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耦合發展:必然性、障礙與協同路徑探析

2023-02-25 00:31周曉利
河北職業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市場需求技能型技能

周曉利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引 言

隨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傳統產業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對人才素質和技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戰。2022 年4 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審議通過,開篇即提出“建設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將建設技能型社會正式寫入法律。技能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是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技能型社會是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社會基礎,構建技能型社會是我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現實命題。技能型社會作為當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強調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而職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定位和發展方向也面臨著深刻的變革。因此,深入研究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耦合發展,探索適應新時代需求的教育模式和體制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互動關系

(一)技能型社會的特征與內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這是技能型社會概念的萌芽。技能型社會作為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以其獨有的特征和內涵引起了廣泛關注。技能型社會強調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其特征和內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技能優勢成為核心。在技能型社會中,技能被視為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具備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更受市場青睞。技能不僅包括熟練的職業技能,還包括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等綜合能力。

2.知識與實踐融合。技能型社會強調知識與實際操作的有機融合,鼓勵人們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這意味著職業教育不能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需要注重實際技能的培養。

3.職業多樣性是技能型社會的顯著特點。隨著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職業領域日益多樣化,涌現出許多新興職業。技能型社會鼓勵人們不斷適應新的職業需求,職業教育更需要靈活性和多樣性,滿足培養不同職業領域人才的使命。

(二)職業教育的使命與演變

職業教育的演變既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受到職業發展需求的驅動。其使命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特定行業的人才需求,更涵蓋了培養適應技能型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演進,職業教育的使命也在不斷拓展和深化。

1.職業教育的使命首先體現在為社會提供多層次、多類型的技能人才。職業教育旨在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對人才的需求,為勞動力市場提供具備各類實際操作技能和專業素質的人才。這種使命要求職業教育具備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畢業生能夠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2.職業教育的使命還包括培養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技能型社會強調知識與實際操作的融合,要求人才具備不斷學習和創新的能力。職業教育應當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使其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持續成長。

3.職業教育的演變在于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和產業結構調整。從傳統的職業培訓到現代的綜合素質培養,職業教育經歷了從單一技能傳授到多元能力培養的轉變。隨著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新興行業和職業不斷涌現,職業教育需要與時俱進,調整培養目標和內容,以適應新的社會變革。

4.職業教育的演變還體現在強調實踐教學和產教融合。過去,職業教育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現在更加強調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產教融合強調將教育與產業有機結合,將企業的實際需求融入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環境。

總體而言,職業教育的使命是多方面的,旨在培養適應技能型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滿足勞動力市場對實際操作技能的需求,培養創新思維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將繼續演變,適應新的需求和挑戰,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三) 技能型社會與職業教育的共生關系

作為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和全新命題,技能型社會同職業教育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它既是凸顯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綜合體現,也是凝聚職業教育合力的重要抓手。技能型社會與職業教育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共生關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1.人才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技能型社會對實際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需求日益增長,職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可以為社會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職業教育通過課程設置、實訓環節等方式,使學生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滿足技能型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2.產業升級與人才儲備。技能型社會的發展需要不斷升級和創新的產業體系,而職業教育正是為產業升級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途徑。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職業教育可以將企業的實際需求融入教學中,培養具備適應新興產業發展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儲備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

3.就業與社會穩定。技能型社會的建設需要大量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而職業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為學生提供就業和職業發展的支持。通過培養實際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職業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

4.終身學習與社會進步。 技能型社會要求人才具備不斷學習和創新的能力,而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習慣和創新思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實踐教學和產業合作,職業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不斷適應社會變化,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總之,技能型社會與職業教育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共生關系,相互促進、相互支持。職業教育通過培養實際操作技能、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為技能型社會的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而技能型社會的發展也為職業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促使其適應社會的變革和需求。這種共生關系在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為個體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耦合發展中的挑戰

現代職業教育在與技能型社會的耦合發展中面臨著一系列挑戰,需要詳細探討制度體制障礙與改革需求,以及市場需求錯位與人才培養瓶頸等問題,分析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耦合發展中的現實困境。

(一)制度體制障礙與改革需求

盡管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耦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制度體制障礙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障礙體現在政策法規、管理體制、評價機制等方面,限制了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深度融合。因此,迫切需要進行相關改革,以打破這些制度體制障礙,促進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有機發展。

1.政策法規不完善。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建設在政策法規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問題。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法規,導致職業教育在資源配置、資金投入等方面面臨不足。此外,政策體系中對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關鍵機制的規范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以推動雙方合作更加順暢。

2.管理體制不適應?,F有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相對僵化,難以適應技能型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機構和行業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可能受到行政層級過多、決策路徑復雜等問題的制約。此外,管理體制缺乏靈活性,使得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課程、培訓方向等變得困難。

3.評價機制不準確。職業教育的評價體系仍然傾向于傳統的學術標準,未能很好地適應技能型社會對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需求。這導致職業教育在評價過程中存在偏向學術性、忽視實際操作技能等問題。與此同時,企業在人才招聘時可能更加重視實際技能和實際經驗,造成學校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脫節。

為了克服制度體制障礙,必須著力進行相關改革,以促進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改革路徑。同時,各級政府、教育機構和行業企業應共同合作,形成合力,推動制度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市場需求錯位與人才培養瓶頸

在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耦合發展的進程中,市場需求錯位與人才培養瓶頸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市場需求錯位現象表現為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與實際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不匹配,這導致了人才供求關系的紊亂,制約了職業教育的質量與效益。同時,這一問題還導致了人才培養瓶頸,表現為部分領域的人才過剩與技能短缺并存,給我國技能型社會建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1.市場需求錯位現象的成因。市場需求錯位現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市場快速變化和科技進步使得一些新興行業和技能需求快速涌現,而職業教育體制和課程設置難以及時跟進,導致了供需錯位;另一方面,傳統的教育思維和課程設置還偏重知識傳遞,忽視了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導致畢業生難以勝任實際工作。

2.人才培養瓶頸的影響。市場需求錯位問題引發的人才培養瓶頸對于職業教育和技能型社會建設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一方面,技能短缺導致了一些關鍵領域的市場空缺,制約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人才過剩使得一些領域的就業壓力加大,部分畢業生難以找到與所學專業相符的工作崗位,也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

(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挑戰

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是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在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耦合發展的過程中,師資隊伍建設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同時也蘊藏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這些挑戰涵蓋了師資水平、培訓機制、激勵機制等多個方面,需要通過系統性的改革和創新來推動師資隊伍建設,以滿足技能型社會對于高素質師資的需求。

1.師資水平不均衡。一些教師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和行業洞察力,其教學難以滿足市場對于實際技能的需求。同時,一些優秀的行業從業者可能缺乏教育教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種水平不均衡現象制約了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2.培訓機制不健全。一方面,培訓內容和方式未能與市場需求和教育實際相匹配,導致培訓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培訓資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區和學校的師資培訓相對滯后。這些問題限制了師資隊伍的整體提升。

3.激勵機制不完善。與高等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教師的薪資待遇較低,學校對優秀人才缺乏吸引力。這可能使一些優秀的從業者不愿意投身職業教育行業,影響了師資隊伍的質量和數量。

4.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不充分。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意義重大。首先,國際合作能夠幫助我國職業教育了解國際先進經驗,借鑒先進理念和模式,提升教育質量和水平;其次,與國際合作伙伴共同開展項目、研究等活動,能夠促進教育創新和教學方法改進;另外,國際交流有助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背景的人才,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總之,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耦合發展中存在一系列挑戰,如制度體制障礙、市場需求錯位和人才培養瓶頸等,但也蘊含著廣闊的前景,如深化制度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國際合作等。

三、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耦合發展的協同路徑

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深刻變革的背景下,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部分將深入分析國內外成功案例,并提出相應策略。

(一)制度體制創新與改革

1.成功案例借鑒:新加坡的“技能未來”計劃。新加坡的“技能未來”計劃通過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體系,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教育機構的協同作用,促進了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協同發展。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加大投入,完善職業教育法規,強調實踐教學,提供財政補貼以鼓勵企業參與技能培訓。此外,政府還設立了技能培訓基金,支持個人在職業發展過程中進行不斷學習和提升。

2.策略建議:我國應加強政策制定與改革,建立完善的法規體系,激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政府可以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企業提升員工技能水平,同時為個人提供更多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此外,應加強政府與產業界的溝通,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政策,確保制度體制與社會發展保持一致。

(二)市場需求對接與靈活機制

1.成功案例借鑒: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在實現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的高度契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該模式將校企合作作為核心,實行學徒制度,學生在校期間即進入企業實習,緊密結合實際工作,以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能人才。這種緊密對接的培養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技能實際應用能力。

2.策略建議:加強產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的靈活機制。通過與企業合作,調整課程設置,加入實際案例,增加實踐環節,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獲得實際工作經驗。同時,建立靈活的培養機制,支持個體的終身學習,保持與市場需求的及時對接。

(三)國際合作與師資隊伍建設

1.成功案例借鑒:芬蘭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經驗。芬蘭職業教育高度注重與企業的合作,與國際市場保持緊密聯系,從而提升了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其成功之處在于聚焦產業需求,將教育內容與國際市場緊密結合,通過國際交流合作,吸收先進理念,培養適應國際市場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2.策略建議:加強與國際合作,引入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和技術,提高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同時,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教師。建立國際交流平臺,促進教師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合作,使其在全球范圍內獲取最新的教育資源和發展動態。

(四)科技創新與教育技術融合

1.成功案例借鑒:美國的在線職業教育平臺。美國在職業教育領域推動了一系列創新,尤其是利用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構建了豐富多樣的在線職業教育平臺。這些平臺通過線上課程、虛擬實訓、遠程輔導等方式,為學生提供靈活的學習機會,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職業培訓需求,進一步提升了職業教育的質量和覆蓋范圍。

2.策略建議:加強科技創新與教育技術融合,推動職業教育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發展在線職業教育平臺,開發適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在線課程,為學生提供靈活的學習途徑。此外,結合虛擬實訓、遠程輔導等手段,提供更加豐富的實踐機會,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科技手段,拓展職業教育的輻射范圍,使更多人能夠獲得高質量的職業培訓和教育。

結 語

本文探討了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耦合發展的必然性,分析了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以及解決其中存在的障礙。通過對技能型社會的特征與內涵、職業教育的使命與演變、技能型社會與職業教育的共生關系進行深入剖析,揭示了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互動關系的內在聯系。隨后,針對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從制度體制創新與改革、市場需求對接與靈活機制、國際合作與師資隊伍建設、科技創新與教育技術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策略和可資借鑒的成功案例,旨在推動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協同發展。

在制度體制創新與改革方面,本文借鑒新加坡的“技能未來”計劃,強調政策制定與改革的重要性,鼓勵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基金支持、激勵企業參與,從而構建更加完善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市場需求對接與靈活機制方面,借鑒德國的“雙元制”模式,呼吁加強產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實現教育與市場需求的緊密對接。國際合作與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借鑒芬蘭的經驗,強調聚焦產業需求、推動國際合作,培養適應國際市場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在科技創新與教育技術融合方面,借鑒美國的在線職業教育平臺,提出推動職業教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以拓展教育覆蓋范圍、提升教育質量。通過這些努力,有望在不斷變化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實現職業教育與技能型社會的良性互動與共同發展。

猜你喜歡
市場需求技能型技能
高級技能
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麻紡標準緊貼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不旺 紅棗行情暫穩
全球磷肥市場需求減少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畫唇技能輕松
輝門:用品牌拉動市場需求
農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養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