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論視角下未來鄉村建設路徑研究

2023-02-24 23:06王雨豪
山西農經 2023年22期
關鍵詞:烏鎮村民建設

□王雨豪,冉 琰,王 譯,李 婷

(浙江農林大學,浙江 杭州 311300)

2021 年,黨中央、國務院將浙江省選為全國共同富裕示范區,為全國實現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在浙江省城市未來社區建設的影響下,省內杭州、衢州、溫州、麗水等地區就鄉村層面開展了大量自下而上的實踐探索。2022 年1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未來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并公布了全省首批100 個未來鄉村建設試點村名單,這標志著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正式拉開帷幕。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對于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共同富?;締卧哂兄匾默F實意義。

1 未來鄉村建設的戰略意義

1.1 未來鄉村建設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未來鄉村建設的目標與共同富裕的目標是一致的。首先,未來鄉村旨在以人為中心,實行共建共享,由人民群眾參與建設,發展成果也由全體人民共享。其次,未來鄉村旨在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最后,未來鄉村旨在實現鄉村全面發展,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民生事業等方面,達到高質量城鎮化建設水平。

1.2 未來鄉村建設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受逆全球化、老齡化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呈下行趨勢。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任務,未來鄉村建設有利于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共同富裕。首先,未來鄉村能進一步激發投資需求,為經濟發展提供動能。其次,未來鄉村能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同時推動現代工業體系的建立、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相關產業的優化升級。最后,未來鄉村能進一步激發內需潛力。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推進,城鎮居民的增加致使其生產消費活動向城鎮聚集,從而釋放出更大的消費需求,提高了我國居民的整體消費水平。

1.3 未來鄉村建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我國一直以來將“三農”問題視為重中之重,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未來鄉村建設是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首先,關注農業現代化。支持和引導鄉村產業發展,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其次,關注農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維護農民享有的平等權利,提升農民平等發展的能力,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最后,關注輻射帶動作用發揮。在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更好地推動城鄉共聯共享。

2 未來鄉村建設的內在機理

2.1 未來鄉村建設的內涵

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以“一統三化九場景”為依托,即以黨建工作為引領,突出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打造產業、風貌、文化等九大未來場景。從理論上來看,未來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理論和方法在發展視域之下的創新,是立足鄉村、面向未來的制度設計和實踐探索。從實踐上來看,未來鄉村建設是浙江省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所取得的成果基礎上,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抓手,是新時代美麗鄉村、數字鄉村等建設的遞進。

2.2 系統論視角下未來鄉村建設的要素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未來鄉村建設是一個系統的整體,以規劃為前提、產業為基礎、生態為特色、治理為保障、數字建設為趨勢、鄰里建設為重點、文化建設為特質,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立足共同富裕目標,必須推進規劃科學化、產業特色化、發展生態化、治理人本化、生活智慧化、鄰里社會化、文化可持續化一體發展。

2.2.1 規劃科學化

科學規劃是未來鄉村建設的前提。在未來發展的視域下,要對鄉村進行空間、產業、人口的總體布局和建設。各鄉村在空間改造方面各有千秋,總的來說,鄉村空間布局與使用要以科學規劃為引導,以村民的生產、交往、活動、娛樂、休閑等諸多活動為出發點,滿足村民的基本需求。例如,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月亮橋村,首先,通過整治建筑、美化環境、修建綠道等一系列措施,對鄉村環境進行了大規模改造。為滿足村民醫療、養老、娛樂等各方面需求,月亮橋村康養中心集月鄉云診、月鄉食堂、月鄉澡堂等功能區于一體,使村民們足不出村便能享受各種優質服務。其次,吸引眾多“新農人”進行農業產業化、規?;洜I,大力發展玫瑰園、草莓園、獼猴桃園等新型農業,使特色農業成為月亮橋村新標簽。最后,月亮橋村村集體統一回收閑置農房,采用出租、合作經營的模式,吸引一大批“新農創”前來發展高端民宿等第三產業,并建設月亮工坊、山院、茶院等高端民宿。鄉村空間規劃的科學化不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高端民宿的發展也助推了未來鄉村建設。

2.2.2 產業特色化

特色產業是未來鄉村建設的基礎。鄉村產業發展要根據本村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確定自身特色與發展方向,為村民提供工作崗位,增加村民和村集體收入,增強村民對村集體的認同。例如,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橫港村,在保留了鄉村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將藝術融入其中,發展鄉村藝術,同時憑借著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具有豐富“鴨文化”的農業基礎,大力發展以“鴨文化+親子研學”為主題的特色旅游產業,實現了鄉村產業特色化,帶動了鄉村整體經濟發展,使其實現了華麗蛻變。烏鎮鎮陳莊村雍泰農場則以農業為基礎,采用數字化管理,打造智慧大棚,發展智慧型農業,同時通過開放采摘園、鼓勵研學等方式吸引游客,發展鄉村旅游業。太湖源鎮指南村和天目山鎮月亮橋村依靠特色農業、高端民宿、鄉村特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勢資源,發展了一套適合自身的農文旅融合型特色產業,推動了鄉村產業轉型。

2.2.3 發展生態化

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持續重視,鄉村生態化發展愈顯重要。鄉村發展生態化的最終目的是推進可持續發展,因此,要高度重視環境治理、保護和美化。一方面,可以通過推進垃圾分類、建立村民共同監督體系、實施衛生包干到戶、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開展環保宣傳等方式開展環境保護。另一方面,可以與所在地方高校、環保企業深化合作,共同推進鄉村生態建設。例如,太湖源鎮指南村與浙江農林大學、浙江雙良商達環保有限公司合作,針對全域景區建設,建立了農村生活污水站點和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站點,并運用新技術處理村莊污水與有機廢棄物,經處理的污水和有機物可分別用于灌溉和施肥,不僅解決了生活污染物的治理問題,還促進了資源的科學高效利用,成為全國農村環境治理的典范。隨著鄉村生活環境的優化,村民們的生態意識也逐步提高,開始自覺保護村落環境,改造自家庭院景觀,也促進了鄉村綠色生態化產業的發展。例如,月亮橋村在改善生態環境后,建設玫瑰園,種植食用玫瑰,打造了集花卉種植、賞花、花園婚慶、休閑和花茶制作等項目為一體的綠色生態旅游業,在生態化發展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指南村則憑借自身優美的“紅葉風景”,形成集特色農產品銷售、采摘園、特色民宿、夜間游覽、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多業態綠色生態產業。

2.2.4 治理人本化

現代治理是未來鄉村建設的保障。未來鄉村建設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追求,因此,要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村民的主體地位。例如,烏鎮打造了“云享烏鎮”智慧治理平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組建“烏鎮管家聯動中心”。烏鎮管家微信小程序將數字化應用于小鎮生產、工地、水利、街區治理、防疫、管理等多個場景。每個烏鎮居民都可以通過這個小程序申請烏鎮管家的職位,通過審核并接受相關培訓后即可成為烏鎮管家。烏鎮管家可以通過做任務獲得積分,該積分可換取烏鎮文創商店的禮物,這種智能且新穎的管理模式充分激發了烏鎮人民的“主人翁”意識,實現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

2.2.5 生活智慧化

智慧生活是未來鄉村建設的趨勢。近年來,信息技術在鄉村發展中的廣泛應用,不僅讓生活更加“智慧”,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質,而且對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各村在產品銷售管理、鄉村治理、道路交通、環境污染監測、農業生產、教育等多個領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信息化手段。例如,月亮橋村積極引進智慧問診系統,該系統可實現血氧、血壓、心電測量等數據的采集、記錄,并可通過遠程問診系統使村民實現足不出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的服務,為老人的日常檢查提供了保障,使得生活更加便捷。太湖源鎮指南村將治理、文旅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打造了“幸福碼”,通過“幸福碼”發布農產品信息、預訂民宿、公開村務、征集民意等,促進鄉村旅游業智慧化發展,同時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烏鎮的“云享烏鎮”通過構建“一底座、兩路徑、多場景”的工作體系,提高了地方規劃、管理、服務等工作的智慧化水平,建設了科學、高效的數字化烏鎮。其中,烏鎮管家微信小程序可實現定點巡邏、解決群眾糾紛、交通堵塞、上報險情等功能,新的多場景應用工作體系縮減了企業安全檢查時間,實現街區無人值守,使信息處理更加便捷。

2.2.6 鄰里社會化

互動鄰里是未來鄉村建設的重點。在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中,打造未來鄰里場景主要包括利用公共空間和場所,改造提升配套設施,建設村民互動交流的場所。完善村規民約,弘揚傳統美德,加強困難幫扶,打造15 分鐘幸福生活圈[1]。例如,月亮橋村始終把建設鄰里社會放在重要位置,村委大力建設月鄉云診、月鄉食堂、月鄉澡堂等功能區,為老年人社交互動提供新場所,同時滿足村民醫療、養老、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真正讓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2.2.7 文化可持續化

文化傳承與發展是未來鄉村的特質。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調查發現,各村都采取了一定的保護手段,包括編入教材、通過各類活動展示、制作文化名片、建強傳承隊伍等。烏鎮鎮陳莊村是有名的竹編之鄉,傳承于此的烏鎮竹編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在20 世紀90 年代后期,全國范圍內塑料制品的興起嚴重沖擊了竹編市場,大量竹器廠關閉,竹編行業一蹶不振。但是陳莊村村民們并未放棄對本村傳統文化的傳承,結合農文旅的發展,建立了“竹蕓工坊”,自主研發了各類竹編DIY 產品,通過開設研學課程傳播竹編歷史和文化,傳授相關編制技藝,讓更多村民和游客了解到烏鎮竹編的美。除竹編外,陳莊村還建立了非遺老字號“泰豐齋”姑嫂餅的駐村點。作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泰豐齋”自建了姑嫂餅博物館,開創了“研學+體驗”項目,讓游客更生動地體驗姑嫂餅的歷史文化與制作工藝。

3 未來鄉村建設的主要問題

隨著未來鄉村建設的開展,鄉村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

3.1 產業結構亟須優化

近年來,雖然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較快,但仍以第一產業為主,產品附加值較低,科技含量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市場競爭力不足。在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中,農村生產第一產業占比較大,產業結構亟須優化,特色產業存在方向不明確、效益不突出等問題。如何實現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同時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是鄉村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3.2 生態資源運用不夠

早期,一些鄉村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在生產和生活中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例如,農業生產大量用到的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未經科學配比和處理,對農田土壤和周圍水資源產生污染;農村對企業排污的監管不夠完善,會破壞農村整體生態和形象;村委和社會力量對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宣傳不力,村民環保意識不強、生活中貫徹執行不到位,會影響生態環保觀念的樹立和美麗經濟的發展。

3.3 科技手段應用不足

科技手段能夠為村務管理以及村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一些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不具備智慧化生活和智能化管理的基礎。根據調研發現,道路交通、環境污染監測的信息智慧化程度分別為54.5%和47.0%,與未來鄉村的信息化建設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除此之外,在農、林、牧、漁等第一產業的生產中,信息化程度僅為31.5%,信息化水平較低。同時,農村中老年人口比例較高,對新興技術的接受度較差,影響了信息技術在農村的推廣。

3.4 傳統文化逐漸式微

以往農村社會主要通過傳統倫理觀念和村規民約來調整、平衡鄰里之間的關系。在快速城鎮化的背景下,村民在生產、生活等方面都發生了一些改變,鄉村的傳統文化逐漸式微。尤其隨著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村傳統文化傳承愈發困難。除此之外,留守鄉村村民不合理的年齡結構也使得文化宣傳工作變得更加困難,農村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面臨著較大困難。

4 推進未來鄉村建設的策略

通過對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的專題調研,結合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科技應用、鄉村文化中具體存在的問題,建議應從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生態環保、強化數字賦能、推動文化傳承等四方面進一步推進未來鄉村建設。

4.1 優化產業結構,建設共富鄉村

產業興旺是未來鄉村建設的重要基礎和發展前提。自黨的十九大以來,農業農村現代化成為新時代“三農”發展的工作目標和重要手段。當前,我國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仍處于低端,需要加快提升現代化水平,打造全產業鏈,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2]。以造場景、造鄰里、造產業為建設途徑是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重要的指導思想,主導產業興旺發達是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一。

具體來說,建設共富鄉村,打造未來產業場景。首先,要盤活鄉村資源。例如,通過施行土地流轉政策,吸引“新農人”進行農業產業化、規?;洜I,培育眾創產業;統一收購閑置農房,吸引文旅集團、合作機構等“新農創”;建設農旅一體示范區,發展高端民宿等第三產業。其次,要發展特色產業。挖掘鄉村自身資源,根據資源的性質、特色、區位等,因地制宜地策劃能支持村莊與村民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在推進第一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上,實現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延伸,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最后,要堅持組團發展。通過一體化規劃、項目化運作、集成化示范、片區化共享等手段打破行政“籬笆”,實現優勢互補,組團發展。

4.2 加強生態環保,建設美麗鄉村

生態優美是未來鄉村建設的基本特征和發展優勢。生態宜居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2035 年要達到“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宜居鄉村基本實現”的階段目標,2050 年要達到“鄉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3]。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是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的方向,打造未來低碳場景是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具體來說,建設美麗鄉村,打造未來低碳場景。首先,要解決鄉村污染源頭。通過建造鄉村生活污水處理站、污染物處理站,修建公共廁所等系列措施,從源頭上解決鄉村污染,減少污染排放。其次,要持續改善鄉村面貌。通過拆除整治有礙觀瞻的建筑、美化庭院、拓寬村道、新建綠道等方法,改善鄉村整體面貌。對生態退化、污染的土地進行治理,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系統修復。再次,要完善環境保護措施。村委要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觀念融入鄉村建設的每個領域。圍繞“兩山”轉化,深化改革,積極探索新路徑,用好鄉村生態資源。最后,以加強村民生態保護意識教育為主,通過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施行垃圾分類,建立共同監督體系,倡導“低碳生活”和“變廢為寶”。

4.3 強化數字賦能,建設數字鄉村

信息技術是未來鄉村建設的重要支撐和發展趨勢。立足新時代國情農情,要將數字鄉村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發展,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4]。到2035 年,浙江省要達成全面形成數字鄉村整體格局,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全面提升,鄉村數字產業進一步壯大,數字鄉村公共服務體系、治理體系全面建成,農民數字化素養明顯提高,城鄉“數字鴻溝”基本消除的建設目標[5-7]。

具體來說,建設數字鄉村,打造未來智慧場景。首先,要完善農村網絡設施。通過優化信息終端和服務供給,增強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其次,要發展現代農業。將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管理和經營相結合,如打造自動化溫室大棚、開展農機作業等智能化種植模式、進行網上銷售與服務等。最后,要完善智治體系。促進信息技術與鄉村治理相結合,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方便村民的日常生活,實現數字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

4.4 推動文化傳承,建設人文鄉村

鄉村文化是未來鄉村建設的活力來源和發展特質。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從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等不同方面對文化振興進行了強調。主題文化繁榮興盛是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一,《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未來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打造未來文化場景的各項具體任務。

具體來說,建設人文鄉村,打造未來文化場景。首先,要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傳統文化、民宿等內容,建設鄉村文化娛樂場所,如農村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地。其次,要保護與傳承鄉村文化。積極傳承、發展本地特色民俗、戲曲等傳統文化,避免鄉村建設同質化。同時保護好鄉村的歷史文物、傳統建筑等。最后,要推進文化產品經濟化。將鄉村特色文化以文娛產品的形式表現,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創新,賦予文化新活力,讓特色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5 結束語

系統論作為一門科學,強調系統具有整體性、關聯性、等級結構性、動態平衡性、自組織性等基本特征,講求通過系統思維實現整體綜合的思維方法。從系統論角度看,未來鄉村建設是一個系統整體,以規劃為前提、產業為基礎、生態為特色、治理為保障、數字建設為趨勢、鄰里建設為重點、文化建設為特質,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圍繞共同富裕目標,必須推進鄉村的規劃科學化、產業特色化、發展生態化、治理人本化、生活智慧化、鄰里社會化、文化可持續化等一體發展。立足當前,產業結構優化、生態資源運用、科技手段應用、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仍然是鄉村發展的關鍵和難點。在系統論視角下,要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生態保護、強化數字賦能、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系統構建共富、美好、數字、文明的未來鄉村。

猜你喜歡
烏鎮村民建設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輕輕松松聊漢語——去烏鎮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蔣虛村村民為何沒有獲益感
在烏鎮做一場戲劇的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