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視域下我國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關系探究

2023-02-23 21:57徐凡弟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競合共生教育資源

徐凡弟

(浙江開放大學瑞安學院 浙江 瑞安 325200)

提高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可有效推動城鄉職業教育均衡化發展,對于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實現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需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大對農村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要素投入力度,將優質資源適當向農村地區傾斜。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指出:“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边@一法律法規的實施為推動城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建設教育強國和技能型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但就現實情況而言,我國城鄉職業教育領域始終存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城鄉教育結構局部失衡等現實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的流動與互通起制約作用。此外,受文化資本積累和環境設施差異影響,農村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水平始終低于城市職業教育,導致城鄉職業教育二元結構特性凸顯。有鑒于此,本文以共生理論為研究視角,針對城鄉職業教育師資和資金等資源競合展開分析,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希冀為驅動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構建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提供理論參照。

一、共生視域下我國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的相關理論闡述及價值體現

(一)共生理論和競合關系相關理論闡釋

1.共生理論

共生理論是指互惠互利的兩方根據自身特點共同生活,隨后雙方達到和平共處的一種狀態。共生理論在英國產學研教學中運用最為明顯,貫穿了英國職業院校發展全過程。在英國,職業院校通常情況下會與企業在同一環境互動,最終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從宏觀上看,可以說在共生理論的影響下,英國人才市場的校企合作實現了供需平衡。英國職業院校與企業在同一環境下,主要通過交互方式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因此,將共生理論有效融入職業教育資源,可以通過多方面協調發展,推動職業教育模式創新,最終跟隨社會經濟步伐達到相互共存目的。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重視度不斷提升,積極將共生體系融入城鄉職業教育戰略部署,有利于更好地整合職業教育資源,促進城鄉職業教育均衡化發展,為推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

2.競合關系

競合關系是指在愈加激烈的競爭中,合作主體通過政治、文化、社會經濟等多方位競爭和不同形式合作所產生的關系。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也逐漸走向創新模式道路,會隨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2021年,《教育部關于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的通知》中強調,“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其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及城鄉職業院??鐓^域協作等問題歸根結底為職業教育資源競合。促進城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關鍵一環即為明晰相關主體在城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利益和要求,實現資源協同配置。

(二)共生視域下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的價值體現

其一,助力教育機會均等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機會均等分配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育公平分配的實現。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是實現職業教育機會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可以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城鄉和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一方面,教育部頒布《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資金管理辦法》,這為實現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奠定政策基礎。該政策的實施有助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實現優質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在城鄉、區域以及不同群體之間的共享。另一方面,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現代信息技術已在職業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為優化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關系、有效實現社會公平提供了有力支撐。依托于大數據、物聯網、AI等數字技術搭建教育資源共生系統,推動遠程教育持續健康發展,能夠促使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突破原有的時空限制,為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創造良好條件。

其二,改善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失調現象。近年來,盡管國家各級財政逐步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但從職業教育資源分配來看,農村可用職業教育資源還相對較少。并且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現實,農村教育資源分布存在碎片化現象。在此歷史背景下,各地改善農村教育資源對促進我國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具有重要影響。若想實現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必須徹底改變源于“城鄉二元結構”的碎片化教育資源配置機制,形成能夠動態、全面發展的現代高等教育資源配置體系。在指導思想上,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共生建設以系統論和互動論為基礎,因此可將城市職業教育和農村職業教育視為一個有機整體。無論是城市職業教育資源還是農村職業教育資源都沒有固定使用范圍,能夠在城鄉間相互流通和轉移。在城鄉職業教育實訓資源初始配置過程中,同樣遵循邊際收益原則。對于實際條件較差的農村地區,配置同樣職業實訓資源的邊際收益將遠遠超實訓條件較好的城市地區。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共生不僅僅為簡單的絕對平衡,而是根據目前城市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的實際差距,向農村傾斜,有助于解決農村地區資源錯配問題。在教學資源的流通方面,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共生意味著城市與鄉村形成教學共同體,利用自身教學資源優勢進行有效對接,從而促進教育資源雙向流通,從側面解決長期存在的資源不足問題。

二、共生視域下我國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農村教師資源建設水平有待提高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實現城鄉職業教育師資資源競合有助于職業院校培養高層次、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及時更新技能型社會發展要求的職業教育知識圖譜。但因地理位置、文化歷史以及教育發展程度等一系列因素差異,城鄉教育師資資源共享仍處于探索階段,不利于實現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主要表現為:就農村職業院校師資數量而言,農村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數量較少,加之專業能力與城市“雙師型”教師專業能力也有一定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城鄉職業院校高學歷教師人才匹配失衡,造成農村地區教師資源相對短缺,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就農村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結構而言,農村職業院校師資力量與城市相比相對單薄,時常面臨教師構成失衡的問題,而崗位缺口又無法進行有效彌補,因此也造成農村邊遠地區優秀教師短缺情況嚴重,人才隊伍在總量上出現缺口。此外,就學歷結構來看,農村教師也面臨專業結構性匱乏問題,影響鄉村地區的職業教育的開展,不能確保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不利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城鄉實訓資源配置失衡現象仍存

共生單元作為我國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關系的基本單位,是促進城市與農村職業教育實訓資源共享的重要載體。隨著共生理論的逐漸拓展與深入,政府部門、地方企業、職業院校等有關單位將始終貫徹統籌整合、開放共建的政策,強化公共實習平臺共建共享,逐步提升國家職業技能教育水平,為緩解我國結構性就業矛盾奠定基礎。但因政府、企業和學校等相關共生單元形成的共享模式尚處于初級階段,其協同合作能力較弱,致使城鄉實訓資源共享存在諸多堵點,為建設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帶來阻礙。以實習基地建設為例,農村職業院校與城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社會資源開發共享程度較低、盲目建設現象嚴重以及仿真實訓基地設備短缺等方面。其一,社會資源開發共享的程度不高。農村職業院校的虛擬仿真教學資源缺口很大,無法涵蓋實際教學知識點,也無法適應教師日常的課堂教學。對虛擬仿真教師實訓基地建設的支持力量也亟需提高。加之虛擬仿真資源的研發難度高、投資量大、周期長,且各資源開發商對虛擬仿真資料都進行了嚴格保密的保護措施,使得資源共享難度大。其二,盲目建設現象嚴重。就現階段而言,農村職業院校虛擬仿真培訓平臺工程建設尚未統一建設標準和技術規范,各專業實訓平臺建設僅局限于本專業課程實訓需求,軟硬件建設未充分考慮跨專業交叉實訓的兼容性。農村的職業院校由于沒有進行與虛擬仿真實訓“虛實結合,先虛后實”教學模式的相銜接,所以出現盲目建設問題。

(三)教育資金資源投入二元結構差距猶存

加大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是改善職業院校辦學環境、切實辦好職業教育的前提條件,亦是優化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關系的必要根基。我國因長期受城鄉二元結構影響,導致農村職業教育在財政資金投入方面一直遠落后于城市職業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共享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城鄉職業教育形成互利互生的共生關系。依據農村職業教育研究所調查數據信息表明,除少數發達省份外,多數農村職業院校均存在教育經費短缺現象。另有學者調查研究發現,農村地區雖人口占比較大,但其職業教育經費僅能得到中央財政經費投入的20%左右,這與城市職業教育相比差距較大。上述問題對農村職業院校辦學效益產生較大影響,導致學院辦學條件差、資源短缺等問題。以共生理論審視農村職業教育資金投入這一問題,可以看作共生關系理念不確定引致的現實困厄,即使相關職業教育部門已經意識到城鄉職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但教育資源競合的共生理念仍需一定的發展基礎與時間來突破城鄉職業資金競合的阻礙。這不僅導致城鄉職業教育資金無法形成共生發展關系,而且還造成城鄉職業教育差距進一步擴大。

三、共生視域下我國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路徑優化

(一)優化共生模式,塑造教師比較優勢

其一,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關部門要完善農村職業教育雙重資格制度,強化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的教學和專業實踐要求,制定“多重合格”教師標準,提高農村地區教師招聘、評價和專業崗位績效和技術考核水平。根據城鄉職業院校師生比和結構要求配置專業教師,加強農村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此外,政府應支持農村高水平職業學校與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學歷”教師培訓,嚴格執行教師定期來公司實習的規定,支持公司技術骨干到校任教。

其二,進一步推動“縣管校聘”的制度改革。首先,地方相關機構應繼續拓展鄉村職業教育師資補充途徑,進一步明確各市縣地區農村高職??茖W校師資的主要職責,并指導各市縣制定農村教師人才流動政策,暢通城鄉職業學校師資人才的統一調配通道。其次,地方職業院校應不斷創新師資培養方式,強化教師定向公費培訓,開展農村教師、優秀教師的定向培養等專項工作,精準培育農村本土化的“雙師型”師資。最后,倡導地方鄉村高職專業學校協同縣級財政,積極建設農村教育教學實踐平臺。教育部門須完善分配機制,逐步拓寬教師的配置自主權,同時健全鄉村職業教育人才發展機制,完善農村教師待遇制度,促進城鄉教育共生發展。

其三,建立健全城鄉職業教育師資的統一培訓制度。我國應進一步明確提升城鄉職業學校師資技術素養的重要社會作用,逐步建立健全適應農村職業學校特點與社會發展需要的農村職業學校師資崗位配備制度與教師崗位(職稱)評聘體系。允許農村職業院校聘用技藝高手、勞模、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等高素質人員,采取教師擔任專職教學或兼任專業課班主任、教師開設教學工作室等形式,以城市教師人才下沉的方式促進城鄉職業教育師資資源競合。

(二)聯動共生單元,協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

其一,統籌城鄉職業教育實訓資源規劃。地方政府不僅要將職業教育實訓資源共享納入本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規劃中,還應將實訓資源共建共享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相結合,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奠定相關基礎。各級政府應依據本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實際情況,在深度調研后制定城鄉職業教育融合發展規劃,同時構建和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從而形成城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與鄉村振興戰略協調互動的局面。同時,政府還應全力疏通各部門之間的制度壁壘,協調各主體之間的權利分配機制,通力合作為城鄉職業學校創造更有效的服務條件和良性的成長氛圍。

其二,創新校企合作精準育人制度。城鄉職業院校若要提高職業教育實訓技能培訓成效,還需進一步加大校企合作、校村合作以及產教融合力度,積極與農村大型創業企業建立人才聯合培養體系,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案。此外,還需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同開展涉農合作,為培養具備特色實踐操作能力的涉農學生搭建實訓平臺,為振興鄉村經濟、加快辦學“雙元”校企改革確保人才精準供給。

其三,探索“產學研”培養方案。城鄉職業院校要加強與涉農企業的協同培訓,創新現代學徒制,實現校生與招生一體化,進一步發揮職業院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功能。針對行業人才需求進行針對性培養,實現安置招聘、定向培養、定向求職的“三點”培養方式,精準培養目標,提高人才招聘精準度,崗位層次與需求匹配針對地區資源薄弱的情況,探索建設“區級職校分?!眱灮季?充分利用職校培訓資源,在擴大學生資源的同時滿足多層次人才培養需求。加快涉農1+X證書制度試點及推廣,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擴大就業領域創新機會,解決城鄉結構失衡問題。支持鄉村振興產業學校建設,統籌區域農業資源建設,鼓勵學校和企業依托農村生產進一步深化協同育人合作。

(三)厚植共生理念,構建資金投入增長機制

其一,拓寬教育資金投入廣度。優化農村職業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可以促使農村職業教育經費投入與城市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相契合,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依法籌集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所需資金。因此,有關部門應嚴格落實農村職業教育保障制度,深入推進農村職業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改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農村職業教育學生的生活水平。發揮政府部門的引領作用,吸引社會團體、企業或其他非營利組織對農村職業教育進行投資,增加農村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渠道。對于投資農村職業教育的企業,政府可采取減免相關稅費的優惠政策;對于收到資金投入的農村職業院校,鼓勵其將資金用于創辦實習基地,引導將優質資源引入本職業院校,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以此實現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

其二,嚴格執行資金監管制度。職業教育部門應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項目績效等制度,加強財政資金監管,為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競合奠定基礎。在項目安排和資金分配確定后,相關部門應抓緊、抓實項目進度,提高預算執行力度和效率,切實保證城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各地應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全過程,確保資金發揮出應有的效益。此外,省級財政、教育部門要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力度,加快預算下達和資金使用進度,強化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防止資金被擠占挪用、沉淀閑置,進而改善城鄉職業院校辦學條件。省級財政、教育部門還需健全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對照區域績效目標做好城鄉教育資金監控。同時,城鄉職業教育院校應隨同預算資金申報同步填報績效目標,同級財政和教育主管部門加強績效目標審核,將績效目標隨同預算同步批復下達。各級財政、教育部門要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將績效結果作為完善政策、安排預算、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健全預算安排與績效結果的有效銜接機制,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其三,構建合理資金分配制度。各地職業院??赏ㄟ^新職業教育法確定國家重點扶持的職業教育資金投入機制,優化學校經費與支出結構,從多渠道依法籌措職業教育經費,以確保國家資金投向與地方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相適應。因此應進一步明確由省級人民政府提出的本區域職業院校生均經費要求,由職業院校舉辦方根據生均經費要求及時、足額地劃撥資金。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事權與經費責任相適應的原則,按照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教育水平和辦學能力等落實資金支持。

(四)打造共生視域,將信息技術嵌入城鄉職業教育

其一,運用計算機技術優化城鄉職業學校課程設置。第一,加強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創新模式,幫助更多農村地區學生參與職業教育,實現城鄉職業教育信息資源共生。第二,課程設計要以我國農村地區學生特征為基準進行,使之可以適應高技能社會條件下職業要求。因農村地區學生普遍具有文化教育水平相對低下特點,故學??梢圆捎没旌鲜浇逃绞綄W生展開教學。第三,需按照鄉村地區學生普遍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加以設計與規范,使學生自覺接受職業教育,為進行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其二,與技能技術相融合實現教學信息化發展。教學行政部門須從多角度入手,一方面提升職業教學精細化水平,強化城鄉職業教學共生力度。另一方面,逐步形成特色教學模式。此外,教育部門一方面要采取科技引領、文化帶動、理論學習等多種途徑,用現代思維與視角增強對農村職教發展戰略和基礎理論研究的兼容性,積極開辟農村職業學校新發展路徑。另一方面,建立農村“互聯網+教育”新發展體系。教育部門要依靠信息,鋪上全國范圍內的網絡“高速路”,在農村建立現代信息技術云課堂,積極進行城鄉教育網上交流,以此擴大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共生力度。

其三,完善“互聯網+職業教育”評價考核體系機制。一是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政策實施全過程的有效監控,以確保對城鄉職業教育的資源利用效率。二是繼續健全對“互聯網+職業教育”效果的評價機制,其中包括“互聯網+職業教育”服務效果的評估、教學資源庫建設評估、教師培訓管理有效性評估、服務農村振興資金保障效果的評估。三是依托于國家信息化建設質量監督評估系統指標體系,依據服務城鄉職業教育計劃實施的規范性內容、成效、服務質量等開展量化考核,將評估成果運用于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職業教育資源管理運行過程中。

猜你喜歡
競合共生教育資源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共生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銀行理財子公司:開辟大資管競合之道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不作為的過失競合
競合之道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