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實踐研究

2023-03-01 12:44劉懷剛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共同體中華民族教學內容

劉懷剛

(云南開放大學,云南·昆明 650500)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處理好民族關系始終是國家政治生活極為重要的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遍_放教育思政課是開放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的作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開放大學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著高度一致性和契合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是推動當前開放教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應有之義。

一、融入前提

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容和價值內容,解決將“什么內容融入”的問題。

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發展,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民族實體,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脈相連、不可分割有機整體。在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不斷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鑄牢。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內容的黨的民族工作創新理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開放教育思政課教學的要點,其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內涵。

理論內容方面,全面領會和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科學的理論體系,具有鮮明的主題即“家國情懷、民族團結、意識鑄牢”,圍繞這一主題梳理、提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涵,為其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提供理論前提準備。

價值內容方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體系的灌輸,應在總體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體系基礎上,充分挖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蘊含的鮮明價值立場、科學思想方法、崇高境界情懷等價值內容。

二、結合分析

把握開放教育思政課教學的框架、思路和內容,解決“融入什么內容”的問題。

當前,開放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具有一些辦學優勢和教學特色。2020年8月31日教育部印發的《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中也指出,“開放大學開放教育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主要采用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實行注冊入學、完全學分制”,提出開放教育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因此,開放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不斷引導成人學生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增強“五個認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教學應遵循開放教育思政課獨特的教學體系和內容安排,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學體系上要做到有“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在內容安排上要做到“無縫銜接、梯次深化”,從而實現協同聯動育人的作用。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為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教學,可以在第一章第四節“反侵略戰爭的失敗與民族意識的覺醒”中讓學生深刻了解,近代以后,面對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國難,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中,可以結合第八章第四節“鞏固和發展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中的專題,引導學生從理論主題、體系框架等方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使大家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科學內涵。又如“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可以結合第四章內容,讓學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弘揚中國精神,做新時代的忠誠愛國者??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等多重維度,思政課教師要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講清楚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疆域、共同書寫了悠久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精神,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耳、入腦、入心。

三、如何融入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教學的具體路徑。

(一)轉變教學理念思路

調整傳統教學理念,探索緊緊圍繞“鑄魂育人”的課程本質,創新教學理念思路,不斷提高對開放教育思政課思想性、政治性、價值性的思想認識,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注入理念先導,奠定思想基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教學應整體規劃教學思路,通過專題創設實現理論體系到知識體系的轉換,通過話語轉換實現知識體系到價值體系的轉換,通過聚焦實踐實現價值體系到信仰體系的轉換,遵循“課前準備——課堂講解——課后強化”的思路,在三個“轉換”的基礎上力圖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教學全過程。

(二)創新教學內容形式

根據開放教育思政課教學內容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髓要義,尤其與各門具體的思政課的內容結合點,探索具體針對“家國情懷、民族團結、意識鑄牢”三大主題設計教學專題板塊。

(三)改進教學方法

探索在實際教學中以豐富的教學形式和多樣的活動為手段和載體,凸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探索和創新適合教學內容需要的方法載體,綜合運用講授式教學與研討式教學、專題式教學與案例式教學、線上與線下教學、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等方法,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開放教育思政課的實際效果。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借助開放大學思政課教學對象全覆蓋、教學內容體系化、課程開設規范化、自主學習靈活性等特點,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與思政課有機融合,有利于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成人大學生心靈深處,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旨歸;有利于推動成人大學生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更為堅定的依靠力量與深厚的動力之源。

猜你喜歡
共同體中華民族教學內容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