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商業貿易發展研究

2023-02-23 19:17苑朋欣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根據地商店抗日

苑朋欣

(臨沂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5)

發展商業貿易,使農村的商品經濟得以流通,是山東抗日根據地活躍農村經濟、方便軍民生活的重要路徑。全面抗戰開始以后,由于戰爭破壞和交通阻塞等因素的影響,山東抗日根據地農村的商業貿易受到嚴重打擊,以致物價飛漲,給軍民生活帶來很大困難。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中,經濟建設的任務除了發展生產以提高產量,再就是發展商業貿易。為此,山東抗日根據地依據中共中央“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制定和實施了多種恢復和發展商業貿易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主要就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商業貿易的主要措施及其取得的成就和影響等方面進行論述。

一、發展商業貿易的政策和措施

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商業貿易,對于活躍根據地經濟,方便軍民生產與生活,克服由敵經濟封鎖所造成的困難,保證戰爭的物資供給,有著重要作用。山東抗日根據地為發展商業貿易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成立商業管理機構,建立供銷合作社、商店,實行對外貿易統制、對內貿易自由的政策等。

(一)成立商業管理機構

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商業貿易,“需要有計劃的販賣自產的日用品、抵制非必須品的日貨,加強對敵人的反‘封鎖’”,“有計劃地管理調劑進出口貨物,實行正確的關稅政策?!盵1]這就需要加強對根據地商業貿易的領導,通過專門的商業管理機構來規范商品交換和管理市場。1940年12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制定了各級貿易局組織暫行條例,決定從1941年起設立各級貿易局,提出省設貿易總局統一領導全省各地區貿易分局的工作,各地設分局統一領導各縣貿易局的工作,要求“各地區貿易分局于三月底建立完備,模范縣貿易局于五月底全數建立,一般縣于七月底全數建立,薄弱縣于十月底全數建立?!边€要求各專署有計劃的挑選培養一批“保證不貪污,會算帳,并能執行貿易政策”的貿易干部。[2]此后不久,各級貿易局(后改為稅貿局)紛紛成立。例如,濱海區于1941年3月間不僅成立了貿易局,還成立了多個貿易代辦所。[3]當時稅貿局的主要任務是調劑物品的輸入輸出,除采購物資外,對外貿易實行“以貨易貨”政策,并統制內地幾種重要物資,如糧食、棉花、羊毛等,防止敵人掠奪。

根據地的商業貿易工作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相互支持的,因而統籌商業貿易、工業生產很有必要。1943年8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主任黎玉在省臨時參議會會議上作施政報告時提出,要成立工商管理局,統一領導貿易、工業生產、貨幣外匯管理等事業。同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發出關于設立工商管理局,加強對敵經濟斗爭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區黨委親自指導這一工作,并派一名黨委成員參加工商管理局的工作。9月30日,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1943年9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改稱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也發出指示,要求各地區建立工商管理局,統一領導各地區的經濟斗爭,指出工商管理局的中心工作是貨幣斗爭、貿易管理、生產建設,貿易管理的目的在于防止敵人掠奪糧食及重要物資,保障軍民必需品的供給,獎勵土產輸出,限制非必需品輸入,支持貨幣斗爭,保護生產建設。1943年秋,濱海區首先把工業、商業貿易、稅收工作統一起來,成立工商管理總局,實行集中統一領導,石英任局長,周純全任監委。12月,膠東行署也發出指示,要求各海區建立工商管理分局,統一領導各海區的經濟斗爭。隨后,其他各地的工商管理分局也建立起來。根據地的工商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統一和加強。

(二)設立供銷合作社、商店等貿易機構

設立供銷合作社、商店等貿易機構,也是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商業貿易,活躍農村市場的重要路徑。早在1939年,一些縣即有供銷合作社成立。1940年底,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在其《關于一九四一年山東經濟建設工作計劃》中提出,為實現有計劃的、合理的商品運銷,模范縣,在四月底,每區至少要建立6個供銷合作社。至八月底,每鄉至少建立4個供銷合作社。至十二月底,每5個村建立1個供銷合作社;群眾組織基礎較差之縣,至四月底,每區建立2個供銷合作社。至八月底,每鄉建立2個供銷合作社。至十二月底,每二十個村莊建立1個供銷合作社。[4]1941年4月15日,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又發出關于開展合作事業的指示,并要求各地成立的供銷合作社,要以銷售人民日常需用品為主,禁止購買奢侈品及迷信品等。此外,1941年各地貿易局成立后,一些縣即開始陸續設立公私商店。1942年1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正式提出,要把建設公私合營商店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此后,各縣紛紛成立商店,以方便群眾生活,活躍市場。在根據地,商店和供銷合作社成了開展商業貿易的重要形式。如在魯西地區,據1941年初統計,已建有商店8處,各種生產供銷合作社127處。[5]從1942年起,各地又繼續設立公私商店和供銷合作社,實行食鹽專營、煙酒專賣、對外統制貿易、以貨易貨,為以后的工商業發展、擴大流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后,根據地對設立商店、供銷合作社又多次發出指示。如1943年12月,在山東省財經會議又提出“各內地局應以縣為單位設立商店,以結合當地黨政領導,結合當地合作業務機構,來完成扶助群眾生產與吸收為換取軍用物資的土產之工作。在當地縣級沒有合作業務機構或合作業務機構較不健全的地方,縣級工商局及商店應盡力結合當地黨政幫助群眾生產,幫助群眾組織合作社。在縣級合作業務機構比較健全的地方,縣工商局及商店應與合作機構適當配合分工,完成這個共同任務?!盵6]這些指示,對公私商店、供銷合作社的成立都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實行對外貿易統制、對內貿易自由的政策

商業貿易分為對外、對內兩個部分。山東抗日根據地實行對外貿易統制、對內貿易自由的政策。對外貿易統制是指根據地政府對根據地與敵占區和國統區商品出入口的管理實行嚴格的統制,禁止敵貨及非必需品的輸入與內部必需品的輸出;保障外來必需品的輸入和內地剩余品的輸出。如在1940年8月,山東抗日根據地就提出:“有計劃的統制出入口,保護與獎勵大小商業。鼓勵非日用品出產出口,日用品、藥材、多余的皮毛等。嚴禁食糧及日用必需品出口。反過來,用高稅限制奢侈品入口,適當的調劑日用品或必需品入口。建立正確的出入口稅收制度,嚴格緝私,捕捉運輸資敵的奸商?!盵7]1941年4月,根據地又提出:“有計劃的組織對外貿易,使必需品能夠輸入,使根據地的生產品能夠輸出,使貿易政策以抗戰的利益作出發點?!盵8]12月14日,山東省臨時參議會頒布《各級貿易局組織暫行條例》,規定對外實行統制,杜絕敵貨傾銷,有計劃地輸出剩余土產品,做到以貨易貨。各公營商店、貿易局依照新條例,實行出口物資交換,由單純的反封鎖改變為統制貿易。1942年5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財委會又指示各地嚴禁糧食、棉花、毛皮等重要產品出境,一般剩余土產品由貿易局統一運出,私商攜帶物資出境須經貿易局登記,并保證換回同等價值或一定比例的必需品。同年9月,為打破敵人傾銷法幣、掠奪資源的陰謀,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決定對敵展開全面經濟斗爭,實行土產“出口證”制度,統一出境貿易,提倡使用土貨,糾正不等量交換,爭取輸出輸入的平衡。工商管理局在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以后,1943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又發出指示,指出統制物資的方針是建立經濟陣地,對敵進行經濟戰,打破敵人的封鎖政策。統制的物資主要是糧食、食鹽、棉花等。在對敵貿易中,限制奢侈品、迷信品的輸入,獎勵剩余物資的輸出。通過輸出剩余物資換回必需品,吸收外匯,保護本幣,改善軍民生活。12月,根據地又規定,禁止進口的貨物主要有:外來棉織品、洋線(合股線除外)、絲麻毛織品、迷信品、化牧品(包括花露水、香皂、雪花膏等)、外來機制紙煙。禁止出口者為:牲口、各種雜糧、生米、花生。此外,各戰略區也制定了一些貿易統制政策。如1943年9月,濱海工商管理總局宣布停止執行以貨易貨,由公營商店統一調劑,禁止糧食資敵,花生油、花生米、豆油等為特種出口物資。同年12月,膠東行署規定統制物資主要有7種:糧食、食鹽、棉花、花生油、花生米、絲綢、粉絲,糧食實行專賣,棉花由工商局統一組織運銷。1944年渤海區規定以糧食、棉絮、食鹽、土硝為特種出口物資,由工商局實行統制,除已營業登記的公營商店、合作社及已領取營業許可證或資本在5萬元以上的私人商店經特許批準外,其他商人不許經營。魯西地區對羊毛、羊皮、核桃仁、杏仁、花椒、木炭、植物油、木料、藥材、瓜子、絲麻等15種產品列為特種物資,統一組織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要與敵人斗爭,所以必須統制。而對內貿易為供人民需要,應該盡量自由。對于根據地內地貿易,根據地實行貿易自由的政策,即“實行自由的合理的交易,保障日用品到處流通,保證農民能夠適當的得到必需品,同時又使不必要的農產品能流到外邊,以換取外來的必需品,并在內地貿易”[9]。為繁榮內地市場,發展對內貿易,根據地規定取消由官定價;吸收私人資本,利用投資;設立集市,統一度量衡。還提出建立運輸隊,要求各貿易分局組織10匹至20匹牲口的運輸隊,各縣貿易局組織5匹至10匹牲口的運輸隊。吸收各機關、部隊閑余牲口編制,使之成為營業性質;并組織人力及私人牲口為臨時運輸隊,以補助運輸隊之不足。此外,還獎勵富有者投資,平抑物價,“鼓勵商人自由營業活躍市場,對操縱市價的投機商人,予以嚴厲的打擊等”[10]。這些都為根據地內自由貿易創造了條件。

二、發展商業貿易取得的成就及其影響

由于民主政府的努力和廣大群眾的支持,上述各項政策和措施不斷地得到落實,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商業貿易開始恢復和發展,特別是自1943年秋工商管理局在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以后,商業貿易進入一個新階段,商業貿易生產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這對于粉碎敵人經濟封鎖,推動根據地生產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和作用。

(一)推動了商業貿易的恢復和發展

在對外貿易方面,由于實行統制政策,即對抗戰有利的東西盡量輸入,而限制能以土貨代替的外貨的輸入,這不僅極大地改變了根據地貿易狀況,而且推動了對外貿易的發展。如當時根據地通過統制對外大量輸出的主要物資有:清河區的糧、棉、土布、土硝、豆餅;魯中區的羊毛、蠶絲、煙葉、花生油;濱海和膠東區的食鹽、花生油、粉絲;魯西的糧食、烏棗、皮毛。這些產品主要通過統一組織運銷上海、港澳及江浙沿海各大城市。同時,輸入的物資有通訊器材及機械、軍工器材(鋼軌、導火索)、彈藥、槍支、印刷器材等,軍需民用物資如煤油、棉布、棉紗、火柴、茶葉等。在對敵貿易統制的同時,山東抗日根據地和友鄰區的貿易事業也獲得了很大發展。在對敵貿易統制期間,山東和蘇中、蘇北、冀魯豫根據地之間開展了廣泛的貿易。如膠東的東海區于1941年和蘇中根據地建立了貿易關系,設立了駐蘇中辦事處,雙方訂立合同以膠東的花生油、食鹽換蘇中棉花,并以膠東的肥皂、手榴彈、炸藥支援蘇中地區。渤海區工商管理總局對友鄰區以自由貿易為原則,為了不使奸商投機或抬高物價,經雙方協商,通過公營商店統一采購,按市價批發,對棉花、土布、土硝的輸出,須持有其戰區的采購證,準予免稅或免收專賣費。到1945年,渤海區和友鄰區的貿易達到抗戰以來的最好水平。

由于實行對內貿易自由的政策,集市貿易也很快恢復和發展起來。如濱海區莒南縣的十字路集,全面抗戰前僅有300人,常常到中午時即散集;而到1944年,到太陽西下才散集。2萬多人來自不同地方,遠自濰縣、青島、連云港,近自莒中、日照。莒南縣十字路街在全面抗戰前只有20家洋布店,1944年則有100多名自織自賣的手工業商人,土布店占全街的80%。[11]在山東抗日根據地農村,“每個集市都按時按季節陳列著適應群眾需要的物品,群眾所需要的各種物品是顯然的增加了,只有專供少數有錢人需要的奢侈品卻大大減少?!盵12]此外,分散的流動的商業貿易較前也有了發展。如許多商人散在農村,出現了很多依靠自行車來經商的商販。

(二)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商業貿易為群眾服務,為生產服務,在經濟建設中起著聯系生產與消費的重要作用。山東抗日根據地商業貿易的發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例如,食鹽銷路的擴大,刺激了曬鹽的生產。1943年濱海區柘汪鹽灘,一年生產5000萬斤食鹽,而到1944年即增加至10000萬斤。[13]膠東地區全面抗戰時期由于食鹽銷路的擴大,食鹽的最高年產量達到700萬擔,比全面抗戰前最高年產量增加兩倍以上。[14]再如,棉花貿易的發展,不僅促進了棉花種植業的發展,而且對根據地紡織生產的發展也起了很大推動作用。到1945年6月,全省已有紡車50萬輛,大小織機8萬張,平均每30人有一輛紡車,每200人有一張織機。1944年全省出產土布140萬大匹(大小布431萬匹)。1945年產土布180萬至200萬大匹,全省直接參加紡織工業的約80萬人。此外,其他副業生產如打油得餅,全省以花生油、豆油8000萬至10000萬斤(包括內銷外銷)計算,約可得餅16000萬至10000萬斤。膠東群眾制造肥皂300萬條,渤海群眾生產毛巾20萬條。這些生產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內銷外銷的擴大。商業貿易的發展還帶來了運輸業的發展,而軍民運輸收入的增加就是明證。如全省運鹽大約300萬擔,每擔平均運費30元,軍民運輸收入達9000萬元?;ㄉ瓦\輸群眾可收入5000萬元,棉花輸入運費估計在1000萬元以上。[15]這些足以說明運輸業也隨著輸出輸入的擴大而發展了。

(三)平抑和穩定物價

由于根據地有計劃地組織對外貿易,使必需品能夠輸入,使根據地的生產品能夠輸出,這種貿易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和穩定了物價。如根據地秋冬時大量吸收內地糧、棉、花生米、花生油,防止敵人利用農產品跌價時廉價掠奪;夏季采購軍隊冬衣布匹,防止秋冬鬧糧賤布貴;秋季收存棉花,保證次年春季需要,減少布棉價格波動。此外,為了平抑和穩定物價,根據地還專門制定了一些貿易物品的收購任務,由貿易局負責實施。收購的物資一部分用于輸出,一部分內地自銷。如收購的棉花供給紡織,既限制了洋布輸入,又保護了生產,解決了軍民穿衣困難?!霸谑召彿绞缴?反對大收大出或不收不出,以致影響物價大漲大跌的單純任務觀點,而是根據生產需要與市場情況。生產需要時,可隨時吸收,以穩定物價不致暴漲;市場需要時,可隨市價放出,以防止物價暴漲?!盵16]根據地還有計劃地對農產品進行地區間、季節間的調劑。在秋后,農副產品供過于求時大量收購,春夏季供不應求時供應市場,以穩定物價。由于以上措施較為得力,到抗戰后期,根據地的物價漸漸趨于穩定,以至于1945年5月主持山東工商工作的薛暮橋在全省工商工作會議上的報告中,列舉了工商管理工作中取得的許多顯著成績,其中就包括“平抑穩定了物價”。[17]

(四)沖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

日偽軍占據了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后,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封鎖禁運,給抗日軍民在生產、生活上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諸如棉布、棉紗、煤油、火柴、紙張、印刷品、文化用品,以及鋼鐵等生產、生活資料,無不禁止進入根據地。[18]為了粉碎日偽對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封鎖,山東各抗日根據地從1938年開始進行零星、分散、小范圍的貿易,實行統制貿易政策,對敵進行反封鎖斗爭,有計劃地管理調劑進出口貨物,規定“即凡我所必須者,如軍火,食糧,紙及文化器材應減低關稅,獎勵入口,非我所必須的商品應禁止其輸入,我根據地的出品,如花邊,發網,草帽辮,水果等,應大量組織其出口,換取敵區的資金或必須品?!盵19]到1944年,根據地的貿易斗爭改變了過去不利的形勢,由于掌握了重要輸出物資,很多地區對外貿易已經取得主動地位,開始做到高價輸出,低價輸入。與此同時,根據地軍民還采取多種反封鎖辦法,不僅在經濟上給敵人以打擊,而且通過高價輸出,換回了抗日軍民之必需品。例如,敵占區迫切需要根據地生產的花生油、花椒、豬鬃等物品,根據地就實行禁止向敵占區開放,自己組織力量運出去,然后換回需要的東西,克服了由敵經濟封鎖所造成的困難。正是由于這些成績的獲得,1944年8月,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主任黎玉在濱海、魯中、魯南工商管理局工作會議的總結中特別指出:工商工作基本上已達到預期的要求,初步取得了對敵經濟斗爭的主動權,貿易管理開始獲得成效,“打擊了敵人的經濟掠奪,沖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盵20]

(五)增加了政府和群眾的收入

由于根據地將掌握的重要物資,以高價輸出,大大增加了政府和群眾的收入。如濱海區實行食鹽管理,把輸出鹽價提高一半;管理花生油,也把輸出油價提高50—100%?;ㄉ陀捎诠芾頎幦「邇r出口,每擔油價由270元提高到320元以至400至500百元,再加上實行存油分紅30%,群眾可增收益數百萬元。[21]當時全省每年輸出食鹽300萬擔、輸出花生油5000萬斤,由于出口價格的普遍提高,每年能增加兩億元收入,折合糧食一億斤以上。[22]群眾收入增加的同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同樣的擴大了,據統計,濱海區1944年貿易純利3400萬元,約占全部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1945年單單上半年的收入已超過1944年全年收入總數。膠東區1944年貿易純利亦達3400萬元。[23]在全省財政收入中,工商收入和稅收合占將近一半,其余的收入是公糧。而華北其他根據地公糧約占財政收入的75%到80%上下。[24]山東由于工商局的收入很大,從而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此外,根據地其他重要物資貿易統制的實施,也因提高價格而使人民收入顯著增加。據估計,1944年全省人民“除農業市場外,手工業、副業、運輸交易,能有十六萬萬元的收入,這些收入救濟了成千成萬的災民難民,使其不受饑寒之苦”[25]。

三、余論

綜上所述,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為活躍根據地經濟,方便軍民生產與生活,克服由敵人經濟封鎖所造成的困難,保證戰爭的物資供給,山東抗日根據地通過成立商業管理機構,建立供銷合作社、商店,實行對外貿易統制、對內貿易自由的政策,大力恢復和發展商業貿易。由于各級政府及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商業貿易政策的實施,限制了敵人對根據地物資的掠奪,刺激了軍需品和必需品的輸入,破壞了敵人的經濟封鎖,活躍了農村市場,平抑和穩定了物價,增加了財政收入,減輕了群眾負擔,以致工商業在根據地農村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成為比較重要的經濟部門,這些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根據地的對敵斗爭。

當然,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商業貿易在取得很大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當時許多貿易干部對發展商業貿易的政策缺乏明確認識,往往機械地執行這些政策,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具體表現約有下列幾點:其一,對外貿易機械執行以貨易貨政策,妨礙了剩余土產的輸出。因為各地輸出輸入常是不平衡的,往往某一方面輸出多于輸入,某一方面輸入多于輸出,各季節的輸出輸入也不平衡。如果輸出的起點和目的地是固定的,這樣就會造成輸出入的嚴重困難,以致貿易停滯,公私雙方都受損失。其二,機械封鎖內地物資,妨礙供求調劑。例如,糧食統制形成縣與縣間、區與區間、村與村間互相封鎖,這樣固然可以減少走私,但是自行糧食調劑亦很困難,對生產者和消費者皆不利。有些地區封鎖剩余土產如渤海封鎖棉花,魯中封鎖羊毛等,不準輸出,自己又無力收買,以致給群眾造成損失。其三,部隊機關所設商店在保證供給、解決經費困難上雖有成效,但多抱著單純營利觀點,投機取巧,甚至違反政策,壟斷市場,與民爭利,造成不好的影響。[26]其四,與抗日鄰區的經濟往來存在本位主義??谷锗弲^的經濟往來,相互間的物資交流,對于雙方均有利益。如渤海區剩余的棉花供給膠東和魯中,濱海區的食鹽經過魯中、魯南西運,與華中、魯西作花生油與棉花的交換,這些對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產生了積極影響。但有些貿易干部認識不到鄰區物資交流的重要性,單純為著財政收入,妨礙鄰區間的自由貿易,甚至把鄰區當做敵區看待,用對付敵區的辦法去對付抗日鄰區,或者抱著本位主義觀點,在鄰區經濟往來中總是要求自己便宜,硬叫別人吃虧。如濱海與魯中間的相互封鎖,互相沒收,膠東與渤海間因管理貿易而妨礙了棉花的調劑,結果使雙方經濟發展和人民利益受到損失。[27]統制是為利用行政力量進行有計劃的輸出輸入,而非單純封鎖。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各級政府及其商業管理部門非常重視汲取經驗教訓,在認識到以上問題之后,在以后的工作中都不同程度進行了糾正,這就促使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商業貿易工作能夠基本上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總之,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商業貿易在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建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經驗教訓,都是中國共產黨商業貿易建設史上的寶貴財富。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商業貿易的發展歷程充分說明,政府重視,政策和措施得力,落實得當,是促進商業貿易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和環境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發展商業貿易、繁榮國民經濟,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我們梳理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商業貿易的政策措施,總結其歷史經驗,對于推進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貿易的發展,也應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
根據地商店抗日
二手商店
抗日小英雄楊楊
抗日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天邊的白云商店
閩北革命根據地從這里走來
逛玩具商店
無名火
抗日英烈馬威龍
爺爺的抗日
中共根據地反纏足依據的演變(1928—194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