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多重論域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的歷史意涵

2023-02-18 14:04高中華武盼盼
青島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

高中華 武盼盼

[摘 要]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在保持總體穩定的政治慣例下,以黨的十九大以來的形勢新發展為基本依據,基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作出適當調整。調整的重點在于增加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在治黨、治國等方面取得的重大創新成果和成功經驗,以更好地反映黨中央在理論、實踐和制度等方面創新的最新成果,凸顯十九大以來黨的重大思想理論、戰略理念和成功經驗,體現了時代特點。廣大黨員準確理解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的歷史意涵,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章程 二十大黨章修正案 新時代 中國式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 D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642(2023)06—0005—06

作者簡介:

高中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武盼盼,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博士研究生,煙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根據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需要對黨章進行適當修改,是黨的政治慣例和獨特優勢。黨的二十大基于黨和國家當前歷史任務,依據黨的十九大以來形勢的新發展和新變化適當調整了黨章,尤其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發展寫入黨章。全體黨員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精神,對于尊崇黨章、形成黨內共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從黨章修改慣例看,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保持總體穩定并根據新形勢作出適當修改,體現了繼承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充分把握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改的原則和特點,就要理解其中蘊含的歷史意涵:保持黨章總體穩定,有利于維護黨中央權威;適當修改黨章,可回應時代新要求、突出時代性特點。

回顧黨章修改歷史可以看出,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適當修改黨章進而維護黨章的權威性,是歷次黨章修改的重要特點。從歷史邏輯來看,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修改黨章的經驗是一脈相承的。改革開放時期首次黨代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承繼了黨的七大黨章、八大黨章的諸多優點[1],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新時期執政黨的建設目標、途徑和方法等問題,構建了黨章的基本框架和遵循原則,為此后歷次黨章修改提供了基本遵循。黨的十三大至十九大基于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歷史進程和現實需要,在保持黨章基本內容穩定的基礎上作出適當修改,并非大改。實踐證明,現行黨章總體上能夠指導黨的工作,適當修改黨章能夠更好地發揮黨章的規范和指導作用。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繼承了黨章修改的優良傳統,在黨章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黨組織和黨員普遍要求修改、經過實踐檢驗是成熟的意見就改,否則不改。這些優良傳統是黨在長期歷史實踐中積累的寶貴財富。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增加了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治黨、治國的最新理論成果和成功經驗,是對現實的積極回應、有效回應。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處于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引發諸多問題。黨中央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奮力完成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任務,在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只有與時俱進地回答時代性問題,才能回應時代之問,才能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動理論煥發生機和活力。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積極回應了黨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來的國內與國際的風險挑戰,彰顯了黨和國家發展的最新理論成果,有利于全黨統一思想。

發揚黨內民主、集中全黨智慧,這是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改工作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二十大黨章修改工作的主要特點。黨章是全體黨員意志、愿望的集中體現和真實反映,與法律具有同質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2]65。在黨章修改過程中,黨中央廣泛征求各地區、各部門的意見并提交二十大審議,之后進行了50處修改。修改與完善黨章的過程集中了全黨智慧、凝聚了全黨共識、體現了全黨意志,反映出黨中央發揚黨內民主、集中全黨智慧的優良作風。

總之,黨中央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對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等內容提出更高要求,在保證黨章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進行適當修改,是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改工作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特點,符合黨的組織原則和要求,達成了全黨共識。包括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在內的黨章對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發揮著重要作用。實踐證明,現行黨章總體上能夠發揮黨章的規范和指導作用,指導黨的工作,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鞏固與維護黨中央權威。

二、從理論聯系實際的角度看,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反映了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理論、實踐和制度等方面的創新成果,體現了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共中央就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作出了科學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蓬勃發展。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及時將其載入最新理論成果。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用“兩個結合”的重大理論概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歷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理論,尤其是在2021年“七一”講話中提出了“兩個結合”的重大論斷?!皟蓚€結合”的重大論斷是深刻的經驗總結,是社會主義規律性認識的深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堅持的基本原則。毛澤東同志提出要“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的民族形式”。經過長期探索,習近平總書記在堅持“第一個結合”的基礎上,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經驗總結,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皟蓚€結合”的論斷是一項重大的原創性理論貢獻,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也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規律性認識。在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將“兩個結合”的原創性重大論斷寫入二十大黨章修正案,是對歷史的深刻總結,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正確引領,為黨的理論創新提供了重要指引。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科學定位和真理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一個時代課題”“八個明確”;《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第三個《歷史決議》)更將其發展為“三個時代課題”“十個明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從理論高度具體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用“六個是”明確了這一思想的科學定位,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表述進一步完善為“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并增加了“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的表述。此種表述更好地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高度,完整闡釋了其歷史意涵,體現了這一思想已經產生并將繼續產生的強大真理力量,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強大偉力和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生機活力,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影響,全面闡釋了其繼承性、科學性、時代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傲鶄€是”的科學定位建立在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實踐基礎之上,中華民族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邁向偉大復興不可阻擋的步伐是其真理力量的有力證明。從黨的十九大到第三個《歷史決議》再到黨的二十大,都回答了新時代之問,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也被載入最新理論成果。

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立在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實踐基礎之上,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明確了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科學定位和真理力量,深化了其豐富內涵與精神實質,揭示了其中蘊含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而把這一思想轉化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繼續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從治國理政的層面看,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凝聚了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思想理論和戰略理念,體現了實踐性與開放性的統一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得到新發展,包含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表明了黨章修改工作的實踐性和開放性。

首先,將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寫入黨章,有利于廣大黨員增強歷史自信和歷史主動精神。中國共產黨在百年發展進程的不同階段,先后作出了三個歷史決議,總結了豐富的歷史經驗,維護了全黨團結與統一。第三個《歷史決議》全面、系統地概述了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歷史經驗和重要意義。從“七一”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到第三個《歷史決議》,中國共產黨對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認識愈加深刻。我們黨不僅將這些歷史經驗寫入了黨的歷史決議,而且也將其寫入黨章作為黨員的根本遵循,有利于將歷史經驗發揚光大并轉化為歷史主動精神。

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變遷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最好證明,是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有力支撐。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和方法,客觀全面、實事求是地看待黨的百年歷史,是全體黨員把握黨史的主題主線和主流本質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統一全黨對于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認知,有利于提高黨員對黨的歷史經驗的政治認同并堅定歷史自信,自覺支持黨的全面領導,做到愛黨憂黨興黨護黨,這也是黨章修改所蘊含的政治意涵。

其次,把黨的奮斗目標的最新表述寫入黨章,有利于廣大黨員明確奮斗方向,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在黨代會上確立黨的奮斗目標并將其適時寫入黨章,是黨代會的優良傳統。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長期艱苦探索,我國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并且體現在黨代會的報告和歷次黨章修正案中。黨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但黨的十五大黨章保持了歷史的延續性,沿用了黨的十四大黨章有關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表述,繼續使用原定的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應達到的量化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沒有把“兩個一百年”的相關提法寫入黨章,這就說明需進一步增強對“兩個一百年”目標的認同。黨的十六大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具體的戰略安排,黨的十六大黨章修改了此前關于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表述,從注重經濟發展到重視經濟、社會共同發展,提出了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第一次在黨章中把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明確為“兩個一百年”[3]。黨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強調了“兩個一百年”,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黨章也沿用了十六大黨章中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表述。黨的十九大基于幾十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成就和發展理念的轉變,調整了第二個百年目標,沒有繼續用具體的數字指標、量化指標來衡量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而是提出了一種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要求,作出新的戰略安排,并指出提前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出了21世紀中葉要實現的新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及時調整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表述,強調“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4]。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人口規模最大、組織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實現了現行標準下9 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提高,創造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先決條件,更加體現了黨中央一貫堅持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不懈奮斗,貧困成為歷史,我國經濟穩居世界第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鎮化率日益提高,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開放型經濟體制不斷健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二十大強調,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適時調整了黨的奮斗目標,體現了黨中央的戰略謀劃和高瞻遠矚。

從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了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一。1973年,蘇聯GDP占美國GDP的43%,所有社會主義國家GDP占世界GDP的17%;到2020年,中國作為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GDP已占到美國GDP的70%,所有社會主義國家GDP占到世界GDP的25%,充分反映出中國及社會主義國家對世界發展的貢獻和影響;同時,中國式現代化創新了現代化道路,為其他想要保持獨立與發展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更加科學可行的全新選擇。這些理念都在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中得以體現,反映了黨章的時代性特點。

再次,基于對我國所處歷史階段的分析,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完善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明確了歷史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總遵循;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經濟制度體系的基礎,規定了我國經濟關系的基本原則,確保了經濟制度的社會主義屬性,對我國經濟發展走向有著決定性影響。從歷史邏輯來看,黨的十三大慎重作出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大論斷,從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國都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二十大報告繼續作出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大論斷。那么,黨的十八大以來進入的新時代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什么關系呢?新時代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先后關系,新時代仍然屬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更大進步,經歷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經濟、社會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與自改革開放到黨的十八大之前的30余年有較大區別。黨的二十大黨章作了修正并體現了這些最新認識;正是因為明確了所處的歷史階段,我們才能繼續推進改革發展;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明確的判斷,我們才能透過歷史看清現實、通過現象看透本質,于復雜紛紜的形勢中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等多重關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準確的判斷,我們才能進一步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和辯證思維等多種思維能力,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和整體性推進。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經濟體制從理論到實踐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強調要在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和經濟體制的辯證統一。黨的二十大報告及黨章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最新闡釋,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現什么樣發展、怎么樣發展、為誰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制度體系的根本遵循,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原創性貢獻,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完善了關于共同富裕的表述,將“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毙薷臑椤爸鸩綄崿F全體人民共同富?!?,這一論斷頗有重大理論指導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外化為具體奮斗目標,指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5]。經過五年的實踐發展和認識深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更加突出強調共同富裕。從歷史邏輯來看,毛澤東同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提出走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鄧小平同志提出把共同富裕作為發展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富?!迸c“共同”兩個側面,提出了共享發展理念和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等戰略舉措,深化了對黨的依靠力量的理論認識。從發展邏輯來看,這些都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和實踐邏輯,表明黨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要依靠人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調整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等內容。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更加深刻,體現在進一步完善經濟發展方式、分配方式等方面,這些都充分體現在黨的二十大通過的新黨章中。同時,進入新時代,我們對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發展方向等有了更加客觀、完整的認識,在對新形勢新任務作出充分評估的基礎上,將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目標作出調整,這些調整既體現了我國長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經驗,也反映了我們黨對當下國內和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充分考量。實現這些經濟發展目標需要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將“充分發揮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作用”寫入黨章,更加凸顯出人才在國家建設中的戰略地位,這是歷次黨章修正案中所未有的。

總之,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從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新發展格局等方面,完善并豐富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相關理論,推動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充實了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寶庫。

四、從黨的建設來看,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彰顯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功經驗,體現了科學性與人民性的統一

黨章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黨章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并將黨的建設的相關經驗及時寫入黨章,推動黨章與時俱進。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和成功經驗。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把這些理論成果和成功經驗寫入黨章,以發揮黨章對黨的建設的根本規范和指導作用。

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最大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毛澤東同志向來主張“研究問題應該從歷史的分析開始”,認為“歷史不僅是對過去的記錄,更是把握現在、走向未來的向導,我們看歷史,就會看到前途”。如果割斷歷史,就不能把握規律,就會失去前進方向??偨Y過去取得的重要成就和歷史經驗,是全黨認識歷史規律和把握歷史主動的必然要求?;仡櫄v史可以看出,黨帶領人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在于堅守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初心使命在歷年黨章中都有所體現,黨的二十大黨章尤其強調堅守黨的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明晰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基本命題。從中國共產黨的自身特質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奮斗的百年歷史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一直走在時代前列的政治品格和執政能力,有資格、有能力擔當領導核心的歷史重任。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新增了“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和“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等內容,這就回應了黨的建設怎么做的時代課題?;仡櫄v史,黨的五大建立了監察機構;毛澤東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兩個務必”的重大課題;進入新時代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黨嚴格貫徹落實管黨治黨總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繼承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基礎上,深刻總結全面從嚴治黨經驗,創造性地提出了“黨的自我革命”的重大命題,揭示了黨長盛不衰的奧秘,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耙詡ゴ笞晕腋锩I偉大社會革命”的重大論斷,揭示了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相互伴隨的辯證關系。全黨通過百年歷史實踐深刻認識到,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就要敢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百年奮斗歷程中,面對“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周期率,我們黨找到了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答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窯洞里提出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習近平總書記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實踐提出了黨的自我革命,從而完善了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經過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革命性鍛造,全黨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敗機制。自我革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成為黨保持長盛不衰最好的自我免疫。這不僅是對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更是對新時代偉大實踐的規律性認識,這些經驗成為黨走好新的趕考路的重要遵循。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完善了黨員義務,明確了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是黨團結統一的根本所在,廣大黨員要深刻領會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正所謂“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牢記初心使命,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增強政治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行動上”[6]。

黨帶領人民邁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日益凸顯。只有提升黨員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維護好黨的團結統一,把黨建設好、建設強,才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因此,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充實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相關內容,展現了五年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和管黨治黨實踐經驗。這對推動黨的自身建設、強化黨的全面領導、完成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歷史和現實的貫通、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尤其強調和重視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問題,這不僅是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應有之義,也是保持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的重要保證。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形成了黨的一元化領導制度,成為贏得全國政權的堅強政治保證。此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都注重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強化領導力量。歷史充分證明,我們黨要領導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責任非常重大,越是接近目標就越要加強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黨章黨規黨紀學習教育,強化黨的全面領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從根本上扭轉了過去一個時期管黨治黨寬松軟的狀況。第三個《歷史決議》提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根本保證[7]。黨的二十大報告始終強調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指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2]70?;诖?,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概述了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經驗。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同生共存、內在統一、不可分割的基本關系出發,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等重大思想理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權理論,做到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這些重要論斷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更是社會主義本身的決定性要素,深化了我們對黨的領導基本定位的認識。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遵循已有原則,對黨的領導權進行了深刻論述,如增加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等表述。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成為貫穿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的一條主線,明確指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這些表述有利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引領作用。在黨的歷史上,黨章發揮了引導廣大黨員增強政治意識、堅定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的政治作用。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對于貫徹執行黨的政治路線、推動全黨保持思想統一,也將發揮政治優勢和思想引領作用。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我們黨高度重視黨章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幾乎每一屆黨代會都會根據形勢發展的時代要求,對黨章予以修改、完善。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兼具黨綱和黨章的特點;黨的二大制定了黨的歷史上第一部黨章;黨的三大到六大根據革命形勢的發展,修改完善了二大黨章;黨的七大通過了第一部由黨完全獨立自主制定的黨章;黨的八大制定了黨執政后的第一部黨章;黨的十三大至十九大在保持黨章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對黨章進行了適當調整和修改。黨章的每次修改與完善,都是中共中央在充分吸收黨內意見的基礎上,基于對新形勢的充分研判而作出的必要調整,凸顯了各個歷史階段的要求。

結語

黨章是黨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黨自身建設之綱,也是黨員行為規范之綱。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才能認識歷史規律。百年黨章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共黨史,記錄著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奮斗歷程和時代任務、思想理論和政治路線、組織建設和執政能力,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進程的具體體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深入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黨章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黨員尤須進一步增強黨章意識,維護中央權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8]。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是對黨的理論成果的繼承與創新,是對國際國內新形勢新任務的有效回應,既保持了黨章的穩定性與連續性,又體現了黨章的時代性與創新性,必將在黨的理論創新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將黨的歷史經驗寫入黨章,讓黨員干部明白中國共產黨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以及將來如何繼續成功的道理,正是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所蘊含的歷史意涵。

參考文獻:

[1] 王振民,施新州.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5.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5.

[3]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7.

[4] 本書編寫組.十九大黨章學習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

[5]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6]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9.

[7]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1).

[8] 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辦公室.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93.

責任編輯:連 剛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
論全面現代化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體時代下的編輯工作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