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助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2023-02-11 05:06陳澤軍
決策咨詢 2023年6期
關鍵詞:成渝汽車產業新能源

◆陳澤軍

2022 年3 月25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兑庖姟分赋鯷1]:“優先推進區域協作,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充分發揮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區域共治、市場空間大等基礎優勢,在推動深層次改革方面率先探索、在破除地方保護方面率先突破、在完善公平競爭方面率先做實,實現商品和生產要素在成渝地區無障礙地自由流通,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積極構建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在推進更高水平市場一體化進程中更好發揮示范引領和戰略支撐作用,以成渝區域市場一體化促進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

一、 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對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意義

(一)建設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市場一體化發展是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要求,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所謂“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指在政策統一、規則一致、執行協同的基礎上,通過充分競爭與社會分工所形成的全國一體化運行的市場體系。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推動國內市場由大到強轉變、壯大規模優勢的關鍵一招,可以培育本土世界一流企業,增強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提升我國參與國際市場規則制定的話語權,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市場和資源。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內容,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結果,是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對推進高質量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2]。未來5-10 年,新能源汽車將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成為我國制造業最大的支柱產業之一。面對當前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發展階段,“高質量”和“市場化”是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戰,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大市場可以發揮我國新能源汽車超大規模和整體市場的優勢,有利于應對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的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和價格競爭等問題,提高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承受國際沖擊的能力,擴大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二)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路徑

第一,區域市場一體化是從空間上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必要路徑[3]。由于各地區在地理位置、資源稟賦、經濟發展和人文環境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直接在推行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將面臨空間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帶來的巨大現實困難。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以區域市場為基本架構和單元,率先實現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然后再推廣至全國,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第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區域市場邊界模糊、融合和延伸擴展的過程[3]。區域市場一體化可以推動交通網絡的建設與完善,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奠定“硬設施”聯通的基礎,使區域交流更便利,更頻繁,助推人口向都市圈大規模流動,帶動產業空間分布由分散轉向集聚和集群。區域市場邊界逐漸走向邊緣模糊,區域市場間實現融合發展態勢,并在地理范疇上不斷向外延伸擴展,這一過程就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初步形成過程。第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區域市場間的全面聯通和開放[3]?!靶姓^經濟”格局在制度層面帶有地區分割和地方保護色彩。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主要困難是如何突破區域間、省域間、市域間和城鄉間等各方面存在的阻礙商品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的體制障礙。區域市場間的聯通和開發有助于商品要素資源的跨區域充分自由流動,有助于形成全面競爭態勢,促進商品要素資源高效配置。

二、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的機遇與挑戰

(一)成渝地區汽車產業的傳統優勢

汽車產業具有產值大、產業鏈長、帶動性強、技術門檻高等特點,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全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汽車產業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支柱產業,是我國六大汽車產業集群之一。重慶從20 世紀90 年代以來,逐漸形成了以汽車產業為支撐的工業體系,已成為全國最集中的汽車生產基地,已形成以長安系為龍頭、十多家整車企業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業為支撐的“1+10+1000”優勢產業集群[4],汽車產品譜系較全,全面涵蓋乘用車(轎車、SUV、MPV、微客)、商用車(客車、微卡、輕卡、重卡、改裝車)等細分領域,擁有年產400 萬輛的綜合生產能力。近10 年,四川已建立包括整車、關鍵零部件、營銷服務等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聚集了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沃爾沃、吉利、東風神龍等26 家整車企業,形成了以成都為核心,宜賓、綿陽、南充、遂寧、資陽為重點,內江、廣安為配套的汽車產業發展格局,在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方面具有行業領先性優勢。

目前,川渝有汽車整車企業45 家,各級配套商達到1600 多家,年產值超7500 億元。2022 年川渝共生產汽車318 萬輛,同比增長17%,占全國汽車產量的11.8%,具備參與全球競爭、帶動區域發展的產業基礎和實力[5]。四川和重慶地域毗鄰,汽車產業優勢互補,重慶整車優勢明顯,四川在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方面具有行業領先性優勢,兩地擁有高校和科研院等豐富的智力和科技資源,擁有國家自主品牌汽車協同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研究平臺,產學研用基礎厚實。

(二)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新的機遇

全球“碳中和”大趨勢助推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清潔低碳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許多國家將從2030 年開始禁止銷售傳統化石燃料汽車,倒逼汽車制造商加速發展電動汽車,以及其他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汽車。我國“雙碳”戰略推動汽車產業低碳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正在重塑,多地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爭奪“新能源汽車之都”特色城市名片?!冻捎宓貐^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提出推廣綠色交通,鼓勵綠色出行,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6]。成渝傳統汽車產業集群優勢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2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700.3 萬輛,同比增長90.5%[7]。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101.55 萬輛,問鼎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上海、柳州、深圳、長沙、常州、廣州和青島等城市的新能源車產量分別為99 萬、65 萬、55 萬、35 萬、34 萬、31.37 萬和17.2 萬輛,合肥和武漢新能源汽車產量均為10 余萬輛。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6.9 萬輛,同比增長142.5%;四川生產新能源汽車8.1 萬輛,同比增長92.9%,川渝汽車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為6.42%,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雄厚,互補性較強,存在差異化合作契機,已經形成了一定互補和錯位態勢[5]。重慶在整車制造上擁有一定優勢,而四川在動力電池方面、電子信息和軟件產業上擁有優勢。日前,被譽為中國汽車界“奧斯卡”的2023 第十屆軒轅獎,公布“年度十佳汽車”,長安深藍SL03、阿維塔11 和賽力斯問界M7 等“重慶造”榜上有名。這些車型雖然是重慶生產,但是實際上是“川渝造”,每款車的大部分零部件,都來自川渝本地的各級配套企業。長安汽車有三分之一的供應商來自四川(例如:長安深藍SL03 搭載的電池、懸架后軸、連接系統、減震器和內飾板等都來自四川的中創新航成都龍泉驛工廠、寧德時代四川宜賓工廠、四川建安工業雅安工廠和成都航天模塑有限公司等);重慶也有海斯坦普、戴卡捷力、延鋒安道拓等近百家企業對四川進行配套。正是這張高水平的零部件配套“網”,推動了成渝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的挑戰

一是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新勢力的挑戰,亟需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洗牌,西安、上海、柳州、深圳等新能源汽車產量均高于成渝地區總產量,憑借產能優勢已經占得角逐新能源汽車之都“入場券”的先機,長沙、常州、武漢、合肥等城市也在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成渝地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基本形成了四大產業集群格局: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集群、廣深為龍頭的大灣區集群、北京為龍頭的京津冀集群,以及成渝和西安為龍頭的西三角集群[8]。隨著汽車“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推進,新一代的“汽車城”正在從厚重型的工業城市向資本技術密集的科技城市轉變,傳統汽車城只有洞察新趨勢,順應新格局,抓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細分領域和產業鏈核心環節上取得新突破,才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中贏得主動。

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以長安汽車為主體,長城、吉利、賽力斯、福特等一批車企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構建了較為完整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但重慶新能源汽車的轉型步伐并不算快,真正的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產品是從2022 年的長安深藍、阿維塔開始。2022 年,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占比相對較低,僅為14.15%,低于25.9%的全國平均水平。新勢力激流勇進,成渝兩地已錯失了新能源汽車發展轉型的“上半場”,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市場的變革導致成渝傳統汽車產業優勢被削弱,呈現“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局面,西部汽車高地有從成渝地區轉向西安的趨勢,成渝共建世界級先進汽車產業集群的成效面臨嚴峻挑戰。

二是成渝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未充分挖掘和釋放。據統計,2021 年成渝地區常住人口達到9758 萬人,每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97 輛,明顯低于每千人220 輛的全國平均水平。同年,四川和重慶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分別為31.87%和38.84%。未來5 年,按照成渝兩地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55%推算,成渝地區潛在年均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將達50 萬輛以上,可形成約6500 億的市場需求。2022 年度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全國城市排行中,成都和重慶分別排名第五和第八。成渝近億人口規模構成的巨大尚未釋放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優勢。

三是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仍存在體制機制問題需要理順和協同。在區域產業協同的過程中涉及到了跨區域問題,行政界線的打破帶來政府之間協同工作的挑戰,需要政府間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并與當地企業形成有序的、多方合作的區域治理方式[9]。建設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市場準入歧視依然存在、監管規則不統一不透明、區域不公平競爭、地方性法規和標準存在地方保護等,地方保護有相當多的做法是針對新能源汽車。二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流通平均效率較低,綜合物流成本較高,導致汽車行業的毛利率偏低,提高新能源汽車市場效率是關鍵。三是地區之間相互競爭產生負面效應。為了本地GDP 和稅收,存在盲目上項目、獨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低水平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的現象,造成局部產能過剩。

四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出臺的相關文件仍需加大貫徹落實力度。2020 年10 月16 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賦予成渝地區新的任務與使命,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這是中共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10]。成渝兩地結合實際,密集出臺了《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 年)》《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行動方案》《深化全方位全鏈條監管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發展方案》《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2-2030 年)》《川渝汽車產業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工作方案》《共建世界級先進汽車產業集群戰略合作協議》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相關政策和協議。2023 年6月5 日,重慶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提出要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11],實現制造業能級跨越,明確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三個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之一重點打造。這些政策和文件都涵蓋涉及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但是具體如何更好地組織實施、更好地貫徹落實、更好地形成規劃,仍需四川和重慶政府部門突破行政區劃、理順關系、相互協作,才能更好地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打造萬億級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共塑成渝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勢,引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

三、建設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的對策建議

(一)發揮成渝地區傳統汽車產業優勢,提升區域協作,構建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助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成渝地區要弱化行政區劃意識,強化一盤棋思想,樹立一體化理念,加強戰略協同、規劃銜接與政策溝通,構建成渝地區“汽車產業發展命運共同體”的頂層設計,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一體化規劃布局,明晰協同發展規劃,制定統一政策和制度,保證人才、資金和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兩地之間自由流通,加速同城化進程,強化差異化和錯位發展,改變兩個城市汽車產業發展“分離”的狀況。深化產業配套合作,促進成渝地區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的交流對接、協同發展,提升成渝地區整車企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本地采購占比,推動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加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聚,著力引進一批龍頭企業,特別是補鏈和強鏈項目,不斷深化兩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和企業的協作,形成產業鏈集群,有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提高兩地產業配套協同程度,共建產業平臺,使合作大于競爭,形成技術合力、市場合力和資源合力。充分發揮成渝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各自優勢,建立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和招商工作的聯動機制,避免惡意競爭,避免低端項目重復建設,進而導致局部產能過剩。破除地方保護,推動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創新發展,攜手推進成渝新能源汽車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二)強化成渝區域市場一體化意識,營造良好氛圍,建立統一的制度和協同機制,保障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既需要市場驅動,也需要政府引導[12]。成渝地區要統一市場準入,制定公開透明的監管規則,破除帶有地方保護主義的地方性法規和標準,制定一體化的汽車消費補貼政策。形成省級統籌協調、市區縣積極參與、分工合作推進、要素自由流動的產業基礎,把兩地產業基礎整合起來,構建更強勁的產業比較優勢和競爭力。整合成渝資源,共建西南地區產品銷售渠道,將地區汽車產品打包對外供應和銷售,讓汽車在更大范圍內自由流通,提高汽車市場流通效率。同步兩地招商引資引進企業的資金、強調兩地政策、措施的一致性,形成惠企政策一條線,提高招引效能和資源利用率。建立成渝兩地一定領域的稅收分配機制,夯實協同發展基石,優化兩地協同發展的能動性。充分運用各類宣傳媒體,及時發布政策信息,展示經驗做法和成效,提升社會知曉度,營造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整合成渝地區汽車產業資源,深化產學研合作與協同創新,強化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優勢,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西部增長極

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與汽車產業加快融合,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攜手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要提升新能源汽車供給體系對市場需求的適配性,實現換道超車,更多占據國內國際市場,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建議全面系統梳理成渝地區汽車產業資源,深化人才、技術和資源的融合與對接,深化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鼓勵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之間加強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合作,整合成渝地區國家自主品牌汽車協同創新中心、汽車NVH 及安全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等國家級汽車產業研發和人才培養平臺,形成一批示范性、高水平產學研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實驗室等,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沿技術領域,以智能網聯和新能源為主攻方向,加大研發投入,聯合技術攻關,攜手突破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共建高水平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和生產制造基地,全面提升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創新能力,占領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高地,打造成渝新能源汽車產業西部增長極。共享成渝地區汽車檢驗檢測資源。充分發揮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國家級整車和零部件檢驗檢測能力的優勢,引導和鼓勵各類檢驗檢測資源向成渝地區汽車企業開放共享,促進零部件定型,縮短產品研發周期。促進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融合。圍繞智能網聯和氫燃料電池兩個重要方向發力,發揮重慶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院和成都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的優勢,構建成渝“氫走廊”“電走廊”“智行走廊”等應用場景,促進新能源汽車新技術示范應用。

猜你喜歡
成渝汽車產業新能源
活色生香新成渝
裝配式支吊架在汽車產業集聚區的應用
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培育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成渝雙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產業結構效益與競爭力研究
“新能源門”的背后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共享新能源汽車產業盛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