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承燾與夏敬觀詞學交游考論

2023-02-20 18:16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詞壇交游詞學

張 燕 芹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民國詞壇指民國元年(1912)至新中國成立時期的詞壇[1]。夏敬觀(1875—1953)是民國詞壇尊宿[2],夏承燾(1900—1986)為民國過渡至現代詞壇的一代詞宗,民國時期是二人詞學的“交集”期,相關研究文章頗多,然而,二人詞學交游尚無專文論述,其具體交游過程、交游特征尚未清晰。筆者站在詞史場域,依據《天風閣學詞日記》及相關史料探究夏承燾與夏敬觀的詞學交游過程與交游特征。

一、前期交游:以書信為載體

夏承燾早年問學廣博,涉獵經史諸子。1926年,他結束北方任教生活,回到浙江教書授徒。1929年左右,他開始專攻詞學,著力甚深。夏承燾一方面創作大量詞作,另一方面有意廣交師友探討詞學,他和夏敬觀的詞學交游即在此背景下進行。

夏承燾與夏敬觀詞學交游始于何時?經考證,有三種猜測:一是二人相交于1929年之前,夏承燾自己結識夏敬觀;二是1929年后,經邵祖平介紹,夏承燾結識夏敬觀;三是由龍榆生引薦,結識夏敬觀,時間亦未必早于1929年10月。其中,第三種猜測可能性較大。

第一種猜測可見陳誼《夏敬觀年譜》:“說明夏敬觀與夏承燾在此之前即識,因無確載,姑記于此?!盵3]陳誼據《天風閣學詞日記》“陳(散原)、鄭(海藏)、王(鵬運)、夏(敬觀)諸老,有新刊書否”(1)王鵬運生卒年為1849—1904,王國維生卒年為1877—1927,王鵬運此時已仙逝,故陳誼《夏敬觀年譜》注釋“王”應是王國維,而非王鵬運。另外,“散原”“海藏”為字號,“鵬運”“敬觀”為名,若注釋,應前后一致,注為“陳三立、鄭孝胥、王國維、夏敬觀”,較合適。推測而來[4]133。這是目前夏承燾最早提及夏敬觀的文字記載。1920至1921年,夏敬觀、夏承燾有地點重合。此時,夏敬觀任職杭州,往返上海、杭州兩地;夏承燾在溫州,也曾前往杭州、上海等地。但此猜測尚無其他文獻可進一步證明。

第二種猜測:經邵祖平介紹,結識夏敬觀。邵祖平(1898—1969),字潭秋,南昌人,章太炎弟子,亦為夏承燾早期詞學道路的推動者之一。1920年,邵氏結識陳三立并長期往來,或經陳氏介紹,他與夏敬觀往來。1926年,他來杭州之江大學文理學院任教。1929年,他主動結識夏承燾。1930年6月,邵氏推薦夏承燾任之江文理學院教員。此后,夏承燾與邵祖平交往密切,夏承燾與夏敬觀的前期交往亦存邵氏身影。夏承燾曾與邵祖平一起拜謁夏敬觀。1931年,夏承燾與夏敬觀見面,邵氏相陪,這是目前二人有史可證的首次晤面。邵祖平幫忙轉贈書籍?!短祜L閣學詞日記》1930年10月11日條:“早潭秋來,贈予劉慎詒《龍慧堂詩》一冊,乃夏劍丞轉贈者?!盵4]152次年4月1日條:“于潭秋處取得夏劍丞先生贈新著《鐃歌鼓吹曲注》一本?!盵4]196可見邵祖平與夏敬觀關系密切,夏老會通過邵氏轉贈書籍給夏承燾。因此,夏承燾通過邵祖平結識夏敬觀有一定依據。但邵氏與夏承燾相識于1929年,若夏承燾由邵氏介紹結識夏敬觀,則時間應在1929年之后。

第三種猜測:二人交往或通過龍榆生,時間不早于1929年10月。1928年9月,龍榆生持其師陳衍之介,謁見夏敬觀,夏敬觀有詩《贈萬載龍榆生,榆生持陳石遺書來謁予初識之方為暨南教授》稱贊龍榆生根柢出眾,此為龍榆生、夏敬觀初次相識[5]。次年10月,龍榆生、夏承燾開始互通有無。夏承燾以學生身份致函龍榆生,表達想要結交之心,龍榆生當即熱情回應?!短祜L閣學詞日記》1929年10月19日條:“(李)雁晴轉示暨南大學教員龍榆生(沐勛)二箋,愿與予締交,問詞有襯字考。又謂亦有意為詞人年譜,欲與予分工合作?!盵4]124由此,兩人建立起長達三十余年的友情。夏承燾曾感慨:“如不交榆生,學問恐不致有今日。居杭四年半矣……終嫌少通人質正?!盵4]351龍榆生樂意做伯樂,幫助夏承燾結識詞壇大家。同年10月,夏承燾曾借由龍榆生,結交朱祖謀,順利走上拜師之路。此時,夏敬觀亦為詞壇名流,且與龍榆生交往甚密,故而,夏承燾極有可能再經龍氏之手結識夏敬觀。若以此為據,則夏承燾與夏敬觀相識不早于1929年10月。

夏承燾與夏敬觀前期交游以書信往來為主。筆者所見,1930年5月,夏承燾與夏敬觀始有書信往來,夏承燾有《致朱彊村書》《致夏劍丞書》[6]。1931年,夏承燾與夏敬觀至少有兩次書信往來,內容或為夏承燾向夏敬觀求贈相關詞學書籍,故夏敬觀贈劉慎詒《龍慧堂詩》一冊、新著《鐃歌鼓吹曲注》,但皆由邵祖平代轉。1931年10月,日記亦載夏承燾讀夏敬觀《詞調溯源》感受:“時有新解?!盵4]237此時,二人已開始討論詞體聲律問題,夏承燾對詞體聲調之學的看法未嘗不受夏敬觀影響。

1932年至1937年,國內戰亂迭起,上海亦受其害,夏承燾與夏敬觀的交游并無第一手資料,但據相關旁證可知,二人陸續有書信往來。1932年,《天風閣學詞日記》記載夏承燾與龍榆生交往的文字有“近又錄副數本,存夏劍丞諸人處,以備萬一”[4]276;1936年,張爾田致信夏承燾有“《詞刊》載《與吷庵論詞書》,往往流露此意”[4]435,可見夏承燾與夏敬觀并未因地域相隔而中斷聯系。

此外,1929至1938年間,二人亦有兩次晤面。1931年4月,夏承燾游蘇州、無錫,經過上海,時值夏老居于極思斐爾路三十四號,由邵氏陪同,他登門拜訪夏敬觀,據筆者所見,二人應為首次見面。夏承燾對此次拜謁印象深刻,《天風閣學詞日記》(4月3日條)詳細描繪當時所見房屋外景、客廳內飾,隨后載:

上午十時……劍翁須髯已白,談吐謙抑動聽,許予考石帚一文,謂所引數書有未見者。予問鄭叔問斠(校)白石詞與張嘯山互異之故,翁謂與叔問久交,其自許知樂,實欺人之談。解白石折字,以無射之無為有無之無,可見一斑。(此近人任訥亦云然)。著書與沈寐叟同病,常有目無書。翁自謂近作《詞調考原》,辨十二律呂乃古尺寸之名,不專言樂,古樂亡于隋,必不可以隋后胡樂強附古樂。又謂近日瑞典人考中國音韻,謂先有入聲,與中土先儒之說不合,蓋誤信南方音之故。[4]196

二人談論詞學考證、詞樂聲律,內容有三方面:一是夏敬觀談近來詞學自著,如《考石帚》《詞調考原》;二是夏敬觀回復鄭文焯、張文虎兩人校姜夔詞差異,認為鄭文焯不懂詞樂、考證疏淺;三是夏敬觀談及瑞典人考證中國音韻之誤??梢?夏敬觀對詞體聲調及考證之學的關注與獨到見解。第二次見面,《天風閣學詞日記》1938年10月2日條:“劍翁四五年不見,風采如昔?!盵7]50可知,1934年前后,夏承燾曾去上海謁見夏老,但此段時間的日記丟失,暫無其他史料可證。

前期交游中,受地域和戰爭等因素阻隔,夏承燾與夏敬觀主要以信函往來,交游并不頻繁。

二、后期交游:以午社雅集為中心

民國詞壇有地域性與群體性特征,詞壇名流多集于京、津、滬地區,結社交友。夏承燾居浙江時,亦曾苦惱“無名師指點,時時感到困惑”[8]。1938年8月,夏承燾來滬寄居。此時,朱祖謀雖已謝世,但滬上詞壇前輩尚存廖恩燾、林鹍翔、冒廣生、夏敬觀等,另外亦有吳湖帆、龍榆生、黃孟超等一大批同齡學者,夏承燾抓住機會,廣交師友,精進詞學。一年時間內,他拜訪林鹍翔、夏敬觀等詞壇前輩,參加宴席結識廖恩燾、冒廣生、呂貞白等,通信張爾田、吳梅等,不斷擴大交際范圍,午社社集即為他磨煉詞藝之所。

午社1939年6月成立,1942年4月結社,歷時四年。1939年6月11日,夏敬觀搬至霞飛路新居,邀好友共賀喬遷之喜,夏承燾亦在受邀行列。新居宴會上,夏敬觀提議組織午社,約定每月社集一次,二人交游開始密切?!短祜L閣學詞日記》詳細記載午社社集和成員流變情況:1939年6月25日,夏承燾冒雨前往林葆恒家參加午社第一集,“林鐵師、廖懺翁作東,拈得《歸國謠》《荷葉杯》二調,不限題”[7]108;7月30日,第二集,新社友吳庠加入。1940年1月2日,夏承燾與黃孟超作東,仍集于林葆恒家;2月25日,林鹍翔病逝,“金篯翁(金兆潘)以腦貧血退社,吳宛春(胡士瑩)(2)吳宛春,應為胡宛春之誤。胡士瑩(1901—1979),字宛春,室名霜紅簃,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補其缺”[7]181。午社雖未推舉社長,但夏敬觀顯然是午社領袖。午社四年間共社集二十六次,夏敬觀參加十九次[9];夏承燾參加二十三次,僅三次因事未曾出席,為社集???。此時,夏承燾通過午社活動,與夏敬觀往來頻繁。

社集時,夏承燾會向夏老請教詞學問題。1940年1月2日條:“予問吷翁以《詞源》所論寄閑改《瑞鶴仙》事,彼謂不可解?!盵7]163作為詞壇晚輩,夏承燾于學問懷有敬畏之心。請教夏敬觀后,他積極思考,抒發自身見解。1940年1月16日條:

與吷翁談宋詞譜一字一聲,吷翁謂絕句填虛聲為實字而成詞,是詞本一字一聲。眉孫當筵唱昆曲。吷翁謂:“昆曲一字多繁聲,若填其繁聲為實字,又成一新文體?!庇枭蹴t其說,而眉孫、貞白、蒙庵不以為然……因悟唐立庵謂宋詞以句為拍,亦甚可信。吷翁自謂陰陽平亦不能分,則是怪論。謂詞本無韻書,僅以詩韻參之方言,此說甚是。[7]246

夏承燾用“甚韙”對夏老“填曲子繁聲為實字則會產生新文體”之說表示贊同。又有“甚可信”“甚是”表示自己贊同夏老觀點。隨后則用“怪論”反對夏老“陰陽平不能分”之說。這些思考,對他后來探討“詞守四聲”及詞律詞韻問題有所助益。

社集結束后,夏承燾會記錄夏敬觀發言內容?!短祜L閣學詞日記》1939年10月21日條:“吷翁示為孟劬翁詞集序?!盵7]1441940年4月28日條:“吷翁謂石湖園中有凌霄花,白石詩所謂‘來看凌霄數點紅’,確為題石湖像?!盵7]1961941年3月22日條:“吷翁談廿余歲月見張香濤,亦由佩綸介紹?!盵7]287此種片斷式記錄多次出現,夏承燾對夏敬觀詞學見解頗為關注。

午社“四聲之爭”是滬上詞壇乃至民國詞壇的大事件,同為午社成員,討論詞的聲韻關系亦屬二人詞學交游的重點。吳梅《詞學通論》說:“近二十年中,如漚尹、夔笙輩,輒取宋人舊作,校定四聲,通體不改易一音?!盵10]圍繞“詞守四聲”問題,午社成員議論紛紜,或倡言支持,或指摘其弊,或從中調和。

夏承燾對“詞守四聲”問題關注密切?!八穆曋q”甫一開始,《天風閣學詞日記》1939年7月10日條便載:“冒鶴翁已先在……彼極不主詞辨四聲之說?!盵7]113??苯缭~時,他發現:“平仄有時無關音譜,然名家詞仍有重四聲者……此不可解?!盵7]114為明辨四聲問題,夏承燾寫信請教夏敬觀。8月8日,他接到夏老回信:

近人只知入聲,而不知入聲亦派入平上去三聲,至宮調與腔調不同。守四聲與宮調無關,不過文人好為其難耳。白石《長亭怨慢》謂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以律,即是文人填詞毋庸光顧及宮調之理,自制曲豈復有守四聲可言。今人以此自縛,何曾知宮調,言之過分,徒使無佳詞佳句耳云云。所論皆極名通。[7]121

夏敬觀不贊同作詞“嚴守四聲”,他認為這是文人“好為其難”,今人刻意嚴守四聲,反而導致詞作凝滯不通。夏承燾用“皆極名通”表示贊同。

詞是否守“四聲”?夏承燾不斷交流探討,將思想化入《四聲平亭》。歷時一年,寫作完成,夏承燾亦專門去信詢問夏老意見?!短祜L閣學詞日記》1940年8月17日條:

得夏吷翁書,論予《四聲平亭》。謂文人作詞,付樂工作譜,樂工編譜二十八調,有一調合者,即為合律,否則須改動字句。故宋詞有二調句法平仄同而入二律者,或同調而句法平仄有更變者,皆是作成后遷就音律所致。此說甚新。又謂研求音律,四聲陰陽皆不可抹殺。[7]221

夏敬觀認為作詞不求全部合律,有一調合律即為合律。句法平仄變化是遷就音律所致,探求音律,要探討四聲平仄關系,也要探討陰陽關系??梢?他觀點折中,既不一味指責“詞守四聲”,但也反對詞“嚴守四聲”。

夏老的觀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夏承燾。此后,他不斷修改、完善《四聲平亭》,改名《唐宋詞字聲之演變》。夏承燾指出作詞有“守四聲”也有“不守四聲”現象,不能一概而論,“不守四聲”和“盡守四聲”都應批評。他提倡作詞應“不破詞體”“不誣詞體”[11]81-82,亦為“詞守四聲”折中之說。

社集之外,二人也時?;ネㄓ袩o,或見面拜訪,或相互通信?!短祜L閣學詞日記》中,“詣吷翁”“過吷翁”“訪吷翁”數次出現。夏承燾并非單向互動,夏敬觀也會訪問夏承燾。1940年1月1日載:“夏劍丞先生來不值?!盵7]1631942年2月27日載:“吷翁、鶴翁、孝魯來不值?!盵7]372二人書信往來更是頻繁。請夏老為父親賀壽作畫后,“發吷庵謝函”[7]68。社集作詞,相互交流,“發夏吷翁信,寫去二詞”[7]115,“接夏吷翁復,謂予賀新居詞比餞春詞尤勝”[7]116。談及詞作本事,夏承燾去信求證,“發吷翁函,問履齋詞真偽”[7]161。完成詞學論作,主動寄信讓夏老點評,“以《四聲平亭》寄夏吷庵、冒鶴亭二老”[7]216。此時,夏敬觀是滬上詞壇“執牛耳者”,夏承燾分外看重夏敬觀指導,凡有不解之處,必會去信問其意見,以作參考。

三、夏承燾、夏敬觀的詞學交游與民國詞壇關系

民國時期是傳統詞學的總結期,也是現代詞學的孕育期。新、舊文學碰撞,東、西文化交互,新學術潮流在舊文學內部孕育成長,民國詞壇亦因此呈現出新、舊并存之貌。在民國詞壇中,夏承燾和夏敬觀詞學交游具有層遞性與連續性。一方面,夏承燾和夏敬觀屬20世紀不同代際詞人,但他們生逢并世,詞學成果推動民國詞壇發展,二人交游折射出民國詞壇承衍的一隅。另一方面,同為“新變派”成員,他們一起辯議詞學論題,將詞學理論與詞學研究朝系統化、現代化方向推進,二人詞學交游體現傳統詞學向現代詞學過渡的傾向。

施議對將20世紀詞人分為五代:第一代詞人有廖恩燾、林鹍翔、冒廣生、夏敬觀、王國維等,第二代詞人有夏承燾、俞平伯、唐圭璋、龍榆生、詹安泰等,第三、四代詞人有吳天五、任銘善、饒宗頤、葉嘉瑩、王筱婧等,第五代詞人由80年代步入詞壇的新一代組成?!懂敶~綜》說:“在當代詞壇,第一代作者的主要貢獻在于承前啟后,第二代作者是中堅力量,第三、四代作者屬后起之秀?!盵12]施議對所論重點為當代詞壇,但其觀點亦適用于民國詞壇。夏敬觀是20世紀第一代詞人,夏承燾為第二代詞人,民國時期是二人生活與學術的交集期。

二人民國時期的詞學成果為民國詞壇貢獻頗多。夏承燾的詞學成就既得益于個人素養,也離不開師友交流。他詞學治學生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探索階段(1920—1929),創造階段(1930—1949),發展變革階段(1949—1986)[13]。詞學探索、創造階段隸屬民國詞壇。這一時期,夏承燾發表《白石道人歌曲考證》《唐宋詞人年譜》《詞例》等多種詞學成果,在詞人年譜和詞集考訂上成就頗大。1932年,夏承燾第一篇學術論文《白石歌曲旁譜辨》在《燕京學報》第12期發表,受學界注目。1933年至1936年,他和龍榆生二人在《詞學季刊》每期分別發表年譜和詞論。之江大學任教時,他在學校創辦“詞學研究會”,指導詞體創作與研究,深受學生歡迎。此時,夏敬觀已進入詞學成果結業期。1939年,《吷庵詞》四卷鉛印出版;又有《忍古樓詞話》《匯集宋人詞話》《詞調索引》《詞調溯源》《詞律拾遺補》《戈順卿〈詞林正韻〉糾正》等先后發行。另外,他積極組織漚社、聲社、午社等詞社,詞學創作活動、交游活動與評點活動同時進行,助推滬上詞壇的繁榮。

20世紀30年代,第一代詞人逐漸引領詞壇,夏敬觀即為影響力最大者。作為詞壇前輩,夏敬觀援引后進,獎掖新學,夏承燾因此受到關照,二人交往成為他詞學路上重要的承接點。在午社,夏承燾不僅可以向夏敬觀請教問題,也可與廖恩燾、冒廣生、仇埰、吳庠等廣泛交流,精進詞藝。夏承燾后來成為一代詞學大家,其詞學創造期的交游與求教成為其“大家”路上的助推劑。

胡明將20世紀前半葉的詞學批評流派分為傳統派、新變派與現代派三派[14]。其中,“新變派”詞人既重音律又重意境,重視傳統學術方法的同時又能跟進時代,將感悟式傳統詞學批評引向科學性現代詞學批評軌道[15]。夏敬觀與夏承燾皆是詞學新變潮流中的領軍人物,與一眾詞學家合力叩開現代詞學之門。民國時期,在西學沖擊和新文學排斥下,不少詞學家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質疑朱祖謀、況周頤等晚清詞家合力推行的“夢窗詞風”,意識到“嚴守四聲”使詞壇凝滯的局面,于是,他們與“新派”詞學家一樣,主動要求打破沉痼,夏承燾和夏敬觀的詞學交游正在此背景下展開。

夏敬觀師從文廷式學詞,詞學思想亦與其師一般,能融會貫通,不拘泥于派別。夏承燾詞學思想雖受朱祖謀影響較深,但他善于以現代宏觀學術把握詞學。就詞體觀而言,他們皆重視詞體的音樂與聲律問題,保護詞體特性,但又不提倡死守四聲,共同抗爭“夢窗風”之弊病。夏敬觀《〈蕙風詞話〉詮評》曰:“今之學夢窗者,但能學其澀,而不能知其活。拼湊實字,既非碎錦、而又捍格不通,其弊等于滿紙用呼喚字耳?!盵16]指出詞壇“夢窗風”弊端,批評今人死守陳規、不知變通。夏承燾亦要求打破此種風氣,他指出當世詞人學夢窗詞“嚴守四聲”“奉為準繩,不稍違越”的不良現象[11]52,要求作詞不違詞體即可,并非定要死守四聲樂律。此后,二人作為“新變派”成員,積極闡發詞學思想,提攜后輩,同其他詞學家一起將傳統詞學推向現代詞學,夏承燾更成為現代詞學的“一代詞宗”。

四、結語

夏承燾與夏敬觀詞學交游應始于1929年。1929年至1938年,夏承燾在杭州之江文理學院任教,夏敬觀已定居滬上,此時,二人有書信往來,交游并不密切;1939年至1942年,夏承燾暫居滬上,二人以午社為中心密切交游,期間不僅有書信往來,也有晤面交流,直至夏承燾離滬返杭。二人的交游史與民國詞史緊密相連,作為詞學前輩,夏敬觀提攜夏承燾,拓寬其交游,指導其詞藝;作為“新變派”成員,二人在詞學交游中達成“不違詞體”的一致觀念,推動詞學現代化轉型。

猜你喜歡
詞壇交游詞學
清代中后期詞壇對蔣捷及其《竹山詞》的接受——以常州詞派為核心
分春館的詞學傳承
清代詞學的體系建構及其現代傳承
半小時漫畫宋詞之振興詞壇溫庭筠
鄭巢與僧人交游詩歌考
湯顯祖與明代理學家交游考略
2016年山東詞學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
周樂清戲曲活動及交游考
黃公渚與周至元交游考論
南宋中期詞學理論的拓展與新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