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生核心素養的框架與培養路徑

2023-02-13 19:01
關鍵詞:批判性本科生核心

封 杰

(1.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陜西 西安 710062;2.延安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及課程與教學目標的關鍵環節。[1]6最早提出“核心素養”概念的是1979年的英國繼續教育學院,其認為隨著科技和文化的飛速發展,除了向學員傳授關鍵技術之外,培養可受用終身的核心素養尤為重要。1997年,經濟與合作組織(簡稱OECD)啟動了題為“素養的界定與遴選”的研究項目,提出核心素養應包含交互使用工具的能力、在異質群體中有效互動的能力和自主行動能力等三個關鍵能力。[2]302001年,俄羅斯聯邦教育部普通教育內容更新戰略委員會組織編制了《普通教育內容現代化戰略》,提出核心素養包括認知素養、日常生活、文化休閑、公民團體和社會勞動素養等五個方面。[2]322002年,美國21世紀技能聯盟(簡稱P21)發布了“21世紀關鍵能力”(包括學習與創新技能、生活與職業技能和信息媒體與技術技能)。[3]17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簡稱UNESCO)在“終身學習”思想的指導下,在終身學習前四大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和學會生存)的基礎上,繼續提出學會改變是終身學習的第五支柱。[4]122005年,歐盟委員會(簡稱EU)在其發布的《核心素養:歐洲參考框架》中指出,核心素養指的是個體在適應知識社會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具體包括母語交流能力、外語交流能力、數學素養與科技素養、數字化素養、學會學習、社會和公民素養、主動與創新意識、文化意識與表達等八項內容。[4]14

國內多位學者對核心素養概念進行了論述,辛濤提出,“核心素養”的含義比“能力”的意義更加寬泛,既包括傳統的教育領域的知識、能力,還包括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強調在核心素養的遴選時要遵守素養可教可學、對個體和社會都有積極意義、面向未來且注重本國文化三個原則。[4]19褚宏啟強調,核心素養是“高級素養”,而非“基礎素養”。[5]10張華認為,核心素養也可以稱為“21世紀素養”,是個體適應信息化時代和知識型社會的要求,用于適應不可預測情境、解決復雜社會問題的高級能力與人性能力等等。[3]16林崇德認為,核心素養是在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綜合特征,強調跨學科性和整合性的理解。[6]682016年9月,我國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其為建構各學段核心素養指標體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與美國21世紀學習聯盟開展合作,雙方于2018年共同發布了“21世紀核心素養的5C模型”研究報告,5C指審辨思維、創新、溝通、合作和文化理解與傳承素養。[7]22

綜上所述,國內外對“核心素養”的概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普遍認同關于核心素養的概念表述為:個體在現在及未來社會中應該具備的關鍵能力、知識技能及態度情感和價值觀。[8]76學界的研究也主要聚焦在義務教育階段,高等教育領域研究成果較少,聚焦本科生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為了有效落實本科生人才培養目標,亟需建構本科生核心素養框架,探究本科生核心素養培養路徑,為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指明方向。

一、本科生核心素養的基本框架

通過借鑒上述國內外研究成果,基于《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內容,結合本科生自身知識結構、文化素養、思維理念、價值追求和生活目標等不同特點,運用系統論的整體觀念,從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兩個維度,確定了本科生核心素養框架的主要內容:家國情懷、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全球勝任力。

(一)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既包括對“小家(家庭)”的情懷,也包括對“大家(國家)”的情懷,其核心是對人的情懷,有了對人的情懷,才有對家庭和國家的情懷,才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自古以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就流淌在國人的血液中,這是愛人、愛家、愛國的集中體現,既重視個人修身,也重視親情,更重視心懷天下,其基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體現了崇高的價值追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益提升,物質文明程度越來越高,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但其任務仍然任重而道遠,在干事創業過程中,既要滿足人民的物質需要,更要呼喚人民的家國情懷,既熱愛小家庭,也關心大國家,這樣才會學習有動力、工作有激情、生活有目標。2021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這就要求高校在辦學過程中加強黨的領導,突出思想引領,把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本科生作為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幫助同學們在個人奮斗過程中,將自己的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發展浪潮中,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從而實現自我價值與國家和民族的統一。

(二)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互聯網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呈爆炸式增長,如何建構學生的知識體系,僅僅依靠教師的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習者獨立通過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實現學習目標的才能。學習是教育的本質,“自主”是學習的本質,教育的目的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習“主體”的能動性。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首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是通往成功的金鑰匙。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序言中指出:“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于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努力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學會如何學習)?!盵9]12在教育實踐領域,自主學習能力包括愿學、樂學、會學三個方面。愿學是強烈的學習動機,樂學是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帶來的充實感,會學是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在21世紀學會學習是一項必備能力,在教育教學中要克服重視知識傳遞、忽視學習品質的教學,通過各種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成為自我導向的主動學習者。[8]77

(三)批判性思維能力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把“批判性思維”作為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據調查,超過90%的美國大學教師認為,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目標。1998年10月,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在法國巴黎召開,會議發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宣言:觀念與行動》中指出:“教育與培訓的使命:培養批評性和獨立的態度”。2015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召開“世界教育論壇”,發表了《2030年教育:邁向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仁川宣言),這個宣言明確指出:“未來的教育要確保所有人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發展創造性及批判性思維和協作能力,培養好奇心、勇氣及毅力?!庇纱丝梢?批判性思維能力作為人的重要素養之一已達成普遍共識。批判性思維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態度,沒有學科邊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論題都可從批判性思維的視角來審查。美國學者瓊·溫克在《批評教育學》中指出:“‘批評’不僅意味著‘批評’,批判還意味著能透過表面看到深處——思考、批評或分析?!盵10]12學校教育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提醒學生,每個人信奉的真理都是在個人知識基礎上的一種猜想而已,任何一種理論或者觀點都應該接受他者的批判。這種批判要做到清楚、準確、相關、有深度,并具有嚴格的邏輯性。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夠稱得上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知識發展變化太快且總量無限膨脹,學生僅僅學會記憶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學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批判性思維能力是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和基礎,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四)創新能力

當今世界的競爭,明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實則是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科技質量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民族創新能力的競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面對的最為重要和迫切的任務之一。[1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2016年5月,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其中首要任務就是要推動教育創新,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把培養創新型人才貫穿教育全過程。創新能力是人的創造意識的一種體現,它是人類所特有的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和精華,其本質是創造出“新”的事物。長期以來,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不足引起國家和學界的高度重視。2005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學森感慨地說:“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的人才?”為了回應錢學森之問,扭轉我國當下學生創新能力不強的現實,國家出臺了系列政策文件,鼓勵支持創新人才的培養。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主動適應21世紀創新發展的要求,迎接未來的挑戰,全面增強我國公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重點抓好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為國家培養出符合時代潮流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五)全球勝任力

21世紀,科技發展進一步推進了全球化進程,身處地球不同角落的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聯系、溝通和連結,這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時刻。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具備全球勝任力是他們應對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必需能力。2017年12月12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O)在美國哈佛大學正式發布PISA2018“全球勝任力”(Global Competence)評估框架,認為全球勝任力是指對地區、全球和跨文化議題的分析能力,對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觀的理解和欣賞能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互動的能力,以及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采取行動的能力。近年來,我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同時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時代的大學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具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要具有超越民族和國家的共同價值觀、要建立對世界和人類發展認知的知識、要掌握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參與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要加強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突破人才瓶頸,做好人才儲備,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二、本科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困境

(一)核心素養理念還需要進一步確立

2018年,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堅持立德樹人,突出人才培養核心地位,著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高度社會責任心,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優秀人才”。[12]誠然,國家教育目標理念先進,符合國家需要,引領時代潮流,然而在本科教育教學中,無論是學校頂層設計,還是教育教學實踐,人才培養目標達成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本科生核心素養理念還未受到重視。一方面,學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設計過于“籠統”。各學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五花八門,沒有形成較為統一的表述形式。不少高校在確定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時,對其中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人才類型的表述既不嚴謹也缺乏科學依據,缺乏操作性和針對性,使得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后束之高閣,難以落實。另一方面,教師作為教育主體忽視了核心素養理念。雖然,大多數老師聲稱既要傳授知識,還要培訓技能,也要塑造學生的人格,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仍然以傳授知識為主,強調的是知識的傳授和獲得,對學生的家國情懷熏陶、批判性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全球勝任力的培養還不夠重視。甚至有老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前,很少認真思考過:大學的教育目標是什么?培養的學生究竟應該具備什么素質?應該如何教書育人?同時,作為受教育主體的學生學習目標缺失、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些突出問題雖然受到關注,但實際改革效果不佳。

(二)核心素養培養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本科生核心素養培養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課程設置未能充分反映核心素養要求。如課程設置不夠豐富,缺乏交叉性和綜合性,不利于學生能力素養的提升,核心素養的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不夠突出。各專業課程體系剛性很強,靈活度不高,各門課程內容單一、邊界明顯。同時,課程設置與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銜接不夠緊密,課程設置往往千校一面,不利于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教學模式陳舊、教學創新不夠。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學校開始重視教學方法的革新,但常見的問題是,老師們對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不高,在多數高校中,教師以各種理由拒絕教學方法改革,繼續使用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方法以“老師講—學生聽”作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師主導,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將系統化的知識講授給學生,學生被動地接受,最后一般以閉卷考試的方式考核教學的效果,這種教學模式未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未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意識、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這種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已無法吸引學生學習投入,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核心素養培育投入還需要進一步加大

長期以來,高校盛行的“重科研輕教學”之風對本科教育教學形成了強烈沖擊,學??茖W研究和學科建設被突出到重要位置,本科人才培養投入不足制約了本科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一是從橫向比較來看,本科教育工作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而高校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更容易立竿見影。二是從縱向比較來看,本科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但與科研、學科、師資等相比較,其受重視程度卻難免相形見絀,至少在很多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處于弱勢。雖然本科教育與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并不矛盾、無法割裂,甚至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本科教育教學投入明顯不足,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學質量還不能令人滿意。三是部分老師還存在著主動應變意識不足、識變能力不夠、求變動力不強等問題,突出表現在:對教書育人的使命擔當認識不到位,缺乏更高的職業理想和價值追求;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各類有益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改革面臨著上面熱、中間溫、下面冷的境遇,部分教學改革浮于表面,實際效果不佳。

三、本科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路徑優化

(一)重塑本科人才培養理念,聚焦核心素養培養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必須摒棄與時代不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理念,樹立符合時代要求、體現高等教育責任的人才培養理念。[13]24一是樹立立德樹人、以德為先的育人理念。為了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必須充分調動一切有利因素,齊抓共管,一體推進,做好結合與創新,不斷發展立德樹人內涵,不斷豐富立德樹人載體,不斷拓展立德樹人路徑,全面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以文化人,從理想信念上啟迪學生心智。二是樹立主動服務、面向未來的辦學理念。高等教育的使命既要積極主動適應當前國家需要,又要引領國家未來發展,其中最緊迫的任務是培養適應未來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優秀人才。三是樹立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產出導向的教育教學理念。作為受教育主體,懷特海指出:“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盵14]4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自然稟賦,激發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興趣,依據學生的發展進步和反饋的意見,改進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堅持人人都可以進步、個個都可以成才的育人初心。四是改革傳統的專業教學模式。結合自身的辦學定位和特色,實施“寬口徑、厚基礎”的專業教育,倡導互動式、啟發式、研討式、小班教學,同時,注重本科人才培養的人文性和基礎性。

(二)優化課程內容體系,融入核心素養培養

課程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關鍵環節,世界上眾多國家都把“核心素養”引進學校課程,摸索新的教育實踐。[1]10緊緊圍繞核心素養內容,優化課程內容體系,將核心素養全面融入課程內容中。一是圍繞大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明確課程教學目標,重點描述清楚本門課程需要落實的核心要素培養內容,同時,開設專門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提升課程,將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全球勝任力等的培養貫穿于大學生教育教學全過程。二是要強化“關鍵少數”的核心意識。用核心價值統領課程取向、用核心知識整合課程內容、用核心學科架構課程主干,最終促進核心素養的生成。三是強化課程的深度學習。引導學生像學科專家那樣去思考、探索、體驗學科領域的系統思維過程和專業品質,用學科基本概念和思想,將各種現象、事實、細節等聯結起來,運用圖像、符號、實際操作等來展示自己的理解。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核心素養培養效果

要提升教育效果,最有效的手段是創新教學方法。一是注重啟發式教學,轉變以知識傳授作為教學的中心、以“老師講—學生聽”為固定模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強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學生學習的視角,解決好教與學模式創新的問題,杜絕信息技術應用的簡單化、形式化,強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引導學生發現、喜歡、追求學習的樂趣,將其天賦、潛力轉化為主動追求的發展優勢。二是注重對話教學?!敖逃磳υ挕?倡導教師與學習者圍繞問題的解決展開對話,指導學生通過對話進行思考,積極創造學生自身總結思維活動成果的機會,不可直接說出正確答案,要注重調動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進而超越學習者自身的困惑,使其掌握所必需的“思考的技能與知識”。三是將注重“教”的設計轉向注重“學”的設計。依據學生興趣和需要,精心創設“有效學習環境”,重點解決好學生怎么有效學習的問題,杜絕單純知識傳遞,忽視關鍵能力培養的現象。

(四)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培養本科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抓手,更是我國以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迎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必由之路。在這個過程中,實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創意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意意識都需要經過實踐活動才能轉化為創新能力。一是要積極開展“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項目,同時要完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建設,建立科技園、眾創空間等基地,為科研團隊、創新創業社團提供實踐平臺及資源,以提高創新成果轉化率,讓創新創業熱情和實踐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二是改善實驗條件,校內實驗室及其儀器設備在數量、功能和管理上要能夠滿足各類實踐教學的需要,尤其是學生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的需要,同時,盡量全面向本科生開放實驗室,滿足學生課余時間開展實驗需要。三是重視運用校內外資源,積極與相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共建共享校外實踐基地,充分利用企業的育人資源,滿足實踐教學、學生實習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需要。

(五)改革教育評價,構建基于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

建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評價與反饋系統,是各國或地區推進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抓手。[15]40一是要確立增值性評價理念。要強化評價的反饋協商功能,淡化問責性功能,通過評價反饋意見和建議,尋找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鼓勵和支持持續改進,關注發展進步,關注努力質量,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二是要改革考試內容,著重考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懷特海指出:“以學習知識為主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考試,而不能回到生活,解釋生活,適應生活”“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14]32大學教育要從講授確定性知識中,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智力和人格發展,考試內容應體現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三是要激勵教師教學投入,重視教學學術評價。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高校教師的三大基本職能,理應有機結合、互相促進,但在實際的評價考核過程中,受管理主義、功利主義等影響,重科研輕教學的事實不容忽視,挫傷了教師投入教學的積極性。當前,在破“五唯”的背景下,要突出教師教學學術,重點關注教師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研究教學內容、學生和教學方法,積極鼓勵教師教育教學投入,著重從能教、會教、愿教三方面來考核教師的教學能力,而不是考核教師課程教學課時量。四是明確質量標準。質量標準是學生核心素養在學業上的具體體現。[16]11學生核心素養可以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狀況提供評判依據,還可以監測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度,并最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猜你喜歡
批判性本科生核心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探討樋口一葉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馬》為例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讓教授回歸本科生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