樸、平凡的小事上,創作出一大批純真動人的兒童電影。賈法·帕納西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獲獎處女作《白氣球》就是一部以質樸與豐贍為美學追求的詩意性電影。

一、敘事的質樸性

(一)簡約的敘事結構

《白氣球》講述了一個為實現新年愿望不斷“尋找”的故事——新年將至,7歲的小女孩娜西亞想要買一條四條鰭的漂亮金魚,媽媽不肯答應,在哥哥的幫助下,媽媽將家里唯一的500元鈔票給了她。買魚途中,耍蛇人騙取了娜西亞的鈔票,可她傷心的淚水又使耍蛇人把鈔票還給了她。趕到金魚店,娜西亞卻發現手里的鈔票丟了。一個好心的老婦人陪娜西亞一起尋找,發現那張鈔票被摩托車刮進罩著鐵絲網的下水道里。娜西亞求隔壁裁縫店的老板把鈔票取出來,可裁縫店老板沒時間幫她,娜西亞無助地守在那里。哥哥阿里跑來找她,也沒辦法把鈔票取上來。阿里試著請周圍的大人們幫忙,可大人們都忙著回家過年,誰也沒有耐心幫助他們。直到賣氣球的阿富汗男孩出現,在他無私的幫助下,終于用口香糖將鈔票粘了出來。娜西亞和哥哥拿著鈔票歡快地跑開,買回了想要的金魚,然后又高興地回家去,只剩下那個孤獨的阿富汗男孩舉著木桿上的一只白氣球,悵然若失地待在那里。這時,新年的鐘聲響了起來。

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日常生活故事。故事的時間有限——新年來臨前的一個多小時。新年是一個時限,廣播里不斷地傳出報時聲,不斷強調著時間;故事的場景有限——娜西亞家的院子、耍蛇場、金魚店、鈔票掉進下水道的馬路邊;故事敘事的線索單一——就是那買金魚的500元鈔票,整個故事就圍繞小女孩“要錢——買金魚——丟錢——找錢”展開,這是以線性時間進行的順時序敘事,采用“產生希望——希望破滅——產生希望——希望破滅……”這一循環的敘事結構來搭起影片的敘事框架。

另一方面,因為故事發生在馬路邊,路自然而然就成為電影的主要場景,路將眾多人物、事件貫穿起來,展現真實的社會圖景,給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化的感覺。這樣來看,路在《白氣球》中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敘事線索的作用。

(二)平緩的敘事節奏

電影故事如果很簡單,且又是按照順時序平鋪直敘的話,很容易造成平淡無奇的效果,難以吸引觀眾的持久興趣。為此,電影通常會設置懸念,以推動電影情節進展、牽動人物關系變化、調動觀眾參與,由此控制敘事節奏,抓住觀眾的心理,《白氣球》即是如此。我們知道,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經典敘事型電影習慣以戲劇式沖突來建構懸念,這種沖突具有一定的巧合性、夸張性,始終表現出清晰的因果關系?!栋讱馇颉放c此顯然不同,它嚴格按照事件變化的物理時間來順時序展開,采用的是一種非戲劇式的懸念——這是一種更生活化、真實化的懸念設置。

《白氣球》一開始,媽媽不同意買金魚,娜西亞傷心——拿著媽媽給的鈔票去買金魚,她開心——耍蛇人騙取娜西亞的鈔票,她傷心——娜西亞委屈流淚,耍蛇人把鈔票還回來,她開心——在金魚店里,發現鈔票丟了,娜西亞傷心——在下水道里發現了丟掉的鈔票,娜西亞開心——多次請大人幫忙而不能取出鈔票,娜西亞傷心——阿富汗男孩幫忙取出鈔票,買到氣球,娜西亞開心?!栋讱馇颉防谩皞摹_心”的不斷轉換,成功抓住人們的心理,制造出懸念,由此形成了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

另一方面,電影在敘事時,娜西亞遇到的各類人物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想不到”——想不到那兩個看起來狡猾的耍蛇人僅僅因為眼淚就把鈔票還給了娜西亞;想不到那個偶遇的老婦人居然耐心地陪娜西亞找鈔票;想不到那個怪怪的大兵,竟然是因為思念妹妹才和娜西亞搭訕;想不到那個貧窮的賣氣球的阿富汗男孩竟然那樣無私地幫忙把鈔票粘出來……這諸多“想不到”也是電影故意設計的心理懸念。

《白氣球》沒有大開合的故事,更沒有傳奇,它不著意于戲劇情節的展現,只以散文風格將注意力集中于孩子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視野,把孩子單純、干凈、純粹而執著的追求作為影片的敘事中心所在。同時,在這種平緩的敘事中,又多方展現伊朗的社會圖景,使該片具有了自然、寧靜、樸實、散淡之美。因而,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不是戲劇的邏輯而是生活的邏輯在決定了《白氣球》的敘事。

(三)樸實的敘事風格

在敘事風格上,《白氣球》與好萊塢式的精心設計的虛構故事、節奏緊張、強烈戲劇沖突和奇觀化的視覺效果的影片有著截然相反的藝術追求,它是質樸電影的典范,運用樸實的電影敘事、極簡化的電影語言來表達生活中最基本的命題,它沒有英雄主義,沒有正反人物對立,沒有復雜離奇的故事,沒有戲劇性的對話,沒有人為強化的戲劇動作,只有樸素淳厚的生活細節,天性簡單的人物、脈絡簡單的故事和簡約的結構,這使得《白氣球》看起來似乎是對現實的復制。

在電影語言上,《白氣球》使用實景拍攝,采用自然光源,大量使用長鏡頭,為追求真實而使影像枯燥化,也沒有娛樂性,這就使影片形成了鮮明的紀實風格。

在對白上,《白氣球》的對白質樸簡單,那都是一些絮絮叨叨、不斷重復的話語,娜西亞、老太太、裁縫店老板的話都是如此,唯有那個大兵與娜西亞的對話最具情趣與意味。

在音效上,《白氣球》僅在電影最后才使用了有限的音樂;為追求生活本色、實況效果,《白氣球》采用了同期錄音,直接把街頭原生態的聲音作為電影的背景聲音,雖嘈雜,但卻真實、自然。

《白氣球》通過構圖、光影和色調等視聽語言形式使整部電影體現出一種詩意的美學特征,呈現出一種清新、自然、簡約、質樸的風格,這正是《白氣球》這種類型的伊朗新電影被稱為“簡約主義電影”的原因所在。

二、意蘊的豐贍性

(一)逼真的社會圖景

《白氣球》雖則是一部兒童電影,但其敘事視角卻是純客觀的成人視角,我們不能僅僅將其視為一部簡單的兒童電影。影片講述的重心是一對小兄妹的小悲歡、小確幸,但與此同時,影片也以“在路上”的敘事模式,展示了實景的街道和來自生活中的豐富多義的影像,以此含蓄地反映伊朗社會的種種問題。

譬如,小女孩娜西亞的父親全程只有聲音出現,但卻時時刻刻都有強大的存在感,這一設置無形之中就反映了伊朗男人的地位;還有那個叫萊薩的鄰居男孩到娜西亞家撈金魚做新年裝飾品,可他實際上卻高價賣給了金魚店。又譬如,雖然許多人在忙碌著過年,但路邊的空地上,一群穿著破舊、目光麻木的男人卻無所事事地看著耍蛇表演,令人想起魯迅反映國民性“看與被看”的經典話題。再譬如,那個有假也不能回家鄉探望家人的大兵,苦衷卻是沒有錢買車票;電影里,街道是土路,房子老舊不堪,人們的衣著十分寒酸。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伊朗社會的封閉與貧窮。雖然電影解說這是1937年的伊朗,但我們更相信這應該是反映當今伊朗社會、經濟現狀的曲筆。

阿巴斯認為:“社會的主體是由普通人構成的,好萊塢式的奇觀化的生活離現實很遙遠,電影要通過對現實的客觀描寫來反映社會現實,深入普通人生活?!保?]從創作意圖來講,《白氣球》把主要場景放在路上,實景拍攝,固然是為了回避家庭的敏感內容,躲避嚴厲的審查,但客觀上也是希望通過“路”引出廣闊的社會現實,觀照蕓蕓眾生的生活,反映真實的社會圖景,讓觀眾發現來自生活的深刻質感。至于電影借此表達的意圖在哪里,這完全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二)深切的人文關懷

《白氣球》通過豐富多義的影像還表達了深切的人文關懷,這主要表現在對兒童生命的關懷、對人性與伊朗民族個性的贊美上。

《白氣球》洋溢著純真而又歡快的氣息,整個故事圍繞娜西亞這個小女孩展開,她的每一顰一笑都讓人覺得可愛,她對新年的愿望真誠、執著,這是伊朗兒童生命的真實寫照。他們雖然物質貧窮,但卻保持了純真、樂觀、堅韌、執著的美好天性,這是伊朗民族的驕傲和生命力所在。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說:“我對兒童世界特別感興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源泉。我也經歷過‘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攝兒童電影你不用墨守成規,可以揮灑自如。純真是兒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保?]

另一方面,《白氣球》還通過娜西亞一路“尋錢”的故事,狀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審視了人性的冷漠與熱心,可以視為伊朗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這部電影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恰恰是電影所要表達的贊美之處。譬如,耍蛇人因為娜西亞傷心流淚就把鈔票還給了她;一位陌生的媽媽聽說娜西亞的錢丟了,主動要為她買一條金魚;陌生的老婦人一路帶娜西亞尋鈔票,一路教誨她不要到不該去的地方去;搭訕的大兵因為思念妹妹,默默關注、安慰娜西亞;金魚店的老板友好善良,讓娜西亞先拿走魚,再回來送錢;還有那個無私的阿富汗男孩,他自己掏錢買口香糖,幫小兄妹粘出鈔票,這些都是美好人性的閃光。影片用緘默的鏡頭語言表達了對人性之美的褒揚和對伊朗民族于艱苦和困頓中堅守寧靜、樂觀、堅韌、執著個性的贊美。另外,在影片結尾,電影還含蓄地傳遞出對阿富汗難民問題的憂戚與同情,流露出深深的悲憫情懷。

(三)象征的意味深長

電影拍攝離不開道具的使用,道具也是電影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追求“寫實性”的《白氣球》所使用的道具并不多,主要有三個——“金魚”“桿”“白氣球”,它們都有深深的隱喻與象征意味。

這其中,“金魚”的隱喻與象征意味最為明顯,它代表小女孩的新年愿望,從電影反映的情況看,“金魚”就像中國人過年的鮮花、福字貼一樣,是伊朗人普遍喜歡的新年裝飾品,是人們對新年美好期盼與向往的寄托物。

“桿”的隱喻與象征意味則最容易被忽視,一桿連兩頭,桿可視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連接器?!栋讱馇颉肥褂玫谰摺皸U”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小哥哥向一對過路的年輕情侶借他們新買的長桿,但被拒絕了,那長桿雖然漂亮,對孩子而言卻是冷漠、無用的,它走不進孩子們的心中,不能給孩子帶來快樂;第二次,是借用裁縫店老板的鐵頂桿,裁縫店老板刻板不耐煩,他并不情愿幫助孩子們,那鐵頂桿粗笨、實沉,接通不了孩子們的心,也幫不了孩子們;第三次,是一截被阿富汗男孩用來拴氣球的簡簡單單的木桿,孩子們一起想辦法,成功地用木桿、口香糖將鈔票粘取出來,只有孩子懂得孩子,他們靠自己找到了快樂。

“白氣球”的隱喻與象征意味最為復雜、多義。影片結尾,那個無私幫助小兄妹取出鈔票的阿富汗男孩,很快被小兄妹忘記了,他舉著那截只剩下一只白氣球的木桿,默默呆坐在原地,影片于此定格,新年的鐘聲、銀幕外不詳的爆炸聲響起。這一幕可謂旁逸斜出,令人百味雜陳?!鞍讱馇颉钡降滓馕吨裁茨??是只為了表達對阿富汗難民問題的關心,傳遞深深的悲憫與救贖情懷?還是另有深意?有論者認為:“從任何意義上說,阿富汗男孩都處于敘事的‘邊緣’——當然,這是重點。他和他的白氣球幾乎沒在電影中出現過。而且,有人可能會補充說,電影中也沒有出現伊朗的政治局勢和伊朗國內的阿富汗難民問題。然而,白氣球是電影的標題,也是最后的影像:這個非常出人意料的長時間的定格影像,展示著自己是電影的關鍵,是一個觀眾有必要花時間來‘解讀’的停滯畫面。人們對拉齊耶(現在已經沒有同情心了)的追求的認同受到質疑:影片言外之意是阿富汗難民不會回家慶祝新年——他們沒有家。但這個影像太語焉不詳,又太強有力,不能簡化為單個層面的解讀。阿富汗男孩和他的白氣球的定格畫面回應并修改了電影之前所有的‘迷人’的敘述,即整條影像鏈?!保?]

是故,有人稱《白氣球》的結尾為“豹尾”,這確有道理,它是關切,也是質疑、反轉,是別有深意。馬基德·馬基迪認為:“電影的結尾可以說是電影的總結部分,觀眾們從最后一個畫面中可以感受到整個電影的靈魂。很重要的一點是,在結尾處的設計可以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也讓這個畫面在他們的腦海中一直保存下來。畫面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極具美感的畫面可以在觀眾的腦海中留存很久……電影的結尾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保?]伊朗新電影往往具有開放性結局,《白氣球》的象征性結尾即是其中的典范。

猜你喜歡
西亞鈔票金魚
可愛的小金魚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鈔票
全都知道的佐西亞
馬來西亞·吉隆坡
小金魚
小金魚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生命的價值
蘇雪林《屈賦論叢》中華文化源于西亞之商榷
陶西亞的柳樹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