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好“黃河故事”理念下的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2023-03-07 04:13王磊磊
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黃河流域黃河文化遺產

◇王磊磊◇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其長度和流域跨度, 更體現在其文化的影響力上。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 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雹倭暯?《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19 年第20 期。系統保護黃河流域文化遺產是講好“黃河故事”、 延續中國歷史文脈的重要方式, 也是維系中華民族精神紐帶、 增強中華文化自信的客觀需要。 在講好“黃河故事” 的過程中, 那些來自黃河流域的非物質的、 活態的、 源于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 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是黃河文化和黃河故事的關鍵記憶和鮮活載體。 對這些非物質的、 活化遺產的保護與適度開發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路徑, 本文將從真實性的理論視角展開對這一路徑的探索和分析。

一、 研究綜述和基本概念闡釋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的召開, 有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黃河文化存續與發展的研究逐漸增多,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朱尖等(2013) 對黃河故道線性文化遺產旅游價值進行了評價, 并從強化中心點、 規劃旅游區、 構建遺產網絡和深化區域合作方面對黃河故道線性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進行了設想①朱尖,姜維公:《黃河故道線性文化遺產旅游價值評價與開發研究》,《資源開發與市場》2013 年第5 期。; 閔慶文(2018) 著重分析了黃河流域主要農業文化遺產類型, 主要從促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改善和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的角度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和建議②閔慶文,劉某承,楊倫:《黃河流域農業文化遺產的類型、價值與保護》,《民主與科學》2018 年第6 期。; 吳必虎等(2021) 以黃河故道(江蘇段) 為例分析了黃河改道的區域地理效應, 梳理出黃河故道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 建議建造黃河生態和休閑文化體驗帶, 實現故道遺產活化③吳必虎,紀鳳儀,薛濤:《黃河改道的區域地理效應與故道遺產活化——以黃河故道(江蘇段)為例》,《民俗研究》2021 年第3 期。; 還有一部分研究多集中在地域性的資源梳理、 保護與發展對策等方面, 如山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與文旅融合路徑研究(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 2020), 河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文化旅游發展策略(楊麗, 2020), 晉陜豫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創新(郭永平等, 2022) 等。

整體上來說, 有關黃河文化遺產的相關研究較多集中在有形文化遺產, 對無形文化遺產即非遺的相關研究較少。 此外, 與黃河文化相關的研究大多注重保護和傳承, 忽視了以保護為目的的合理開發和可持續發展。 因此, 如何在保有歷史真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化活化, 在系統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復興, 對黃河流域非遺研究來說仍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 年,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以下簡稱《公約》)正式生效。 在《公約》 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 團體、 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 表演、 表現形式、 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 實物、 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 表演藝術; 社會風俗、 禮儀、 節慶;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和傳統的手工藝技能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https:/ /www.mct.gov.cn/whzx/bnsj/fwzwhycs/201111/t20111128_765132.html.2010-01-13.。

總體來說, 非遺具有活態性、 生活性和民間性的特點。 它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的精神特質和集體心理, 因此它不是靜止不變的, 而是在與歷史、 自然的互動過程中不斷生發、 變異和創新; 非遺的傳承和發展極大地依賴于它的傳承主體, 它是以口頭傳播或群體表現等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代代相傳; 它根植于百姓, 具有很強的民間性, 依賴百姓的自主參與才得以存在和發展。

(二) 黃河故事

黃河文化是指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所形成的帶有黃河水文地理特征的地域性文化。 它在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中占據重要地位, 對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黃河故事是黃河文化的重要載體, 與黃河文化的發展密不可分。 這里的黃河故事并不僅限于人們在黃河流域的生產、 生活中創作的文學文本。 從延續歷史文脈、 建立文化自信的角度來說, 它泛指該流域所有相關的文化遺存, 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 是一個“泛” 故事的范疇, 涉及流域內的各種文化遺存、 民俗物產與經典技藝等。

講好“黃河故事” 是挖掘黃河文化價值的重要抓手和途徑。 黃河流域所擁有的豐富的文化遺產是講好“黃河故事”, 延續歷史文脈的重要素材, 尤其是流域內的非遺, 其活態性、 生活性和民間性的特征, 使得它在講好黃河故事中起到獨特的支撐作用。 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 黃河流域所涉及的非遺項目, 共同構成了黃河非遺寶庫, 成為黃河文化流傳和傳承的最鮮活載體。

(三) “真實性” 的理論闡釋

“黃河故事” 的本貌如何, 涉及其“真實性” 的問題。 有關“真實性” 的研究涉及領域較廣, 如社會學、 人類學、 歷史學、 民俗學、 旅游學等, 且隨著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逐漸分化出了多個研究角度和流派, 如客觀主義下的真實、 建構主義下的真實, 后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下的真實等①王磊磊:《真實性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年,第Ⅰ頁。。 客觀主義的真實強調事物的原初、 本真性, 即原本的樣子; 建構主義的真實則強調客觀和主觀的統一, 即事物的真實是被主觀建構過的真實; 而后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則更加強調主觀感受, 認為真實可以主觀創設, 虛擬化, 甚至與客觀真實沒有關系也是被允許的。

這幾種關于“真實性” 的論述角度不同, 各有利弊。 從“黃河故事” 的真實性來看, 這種“真實性” 必然是以黃河文化的歷史真實為根本, 不能脫離歷史文化本身, 不能扭曲和過度重塑。 但不可否認的是, 黃河非遺在歷史文化變遷中并不是靜止不變的, 其所依托的社會關系、 文化場域都在變化, 這種變化是永恒的, 因此要想保持絕對的真實是不現實的。 所以“黃河故事” 的真實性并不是全然的、 歷史的本真, 而是在盡量保持歷史真實的前提下, 允許對文化建構, 甚至對文化產品化設計和開發, 但要掌握好“度”。

二、 黃河流域非遺保護與開發的問題

黃河流經省市較多, 因此黃河流域的非遺分布相對分散, 涉及多個行政轄區, 在系統保護和開發方面存在較大困難, 需要詳細地梳理和總結流域內非遺的現存狀況和問題。 在講什么樣的“黃河故事”、 如何講“黃河故事” 上進行理論反思和挖掘, 構建講好“黃河故事” 的理論依據, 從而在后續的保護與開發中厘清思路和對策。

(一) 發展環境基礎薄弱, 缺少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

由于自然和人為雙重因素的作用,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水土流失嚴重, 流域洪澇災害頻發, 環境承載力弱。 同時, 黃河是世界上輸沙量最大、 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且在“擺動” 中影響兩岸, 形成了獨特的“地上懸河”。 此外, 沿黃河分布工業企業密集, 廢水排放量較大, 且治污質量相對落后, 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任務較為艱巨。 黃河流域存在的這些生態環境問題會直接導致或加劇流域內非遺的部分或完全喪失。

我國自2000 年開始, 先后開展了民間文化保護工程、 加入世界非遺公約、 開展全國非遺大普查、 批準非遺項目、 評定非遺傳承人、 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等一系列工作①姚磊:《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述評》,《廣西社會科學》2013 年第10 期。。 國家層面的非遺保護體系在逐步完善, 但在非遺保護工作具體推進過程中, 還存在一些問題。 如從省、 市、 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官方網站建設來看, 部分網站中的非遺項目統計不夠完備, 介紹過于簡單, 展現形式比較單調, 記錄工作也存在不夠規范的問題。以黃河文化串聯的非遺整合和統計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 黃河流域各省市雖已逐步展開流域內文化遺產的梳理和保護工作, 并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 但還遠未形成能串聯黃河文化的各省市聯動的保障和運行機制, 缺少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 缺乏整體保護意識和行動計劃。

(二) 缺乏對各級、 各類非遺項目檔案管理和數字化存儲的科學設計和規劃

目前非遺的保護方式大多還停留在拍照、 實物收藏、 采訪和記錄等傳統手段上, 這種較為落后的記錄和保護方法, 導致部分非遺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信息的失真, 如紙張的破損和霉變, 錄像帶的老化, 錄音帶的失真等。 此外, 這種較為基礎和相對落后的保護方式, 限制了非遺資源的開放和共享, 社會利用度較低, 使得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只能躺在博物館中。 在非遺的存儲和保護方面缺乏對各級、 各類非遺項目檔案管理和數字化存儲的科學設計和規劃。

(三) 把握不好保護與開發的“度”, 保守的博物館式保護和過度商業開發并存

在非遺保護過程中多存在“度” 的把握問題, 既有過于保守的靜態保護, 如注重記錄、 收集和存儲, 忽視了非遺區別于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性特點, 缺少對其進行活化開發的意識和手段, 又存在市場導向下的過度開發的現象, 在非遺開發中重視產業運作但忽視了文化保護, 造成市場和產業發展導向下的文化扭曲現象。 此外, 非遺的存續和發展離不開它所在的文化時空環境, 如果單純為了開發而開發, 很容易忽視非遺與其文化環境的依存關系, 從而造成非遺開發中文化空間的割裂, 如黃河號子是流傳于黃河流域配合當時治黃實踐的一種民歌形式, 而現在這種勞動形式已不復存在, 即黃河號子所依存的社會文化空間已基本不復存在, 其原有的文化生態無法完整地復原到本初, 那么在開發這一類非遺時就不能簡單照搬當時的勞動形式, 而應結合現代社會文化環境, 在盡量保持其歷史本真的基礎上進行適應性創新。

三、 “講好‘黃河故事’” 理念下黃河流域非遺保護與開發策略

如前文所述, 這里的“黃河故事” 并不僅限于有關黃河文化的文學文本, 而是一個“泛”故事的范疇, 而作為黃河文化最鮮活的載體——黃河非遺, 在講述“黃河故事” 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一) 政府主導下的黃河流域非遺保護與開發

從我國非遺保護的進程來看, 往往自上而下的過程更有利于非遺保護工作的開展, 特別是涉及法律和政策層面, 對于流經不同省域的黃河流域非遺來說更是如此。 從非遺保護與開發的真實性原則來說, 政府主導下的非遺保護往往對歷史真實的遵循更加到位, 能從一定程度上減輕非遺的過度商品化。

1.以政府為主導加強黃河文化、 黃河非遺的宣傳和推進

一方面通過制定針對黃河非遺保護與開發的保障政策, 體現政府對黃河非遺的關注和重視, 提高黃河非遺保護的法律和政策力度; 另一方面開展大型的黃河文化、 黃河非遺的宣傳推進活動, 如論壇、 展會、 巡演等主題性活動, 并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 通過強化宣傳手段使保護黃河根祖文化的理念逐漸扎根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當然, 由于黃河流域流經省市較多, 所以黃河非遺在政策頒布和宣傳推進方面的省際合作尤為關鍵, 頂層系統化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以政府為主導加強黃河根祖文化、 黃河非遺的教育

以宣傳為基礎開展教化, 特別是青少年的非遺教育, 對于非遺的延續和傳承尤為關鍵。 具體可有針對性地開展黃河與民族文化溯源、 黃河文化與民族精神、 黃河非遺與民族記憶等多角度的黃河非遺教育活動。 一方面可通過將黃河文化、 黃河非遺等元素融入青少年課程設計和各項教育活動中, 提升青少年對黃河文化和黃河非遺的關注度; 另一方面還可以真實性原則為指導對黃河非遺進行合理的產品化設計和市場化開發, 如開發黃河文化、 黃河非遺相關的網游等數字化產品, 提高青少年對黃河非遺的興趣度。

(二) 不同類別的黃河非遺設計講述不同的“黃河故事”

黃河流域非遺涉及國家非遺名錄所包含的全部十個類別。 不同類別的非遺保護與開發路徑差別較大, 不能一概而論, 需針對不同類別的黃河非遺采取不同的開發思路, 講述不同的“黃河故事”。 根據非遺在開發路徑上的相似性, 可將之分為五類, 即民間文學類、 民間表演藝術類、 傳統工藝美術類、 傳統醫藥類和民俗類。

1.民間文學類開發

民間文學類開發可通過藝術開發和旅游開發等形式展開。 民間文學是“黃河故事” 的最直接表現形式, 如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題材之一——民間故事, 往往植根于民眾的生活且又被賦予了神秘色彩。 這種主要依賴口頭傳播的敘事體故事, 如不經過藝術再創造, 將其搬上更廣大的舞臺, 很有可能會在歷史進程中逐漸被忘卻, 因此, 可通過對黃河民間故事和傳說進行如音樂、 舞蹈、 小品、 相聲、 影視節目等多種形式的藝術開發和再設計, 進而增強大眾對黃河民間文學的感知度和接受度。 從旅游開發的角度, 可將黃河民間文學與當地的旅游發展結合在一起, 形成旅游地的重要吸引物, 還可圍繞某一民間傳說或故事構建一個特定旅游景點或空間,如廣西桂林的“印象劉三姐” 項目就是以當地壯族歌圩和劉三姐民間故事為基礎設計的一個獨特的旅游文化空間。

2.民間表演藝術類開發

民間表演藝術類, 包含民間音樂、 民間舞蹈、 傳統戲劇、 曲藝、 雜技與競技五類非遺類別。 這幾類非遺生活氣息濃, 又具有較強的表演性和參與性, 它們中有不少已成為民眾耳熟能詳的民間藝術。 而黃河流域的非遺更是充滿了煙火氣, 因此它們的開發更宜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 注重大眾的參與度。 可以真實性原則為指導對這一類黃河非遺進行現代詮釋, 但要注意尊重歷史的真實, 不能任意改編, 杜絕粗制濫造, 民間表演的精神內核不能改變。

3.傳統工藝美術類

傳統工藝美術類, 包含民間美術和傳統手工技藝這兩類非遺類別。 這兩類非遺往往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并多采用精妙、 繁復的制作工藝, 大多屬于鄉土工藝, 因此這一類非遺的開發可與當地旅游紀念品的開發相結合, 突出當地創意產業發展, 促進黃河民間技藝和現代工藝的創意融合。 這一類非遺自身所擁有的體驗性特征也可作為開發的市場撬點, 可在保留其技藝精髓的前提下, 將其過于繁復的制作工藝適當簡化并進行體驗化產品開發設計。

4.傳統醫藥類

傳統醫藥類非遺的開發, 可從健康和養生的角度進行。 如提煉黃河流域傳統醫藥類非遺中的康養因素, 針對高端市場開展康養旅游, 推廣旅游度假過程中的養生飲食和生活方式等。 此類非遺開發還可很好地與黃河醫藥知識和技能的普及和培訓相結合。 除了通過舉行系列知識推廣和技能培訓活動(如黃河醫藥進社區、 黃河醫藥宣傳周、 義診和講座等), 還可借助現有的經濟文化宣傳通道, 如將醫藥文化以高端國際展演的方式推廣出去, 使其成為黃河非遺和黃河文化宣傳和推廣的重要路徑和窗口。

5.民俗類

民俗類非遺往往與民眾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息息相關, 如大量的節日、 慶典和生產活動等。 這決定了此類非遺與其他類別的非遺交融和契合點較多, 在開發時最好能相互結合。 如沿黃河九省共同打造的非遺項目—— “中華頌”, 就是通過202 項非遺項目的展演, 將黃河民俗串聯和融入, 共同回憶黃河記憶, 擴大黃河文化影響力。

(三) 數字賦能黃河非遺保護與開發, 對“黃河故事” 進行虛擬化創設

2021 年4 月由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十四五” 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規劃》 中, 明確提出要開展文化遺產保護與文物活化利用技術研究, 重點支持存量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 推動傳統文化“活起來”①《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印發〈“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國政府網, http:/ /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3/content_5615106.htm.2021-04-29.。 在這樣的背景下, 黃河非遺保護與開發思路和理念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而這恰恰也是講好“黃河故事” 理念下對非遺進行虛擬化創設的有益嘗試。

從數字賦能視角來看黃河非遺的保護與開發, 強調將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介入到黃河非遺的采集、 保存、 展示、 傳播過程中, 以數字化系統邏輯來創新黃河非遺保護與開發路徑。 一方面, 營造非遺生存所需的虛擬文化場景; 另一方面, 運用科技改變非遺自身形態, 產生適應新文化場景的非遺新形態, 并通過大數據平臺的數據挖掘、 分析、 反饋和預警, 將保護與開發有序循環起來, 從而達到貼近真實文化空間基礎上的文化價值提升, 最終實現指向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黃河非遺可持續發展。

四、 結 語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背景下, 選擇以黃河非遺為中心來討論講什么樣的“黃河故事” 具有重要意義。 以黃河文化的歷史真實為根本, 不能脫離歷史文化本身, 不能扭曲和過度重塑。 開發過程中允許對文化建構, 以及對文化產品化設計和開發, 但同樣都要掌握好“度”。 在黃河流域非遺的保護與開發實踐中既要強化政府主導, 保證歷史真實; 又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黃河非遺, 設計不同的真實性舞臺, 講述不同的“黃河故事”; 同時還可通過數字進行賦能, 對“黃河故事” 進行虛擬化創設從而有效實現對黃河流域非遺的保護、 傳承和永續發展。

猜你喜歡
黃河流域黃河文化遺產
生態環境部啟動新一年度黃河流域“清廢行動”
與文化遺產相遇
多彩黃河
黃河寧,天下平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黃河』
黃河流域燦爛的齊家文化——陶器
增強大局意識 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發展水平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三十六計之順手牽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