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藝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路徑研究

2023-02-20 03:31程孝文
滁州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藝作品大眾紅色

曹 瑩,程孝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1]這為創作紅色文藝作品、傳播紅色革命歷史、發揮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支撐。紅色文藝作品是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實踐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文學藝術領域的生動寫照,它以紅色革命文化為核心內容,借助文學、美術、電影、音樂等藝術形式,再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國家解放、改革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全媒體時代,5G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使各類信息呈裂變式增長,傳播內容與日俱新。紅色文藝作品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應時而動,利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優勢,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在發揮娛樂作用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同時,潤物無聲地對大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紅色文藝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意蘊

“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盵2]紅色文藝作品作為紅色革命文化的鏡像,通過創作、傳播以及接受環節的塑形,對大眾的思想認知、文化心理、審美追求等產生深刻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3]紅色文藝作品作為宣傳思想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新時代承載著新的價值使命。充分挖掘紅色文藝作品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文化價值理念,利用多樣的文藝作品形式,將思想文化建設滲入其中,可以使大眾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接受革命歷史文化教育。

(一)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抵御歷史虛無主義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帶有明顯政治意圖的社會反動思潮,企圖通過丑化惡搞黨的領袖與革命英雄人物,顛覆人民的歷史觀、文化觀、民族觀和國家觀,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進而從根本上瓦解民族精神,動搖中國共產黨執政根基。

紅色文藝作品以紅色文化和中國革命歷史為核心,始終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觀、民族觀和國家觀,其中蘊含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堅定的政治信仰、精神內涵、道德觀念,成為引導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理念,反擊歷史虛無主義的最佳內容。紅色文藝作品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道路的形成與選擇進行藝術加工和創作,如實反映歷史、禮贊英雄。發揮紅色文藝作品內蘊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有助于理直氣壯宣傳紅色文化、發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幫助大眾深入理解、學習、尊重革命歷史,引導大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觀、民族觀和國家觀,正確認識、看待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從而使大眾堅信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紅色經典影視作品《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建國大業》以恢弘的氣勢和逼真的場景再現了建黨、建軍、建國的艱難過程,同時讓觀眾深刻領悟只有基于中國國情的方案才有利于中國發展,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振興中華的歷史規律,進一步激發了大眾強烈的愛國情感,堅定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

(二)凝聚社會價值共識,鞏固意識形態陣地

“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意識形態之爭”,“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4]我國社會全面轉型帶來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在這種形勢下,弘揚紅色革命文化、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凝聚社會價值共識,是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力量。

紅色文藝作品傳達的價值追求、道德理念和革命精神,始終被歷史和一代代中國人所接受,它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幫助大眾辨別錯誤價值觀念,還能夠凝聚社會價值共識、鞏固思想基礎,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紅色文藝作品借助藝術化的敘事方式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宣傳、鞏固意識形態的效果,通過作品折射出的偉大建黨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科學家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等精神力量和價值觀念,潤物無聲地引導社會成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主流價值觀念真正為大眾理解、接受和掌握。影視劇《功勛》借助不同的敘事風格向大眾講述八位功勛人物人生中的華彩故事,用英雄人物生動感人的真實事例,向大眾傳達何為真正的功勛,何為真正的美好的價值觀念,引導大眾思考是什么給予先輩們勇氣、動力和力量,最終建立了這些了不起的功勛,借助功勛人物的一言一行,引導大眾的思想和行為。

(三)傳播紅色革命文化,增強人民文化自信

百年來,黨和人民在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具有歷史自信與文化自信的底氣。[5]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6]文化自信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當前,我國正處在砥礪奮進偉大復興新征程的關鍵歷史節點,傳播紅色革命文化、弘揚紅色革命精神正逢其時。

紅色文藝作品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生動載體和重要渠道,在增強中華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它借助藝術性的表現方式將厚重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融入歷史敘事,不僅有利于傳承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獨特文化基因,有利于繼承紅色革命文化的強大精神力量,還有利于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實效性,幫助中國人民堅定文化自信。由浙滬贛皖四地聯手創作的紅色歷史題材電影《力量密碼》不僅實現了地方特色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轉化,還向大眾傳播了具有深度和廣度的革命文化,促使大眾形成用中國道理總結中國經驗的文化自覺。影片還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7]紅色文藝作品通過講好偉大實踐中真實生動的歷史故事,強化大眾對革命年代涌現出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認同感,彰顯我國獨特的價值理念和人文主義,為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多樣選擇,對傳承紅色基因,構建高度的文化自信具有獨特意義。

二、紅色文藝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存在的問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8]以紅色革命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紅色文藝作品憑借其強大的精神感召力與文化創造力,形塑著中國人民的政治理想、價值觀念與情感取向,激勵著中國人民投身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社會進步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偉大復興事業之中。[9]受多元社會思潮等種種因素影響,一些紅色文藝作品內蘊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在全媒體時代出現了被消解、削弱、歪曲的現象,紅色文藝作品價值實現面臨以下問題。

(一)作品內容的同質化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

部分紅色文藝作品內容單一主要體現為同質化趨勢嚴重。同質化趨勢是指作品在敘事模式和塑造人物等方面存在套路化表達傾向。同質化的表達容易使大眾產生審美疲勞和厭倦心理,降低紅色文藝作品的吸引力,難以獲得大眾的關注,進而影響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在文藝創作方面,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盵2]大量同質化作品的出現,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表達主題和價值觀的單一,難以引起大眾關注,從而很難發揮作品的感染力。此外,紅色文藝作品形式的單一也使得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無法得到充分實現。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有了新的期許。當下紅色文藝作品多以影視劇、音樂、小說的形式呈現在大眾眼前,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的舞劇、戲劇、歌劇等作品鮮少被人熟知,作品形式的單一不僅無法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紅色文藝作品的受眾群體,窄化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影響范圍。

(二)傳播方式的碎片化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

碎片化的傳播方式不僅破壞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完整性,影響作品價值的深層傳遞,也消解著作品背后革命歷史文化的連續性、厚重性和嚴肅性,使得紅色文藝作品傳達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缺少全面性和系統性。創作團隊借助抖音、快手、微博等短視頻平臺宣傳紅色文藝作品時,往往傾向于從完整的作品中截取矛盾突出強烈或者具有視覺沖擊的“爆點”“熱點”內容,再配上簡單的背景介紹和文字加以發布。這種借助短視頻進行宣傳的方式,雖然在短時間內抓住了人們的獵奇心理,但其較低的信息承載量和博人眼球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大眾對深層次、有內涵、有價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關注,使得人們難以窺見紅色文藝作品的整體面貌,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紅色文藝作品承載的厚重的價值內涵。人們是無限信息流中的一個環節,一旦過于沉浸在當下的枝節和瑣細之中,人們就會缺少總體性的視野,缺乏超越性的懷疑精神。[10]碎片化、跳躍式的傳播方式致使人們較少進行全局性、整體性、深層次的思考,最終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淺層化。

(三)受眾的二創和傳播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

受眾接受并理解紅色文藝作品的過程,也是解讀紅色文藝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過程。全媒體時代,受眾的情況復雜多變,部分受眾在對紅色文藝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中,曲解了紅色文藝作品原本內涵和價值,使紅色文藝作品的思想教育價值失去其原有的準確性。當前,進行二次創作的群體以網絡媒體上的短視頻博主為主,他們從自身主觀認知和審美習慣出發,在截取與自己主觀意識相契合的作品片段的基礎上,結合當下熱度較高的話題與新聞,根據情節內容將原作品分解為一段段素材,再運用影音軟件進行二次創作與傳播。這種單純追求注意力的表達,轉移了受眾對紅色文藝作品思想內涵的關注,導致紅色文藝作品承載的思想內涵難以被發現。與此同時,受眾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也是重讀并進行作品再表達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對抗化的表達也隨之產生并在二次創作和傳播的過程進一步擴散。在這種解讀模式下,紅色文藝作品所要傳遞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可能被進一步否定,最終導致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難以有效準確發揮。

三、紅色文藝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路徑

“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不能為輕歌曼舞所娛,不能隔江猶唱后庭花?!盵11]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3]針對紅色文藝作品在全媒體時代出現的同質化、碎片化以及受眾認知偏差的困境,需要找準切入點對癥下藥,以增強紅色文藝作品的實效性,最大限度發揮紅色文藝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一)加強作品原創,提高紅色文藝作品質量

紅色文藝作品作為承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連接創作者和受眾的載體,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受到自身作品質量的影響。因而,實現紅色文藝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還需要在作品自身質量上下功夫,從源頭革新,提升作品原創力,豐富作品形式,創作出高質量的紅色文藝作品。

1.優化作品內容和作品結構。一是促進作品結構的優化。新時代,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優化調整文藝作品結構有助于紅色文藝作品的突破發展,擴大紅色文藝作品的受眾群體。不同類型的紅色文藝作品在堅持自身藝術門類特點、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同時,要借鑒吸收其他藝術門類和藝術樣式的優點,強化與其他文藝形式的互動、聯通、融合,形成相互合作、相互聯系、彼此成就的關系網絡。二是探索藝術表達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學習前人的禮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競勝之心,增強自我突破的勇氣。[12]在紅色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數量繁多的當下,要想使作品標新立異,吸引大眾眼光,贏得大眾認同,創作者在保持不同作品形式個性風格和美學內涵的基礎上,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和媒介,將革命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探索傳統與現代的藝術融合方式,同時要提高作品的審美水平和審美品質,為大眾提供“審美干貨”,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審美期待。

2.轉換話語表達和敘事方式。一是使用年輕話語進行表達。新時代,紅色文藝作品想要擴大作品傳播力、影響力,讓大眾看得懂、看得進、喜歡看,就需要摒棄以往刻板生硬的表現形式,在傳播紅色文化、表達主流價值觀念的基礎上,加入大眾熟悉的青年文化和青年特征,運用大眾更易接受的年輕話語、“青言青語”傳播主流思想,“青言青語”的話語表達方式可以避免因過度使用刻板政治話語帶來的入腦入心難的困境。二是使用微觀敘事的表現手法。要想使紅色文藝作品中的歷史故事、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入腦入心,需要在年輕話語表達的基礎上,結合微觀敘事手法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通過對細節的描述向大眾展現鮮活故事,依托豐滿真實的具體人物形象和震撼人心的故事情節打動大眾,既讓人樂意接受又讓人深受感染和啟迪。

(二)優化傳播方式,擴大紅色文藝作品影響力

任何一種有目的的傳播活動都希望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全媒體時代,以“兩微一端”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成為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因其快餐化、碎片化等特征,紅色文藝作品在傳播過程中不能展示其完整內容。[13]為此,傳播紅色文藝作品應當以互聯網為支撐,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勢,最大限度彰顯紅色文藝作品吸引力。

1.整合碎片化信息,搭建聚合平臺。碎片化的傳播方式使得受眾難以獲取與紅色文藝作品相關的完整全面的信息,接受系統有序的文藝熏陶。與其過度關注碎片化傳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如充分發揮碎片化傳播的優勢,順勢借助其傳播迅速、短小精悍、影響力大、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將與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相一致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為目的進行合理重構,凝練核心思想,利用碎片化的傳播方式將主流意識形態貫穿社會全域。整合重構的碎片化信息需要有相應的平臺供其播放,搭建聚合平臺就顯得尤為必要。聚合平臺的搭建既可以“另起爐灶”,也可以在現有的視頻平臺上進行優化推廣。聚合平臺的搭建既能為大眾提供充分交流的網絡空間,又能有效避免由于傳播渠道過多帶來的管理困難問題,同時也能使政府部門及時掌握和引導輿論信息,避免對抗性表達和二次創作帶來的負面效應進一步擴散。

2.提供個性化服務,增強用戶黏性。一是運用大數據技術,打造個性化服務平臺。全媒體時代,可以借助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根據用戶的文化需求,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獨特化、精準化的信息推送,并實時關注了解用戶的媒介使用習慣、關注焦點、社會屬性,根據社會發展和用戶需求及時調整推送內容,為用戶提供符合其喜好的信息內容,從而擴大紅色文藝作品的影響力和輻射范圍。二是通過媒介技術的高度融合,提升受眾的信息認知維度,提高受眾黏性。媒介平臺可以與用戶建立高效穩定的連接,篩選出優質的用戶群體,為其提供更加個性專業的用戶體驗。此外,紅色文藝作品可以利用媒介的用戶識別和過濾技術,挖掘網絡素人及其優質生產能力,并將其轉化為作品的優質傳播者或官方意見領袖,這不僅使信息生產與傳播更加接地氣,也使紅色文藝作品的傳播與影響更加持久。

(三)開展審美教育,增強紅色文藝作品實效性

紅色文藝作品在堅持創作規律的前提下,除了提升作品質量、優化作品傳播環境外,還需要培育有一定文藝素養的受眾,從而實現創作者與受眾的對話交流,避免出現自說自話的現象。

1.培育受眾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是受眾解讀媒介信息所需要的技巧、知識和能力,集中體現了受眾的信息辨別、接受能力。[14]首先,對受眾進行判斷力教育。判斷力教育主要體現在紅色文藝作品生產、傳播、接收過程中,受眾對作品真實性、價值以及常識等方面的判斷。判斷力的提升不僅能使受眾不斷更新歷史知識,同時排除外界干擾增強理解作品深層涵義的能力,是大眾適應媒介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對受眾進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有助于強化公民在面對紛繁復雜的媒介信息時應具有的對社會規則的遵守和社會道德的尊重,樹立正確的媒介價值觀念。最后,對受眾進行審美力教育。提升審美趣味是涵養審美力的關鍵。審美趣味是人在審美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審美愛好,反映了主體審美能力的發展水平。受眾一方面要尊重并不斷學習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審美方法,建立對民族文化藝術的健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做媒介和技術的主人,主動欣賞不同類型的優質文藝作品,形成自己的美學批判意識。

2.加強受眾參與互動。參與式的機制以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全面改造傳統文化,成為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機制。[15]在參與式的機制下,大眾之間“共享、參與、互動”的特性使得紅色文藝作品的創作與傳播進入了新的場域,也大大提升了紅色文藝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效性。憑借已有的知識能力、文化背景和媒介素養,受眾可以利用現代化采編技術快速獲取與作品相關的信息,進而將自身意識形態注入新作品之中。全媒體時代,新作品的表現形式包括音視頻、表情包、文創產品等,受眾對作品多維度、多角度的參與解讀不僅對紅色文藝作品的內容進行了補充說明,也賦予了紅色文藝作品新的思想教育價值。此外,受眾還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臺對作品的情節、表演、制作等方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與專業評論人、創作團隊進行交流互動、信息共享。共享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不同觀點的碰撞、聚合,不僅豐富了作品傳播的內容,也擴大了作品的輻射面,推動作品真正走進大眾心中,為大眾所接納。

猜你喜歡
文藝作品大眾紅色
大地情深
——河北省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活動
文藝作品
麗江市弘揚張桂梅精神文藝作品評論會
紅色是什么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紅色在哪里?
論近代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發展現狀及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