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思政育人體系構建研究
——以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為例

2023-03-03 12:00范曉麗陳慧榮萬小朋
關鍵詞:辦學協同育人

范曉麗 陳慧榮 孔 杰 萬小朋

截至2023年1月17日,經教育部審批和復核的本科及以上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下簡稱“非法人機構”)共175個。[1]作為我國以高水平教育開放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載體,非法人機構既是中方合作高校的二級辦學實體,又在“合作關系”下依托中、外高校優質教育資源辦學,實行聯合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非法人機構同樣肩負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然而,在“中外合作辦學”這一特殊背景下,如何系統、全面構建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是非法人機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國際化時代新人的理論自覺和實踐擔當,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的現實需求。

2016年獲準成立的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以下簡稱“瑪麗女王工程學院”),是西北工業大學和倫敦瑪麗女王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基于兩校長期在材料領域的深度交流合作,設立的非法人機構,目前共有本科生933人。批準設立至今,瑪麗女王工程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西北工業大學“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2]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共享中英優質教育資源,在“4+0”合作辦學模式下創新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旣惻豕こ虒W院在跨文化合作辦學環境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筑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和國家需要緊密結合,培養學生樂觀、積極、自信的人格。六年多來,瑪麗女王工程學院本科生參與發表學術論文160余篇,申請并獲授權發明專利96項;累計獲國際級獎勵226人次、國家級獎勵145人次。2021屆畢業的230名學生中50人獲得保研資格,30人考取研究生,112人到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等國際知名大學深造,其中61.6%為QS排名前30高校;2022屆畢業生中42人獲得保研資格,41人考取研究生,91人到劍橋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深造,兩屆畢業生整體深造率超過80%。

瑪麗女王工程學院的育人成效,得益于其共享中英合作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優質資源,積極搭建高水平合作育人、科研平臺,創新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全方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重要的是,瑪麗女王工程學院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價值塑造和引領置于人才培養首位,構建了具體可操作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育人體系,強化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業成長和職業規劃當中。

本研究在分析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厘清非法人機構思政教育內涵、目標的基礎上,以瑪麗女王工程學院思政育人體系構建為例,分析非法人機構在“合作關系”下構建思政育人體系的困境和推進路徑,以期推進我國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的有效構建、完善,豐富我國高校思政育人體系。

一、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非法人機構既是中外文化、知識、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構建系統、完善的思政育人體系,是非法人機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應對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基本保障。

(一)固本培元: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盵3]這一要求必須貫穿于非法人機構人才培養全過程,既是檢驗非法人機構辦學方向的根本標準,也是非法人機構健康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系統、完善的思政育人體系是決定非法人機構辦學性質和引領其辦學方向的重要保障。首先,非法人機構是多種意識形態、多元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載體,系統完善的思政育人體系是保障非法人機構扎根中國大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其次,非法人機構要培養具有“中國心”的國際化人才,就必須把穩人才培養的“航向”,這一“航向”需要系統的人才培養體系來支撐,更需要完善的思政育人體系來引航。

(二)與時俱進:應對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我國加快和擴大教育開放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非法人機構同樣要承擔起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深層次、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使命。大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和價值塑造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價值評價和選擇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如何在多元文化辦學環境中,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作用,成為中外文化、教育理念、制度、體系互學互鑒的紐帶,架構起學生個體價值和社會需求之間的橋梁,培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鑄就學生的“精神之鈣”,是非法人機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系統的思政育人體系正是非法人機構與時俱進,應對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堅持黨的領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國際化人才的堅實保障。

(三)為國育才: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盵4]非法人機構扎根中國大地,在我國教育特色優勢基礎上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培養高水平國際化人才。而構建系統的思政育人體系,是非法人機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是以開放促改革,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引導學生理性理解國內外文化、制度體系的重要保障;是承擔鑄魂育人時代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關鍵抓手。

二、構建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的內涵和目標

明確思政育人內涵和目標是非法人機構應對國內國際環境新變化,全面、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思政育人體系的基礎和前提。

(一)構建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的內涵

對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內涵的理解是把握其育人內容、結構,育人成效評價等基本問題的前提。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的內涵并沒有超越我國高等學校思政育人的內涵和范疇,其核心是在“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5],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是主動引領,保證育人目標和任務的共同性。非法人機構要根據合作辦學背景、目標,尊重學生特點,把握中外教育資源的育人要素,把思政育人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在新發展格局下擔負起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內外統籌,確保育人方向和功能的一致性。非法人機構要聚焦育人本質,理性審視中外教育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差異性,確保育人價值、方向的一致性,發揮中外教育的優勢,實現“協同育人”。三是開放兼容,加強育人要求和內容的契合性。非法人機構要立足立德樹人推進中外教育的開放互通,推進引進資源、中方資源、合作開發資源之間的協同、融合,從教育教學、組織管理、評價監督等方面保障育人要求和內容的契合性。

(二)構建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的目標

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目標是其開展思政育人的出發點和歸宿?!爸型夂献鬓k學應當符合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保證教育教學質量,致力于培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各類人才”[6]。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就是要在多元文化環境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有效利用中外教育資源,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具體來說,非法人機構宏觀上要從國家意識形態戰略高度和育人本質要求出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國家教育開放發展戰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7]的要求,以開放共享理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中觀上要積極探索中外合作辦學框架下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機制,以學科專業合作辦學為載體推進高等教育的互鑒、合作,整體、系統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服務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微觀上踐行“三位一體”育人理念,充分發揮非法人機構在人才培養中的特殊作用,匯聚中外教育資源“合力解題”,扎根中國大地,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全球思維和家國情懷,能夠進行跨國學習、工作并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

三、案例分析:瑪麗女王工程學院思政育人體系

瑪麗女王工程學院堅持育人導向,突出價值塑造,遵循思政育人規律,不斷整合思政教育要素,按照思政育人的形式和方法,分類搭建思政教育平臺,同時加強各平臺育人主體之間的聯動、育人目的和內容之間的協同,構筑了整體、系統的思政育人大格局。

(一)思政育人平臺

瑪麗女王工程學院構建了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思政工作三個育人平臺。三個平臺既是西北工業大學思政育人系統的子系統,同時又具有相對獨立性。

1.思政課程平臺

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瑪麗女王工程學院堅持“思政課無特區”,牢固樹立思政課的育人主渠道地位。一是確保思政課在課程設置、學分要求等方面實行無差異化管理,保證學生修夠、修齊思政課程。二是積極引導學生修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精品課程,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國內國際發展大勢,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思想基礎。三是不斷豐富思政課的育人形式,增加其親和力、針對性,讓思政課切實擔負起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重要職責。四是面對中外合作辦學實際,搭建了院內國情選修課體系,開設“京劇藝術的呈現”“走進國樂”等藝術素養、文化素養類課程,落實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2.課程思政平臺

瑪麗女王工程學院積極落實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課教師的育人職責,推動課程思政立體化育人和思政課主渠道育人同向同行。一是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深入挖掘各類課程與教學中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拓展、開發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契合點,實現專業知識與理想信念、品德修為的內在融合。二是依托現有全英文線下、線上、線上線下混合課程,虛擬仿真實驗課程等教學資源,重點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積極培育一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發揮精品課程的示范、輻射作用;其中,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工程力學入選高校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首批上線的100門課程。三是“全面推進和精準培育”相結合,以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等為重點進行課程思政育人的同時,聚焦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設立“課程思政改革項目”,探索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的方式、渠道、時機,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提升非法人機構課程思政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思政工作平臺

瑪麗女王工程學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全員、全方位聯動,探索構建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的“三全育人”格局。一是結合學院辦學模式和學生特征,融合中、英教育資源構建“三全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養體系、課程體系、管理體系,探索適合非法人機構的思政育人路徑。例如,學院成立學生國際化發展中心,利用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國內國際育人資源,在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為他們提供適用的學業和職業規劃,引導學生樹立學業、職業奮斗目標。二是創新思政工作模式和隊伍建設,將非法人機構聯合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結合起來,設立獨立的學生事務辦公室,組建由學生工作副院長牽頭,學生事務辦公室主任和專兼職輔導員為工作網絡的學生工作隊伍,明確其育人職責,全過程、全方位落實思政工作。三是結合學科專業特色,充分利用中、英合作高校及地方資源,共建創新平臺、聯合舉辦科技創新項目,創設、提供、搭建將專業知識、技能學習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的氛圍、資源和平臺。四是結合跨文化合作辦學背景,加強實踐育人作用,鼓勵學生為英方教師“上課”,引導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激勵中英方教師和學生共同參加校內、地方活動,增強跨文化凝聚力;開展主題教育,引導學生對“家事、國事、天下事”樹立正確的態度。

(二)思政教育平臺協同機制

瑪麗女王工程學院積極構建、聯通三大思政教育平臺的協同育人機制,不斷拓展思政育人場域,加強內外部育人資源協同,落實協同育人理念。

1.加強育人主體協同

瑪麗女王工程學院聚焦構建開放協同育人格局。一是完善常態化的協同育人制度?,旣惻豕こ虒W院不斷完善聯合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師生聯絡委員會等制度,明確協同育人理念、目標、權責、共識,促進各育人主體責任延伸、銜接和融合,實現育人主體思政育人任務共建。二是豐富育人主體的協同育人途徑?,旣惻豕こ虒W院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為其國內國際師資、行政工作人員搭建線上線下協同育人通道,實現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維互動;建立課程思政團隊,推動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程教師合作備課,圍繞專業相關的卡脖子技術、中國故事等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確保價值引領融入教學目標、內容和過程。三是實現育人主體間的信息動態共享?,旣惻豕こ虒W院建立協同育人反饋機制,多途徑收集、分析育人信息,及時分析經驗、問題、成效,加強育人主體的直接溝通和反饋途徑,適時調整育人活動,促進各育人主體協同育人成效。

2.推進育人要素協同

從思政育人本身出發探索其目標、內容、形式、方法等要素之間的協同是系統保障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成效的內在要求。思政教育目標協同方面,瑪麗女王工程學院縱向上協同宏觀、中觀、微觀目標,從服務國家開放發展戰略、中外合作辦學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構建、學生家國情懷及國際化能力培養三個方面推動思政育人體系構建;橫向上協同思政課、課程思政、思政工作育人目標。思政教育內容協同方面,瑪麗女王工程學院堅持思政課主渠道地位,發揮其強基和領航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無聲”“無形”地融入各類課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復興的理想融入人才培養過程,打造有溫度、有感情的課堂,潤物無聲地影響學生。思政育人形式方法協同方面,瑪麗女王工程學院把握“守正”與“創新”的關系,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作為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務,增強思政教育的思想性和理論性;創新育人方法,豐富思政教育“打開方式”,綜合運用各種方式途徑,用新形式喚醒學生主動性,增強思政教育的時代感、親和力、針對性和吸引力。

3.增強育人資源的協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各級黨委、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黨組織都必須緊緊抓在手上?!盵8]思政育人不僅在課堂、校園,更在各種與國家同向同行的“活教材”中。其一,瑪麗女王工程學院積極推動本科生黨建工作,將黨建和思政工作作為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的生命線。建立師生融合黨支部,加強學生黨員的培養;堅持開展主題教育,及時挖掘關鍵時間節點的教育功能,圍繞慶祝建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四運動等重大紀念日,開展人人講黨史、紅色現場教學、扶貧支教等活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其二,瑪麗女王工程學院在共享西北工業大學現有思政育人資源的同時,有效利用英方資源,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發“活教材”。創辦“全球勝任力沙龍”,邀請來自世界一流大學的學者與學生進行學術交流,讓學生了解學術、科技前沿;組織豐富多彩的海外實習實踐活動,定期與英國駐華大使館合作開展學生創業就業能力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情、國情。其三,瑪麗女王工程學院拓展思政教育場域,加強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建立校內外協同育人平臺,融通思政教育新渠道,保障思政育人的主體協同和要素協同。學院和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協鑫基團有限公司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和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部材料、巴斯夫、英國石墨烯公司、協鑫基團有限公司等建立學生實習基地。

四、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實踐中的困境

非法人機構如何挖掘中外教育特色優勢,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辦學環境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引領價值塑造和能力提升,依然是其思政育人實踐中的困境。

(一)思政育人主體協同不足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各育人主體共同協商,同向育人。非法人機構思政課教師由中方高校統一安排,運用統一的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完成顯性的思政教育,保證了思政課的統一性和主渠道地位,但對中外教育特點把握不全面、不具體,對合作辦學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特點了解不深入,使得非法人機構思政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足。非法人機構其他任課教師主要包括外方高校派遣教師、中方合作高校相關學科專業教師和自主招聘教師。國際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方面效果明顯,但因中外文化傳統、教育理念、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他們在課程中的思政育人有所受限。中方教師大多為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的青年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方面的經驗相對欠缺,挖掘思政元素并將其融入教育教學實踐不夠嫻熟,對課程思政的深入開展和質量提升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非法人機構除黨政團學干部、行政工作人員、部分輔導員之外,其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學科專業教師等思政育人主體大部分是兼任。專、兼任教師能夠依托其所在的思政教育平臺進行一定的溝通,但不便他們跨平臺就育人問題達成經常、充分的溝通,育人主體合力發揮不充分。

(二)思政育人要素協同不足

非法人機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協同各個育人要素。思政育人內容協同方面,“中外合作辦學思政課建設相對薄弱”[9],非法人機構思政課內容、教材均由中方合作高校統一安排,面向非法人機構辦學背景、學生特點的針對性不足;學科專業課程普遍采用審核合格的外文原版教材、參考書,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對課程、教材所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和承載的育人作用發揮不足。思政工作和思政課、其他各類課程在育人過程中“各自為政”,關系松散,缺乏系統規劃,不能有效互補和配合,三者之間的聯通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育人形式及方法方面,非法人機構思政課強調價值引領的統一性,主要通過大班集體講授,形式比較單一;其他各類課程教學強調師生互動和學生探究,采用討論式為主的小班制全英文授課形式,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提升,對育人元素的挖掘存在簡單嫁接和碎片化傾向,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的局面不夠生動。非法人機構既要吸收外方優勢教育資源,引進外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還要防范不良意識形態、價值理念滲透,給育人要素的協同帶來了較大挑戰。如何在保證思政育人“同向”的同時,提煉各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國際化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效實現“同行”,仍然是非法人機構面臨困境。

(三)思政育人資源協同不足

兼備國內國際、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等多層次多領域的育人資源是非法人機構的辦學優勢,也為其思政育人工作帶來一定的現實挑戰。首先,非法人機構主要有“4+0”“3+1”“2+2”三種運行模式,除“4+0”模式之外,其他模式下學生需要在中、外方合作高校兩個校園完成學業?!半p校園”模式使得非法人機構在將外方優質教育資源轉化為思政育人資源,實現國內外育人資源互補、配合,確保思政育人的連續性和全程性等方面效果不明顯。其次,線上資源的有效運用把非法人機構育人課堂延伸到了網絡可以觸及的地方,降低了成本,縮短了中外合作辦學的育人時空、人際距離,增加了學生獲取和整合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但無法根據價值觀形成關鍵期的學生具體需求給予個性化、差異化、結構化、交互式的恰當價值引領。再次,非法人機構課程教學和課外實踐中的思政教育仍有不少盲區和斷點。其專業課程重視專業技能、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等育人元素有機融入其教學目標、內容方面有效性不足;課外實踐注重以具體、鮮活的事例感染影響學生,對思政育人的系統性關注不足,和課程教學聯系不夠緊密,不能有效補充,這種割裂影響了育人目標的達成。

五、強化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和育人能力的路徑探析

處于中外價值觀、文化元素碰撞和融合之地的非法人機構,要立足實際,充分把握思政教育規律,構建并不斷完善思政育人體系、分類引導思政教育重點、整合育人資源,以此提升育人主體合力、夯實育人要素基礎、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完善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體系,提升育人主體合力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非法人機構需要進一步創新、完善其思政育人體系,加強育人主體之間的聯通,保障育人主體同向同行,提升育人主體合力。一是落實黨組織負責人為聯合管理委員會成員,與外方協商、溝通、保障思政教育順利開展,在課程體系、教材建設、教學內容、教師和管理人員引進等方面嚴格把關,確保正確的辦學方向。二是系統梳理非法人機構聯合管理委員會成員、院長、各部門負責人、輔導員、班主任、教師的育人職責,推動各育人主體充分了解非法人機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理念,將思政育人納入其工作制度設計與實施全過程,把育人責任落到實處。三是完善育人主體之間常態化聯席、聯系的互聯互通機制,激活各育人主體的育人活力,形成黨群、教學和學生管理等合作辦學相關育人主體之間多向聯動、多維協調的思政育人體系。四是強化非法人機構師資評價機制。非法人機構要強化思政課教師育人職責,根據自身辦學特點,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推動非法人機構思政課改革創新;健全各類課程任課教師準入、評價、晉升機制,將課程思政納入準入和評價標準,同時建立課程育人評價反饋機制,不斷提升課程育人效果。五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參與的育人機制。非法人機構涉及國內國際社會,尤其需要社會、家庭育人主體的積極參與,協同多方力量做好學生的價值引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分類引導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重點,夯實育人要素基礎

非法人機構思政育人應立足合作辦學初衷,分類明確各育人主體、課程的育人重點,培養國際化人才,助力中國教育現代化。一是加強非法人機構思政課的針對性。非法人機構要在開足開齊思政課,發揮思政課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作用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辦學共性和個性需求,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通過課程建設和教改項目等形式,研究非法人機構學生對于思政課內容理解、內化特點,增加思政課的針對性;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賦予思政課鮮活的靈魂,讓學生親其身而信其道,增強思政課的有效性。二是統籌非法人機構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要素,與思政課同向育人。非法人機構要深入剖析其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及其內在邏輯,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增加課程思政的邏輯性和整體性;統籌中方課程、引進課程、共建課程的育人方向、內容、目標,加強引進課程對學生思維方式、科學精神、創新精神的培養,整合、挖掘中方課程和共建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將價值引領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鼓勵出版融合中西方教育優勢、蘊含豐富思政教育元素、形式多樣的全英文教材,發揮教材在非法人機構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三是融通非法人機構思政工作育人內容。非法人機構要根據自身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新環境、新問題、新情況,依托中外教育資源創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把握思政工作與專業教育、思政工作各項活動之間在育人目標和內容上的耦合性;搭建合作辦學特色的國際化實踐平臺,通過國際組織、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形式,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勝任力,能夠并善于在國際舞臺發中國聲音,彰顯民族和文化自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創新創業和科技實踐活動、項目、競賽,培育學生的奮斗精神和適應時代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強的中國人。

(三)整合非法人機構育人資源,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非法人機構要立足中外合作辦學實際,從“大思政”格局出發統籌協調國內國際育人資源,整合中外高校教育優勢和特色資源,促進中、外教育資源共享共建和有效利用,為思政育人提供行動框架。一是有效利用國際國內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非法人機構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人才,就要堅持以我為主,整合國內國際兩個教育體系中的優質育人資源,加強頂層設計,為思政育人提供全方位保障。二是挖掘、培育校內外育人資源,融通育人渠道。非法人機構要依托自身辦學特色,有計劃地開發、利用校內外育人資源,建設一批符合自身人才培養目標的特色基地。三是著眼日常,改進課內外育人資源的融通。非法人機構要強化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并探索課程育人這一主渠道與課外大課堂的銜接、融通途徑,結合國家戰略、形勢發展、時事熱點等開通主題鮮明、育人要素鮮明的第二、三課堂,彰顯課外育人的生命力。四是堅持聯合、聯動、共享原則,構建育人社會網絡。非法人機構可根據自身育人目標,發揮非法人機構優勢,主動對接國際組織、政府部門、企業、民間組織,延伸育人場域;深入挖掘各類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紅色資源、科技資源之中的育人元素,形成社會育人資源的譜系圖。

立德樹人是中外合作辦學非法人機構的根本任務和歷史使命,也是其立身之本。構建系統、完善的思政育人體系,是非法人機構培養高水平國際化人才的系統保障和根本性舉措;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以開放促改革,建設教育強國的系統工程和基礎;還是我國實現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如何從更高站位認識思政育人的時代價值,構建完整、系統的思政育人體系,也是非法人機構的時代命題。非法人機構構建思政育人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更高、更深、更廣地認識思政育人體系構建的時代價值,深入探究其內在機理和推進路徑,橫向上整合中外育人資源和力量,縱向上層層激發育人動力,推動思政育人體系和機制建設,提升立德樹人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辦學協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協同進化
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學問可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