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醫學院校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融合路徑探析

2023-02-18 21:45張開泰
關鍵詞:三全育人醫學院校醫學生

張開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了到2035 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健康中國的目標,并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了具體的部署,提出了具體的工作思路和舉措。醫學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造就大批醫藥衛生事業人才,推動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意義重大。醫學院校在推進合格、優秀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既要加強醫學生專業、技能教育,提升醫學人才業務水平;同時也要注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鑄魂育人”,教育引導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好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期職業精神?!叭恕笔菍视四繕?、凝聚育人共識、治理育人要素、遵循育人規律、解決育人問題的科學理念和先進模式。[1]因此,醫學院校要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推進“三全育人”工作,推動對醫學生的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融合,培養造就堪當新時代重任的醫藥衛生人才。

一、醫學院校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專門強調“推進教育現代化不能忘記初心,要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不斷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加強新時代醫學人才培養不僅要從知識、技能角度提升醫學人才專業技術能力,更要從醫學生思想、價值觀念方面對醫學人才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塑造,這既是新時代對醫學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也是對當前培養模式下產生的問題的有力回應,更是未來醫療衛生人才全面發展的現實要求。因此,醫學院校在推進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融合充滿了現實必然性。

(一)新時代教育對醫學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同國家整體戰略緊密銜接,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3]醫學教育作為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承擔著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重要使命,肩負著為健康中國培養造就醫學人才的重大責任,關乎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和未來。因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醫學教育,重視醫學人才培養工作。教育部和國家衛健委聯合下發的《“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明確提出了要通過醫教協同、醫學教育管理建設、醫學教育質量建設等方面的努力,從而達成建立中國特色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目標。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的《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專門提出了“五術”醫學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推動醫學院校將醫學生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融合,既關乎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關乎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更是直接關乎新征程醫學教育質量文化建設,關乎推進新時代醫學人才培養,培育造就卓越醫生的實踐。

(二)對現有培養模式作出新回應

“醫者德為先,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醫學教育中有天然的首要地位”。[4]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天然要求醫學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堅持醫學生專業知識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兩手抓、兩促進。但當前一些醫學院校,由于醫學人才培養特殊性,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側重突出醫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目標,對于醫學人文精神、醫學人文關懷方面的培養塑造有所欠缺,重視技能知識而輕人文現象明顯。如前所述,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醫學教育在其中蘊含獨特優勢。醫學院校如果無法結合學校和專業特點,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到學生日常教育管理過程中,必將無法擔當起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的重任。因此,探索“三全育人”視域下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融合,實現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醫學生教育培養全過程、各方面,是對當前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有力回應和有益補充。

(三)醫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訴求

醫學生是國家衛生健康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后備力量,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質直接關系著健康中國建設目標的實現。當前,醫患關系緊張、醫療腐敗易發多發等問題的背后,與醫學生教育培養過程中只重視專業技術知識教育,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緊時松有很大關系。大學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視從短期來說,看不出有何消極影響,但從個體全部人生范疇、職業發展的視角審視,其弊端不可忽視。物質和精神的滿足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訴求。對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和重視雖然能夠讓醫學生在未來職業發展中具有良好的業務素養,以此換取滿足自身生存的物質資源,但從整個人生發展的維度去衡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視所造成的將是其精神需求的空缺,在未來職業發展中,無法通過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導引自身的職業觀,無法在治病救人、救死扶傷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而純粹把醫務工作當成謀生的手段,與“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相去甚遠。因此,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才能夠培養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人民健康守護者。

二、“三全育人”視域下醫學院校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融合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5]新時代的醫學生既具備中國青年的共同際遇,更有著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特殊際遇和使命。因此,貫通推進“三全育人”,抓好醫學人才培養,實現專業教育和思想教育融合,要堅持以“大健康”理念引領醫學教育變革,以鮮明的育人導向彰顯人才培養目標,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協同貫通,最終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指向。

(一)在工作思路上樹立“大健康”理念

先進的理念引領實踐不斷向前深化發展。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建設“健康中國”;在2016 年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黨的十九大上,確立了“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目標;在黨的二十大上,明確提出建成健康中國的目標。當前,隨著健康中國建設的不斷推進,醫療衛生服務不再僅僅是強調疾病診療,而是由原有的“以醫療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聚焦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大健康”理念逐漸形成。因此,要以“大健康”理念引領醫學教育轉型,既注重培養醫學生具有良好的醫療救治能力,更注重培養醫學生能夠跳出醫療看衛生健康,更好地從國家乃至全球的高度審視、思考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甚至于推動全球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二)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突出育人導向

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直接為人才培養實踐錨定了線路圖和方向標。因此,在推進醫學院校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融合過程中,要堅持聚焦落實高等教育“四為”方針,圍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目標,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著力培養大批衛生健康事業建設者和奮斗者,深化育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一方面,要注重培養提升醫學生的政治素養。只有通過加強醫學生理論教育,增強政治意識,才能夠引導廣大醫學生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從內在激發他們投身健康中國建設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時刻準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要將醫學生政治素養教育、政治能力提升有機融入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并確立為根本性、前提性的導向。另一方面,要緊緊圍繞醫德培育、醫學專業技能提升等,明確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要求、知識要求、技能要求等內容。要通過人才培養理念、人才培養目標上的更新完善,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過程中智育、德育并舉,突出智、德協同,造就既有專業知識,又富于人文關懷的時代醫者。

(三)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中強調協同育人

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機協同才能夠有效保障醫學生在專業教育和日常教育中實現有序銜接,相得益彰,增強育人效果。在第一課堂方面,要注重加強專業課程建設?;A課程體系要基于人體系統進行課程整合,實現從宏觀到微觀,從形態到功能整體教育;臨床課程體系要形成以床邊為中心、以培養能力為中心、以參與病人全程治療為中心的教學機制;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銜接方面,要實現基礎、臨床、人文社科相關課程貫通,突出崗位勝任力的培養,推進PBL 教學,開展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同時,要把思政元素、育人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教育,通過專業教育的課程載體,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深入、更有效,優化、提升課程思政質效。同時,要在思政課程中有效運用醫學相關案例、內容,提升思政課程說理、育人的信度和效度。在第二課堂方面,要設計以思想引領、職業素養、學業水平、臨床技能、科研能力等模塊為主的第二課堂專題活動,制定各專題培養目標,搭建各專題活動平臺,提升第二課堂育人效果。

(四)在結果導向上突出實現全面發展

要圍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要求,通過醫學生專業課程的學業成績、國家臨床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醫學生科研能力培養、醫學生家國情懷塑造等四個維度,突出全面發展的結果導向。在醫學生專業教育的學業成績上,要通過畢業率統計分析,專業通過率分析等,反哺和促進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和完善。在國家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上,要結合全國平均通過率和學校辦學辦醫的實際,確立學生考試通過率平均目標。在醫學生科研能力培養上,要通過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省級立項結項情況分析、結題成果產出、醫學生科研論文發表等,評價科研能力,進一步優化科研培養訓練項目的設計和實施。在醫學生家國情懷塑造方面,要圍繞醫學生基層就業、西部就業、“健康中國”志愿服務、無償獻血等,明確培養方向,細化培養目標,涵養家國情懷。

三、“三全育人”視域下醫學院校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融合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6]因此,醫學院校推進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融合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持續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通過機制建設與文化營造協同、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教學協同、實踐教育與網絡化育協同、教師德育與教師育德協同、教師隊伍與管理隊伍協同的“五協同”,持續提升教育教學效度,強化思想引領的力度,提增立德樹人的高度。

(一)機制建設與文化營造協同

一方面,要加強頂層設計。要以教育部和省級關于“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方案為指引,結合校院實際,持續深化學校和各二級學院特色的建設方案,明確具體任務和建設清單,以此強化頂層設計對于具體工作的指導和規劃功能。要在方案中確立強化思想政治工作與教育教學和管理有機融合的工作安排和具體實施路徑。同時,建立完善校院兩級聯席、聯動會議制度,健全完善“三全育人”統籌推進常態化機制。另一方面,要營造濃厚“三全育人”氛圍。要結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設等,堅持文化育人項目化,項目實施具體化,項目推進常態化,不斷推進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塑造醫學生良好的醫學人文精神。要在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醫德醫風教育,以良好校園文化氛圍,滋潤醫學生身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教學協同

要在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基礎上,將第一課堂培養要求與第二課堂活動設計有機融合,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教學互動機制。要依托人體解剖課程等,將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內容融入教學大綱、日常教學等,打造課程思政精品項目。要結合醫學生專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特點,探索教學、科研和思政隊伍聯合開展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組織專項課題申報。要結合醫學生每個年級特點,依托周末主題教育,制定各年級主題教育方案,大一以專業教育、大學適應為重點,大二以早臨床、科研思維培育為重點,大三以職業規劃、下臨床教育為重點,大四以醫學人文、專業發展方向為重點,大五以就業指導、畢業離校教育為重點,細化方案,分類管理。要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專題研討交流,依托輔導員工作交流會、輔導員工作案例、思政沙龍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能力。

(三)實踐教育與網絡化育協同

要以團委組織、團支部策劃、團員參與的形式,常態化開展醫學專業志愿服務工作和服務時長認定,不斷培育志愿服務精品項目。要充分利用學生寒暑假,推進醫學知識宣傳推廣、義診等社會實踐活動常態化。要強化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參與導向,著力推動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納入學生五四評優、三好學生評選和優秀學生干部評選等評獎評優體系,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課程化、體系化。要加強網絡育人研究,在學校思政課題中單列網絡育人專題研究。要加強網絡文化工作室建設,打造網絡文化育人服務陣地。要依托網絡文化工作室,整合各個班級、團支部、學生組織易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信息載體建設,提升校院兩級“兩微一端”建設水平。要針對醫德醫風、醫學人文關懷,在網絡中開展“微傳播”“微討論”“微行動”等,引導廣大醫學生強化醫德醫風、醫學人文關懷培養塑造的自覺性。

(四)教師德育與教師育德協同

要注重提升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課程思政”能力,引導教師充分挖掘醫學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資源,強化專業教育中的德育融入。要注重設計開設“信仰——視野——素養”等板塊內容培訓,提升教師德育和育德能力。要注重選拔“名師班主任”“名醫班主任”等,組建“立德樹人教師團隊”,引領名師、名醫投入育人工作,強化名醫名師的理想信念教育,突出學生德育素養教育。要注重開展優秀班主任表彰工作,強化教師隊伍育德導向。要在考核評價中進一步強化教師德育素養和育德能力,以外在規范激發教師德育和育德的內生動力。同時,對于違反師德師風、醫德醫風等負面行為,嚴格“一票否決制”。

(五)教師隊伍與管理隊伍協同

一方面,要注重教師隊伍與管理隊伍的內部協同。要建立教學管理人員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每月聯席會制度,通過召開教學管理人員與輔導員隊伍每月聯席會,交流分析學生教育教學、日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群策群力,形成全員育人最大合力。要強化教師隊伍與管理隊伍的互動,通過開展臨床醫學教育大學習、大討論等方式,組織教師隊伍與管理隊伍深入交流討論,進一步就教學和管理中如何抓好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教育,形成共識,合力推動。另一方面,要注重管理隊伍內涵建設。要探索和推進具有醫學院校特色的輔導員、黨務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和發展方案,促進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內涵式發展。在隊伍建設思路上,要從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的高度出發,跳出學生工作看學生教育管理,全面審視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要通過選送思政隊伍參加學生專業教育培訓,讓思政隊伍懂醫學教育。要通過校際交流、海外研修、學歷提升、課題研究等方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育人能力。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醫學院校醫學生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慕課”(MOOCs)發展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啟示
醫學院校中小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實踐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