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與科學》2023年總目錄

2023-02-23 03:44
民主與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生態

卷首語

科技當自強/張培富1.P3

專稿

建設安全永續、生態健康、綠色發展的美麗幸福大草原

——九三學社中央草原生態文明建設參政議政五年工作綜述/馬小霞1.P8

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貢獻力量

——九三學社中央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參政議政五年工作綜述/劉鳳霞1.P11

中國社會的個體化意味著什么?/泮偉江2.P3

公共衛生的立法規制/徐愛國3.P3

一本書了解草原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草原生態文明建設藍皮書(2012—2022)》序/武維華4.P3

紀念褚輔成先生 /邵鴻4.P5

《鄉村衛生健康實用手冊》修訂版序/叢斌5.P3

發揮九三學社資源優勢 推動科普工作創新發展/武維華6.P3

通識科技

科學的目的、精神和方法/張雙南6.P5

新時期科普創作的新認識/吳家睿6.P8

封面人物

蔣齊:扎根沙海/王卓1.P14

李道季:為海洋微塑料研究不遺余力/潘真2.P8

陳蘭英:中國臨床藥學奠基人/孔瑤竹3.P10

愛國救國報國革命志士褚輔成/褚律元4.P7

楊青:在希望的田野上/孔瑤竹 趙亮5.P4

周堯:蝶神赤子心/張璐琳6.P12

紀念褚輔成誕辰150周年專題(上)

褚輔成與國民參政會/黃華 郭祥4.P16

抗戰初期褚輔成在浙東與中共合作抗戰的一段史實/王天松4.P21

褚輔成與反美扶日運動/張曉鵬4.P25

紀念褚輔成誕辰150周年專題(下)

褚輔成與九三學社/王世鐸5.P10

褚輔成與國共合作研究/薛慶超5.P20

九三論壇

聚焦科技創新 助力高質量發展

——九三學社中央提交全國政協提案摘編2.P13

草種業振興與草原生態保護

——九三學社中央第34次科學座談會5.P23

退化天然草原生態修復適用草種的選擇與利用/李擁軍5.P24

三江源草地多功能協同提升的科學問題及實踐/趙新全5.P27

我國草原生態修復用種的機遇與挑戰/董世魁5.P32

正確認識毒害草 科學管理草原/侯扶江 謝凱麗5.P36

加快鄉土草種繁育 助力草原生態修復/邢旗 王召明5.P38

黃河流域水資源高效利用

——九三學社中央第35次科學座談會6.P18

流域洪水資源化利用路徑與技術/張建云6.P19

黃河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寧夏實踐/馬秀珍6.P20

依法管理,科學調度,全方位提升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質效

/周海燕6.P22

黃河泥沙工程控制理論與關鍵技術/張金良6.P24

抓住黃河流域暖濕化機會窗口,助力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祝從文6.P26

黃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建議/陳怡平6.P27

統籌推進,提高水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水平/楊尚寶6.P29

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深入推進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張華平6.P30

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常帥6.P32

科學傳播

天命:通往25世紀之路/劉永謀1.P20

為什么要獎勵科學家?/王駿1.P24

“科玄論戰”:百年再反思/馮超 王駿2.P22

“終結者”進化:美國人如何想象機器人/劉永謀2.P25

對GPT及未來人機融合智能的思考/劉偉2.P31

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楊繼國2.P35

中國遭遇的逆全球化困境是否可解?/李俠3.P17

專家與大眾:人們為何對專家不滿?/劉永謀3.P20

人機融合智能與倫理/劉偉3.P26

“中醫科學化”的發軔、演變與轉歸/劉洋 鄭俊一3.P29

“AI覺醒”:我們需要超級人工智能嗎?/劉永謀4.P30

為什么智能問題很難突破?/劉偉4.P36

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人類面臨嚴峻挑戰/楊繼國5.P42

超級平臺:大模型的發展方向與挑戰/段永朝5.P46

弘揚科學家精神 團結引領科技工作者建功新時代/張超5.P50

加快數字化轉型 縱深推進群團組織改革/齊培瀟5.P53

關注

如何理解經濟學的預測能力/馮興元 顧忠銳1.P45

平衡好鼓勵發展和防范風險關系,促進金融科技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王汝芳1.P47

主流經濟學的謬誤/馮興元2.P44

重溫歷史記憶 傳承合作初心

凝聚九三智慧 共筑復興之夢/程春明 郭寧3.P44

歷史的回響/李存杰 閆清閣3.P46

貨幣的本質與起源/馮興元 孟冰3.P49

農業產業鏈數字化轉型與平臺壟斷治理分析/曹博3.P52

人口負增長真就那么可怕嗎?

——基于多元回歸的中國人口出生率探析/谷昭逸 李俠4.P55

關注·文化建設

奠立在文化自信基石上的新時代文化思想/張允熠6.P34

文化自信:明確“第二個結合”的邏輯必然/單俠6.P37

富有包容性的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毛時安6.P41

民主經緯

人體試驗的醫學倫理與法律責任/徐愛國1.P27

基層“參與式”民主協商:社會公眾列席鄉鎮(街道)會議/張杰1.P34

新時代人民政協協商文化的價值意蘊及其培育

——基于“思想政治引領與廣泛凝聚共識”視角/姜河燕 劉軍1.P38

全面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的重大意義與政策建議

/范柏乃 余鈞2.P39

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馬永信2.P42

“兩個毫不動搖”的所有制思考/陳利浩3.P35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治理

——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為視角/高勝寒3.P40

數智時代的治理需求與治理創新/王汝芳4.P40

財富“用途分類”初探/陳利浩4.P44

合同案件不可抗力法律適用研究/張杰4.P49

產業鏈政策:優化產業政策與強化競爭政策的結合點/欒群5.P55

提振企業家信心 弘揚企業家精神/王桂林5.P58

從法規和政策上落實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陳利浩5.P63

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問題研究

/賈國哲 曲兆文 牛玉琰 畢冬冬 尹煥凱6.P43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生長邏輯及創新維度/李艷萍 李偉娟6.P50

如何讓村民在古村落保護發展中富起來

——“人人是股東,人人是文保員”諸葛模式調查報告/范柏乃 黃睿琳 許佩秦 陳孝紅6.P53

建設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專題博物館? 讓元代遺珍重現風華/九三學社漳州市委會6.P57

緬懷與紀念

執著追求 報效祖國

——紀念陳建功誕辰130周年/李湖江6.P59

社員風采

殷若男:不辭長做“九三人”/顧夏2.P49

鄭家文:在希望的田野上/彭超 趙國英2.P52

張虎才:高原“知湖人”/張倚銘 李軍蓓 張瑩瑩4.P64

趙靜:用科普架起“救命橋”/趙銘5.P67

史海鉤沉

建筑可載印跡

——記長樂路39號/陳賢國1.P50

魏建功與《歌謠》周刊/李湖江1.P54

林飛卿:我國免疫學奠基人之一/曹曉燕1.P57

文獻之中別有趣味

——記憶中的沈燮元先生/侯印國2.P57

徐佐夏和青島醫學院成立始末/門國鋒2.P61

《南湖文化名人褚輔成》述評/李湖江2.P66

我和李恒老師的最后一次爭論/周浙昆3.P56

活一天就干一天工作

——追憶劉瑞玉院士/姜玉蘭3.P59

裴文中先生籍貫問題小議/李國強3.P64

從4個數字看九三學社青島地方組織初創期的社會影響力/張俊杰5.P70

雷海宗在西南聯大的教學活動研究/李國強 金源云6.P63

開卷有益

經濟學構成了社會合作的底層邏輯/朱海就1.P62

六根重塑:元宇宙的盛宴?

——《虛擬現實的終極形態及其意義》推薦序/段永朝2.P70

為什么德國不同

——《為什么是德國:德國社會經濟的韌性》推薦序/吳晨3.P68

國運升級點

——《芯片戰爭》推薦序/萬維鋼3.P72

關于愛因斯坦一封信的翻譯與理解/張緒山3.P76

口述史: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的重要手段

——以《熱貢藝術及傳承人·唐卡》叢書為例/李耕3.P78

人類財富與福利增進的原因/馮興元4.P67

利息是如何產生和決定的/馮興元 孟冰5.P77

人文茶舍

乾隆末年皖南基層的社會矛盾及應對方式

——從考訂一份標明乾隆十七年休寧縣文書時間說起/李傳璽1.P64

晉商、晉南商幫與西北商貿/仝建平1.P68

弦歌共樂,要他年合力拄乾坤

——讀胡國瑞《木蘭花慢·題建始中學校友回憶錄》/王立1.P73

梢子面,油潑面,biángbiǎng面及其他/李醒民1.P77

濕地有大美而不言/徐迅雷2.P78

胡適與吳承仕等人關于“除非”的討論/李傳璽 李啟明4.P71

“一二·一”烈士潘琰的湖北聯中情懷/王立4.P77

《新青年》:從文化先鋒到革命羅針/朱少偉6.P68

從《尚書》“九德官人”說看為官立德/曲曉萌6.P71

武陵山系大江東/王立6.P73

此土此鄉,莫失莫忘/雪歸6.P77

猜你喜歡
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大營鎮生態雞
生態之旅
潤豐達 微平衡生態肥
生態保護 有你有我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