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智慧作業系統應用探索

2023-02-24 04:25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作業系統個性化智慧

王 芳

(大連教育學院小學研訓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1)

作業是教師依據學習目標設計的任務,是學生利用非教學時間自主學習的過程,具有鞏固知識、提升能力、養成習慣、塑造品格、形成價值觀等作用。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均明確提出,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為全面貫徹與落實《意見》,我們以智慧作業系統為平臺進行探索。

一、智慧作業系統組成

智慧作業系統分為反饋層、作業層和內容層。

反饋層部分包括教學互動、學情報告和即時性反饋三個層次;作業層部分包括朗讀與背誦、規范字書寫和整本書閱讀三個模塊;內容層部分包括教材同步、課外經典和推薦書單三個主題。在智慧作業系統中,教師通過發布任務、任務檢驗、學情分析和針對性指導,實現學生作業設計、實施和評價;學生通過學生端接受作業任務、AI 校驗和提交作業;家長通過學情報告對學生的作業任務進行監督。

二、智慧作業系統特色

1.多重智能技術為作業系統賦能

作業設計方面。智慧作業系統能基于AI 和大數據智能化實現精準教學。系統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數字化作業設計內容,包含詩詞、文章、時事的音頻和視頻等,也包含主觀題、客觀題、作文、朗讀評測等作業練習環節。教師可利用智能化教學輔助工具,即時設計作業任務,實現在線組建班級、發布朗讀或寫字作業任務、布置整本書閱讀作業和學生作文任務,同步收取學生作業結果,并自動評分,通過知識圖譜監測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指導。

作業實施方面。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點,以開放、共享、交互、協作為基本特征,智慧作業系統重塑師生、技術、環境等關系,打通空間、時間、知識之間的壁壘,為學生學習融合提供條件,既能夠滿足各個階段的學生需求,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擴大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思維能力,進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綜合素質培養奠定基礎。

作業評價方面。教育大數據是進行多維度、立體化評價的重要依據,對作業大數據的分析有助于實現從單一維度評價向多維度評價轉變,實現教育決策的精準化[1]。智慧作業系統基于作業數據構建知識圖譜,能夠實現對作業質量的智能化、立體化評價。

2.兼顧群體需求和個體成長

智慧作業系統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學習理論,把虛擬數字應用于智慧學習領域,打造AI 驅動下的新一代人機交互平臺技術——AI 虛擬教師,面向學生提供在線教學和作業反饋,實現與學生24 小時在線交流,隨時隨地解答學生問題。這不僅能提升教學效率,還能保護視頻教學中的個人隱私。情緒識別、手勢識別可為智慧學習進一步賦能,實現兼顧群體需求和個體成長。

3.精準幫扶

借助線上語文教學平臺、豐富的語文數字教學資源、多元的線上主體交互手段,智慧作業系統可以開闊學生語文學習視野,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端正學生語文學習態度,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的綜合發展[2]。智慧作業系統踐行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個體差異、鼓勵肯定學生語文學習過程的進步和發展,并以精準幫扶作為增值點,即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尋求改進措施,促使每個學生健康發展,構建開放的、動態發展的評價體系。

三、智慧作業系統功能

1.點面結合——達成群體與個體雙贏

實現普適性作業與個性化作業結合。傳統作業中,無論是口頭朗讀作業還是生字書寫作業,教師在布置后,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督促與檢查。針對普適性作業管理中的難點,智慧作業系統構建基于AI 技術的核心素養作業發布與評價管理,系統會自動評價學生完成情況,以及計算作業用時,精確控制作業量。

統編語文教材建構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的閱讀體系,強調課外閱讀課程化、課外閱讀課堂化。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要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無論是統編語文教材,還是新課程標準,都特別強調課外閱讀、整本書閱讀或經典誦讀等。傳統課外閱讀或經典誦讀類作業的形式大多依賴于紙質書籍,給學校、學生增加成本負擔。同時試卷檢測手段略顯單一,消耗教師較多精力,無法真正及時評價學習效果,更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針對個性化作業管理中的難點,智慧作業系統構建基于AI 技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

普適性與個性化作業既滿足每位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生群體要求,也有效節省教師的時間和精力等。

實現自主性作業與選擇性作業結合。學生做作業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獲得的過程,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過程。智慧作業系統能夠實現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內容,自主設計作業完成方式,自主提升作業完成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學習活動支配和控制的權力和能力。

智慧作業系統按照語言學習規律,引入情境教學,提供分級診斷、分級學習、升級考試、專項訓練和模擬測試等作業練習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基于學校內日常作業、周測,以及考試等學習數據個性化學習手冊,進行科學分析,在不改變學生紙筆作答習慣的前提下,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出學生薄弱的知識點,為每個學生制定針對自身薄弱項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提升學習效率。[3]學生在個性化學習方案的指導下,開啟進一步的自主式探究學習。在智能技術的加持下,作業的設計與布置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通過大量探究獲得知識,以此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與創造能力。

2.提質增效——開展多維度立體化評價

實現個體作業縱向評價。智慧作業系統借助語音識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打造面向小學生的學生朗讀評測體系和自適應學習系統,解決語文學習環節的諸多難題,極大提升教與學的效率。教師借助平臺向學生布置課文朗讀任務,基于學生完成情況,選取每篇課文朗讀的最高分進行累加,累加分數除以全書課文篇數,作為該學生的朗讀素養測評分數。期末,教師以平臺大數據的測評成績作為學生的朗讀成績。這就是縱向對學生個體作業的評價。

實現人機聯動。人機聯動,主要體現在教師通過在線教學、發布學習任務,將課內學習場景延伸至課堂之外,同時,提供豐富的人文素養學習內容供學生在課外場景學習使用,從而實現學校與家庭的多維度、多層次聯動。在獲得教師發布的任務后,學生利用學習畫像模型和智慧測評,進行學習分析與認知診斷,并接受由系統推送的適配學習資源、個性化學習路徑、合適的學習群組,助力核心素養培養[4]。人機聯動有效創設融合的學習空間和智慧安全的學習環境,運用線上與線下同步的教學方式,協同助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實現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結合。傳統的作業評價更關注結果性評價,通常以紙質呈現,用分數或等級評價學生學習情況,而對于學生的日常學習態度、學習熱情等多靠教師主觀評價,評價方式呈現主觀化、單一化、絕對化的樣態。智慧作業系統體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促進了教學評價的變革。在評價方式上,作業系統可以借助數據采集和分析技術,記錄學生學習的動態數據,生成精準的個人學習情況數據報表,形成動態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的教學評價,實現質性評價與量性評價的結合,不僅有助于發現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和素養上的優勢和不足,還可以為教師改進教學和激發學生學習潛力提供建議,發揮立體化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

3.良性循環——實現教學評提升

基于作業反饋針對性設計教學。作業發布與評價管理中,作業設計內容豐富,學生完成作業方式便捷高效,學生完成作業后評價即時有效,作業反饋分析一目了然。語文學科與AI 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能圍繞語文學科關注的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漢字書寫能力和整本書閱讀能力的訓練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并獲得即時性的評價反饋。

基于學生差異個性化改進教學。智能語音評測使用原始打分和專家評分系統,對語義信息和非語義聲學信息打分,以準確度、流利度、清晰度、音量、語速5 個指標作為評測維度,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普通話朗讀評測服務,并提供實時的糾錯,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反饋,有效幫助學生提高普通話口語水平。

智能漢字書寫技術通過學生自主上傳手寫字圖像,及時給出單次書寫測評結果,并通過用戶的高頻次使用,給出過程性評價結果及成長路徑,把枯燥練寫、無量化目標的日常寫字變成任務驅動式學習,能夠通過直觀的數據反饋練字情況。

智能書寫評測工具作為輔助教師評價漢字的工具,可以減少教師在基礎評價上的時間,提高學生整體書寫水平。智能書寫評測工具易上手、可用性高、評測準確,能夠極大減輕教師和學生的作業負擔。

基于大數據的差異化智能測評。智慧作業系統通過自動分析學生作業照片和文本,自動關聯相應的要點和難點,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可能性。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作業系統根據知識點關聯性,制作知識圖譜,準確判斷學生的學習水平,推送與之相匹配的學習計劃,提供個性化指導方案,同時促進教師改進課堂教學。這就是通過評價學生作業,獲得反饋信息,再調控課堂教學,實現教學過程的監管和個性化教學,有效促進教學評一致性。

猜你喜歡
作業系統個性化智慧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全球智能電視出貨份額破五 中國占比遠超海外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有智慧的羊
無塵化粉碎作業系統
無塵化粉碎作業系統
智慧派
基于平行系統理論的礦山安全作業系統的建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