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兩個結合”的科學內涵、邏輯理路及其時代價值

2023-02-23 21:57葉少文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兩個結合時代化中國化

葉少文 劉 頓

(延安大學 陜西 延安 716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薄皟蓚€結合”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豐富發展的科學認識,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來不斷探索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探賾“兩個結合”的科學內涵、邏輯理路及其時代價值意義非凡。

一、“兩個結合”的科學內涵

準確把握“兩個結合”的科學內涵,需要從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出發進行深入地理解和闡釋。作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重要論斷,其科學回答了如何推進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為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為了更加全面系統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的精髓,并將其融入中國的現實情況,這就需要深入理解其科學內涵。中國文字中表述的“實際”的概念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指客觀現狀,另一類是指人們的行為。毛澤東在其著作中經常使用這一概念的雙重表述。因此,中國的具體實際不僅僅局限于歷史和現實發展過程中對客觀存在的事物和狀況的認識,還包括發展過程中歷史和現實的實踐。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是也需要在中國的具體實踐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與中國國情的緊密結合下,形成了獨特而深遠的科學內涵。通過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基本方法,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在結合過程中不斷實現理論創新發展,形成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并用以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體來看,一是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解決中國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推動社會發展進步;二是要立足中國具體國情和客觀實際,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對教條主義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以開拓性思維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三是要堅持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的有機統一,積極探索和解決當前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新的發展成果,全面把握當今世界、人民及時代面臨的實際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探索提供強有力的指引。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边@一重要論斷充分揭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今天的中國之所以能走上一條充滿活力、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不是一個偶然地發展過程,而是得益于中國悠久的歷史傳承和豐厚的文化底蘊?!皟蓚€結合”中“第二個結合”的核心要義,就是通過深入挖掘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并將其與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相互融合,從而構建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馬克思主義要堅定不移地發展,必然要與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將馬克思主義這棵科學真理之樹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使其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從而使其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持久地影響著未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內涵豐富、影響深遠,其中包括安邦定國的智慧、自律自省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態度,以及融匯各種文化元素的表達形式。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這些世代流傳的優秀價值觀念、倫理準則以及社會規范已被人們廣泛接受,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包括了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如詩歌、書法、繪畫等。它們不僅代表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更蘊含著深厚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塑造了中華兒女獨特的歷史文化基因,在與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結合中顯現出巨大的偉力和深遠的價值。

二、“兩個結合”的邏輯理路

“兩個結合”是中國共產黨在偉大實踐中不斷取得發展和進步的本質要求。厘清“兩個結合”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必須將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從理論、歷史、實踐三個維度出發,探析“兩個結合”產生的邏輯理路。

(一)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當代發展

理論邏輯為科學理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學理支撐,也為理論創新提供重要的發展條件,并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科學的方法論指導。理解“兩個結合”產生的理論邏輯需要從馬克思主義者的深邃思想和偉大實踐中尋求學理依據。

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條,而是科學的方法論指導。馬克思主義者在引領社會變革和開展革命斗爭過程中,始終強調要以科學的態度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認為,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必須與同時代的特征緊密結合起來。在具體實踐探索中,列寧科學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并將其付諸革命實踐之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這些經典論斷和科學實踐無不深刻闡釋了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絕不能完全照搬照抄馬克思主義理論,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開放發展的理論特性。

實踐探索永無止境,理論創新隨著實踐的推動也絕不能止步不前。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產生雖具有不同的社會根源、階級基礎和思想源頭,但科學理論散發的真理性光芒卻存在著天然同一的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民惟邦本”的治理思想、“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等價值觀念同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智慧愈發契合,在實踐上彼此互相成就,造就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形態?!皟蓚€結合”是在繼承前人優秀文明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科學理論成果,不但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注入新的活力,而且為中國的崛起、國家的繁榮強盛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傊?“兩個結合”科學論斷的出場,既汲取了優秀文明成果的思想養料,又在偉大實踐中實現了理論創新,既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發展與理論發展的需要,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體現,二者在“雙向互動”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當代發展。

(二)歷史邏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必然選擇

“兩個結合”重要論斷的歷史出場,是以“一個結合”為基礎和前提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和發展問題進行了思考和討論。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初步形成。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庇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論斷得以扎根在中國大地,并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國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調整,在此基礎之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第二次結合”,進一步豐富了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認識在實踐中繼續得以深化和發展。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為指導,緊密結合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國內外的復雜形勢以及世界社會主義的嚴峻考驗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則應該在不斷深入理解客觀世界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實踐應用。進入新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深刻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和經濟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诖?這些科學論斷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演進歷程。

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探索中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科學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边@為“第二個結合”科學論斷的提出,進而從“一個結合”向“兩個結合”的轉向和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思想基礎?!皟蓚€結合”的產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結晶,對于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和社會進步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價值,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實踐邏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兩個結合”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它不僅是一種理論概念,更是一種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茖W認識和把握“兩個結合”產生的實踐邏輯,需要從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路徑和時代訴求來理解“兩個結合”產生的現實意蘊。

從實踐路徑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畏艱難險阻,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且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道路,并取得了“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的創新性發展。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實現了從積貧積弱到加速崛起,從一窮二白到逐步富強,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出適合我國具體實際的科學理論和實踐道路。不同時期的領導人根據中國實際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引,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帶領中國人民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困擾,推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實現了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進而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壯舉,消除了絕對貧困,并以斗志昂揚的姿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皟蓚€結合”科學論斷的出場,是對中國社會實踐歷程、實踐基礎、實踐理路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理性表述。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兩個結合”科學論斷的實質性內容,構成了“兩個結合”科學論斷出場的內在動力。

從時代訴求的角度來看,時代和實踐的變革呼喚著理論的創新發展,從而更好地推動實踐發展和社會進步。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各國都在尋求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獨特實踐路徑,不斷探索治國之道,“兩個結合”正是中國為了滿足發展需要形成的獨特的思考模式和實踐經驗。新時代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總結自身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證明,要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充分總結社會發展規律,推動理論發展和社會進步,并以“兩個結合”作為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實踐指引前進的方向。

三、“兩個結合”的時代價值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深化對“兩個結合”科學內涵和邏輯理路的理解,對于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以及引領人類社會進步等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為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注入生機活力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是探索真理、揭示真理的實踐過程,從“第一次結合”到“第二次結合”,再從“一個結合”轉變為“兩個結合”,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有機統一?!皟蓚€結合”作為新時代新階段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為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注入生機與活力,拓展了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實踐路徑。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發展為我國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兩個結合”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發展,并愈發體現出其時代性的特征和價值。具體來說,一是從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出發,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提煉經驗,并在總結自身經驗過程中形成了諸多理論創新成果,并以此指導著我國的具體實踐,取得了一系列的現實成果。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精髓,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智慧,既讓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融通中得到豐富和發展,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結合中實現創新性轉化,更好地指導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二是從民族性來看,中華民族文化歷經時代變遷仍然經久不衰并代代相傳,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向互動中展現了豐富的民族特色,形成了中國人民特有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兩者的結合中使馬克思主義更好地貼近人民、服務于人民,真正根植于人民群眾,從而推動人民群眾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定全體人民的理想信念,指導著人民群眾的科學實踐。三是從話語體系轉化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在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對于主要矛盾的理論表達,習近平總書記緊密結合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民間諺語,提出了“牽牛要牽牛鼻子”的生動表達,使人民群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話語轉化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科學發展和廣泛傳播提供了持久動力。

(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凝聚精神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中國式現代化的獨有特色?!皟蓚€結合”就是我國在推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過程中產生的科學論斷,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思想密匙和精神力量。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始終遵循“兩個結合”的科學指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一方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植根于中國的具體實踐中,使中國人民在社會發展中普遍受益,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切實維護和保障,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勝利,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在融合過程中相互成就,產生了眾多理論創新成果,既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蓬勃發展,又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更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成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并為廣大人民群眾致力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更有激情、更具活力地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當前,資本主義主導下的西方現代化國家披著民主、自由的外衣,實則種族沖突、貧富兩極分化和政治極化等問題日益顯現,在實現和發展現代化道路上矛盾重重,如何解決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矛盾是各國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皟蓚€結合”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中的經驗總結,是對如何實現現代化道路的科學回答?!皟蓚€結合”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的重要論斷,既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又體現了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精神和人文關懷,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精神力量。

(三)為引領人類社會科學發展提供歷史經驗

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兩個結合”正是在中國百年歷史進程中產生的歷史經驗和科學指南,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科學的經驗借鑒和方法指導。廣大發展中國家將馬克思主義同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借鑒和學習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同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進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有利于各國在實踐探索中更加科學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是回答時代、世界和人民之問的科學指南。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斷顯現,并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眾多理論創新成果,這些理論創新成果不僅為我國社會發展提供方法論指導,同時也為各國發展進步提供了有益的科學指導和經驗借鑒。一方面,通過借鑒“兩個結合”的科學理論使各國在面臨發展問題時能夠立足本國具體國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自身發展謀篇布局;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智慧,在與馬克思主義結合過程中散發著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世界,不僅為中國發展提供科學指導,也為人類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思想智慧?!皟蓚€結合”的科學思想為世界各國弘揚本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科學方法,世界各國可以充分借鑒“兩個結合”的思想智慧,以本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自己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堅定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將馬克思主義和本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中的前沿和熱點問題結合起來,為自身發展提供科學的行動指南。

四、結語

“兩個結合”是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的重大理論貢獻。其在推進偉大實踐中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引領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皟蓚€結合”蘊含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學理支撐、豐富的歷史經驗以及具體的實踐路徑。在實踐探索中,“兩個結合”的科學思想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注入生機活力,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凝聚了中國力量,推進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猜你喜歡
兩個結合時代化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不斷推動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
——評《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新時期重談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兩個結合”
基于“兩個結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關于做好兩個結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水平
試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
“時代化”視角下的毛澤東思想——兼論“國際時代”與“國內時代”及其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