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西經濟區“康養+文旅”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研究

2023-03-07 04:13劉瑞馬東艷
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攀西康養經濟區

◇劉瑞, 馬東艷◇

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 人民逐漸向往更美好、 健康的生活方式, 養生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康養產業” 成為新時代新需求的必然產物①楊紅英,楊舒然:《融合與跨界:康養旅游產業賦能模式研究》,《思想戰線》2020 年第6 期。。 我國已邁入大健康時代, 也因此催生了“康養+文旅” 需求不斷增長②徐虹,于海波:《大健康時代旅游康養福祉與旅游康養產業創新》,《旅游學刊》2022 年第3 期。。 “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發展是指將文化旅游產業要素融入現有康養產業發展體系, 實現兩種產業互補,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最大限度地提升產業發展高度的一種新興產業形態。 攀西經濟區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做出改革試驗, 提出構建“大康養” 格局, 并依托自身文化旅游資源, 形成了“康養+文旅” 的發展方向。 攀西經濟區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資源, 極其適合“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發展, 但同時發展又受到地域環境、 經濟條件、 基礎設施等因素制約。 因此, 打破產業融合發展束縛, 釋放其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機、 活力, 實現攀西經濟區“康養+文旅” 產業向高標準、 高質量、 高體驗的方向融合發展, 對其成為全國“康養+文旅” 產業發展的示范標桿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 “康養+文旅” 融合發展的優勢

攀西經濟區之所以能夠形成“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發展格局, 是因其具有豐富的康養產業資源和多樣的文化旅游資源。

(一) 良好的生態環境

氣候條件是“康養+文旅” 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攀西經濟區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其發展“康養+文旅” 融合產業提供充足穩定的陽光、 水、 綠被等資源。 攀西經濟區地處中國西部陽光地帶, 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年日照總量相對較長, 光熱資源充足。 同時, 區域內擁有錯綜復雜的河流水資源, 金沙江為攀西經濟區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 解決了其降水量不足的問題。 舒適的氣候再加上相對豐富的水資源, 使攀西地區的植被覆蓋率較高。 攀西經濟區所具有的氣候條件使其成為了國內少有的“康養+文旅” 圣地。

(二) 豐富的文旅資源

文化旅游資源的豐富程度影響著“康養+文旅” 產業發展的連續性和有效性。 攀西經濟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 在旅游資源方面, 鬼斧神工的山川、 華麗壯觀的溶洞、 湍流不息的河江湖畔是一大亮點。 如國家4A 級風景區西昌市螺髻山旅游風景區、 西昌邛海風景區、 西昌瀘山風景區等; 國家4A 級風景區攀枝花格薩拉生態旅游區, 景區內的天坑地漏、 高山流水以及彝家風情交相輝映, 被稱為“天然地質博物館”; 攀枝花二灘國家森林公園, 既是國家4A 級旅游景區, 也是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①鐘露紅,王珂,阮銀香:《攀枝花“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18 年第8 期。。 在人文資源方面, 攀西經濟區擁有多樣的、 不可復制的人文資源。 四川攀枝花擁有三線建設時期遺留下來的三線文化、 工業文化、 移民文化等。 隨著攀枝花地區的發展, 還衍生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國勝茶文化、 格薩拉文化等。 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獨具特色的人文精神文化相互照應, 相互融合, 使旅游與文化相互交替, 形成全新的文旅產業, 將文旅產業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 共同推動攀西經濟區“康養+文旅” 產業登上新臺階。

(三) 廣闊的客源市場

廣闊的客源市場是實現地區“康養+文旅” 產業接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隨著社會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人口平均壽命逐漸提高, 使得我國老年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加。 同時,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 人民群眾對康養以及文化旅游的需求也逐漸提高, 這都為攀西經濟區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提供廣闊的客源市場。 截止2020 年底, 我國60 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6億, 占總人口的18.7%②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國家統計局官網,http:/ /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202/t20220228_1827971.html.2022-02-08.。 未來人口老齡化程度將進一步加深。 我國人口發展趨勢為攀西經濟區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帶來隱性發展條件②。 我國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人民生活條件發生巨大變化, 人民群眾尤以老齡群體對康養以及文化旅游的需求逐步增加, 這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康養+文旅” 的隊伍中, 這為攀西經濟區提供了穩定的客源市場。

(四) 領先的政策優勢

領先的政策優勢對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具有較大的幫扶作用。 攀西經濟區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不僅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 省級政策的扶持, 更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首先國家出臺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 “健康中國2030” 規劃綱要》, 從頂層設計上為攀西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指明發展方向。 其次, 四川省提出了“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 落實“五位一體” 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 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 這為攀西經濟區進行“康養+文旅” 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突出了康養產業在經濟發展上的戰略性地位。 最后, 經過多年發展, 攀枝花已初步建構起全方位、 高品質、 多層次的“老年人養老、 中年人養心、 年輕人養身”①馬東艷,張旭輝:《攀枝花建設“陽光康養旅游城”對策研究》,《攀枝花學院學報》2021 年第1 期。的康養基地, 并榮膺四川省首個養生旅游示范基地、 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 國家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 全國十大避寒名城、 全國呼吸環境十佳城市等稱號, 成功打響“陽光花城·康養勝地”②周雪娟,張國潔,周菊:《攀西經濟區康養旅游發展現狀SWOT 分析及策略選擇》,《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4 期。城市新品牌。 “小春城” 西昌也初步建設起康養發展業態, 與攀枝花相輔相成, 在打造四川省攀西經濟中心的同時實現了產業上的相互融合與幫扶。

二、 攀西經濟區“康養+文旅” 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攀西經濟區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雖存在許多優勢, 但受到地理位置、 環境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影響, 仍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 缺乏“康養+文旅” 融合機制、 康養融合管理和服務體系匱乏等問題。

(一)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良好的基礎設施是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模式的前提。 攀西經濟區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 人文資源, 但在資源整合方面仍有不足之處。 首先, 從康養產業配套交通基礎設施需求上看, 攀西經濟區的市民基礎交通出行方式單一且較為落后, 既缺乏BRT 快速公交的運營,也沒有如輕軌等便利的交通設施, 市民出行只能選擇普通公交車或出租車。 雖然成昆鐵路復線已全線貫通, 但運營的動車組列車均為CR200J 型列車, 速度及舒適度遠不如和諧號、 復興號等動車組列車。 同時, 攀西經濟區的機場受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狀況影響, 目前開通的航班僅面向國內少部分城市, 且通航班次較少, 票價相對較貴。 因此, 攀西經濟區無論是在公路客運、 鐵路客運還是航空客運方面, 皆難以滿足“康養+文旅” 產業所需的配套交通基礎設施。其次, 攀西經濟區作為康養文化旅游區, 衛生配套設施不足。 攀西經濟區內的三甲醫院數量極少, 且醫療水平和醫療條件較為落后, 難以達到康養產業發展所需目標。 再次, 攀西經濟區缺乏必要旅游配套設施。 區內星級酒店較少, 酒店住宿條件有限, 難以滿足廣大游客的住宿需求, 且攀西經濟區缺乏大型娛樂場所和一站式購物中心, 而娛樂和購物是游客的一大重要消費項目。 最后, 攀西經濟區文化產業項目單一, 尚未形成專門的產業模式或產業集群進行運營。

(二) 缺乏“康養+文旅” 融合機制

“康養+文旅” 融合機制是在大市場環境下, 將文化、 旅游要素進行整合, 再將其與康養產業發展模式進行有機結合, 形成新的融合產業發展機制。 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 必然要先將本地區特色文化和旅游產業進行融合, 然而攀西經濟區的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缺乏協調統一的合作機制。 如涼山州地區的彝族文化與當地螺髻山、 邛海、 瀘山等旅游風景區之間并未形成產業融合, 各文化、 旅游產業之間也尚未發生融合效應。 再如攀枝花地區膾炙人口的三線建設精神也未與當地格薩拉、 紅格等旅游景區進行融合, 形成有關紅色旅游文化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 攀枝花的“三線建設文化” “三線精神” 與攀枝花本地康養勝地、 溫泉景區等特色景點之間并未形成相互映襯的關系。 旅游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實施“康養+文旅” 產業模式的前提, 而康養產業與文旅產業的平行關系使得攀西經濟區缺乏協調統一的“康養+文旅”產業協作機制, 對攀西經濟區發展“康養+文旅” 融合產業產生了較大阻滯。

(三) 康養融合管理和服務體系匱乏

擁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以及優質的服務體系是一項產業向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 也是促使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攀西經濟區受地理條件、 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影響, 在財力、 物力、 人力等方面都比較落后, 難以展開“引才、 引智、 引技術” 等方面工作, 導致攀西經濟區缺乏“高精尖” 的技術人才以及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服務體系。 再如部分發達地區的康養產業管理多采用“四輪驅動” 的模式及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的管理形式, 但攀西地區的康養融合產業仍是較為傳統、 相對獨立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此外, 攀西經濟區的文化產業項目較為分散, 沒有進行集中化和規?;芾? 也未對文化進行整合宣傳, 使之始終處于相對獨立的階段, 在管理體系上也較為落后。 另外, 攀西經濟區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缺乏較為先進的康養服務體系, 以及與國際著名康養產業集團的合作, 康養融合產業服務體系相對封閉落后, 無法適應當下康養融合發展需要。 加之攀西經濟區引進康養管理和服務的人才力度不大, 缺乏高水平康養服務和專業的康護人員。

三、 攀西經濟區“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攀西經濟區“康養+文旅” 融合產業正向著高品質、 高效率、 優服務、 優體驗等方向轉變, 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需克服制約因素, 解決痛點、 難點問題。

(一) 完善“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發展的配套設施

攀西經濟區“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發揮規模效應, 要完善好相應的配套基礎設施。 首先, 著力完善交通基礎設施。 攀西經濟區需要修建城市快速公交和軌道交通, 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內交通連接網絡。 另外, 要盡快增速提能, 逐漸提高攀西經濟區鐵路現有運力和速度, 提升鐵路運輸旅客舒適度等, 同時要開通多城市航線, 增加航空航班的數量, 多方面補貼航空機票價格, 減少居民出行經濟壓力, 完善陸、 空兩個層次交通設施。 其次, 著力完善醫療衛生配套設施, 努力提高基礎醫療水平, 加強對衛生項目的投資, 促進醫院醫療條件和水平的提升與改善。 再次, 完善旅游配套基礎設施, 加大對大型娛樂場所和一站式購物中心的建設和項目引進, 從而拉動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為建設“康養+文旅” 產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最后, 發展多樣化產業經營模式, 加大投入更多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讓文化走進康養社區、 小區, 真正使文化呈現實體化, 與旅游和康養進行融合。

(二) 創建“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的協調機制

攀西經濟區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模式, 要將康養要素、 旅游要素和文化要素進行有機結合。 攀西經濟區在創建有機協調機制中, 要在原有康養產業建設大背景下, 將自身的旅游文化資源以各種形式融入康養產業, 形成“康養+文旅” 的新型產業模式。 如涼山彝族自治州可將自身彝族文化及相關傳統節日與邛海、 螺髻山、 瀘山等旅游景區相結合, 共同合辦文化旅游產業項目, 再根據當地康養環境和景區康養生態的特點, 將之協調并入, 通過相互之間的協調發展, 形成新的、 具有競爭力的“康養+文旅” 產業模式。 攀枝花可依托當地三線建設文化精神, 將三線文化精神融入當地旅游景點, 如三線建設博物館等, 還可依據攀枝花建設康養城市的先天優越性, 將文化旅游融入康養元素, 形成三線文化精神、 歷史旅游景區以及康養相關產業相互協調和發展的新格局, 促進建設攀西經濟區“康養+文旅” 產業模式發展的協調機制。

(三) 建設“康養+文旅” 融合的管理模式和服務體系

攀西經濟區要積極“走出去”, 派遣當地文旅產業發展部門負責人或文旅產業管理者與經營者到有先進經驗的地區進行參觀考察, 學習和借鑒其發展“康養+文旅” 產業融合模式的先進思路和方法, 將先進的經驗、 技術、 方法“引進來”, 優化綜合管理效率和服務體系。 此外, 攀西經濟區也要積極向外拋出橄欖枝, 主動引進先進企業, 尋求合作與發展, 才能使“康養+文旅” 產業模式更具優勢和競爭力。 最后, 發展好“康養+文旅” 產業模式, 還需對管理和服務進行革新, 這離不開高層次人才的保障, 因此需要積極引進此類高層次人才, 為發展建設添磚加瓦。

四、 結 語

如今, 國內“康養+文旅” 小鎮建設如火如荼, 文旅康養在促進消費升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攀西經濟區應順應“康養+文旅” 的時代發展潮流, 充分發揮其康養、 旅游與文化優勢。 通過科學規劃, 全面拓展攀西經濟區的“康養+文旅” 產業, 創造出具有攀西特色的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使攀西經濟區成為我國著名的“康養+文旅” 產業建設示范地, 實現其產業融合發展新高度。

猜你喜歡
攀西康養經濟區
攀西蠶區小蠶共育質量的提升措施
康養太極:太極康養教學教研實踐創新初探
攀西地區釩鈦鐵精礦球團制備工藝及應用
康養小鎮“康養+”發展模式探析
森林康養地試點,可以先粗后細
甘肅省主要經濟區聯動發展戰略探討
圖解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
為什么要建設一帶一路經濟區
攀西烤煙化學成分與有機酸含量的典型相關
攀西金屬礦開采集中區地質環境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