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全過程人民民主對政治認同的建構

2023-02-18 05:53黎田
關鍵詞:全過程人民民主政治認同中國式現代化

摘 要:政治認同是一類特殊政治心理現象,對傳遞政治價值、維持政治秩序、推進政治建設至關重要。民主作為政治實踐展開的重要形式,對建構政治認同具有深刻影響。民主實踐與政治認同具有密切的邏輯關聯。政治認同是評價民主實踐效能的重要尺度,增進政治認同是民主系統有效運轉的關鍵,民主實踐的發展為建構政治認同創造條件。從中國民主政治發展道路看,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彰顯了民主實踐與政治認同相互影響的內在機制,為考察中國式民主的具體特征和比較優勢提供了一個重要視角。全過程人民民主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要求,具有建構強大政治認同的比較優勢。在政治認同建構機制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培育政治文化、擴大政治參與、凝聚政治共識、塑造政治信任等路徑塑造中國式政治認同。在政治認同具體形式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增進政治制度認同、政治信仰認同、政治領導認同、政治話語認同、政治發展認同。在新時代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要積極引導各領域人民群眾樹立起正確的民主政治意識,在科學有效的民主參與機制中不斷強化政治認同。探究全過程人民民主建構政治認同的科學原理,有助于進一步把握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理念和實踐邏輯。

關鍵詞:全過程人民民主;政治認同;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D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68(2023)06-0025-09

一、問題的提出

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作為一種特定政治價值的民主,體現了社會成員對國家權力的性質、歸屬與行使等重大問題的關注。民主是現代國家組織架構得以成功建立的關鍵要素?;诿裰髦贫瘸绦蜻\行、政治參與主體活動而展開的民主實踐,也深刻影響著國家發展和社會建設的進程。民主框架內的社會成員會與國家機器形成規范化的互動關系,并在此過程中追求應有的民主權利。而社會成員經過民主實踐的長期演繹,會對民主系統及其塑造的整個政治生態環境形成一定的政治認知和政治判斷。如果相關民主系統能夠為社會成員創造良好的政治實踐條件,并充分維護廣大社會成員的公共利益,社會成員對民主系統形成的政治認知和政治判斷則會上升為對整個政治體制的認同。政治認同是“人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產生的一種感情和意識上的歸屬感”[1]。穩定持續的政治認同不僅對于民主制度的建立、執行與完善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對于更為宏觀的國家制度體系運轉也起到關鍵作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價值理念、基本原則和進路規劃。實踐證明,全過程人民民主凝結著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政黨優勢和社會主義政權的國家優勢,具有建構強大政治認同的價值功能。

《現代漢語詞典》將“認同”作動詞解,意為:“認為跟自己有共同之處而感到親切”“承認;認可?!保?]這表明,政治認同至少具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形容特定的政治情感,表示社會成員對于自身在政治體制中的地位和價值有著明確且積極的態度;另一方面形容特定的政治判斷,表示社會成員基于自身在政治實踐中的良好體驗,從價值深處對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組織等政治實踐客體表示肯定和支持。政治認同雖然是客觀實踐的產物,但其維持和鞏固離不開政治領導者以及廣大政治參與主體的主觀努力。目前,國內學界結合中國具體國情,對政治認同建構問題展開了系統研究并取得豐碩成果。相關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從中國政治發展的宏觀視野出發,對現階段中國建構政治認同的任務和路徑進行探究。有學者認為應當通過“政治輸入”的方式加強當代中國政治認同建設[3]。有學者認為:“當代中國政治認同表現為一種接續式的重新建構,是在歷史繼承中賦予政治認同以現實的新內容?!保?]有學者基于實證研究分析中國公民政治認同情況,并得出結論:“政治認同通過政治溝通的部分中介作用對國家穩定產生正向預測的作用機制?!保?]有學者認為促進我國公民認同“必須進一步思想解放,推動更廣泛的公民參與,使民主法治同步發展”[6]。二是從政治認同的微觀呈現方式出發,結合不同理論視角進行針對性研究。相關論域主要包括意識形態、網絡政治、民族宗教等。三是從政治認同生成的不同社會主體出發,探究提升政治認同的具體路徑。相關社會主體主要包括農民、農民工、青年、大學生等。由此可見,政治認同具有顯著的特殊性。政治條件和實踐場域的差異,會導致政治認同呈現出不同意涵。

政治認同是對特定政治體制中廣大社會成員思想意識的實然呈現,并折射出不同國家政治發展的實際狀況。而民主實踐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大政治參與主體賦予了建構政治認同的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保?]37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長期民主政治建設經驗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政治理念,深刻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則與發展目標。全過程人民民主具備科學先進的理論指導和系統完備的實踐方案,有助于建構起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的強大政治認同。探討全過程人民民主對政治認同的建構,一方面有助于以政治認同的生成為基點,分析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具體實踐中所產生的政治效能,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比較政治優勢;另一方面有助于從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實踐出發,討論中國語境下政治認同的具體內涵及其形成特征,對建構中國式政治認同的相關理論問題進行再思考。本研究將政治認同置于民主實踐中進行考察,以期在厘清民主實踐與政治認同邏輯關聯的基礎上,嘗試回答全過程人民民主建構政治認同的主要機制和具體形態等問題。

二、民主實踐與政治認同的邏輯關聯

民主與政治認同是一對內涵豐富且聯系緊密的政治學概念。從現代政治文明發展脈絡看,民主為建構政治認同創造了實踐基礎,而政治認同又具備塑造民主實踐的重要作用。民主實踐與政治認同二者相互影響的現實情況,為觀察特定民主系統中廣大政治參與主體的活動狀態提供了重要切入點。

(一)政治認同是評價民主實踐效能的重要尺度

雖然民主本身就是一個蘊含積極意義的政治詞匯,但民主實踐并不代表著一定能夠發揮正向作用,即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民主實踐在政治效能上存在著顯著差異。有學者對衡量民主實效的方法進行了總結,主要包括“用工具性的標準來衡量”和“用民主本身的尺度來衡量”兩種方式[8]。民主的本源含義是人民群眾在國家和社會的權力結構中擁有“當家作主”的地位,這表明廣大人民群眾是民主的實踐推動主體和價值承載主體。政治認同可以視為對人民群眾政治態度、政治傾向、政治情感的真實描狀,構成了評價民主實踐狀況的客觀標準。政治認同程度較高的民主制度和模式往往保持良好的實踐狀態,人民群眾的各項民主權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對政治體制的滿意度和支持度也處于較高水平。而政治認同程度較低的民主制度和模式,通常會出現“民主低效”“民主赤字”等問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權益難以通過民主實踐得到維護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豐富實踐,更加凸顯出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原則。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具體實踐中釋放出的強大政治效能,顯著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責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因此,在當代中國,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著強大的政治認同。這也充分驗證了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不斷適應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政治生活的新期待,是具有真實性和科學性的先進民主系統。

(二)增進政治認同是民主系統有效運轉的關鍵

民主系統有效運轉起來離不開多方面的政治條件,特別是對于追求穩定且高效運轉目標的民主系統而言,所需政治條件通常更加全面。其中,政治認同直接影響了社會成員在參與政治生活中的價值偏好以及行為選擇,對民主系統正常運轉至關重要。廣大社會成員保持一定的政治認同,象征著社會成員對民主系統所承載的價值導向和行動目標采取支持的態度,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民主系統的運轉過程中。缺乏政治認同的民主系統,各項民主程序的構建以及運轉均不能得到社會成員的普遍支持,社會成員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積極性也相對較低,難以創造出維系民主系統有效運轉的良好政治環境??梢哉f,形成并鞏固社會成員的政治認同,是構成民主系統有效運轉的一項基礎性條件?!霸诿裰鞒绦蛑?,每個主體都被賦予了同樣的民主權利,以便合理的對話能夠進行,這就是民主的原則;然而,在平等的民主原則背后,民主主體之間的利益卻不盡相同?!保?]社會成員利益取向的差異性在民主實踐中可能會導致政治分歧,甚至是政治沖突。如果沒有社會成員的廣泛政治認同作為強有力的支撐條件,民主系統則無法將各領域的社會成員凝聚起來,難以為社會成員提供妥善化解矛盾所需要的政治信任和政治權威。例如,在西式民主體制下,“政黨輪替”“政治競爭”等原則在實踐中偏離民主的真實意涵,演化成政客博弈的工具,民眾逐漸生成“政治冷漠”的消極情緒。西方社會出現的政治認同危機,導致西式民主體制在管控政治分歧、調配社會資源、整合國家力量等方面的能力顯著下降,并最終演變成危害民主系統運轉的“極化政治”現象。

(三)民主實踐的發展為建構政治認同創造條件

政治認同是社會成員的一種政治心理狀態,其生成、消長、變遷都是在社會成員參與政治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皣抑贫群驼咭軌蚰凵鐣械拿總€人,最關鍵的是能夠將平等和共享落實于每個人,從而使他們能夠認同國家與社會,認同制度與法律,認同他人與組織?!保?0]民主價值理念在實踐中的具體表達,有助于加深社會成員對各類政治客體的理解。民主實踐涉及政治運行體系的各個層級和各個領域,為廣大社會成員深度融入國家政治生活提供了行動依據和活動載體。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意志的民主實踐,才能推動政治認同的建構,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求的民主實踐甚至會導致政治認同的消解。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系統,其各方面體制機制的搭建和執行都以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為基礎。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建設和社會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實踐中得到了極大的激發。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經過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能夠轉化為推動國家和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經過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能夠得到積極回應和妥善處理。在此過程中,人民群眾不斷加深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認同、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簡言之,全過程人民民主具備建構政治認同的現實基礎,并且已經形成了建構政治認同的完整實踐鏈條。

三、全過程人民民主建構政治認同的機制分析

政治認同具有顯著的層次性,“既包含國家通過制度力量和公民教育體系來建構民眾的政治認同,也包含廣大民眾本身基于自身的信念、感受以及價值偏好而形成的認同建構”[11]。全過程人民民主將具備不同政治功能的民主實踐安排有機聯結起來,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政治認同建構所需要的多元政治要素,形成了培育中國式政治認同的系統機制。

(一)培育政治文化:基于民主價值的生成與表達

政治文化所承載的精神要素和情感內容,對政治主體的心理活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政治文化通過向社會成員傳遞自身蘊含的核心價值,從思想道德層面實現對社會成員的價值重塑,進而保證社會成員的價值取向符合特定政治體系的運行要求。因此,在政治學研究中,政治文化普遍被視為影響政治認同建構的關鍵因素?!罢挝幕鳛檎位顒又械囊环N主觀意識領域,主要包括有政治意識、民族氣質、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觀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內容?!保?2]政治文化在概念內涵方面的多樣性,使其能夠為建構政治認同提供豐富的價值來源。

全過程人民民主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寶貴政治資源,彰顯了黨領導人民群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積淀的政治理念和民主精神。此外,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也有助于弘揚先進民主政治思想,極大地壓縮各類腐朽和落后政治文化的影響空間,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起科學的政治觀。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彰顯了中國民主的價值底蘊和思想內核,為培育當代中國政治文化提供了實踐載體。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對當代中國政治文化起到培育作用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價值理念被廣大人民群眾自覺理解、接受和踐行。廣大人民群眾在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滋養下,受到了正確民主價值觀的引領和激勵,能夠從思想深處形成強大的政治認同。

(二)擴大政治參與:基于民主程序的銜接與調適

政治參與指“普通公民通過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政府的決定或與政府活動相關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為”[13]。公民政治參與程度是衡量政治體制健全與否的關鍵標準。政治認同的建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形成周期。社會成員只有在環節完整的政治參與實踐中,才能實現從普通社會成員到政治參與主體的身份轉變,進而有機會獲得關于一系列政治活動和政治議題的切身體會,并以此為基礎形成相應的政治判斷。因此,搭建真實且廣泛的政治參與機制,是提升社會成員政治歸屬感的有效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保?4]全過程人民民主將各項具體民主程序有機銜接起來,拓展了人民群眾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渠道和方式,形成了一整套務實管用、實施有序、運行通暢的政治參與實踐機制。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擁有全方位的民主權利。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多種形式的政治參與實踐,有助于推動廣大人民群眾形成更加積極、更加穩定的政治評價。與此同時,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一個不斷完善和進步的動態民主系統,其各項民主程序能夠順應時代進步要求進行適應性創新。通過基礎設施更新、信息技術賦能、實踐平臺開發等路徑,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提升了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的質量和效益,有助于不斷激發人民群眾在政治參與中的創造性。

(三)凝聚政治共識:基于民主目標的確立與實現

政治共識是廣大社會成員采取民主對話、民主協商、民主合作等路徑,圍繞特定政治主題所達成的統一認知。政治共識凝聚力強,意味著政治體制中的廣大社會成員有著共同的思想認識基礎,能夠自覺遵守相應的政治安排,在和諧有序的政治環境中表達利益訴求。政治共識凝聚力弱,則表明社會成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容易造成政治矛盾激化,使社會成員形成消極的政治觀感?!吧鐣⒛繕私o予個體。個體則將自己與其他人在社會中聯系起來?!保?5]政治共識如何順利達成并發揮出應有的實踐效能?其中的關鍵是社會成員能否在現有制度框架內,制定出符合社會成員普遍愿望的具體民主目標,同時形成推動既定民主目標按期實現的智慧與力量。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運行機制具有現實針對性,能夠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引領各界群眾采取民主方式及時制定相應的民主目標,避免了西式民主體制中經常出現的“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消極博弈現象?!爸袊拿裰?,把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愿緊密融合在一起,使得黨、國家和人民成為目標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體?!保?6]全過程人民民主覆蓋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黨的領導下將人民群眾的普遍關切和發展愿景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民主目標,并調動起國家各方面力量實現這些民主目標,以此不斷回應、解決人民群眾提出的諸多發展問題。全過程人民民主將確立和實現民主目標作為釋放政治效能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憑借成功的民主實踐在全社會營造凝聚政治共識的良好氛圍,極大增強人民群眾的政治獲得感。

(四)塑造政治信任:基于民主自覺的形成與提升

政治信任是社會成員基于肯定性、確定性的政治認知,形成的一類帶有明顯認同傾向的政治態度。從政治信任呈現的心理特征看,政治信任主要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形容社會成員處于彼此相互信任的互動關系中;二是表明社會成員對國家政治體制以及公共部門出臺的方針政策采取信任態度?!罢涡湃沃苯雨P系到政治發展、政治穩定、社會成長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保?7]特別是在民主實踐中,政治信任對于協調社會成員利益關系的作用更加凸顯。民主實踐也推動社會成員形成或積極或消極的理性政治評價,這直接影響了社會成員的政治信任狀況。對于特定政治體制而言,塑造政治信任的難點是要確保社會成員對自身的政治地位、政治利益、政治目標具有清醒認知,同時通過穩定的政治效能輸出,促使社會成員對相應政治客體保持認可態度。

全過程人民民主適應現代社會豐富的政治實踐場景,將不斷強化人民群眾的民主自覺意識作為塑造政治信任的重要路徑。一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以系統完備的民主運行機制充分鍛煉了人民群眾的政治能力,人民群眾對自身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所應當承擔的政治責任有了深入了解,人民群眾在主動作為的實踐狀態中更加容易產生積極的政治心理預期。另一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釋放出的強大政治效能,為人民群眾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自信提供了實踐依據,這有助于廣大人民群眾在準確把握中國政治優勢的基礎上,更加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指導思想、制度安排和實踐部署。

四、全過程人民民主建構政治認同的具體形態

政治認同的具體形態與國家性質、社會條件密切相關。在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民群眾創建的新型國家制度中,民主實踐貫穿于國家機器的各個方面,并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際高度契合,因而可以從多個維度建構出形態豐富的政治認同。

(一)政治制度認同

政治制度規定了主權國家的政權結構及其統治方式,集中體現了國家機器的根本組織原則、內在階級屬性以及權力運行方式。因此,政治制度認同構成國家認同的核心要義?!爸贫忍峁┤祟愒谄渲邢嗷ビ绊懙目蚣?,使協作和競爭的關系得以確定,從而構成一個社會特別是構成了一種經濟秩序?!保?8]政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為廣大社會成員有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提供了一系列基本規范。政治制度認同則表明廣大社會成員從思想價值層面對這些基本規范予以支持和擁護。從現代國家建設面臨的復雜境遇看,政治制度認同對建立權威高效、運行有力的國家機器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政治制度認同關系到國家政治安全,提升政治制度認同有助于確保廣大社會成員在紛繁復雜的國際民主政治博弈環境中,始終保持對國家重大政治原則的遵守;另一方面,政治制度認同是國家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前提,有助于促進國家制度體系整體效能的發揮。

“制度結構和功能的各個層面無不表達制度建構者的行為意旨和實踐理念?!保?9]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運行實踐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為基礎,充分貫徹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原則。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為主要內容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20],充分保障了人民群眾民主政治權利的完整性,在政治實踐中形成了塑造人民群眾政治認同的科學制度鏈條。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所依據的各項政治制度都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開創和完善的,因而在實踐中更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貫徹和執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對政治制度認同的提升作用,也有助于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群眾向心力、資源整合力和價值創造力,在全新歷史方位上凝聚起推進國家建設的強大政治力量。

(二)政治信仰認同

深厚的政治認同往往包含著一定的政治信仰成分,而政治信仰本身也涉及是否能夠得到社會成員認同的問題?!耙粋€群體的心理狀況是社會現實的核心部分,因為社會是由有信仰、會思考、并為之付出努力的人們所構成的?!保?1]成熟健全的政治體制通常以特定的價值追求作為思想內核,并在長期實踐中始終堅持相關政治信仰,以期對廣大社會成員進行有效激勵。政治信仰在確立后面臨著代際傳承的挑戰,即政治信仰需要通過政治參與和政治教育等方式,被廣大社會成員特別是新的社會成員所接受。政治信仰認同的形成至少需要滿足兩方面的條件。一是政治信仰不能是關于政治愿景的空洞設想,而是需要建立在科學的思想理論基礎之上,其中蘊含的政治原理必須符合客觀實際,且能夠在現實政治實踐中得到驗證。二是政治信仰需要得到政治體制中最廣大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同和自覺堅守,并不斷外化為促進現實政治實踐發展的具體奮斗目標。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人創新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理論所取得的寶貴成果,也折射出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堅守。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運行邏輯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這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區別于其他民主形態的鮮明理論特質?!榜R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保?2]全過程人民民主基于唯物史觀的理論規定,建立起維護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的健全制度和實踐機制,為人民群眾實現自身全面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全過程人民民主將馬克思主義關于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科學理論,深入具體地運用到了政治實踐中,使廣大人民群眾真切感悟到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的真理力量。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成功實踐,從民主政治維度進一步驗證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性,有助于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在斗爭復雜的意識形態領域中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領導認同

從現代國家的創建理路和組織架構看,政治體制最為核心和關鍵的部分是政治領導體制。在一般意義上,政治領導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執政力量對廣大社會成員在政治方面起到的引領作用。政治領導與其他領導類型一致,都涉及領導主體與領導客體之間的互動關系。領導可以被視為一種具有特殊深刻含義的權力作用方式,即領導不同于那些依靠單向性壓力和強制性指引所實施的政治影響行為,而是強調通過塑造領導主體的權威,使領導客體形成自覺擁護領導主體的理性意識。因此,認同的形成是政治領導成功實施的題中應有之義,關乎政治領導體制運行的穩定性和實效性。建構政治領導認同,一方面要求廣大社會成員對政治領導主體政治地位的鞏固、政治綱領的實施給予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求政治領導主體對廣大社會成員的力量構成、思想動態、利益訴求有著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科學的領導策略。

西方政治學依循“個人主義”的原則,將“領導”定義為“一個人或幾個人勸使某個集團采取一種特定政策方針的力量”[23]。而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行為則是要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轉化為促進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保?4]黨的政治領導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發展保持正確的前進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保?5]與其他性質的民主制度和模式相比,全過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能夠塑造出全方位的運行機制,就是因為黨的政治領導能夠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投入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形成不間斷、不變形的民主制度鏈條。全過程人民民主創新了黨的政治領導形式,有助于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在新時代深入踐行黨的政治路線、群眾路線。全過程人民民主向廣大人民群眾直觀展現了黨的政治領導的戰略策略及其部署要求,有助于加深廣大人民群眾對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極端重要性的認識。

(四)政治話語認同

政治話語是社會成員在政治實踐中主動塑造的,具有豐富理論內涵和嚴謹陳述形式的表達工具?!霸捳Z通常有言簡意賅、邏輯嚴密、觀點鮮明、易于傳播等特質?!保?6]政治話語起到重要的政治標識作用,承載著政治話語塑造主體在特定議題上的思想認知?!巴ㄟ^認識事物與行為的敘述特征,并分析其在特定對話和更廣泛的意義結構中所發揮的作用,話語理論揭示了事物與行為的意義?!保?7]政治話語通常具有明確的價值引導性。塑造政治話語可以幫助政治領導者集中宣傳闡釋相關政治理念,增強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和政治號召力,但話語本身被言說客體所理解和接受并非易事。政治話語只有得到廣大社會成員的認同,才能完整準確傳遞相關政治理念,在更廣的范圍內得到積極傳播。建構政治話語認同需要相關主體立足政治話語生成的具體環境,用生動的闡述形式和令人信服的實踐依據,引發廣大社會成員的思想共鳴。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善于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保?8]全過程人民民主概念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中國式民主的價值屬性、實踐特征、運行原則、顯著優勢,為廣大人民群眾系統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踐主題和發展目標提供了話語論斷。中國式民主運行機制相互貫通、運行實踐環節完整,極大豐富了人民民主的實現渠道,使廣大人民群眾深刻領悟全過程人民民主概念在內涵構成、語義闡發上的科學性,在此基礎上更加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理論自信。除此之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在不斷開創治國理政新局面的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時代特征的創新型政治話語,建立起彰顯中國智慧的政治話語體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助于廣大人民群眾在生動具體的政治實踐中深刻理解“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黨的全面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政治話語的豐富內涵,進而更加認同這些政治話語所承載的價值理念。

(五)政治發展認同

政治發展是現代國家建設的關鍵議題,對國家建設的整個歷史進程具有長期性的影響?!罢伟l展意味著建立適應一個特定社會各種要求變化的穩定的政治體系,建立一個按照最適應人們共同向往的共同體生活的形式?!保?9]政治發展要求在維護國家根本制度以及維持穩定政治秩序的前提下,對國家政治方面的思想理論、組織架構、工作布局進行調整與革新,以適應日益復雜的經濟和社會環境。在一個追求良好發展態勢的政治體制中,其政治領導主體通常會結合本國具體實際,定期發布關于未來一段時期的政治發展目標及其行動部署。而這些目標的最終實現以及部署的具體落實,需要得到廣大社會成員的普遍支持。社會成員對政治發展的認同程度,關系到政治發展的總體規劃能否順利完成。政治實踐表明,如果社會成員缺少對政治體制發展道路的認同感,則會降低國家應對風險考驗的能力,極易引發整個社會的思想混亂和秩序動蕩。建構政治發展認同,有助于鞏固并擴大政治發展的共同思想基礎,使廣大社會成員在事關政治發展的重大問題上達成高度共識,降低政治發展面臨思想阻力的概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更是關系根本、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保?0]在不同歷史方位上,中國共產黨人都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制定政治發展戰略,在頂層設計上對人民群眾的政治期待作出前瞻性規劃。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其中包括“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7]23。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爸袊浆F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保?1]全過程人民民主集中表達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民主觀,并從政治發展這一具體視角,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所具有的深厚文明底蘊和廣泛群眾基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戰略目標揭示了中國政治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對推進政治文明建設的期望,有助于凝聚起推進中國式政治現代化的社會合力。由此可見,政治發展認同可以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獨具特色的“軟實力”。

五、結 語

列寧在批判“生產民主”這一錯誤概念時曾指出:“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層建筑一樣(這種上層建筑在階級消滅之前,在無階級的社會建立之前,是必然存在的),歸根到底是為生產服務的,并且歸根到底是由該社會中的生產關系決定的?!保?2]全過程人民民主適應中國社會生產變遷對政治體制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顯著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能力,形成了發揚民主、建設民主的社會輿論環境。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方式的多樣性與中國式政治認同內涵的豐富性相呼應。全過程人民民主建構政治認同的健全機制及其實踐效能,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比較優勢。但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新時代人民群眾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的變化日新月異,必然會深刻塑造人民群眾的思維方式。特別是社會化大生產趨勢的日益演化,對當代中國政治體制建構政治認同的能力要求更高?!肮餐乃枷胝位A是團結奮斗的基本前提?!保?3]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中,應注重把握不同社會生產領域內人民群眾的價值取向,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正確政治立場,通過提升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民主議題設置、民主實踐策劃、民主平臺搭建等方面的針對性,持續增強全過程人民民主建構政治認同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501.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7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1102.

[3] 李春明.政治輸入與當代中國的政治認同建設[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8(2):117-126.

[4] 齊衛平.當代中國政治認同的“接續”與“重構”[N].學習時報,2012-09-10.

[5] 鄭建君.政治溝通在政治認同與國家穩定關系中的作用——基于6159名中國被試的中介效應分析[J].政治學研究,2015(1):102.

[6] 蔣德海.以民主法治促進我國公民政治認同[J].理論視野,2018(2):54.

[7]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8] 王紹光.民主四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169.

[9] 佟德志.現代西方民主的困境與趨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2.

[10]林尚立.建構民主——中國的理論、戰略與議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66.

[11]林尚立.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研究[M].2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384.

[12]王滬寧.政治的邏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437.

[13]楊光斌.政治學導論[M].5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229.

[14]習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求是,2022(5):13.

[15]APTER D E. 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269.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3.

[17]曹沛霖.制度的邏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282.

[18]道格拉斯·C.諾思.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M].厲以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195.

[19]黎田,王傳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政治功能探討[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21(6):18.

[20]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13.

[21]羅伯特·E.戈定.牛津比較政治學手冊:上[M].唐士其,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11.

[22]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23]戴維·米勒,韋農·波格丹諾.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430.

[2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25]習近平.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243.

[26]柴寶勇,黎田.偉大建黨精神政治功能研究——基于政黨理論視角的分析[J].政治學研究,2022(3):128.

[27]安德魯·海伍德.政治學核心概念[M].吳勇,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56.

[28]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4.

[29]王滬寧.比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63.

[30]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

[31]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N].人民日報,2023-02-08.

[32]列寧.列寧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9.

[33]左鵬.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16.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by whole-processpeoples democracy

LI Tian1,2

(1. Institute for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Political identity is a kind of special politic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which is essential to transmit political values, maintain political order and promot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political practice, democrac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Democratic practice and political identity have a close logical connection. Political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yardstick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emocratic practice, and enhancing political identity is the key to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democratic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ractice creates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fully manifest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democratic practice and political identity, providing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for examining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Chinese-style democrac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he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ha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constructing a strong political identity. In terms of the mechanism of politic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shapes Chinese political identity by cultivating political culture, expand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gathering political consensus and building political trust. In terms of specific forms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can enhance the identity of political system, political belief, political leadership,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o develop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guide the people in various field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awareness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political identity throug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Exploring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helps to further grasp the values and practical logic of the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Keywords: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political identity; leadership of CPC;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編輯:蔡秀娟)

猜你喜歡
全過程人民民主政治認同中國式現代化
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理論的新基石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推進人大工作守正創新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七一”重要講話的重大理論創新及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如何增強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
大學生政治認同的現實困境與教育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