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新時代執政黨形象構建
——基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分析視角

2023-03-10 03:50易開發
關鍵詞:四個全面執政黨依法治國

易開發

(華南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執政黨形象是國內外民眾對執政黨的思想理念、政策方針、行為活動及其執政績效等的綜合性認知和評價。其中,良好的執政黨形象不僅利于加強黨內的凝聚力,也有利于獲得廣大民眾的認同和支持,使其執政合法性得到鞏固,執政實踐能夠低成本運行?!八膫€全面”戰略布局作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頂層設計和行動方略,其制定、實施和成效對于新時代執政黨形象的建構大有裨益。同時,基于執政黨形象視角,分析其如何助力執政黨形象的塑造,能進一步理解其現實價值。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新時代執政黨形象構建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適應我國發展實際,順應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結果,回答了新的歷史階段下黨執政興國的目標問題,有助于塑造積極進取、為民惠民的執政黨形象。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新時代黨執政興國的目標彰顯

建設現代化國家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的強烈向往。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曾憑借不凡的智慧和先進的文明,長期引領和推動世界發展。然而,近代中國由于諸多內部原因未能在世界大變局中把握機遇,喪失了進入現代化軌道的契機,逐漸在各個方面落后于西方。這使得近代中國在同西方交往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動挨打”狀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盡剝削和掠奪。自這時起,實現國家現代化,推動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熱切期盼。對此,各階級、各黨派和無數仁人志士先后投身其中,做出諸般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最終因各種因素走向失敗。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繼承前人志愿、肩擔民族使命,將建設現代化國家作為其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重要目標。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成為新的戰略目標。新中國建立之初,中國共產黨著力建章立制,重塑秩序規范,保障政治平穩和社會安定;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大力發展農業和工業,初步建立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大力發展科教文衛事業,有效改善民生。經過三十年努力奮斗,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起重要基礎。

之后,中國共產黨實施改革開放戰略,進一步回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進行現代化建設。在此過程中,黨將原先的“四個現代化”進行量化,同小康社會結合起來,先后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經過四十余年奮斗,中國經濟等各方面飛速發展,第一個百年目標如期實現,“四個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則完成其歷史使命,在其基礎之上,由側重部分領域的現代化發展到著眼整體、全面的現代化時機和條件成熟起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成為新的歷史階段下黨領導中國人民著力推進的戰略目標。

(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塑造積極進取、為民惠民的執政黨形象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塑造積極進取的執政黨形象。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經濟疲敝,各業蕭條,人民困苦,國力弱小,可稱之為“一窮二白”。中國共產黨人不甘現狀,躊躇滿志地提出要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此后,在短短七十余年間,黨和人民上下一心,制定和杰出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五年規劃”,逐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完成由尚未溫飽到全面小康的巨大轉變;使國家綜合實力日益增強,逐漸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已經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人并未志得意滿,而是始終保持初心,在現有基礎上朝著更高目標前進,制定和細化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目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黨的十九大對此做出清晰明確的“兩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是通過15年的奮斗,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步是繼續通過15年的奮斗,在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

這個戰略不僅將原先制定的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間提前整整15年,而且把原先“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的表述升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彰顯出目標遠大、積極進取的執政黨形象。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塑造為民惠民的執政黨形象。中國共產黨是人民性政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2],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v觀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開展的一切實踐活動,都始終貫穿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奮斗圖景。經過七十余年的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成了“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3],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得到長足發展,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極大滿足。

在現有成就基礎上,中國共產黨繼續著眼人民群眾對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強調要在基本實現現代化階段做到“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4];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成階段則要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使我國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使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梢哉f,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目標的制定,充分顯示出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為民惠民形象。

二、全面深化改革與新時代執政黨形象構建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開放的延續和發展,著力解決現代化征程中的諸多矛盾和問題,開辟新的發展空間,為新時代黨執政興國提供根本動力,有利于塑造創新求變、開放自信的執政黨形象。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時代黨執政興國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5]?;赝氖嗄昵?,中國剛結束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急需改變經濟社會停滯的狀態,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但根深蒂固的“左”的思想、“兩個凡是”的教條主義和日趨僵化的體制嚴重束縛著當時的人們,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動亂、停滯的十年也使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加大,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增強。中國該向何處去,如何繼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為一個亟需回答的問題。在此危難之際,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判斷形勢,以高超的戰略眼光、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氣撥亂反正,重新確立起正確的思想路線,創造性提出改革開放戰略。其中科學回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的困惑和疑問,深刻闡明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建設論,以及改革開放的必要性、科學內涵和實踐路徑。由此,黨領導人民在思想和實踐上走出困惑和徘徊,方向明確地推進改革開放,國家體制機制迅速發生變革,社會活力和生產力得到普遍釋放,中國命運發生重大轉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進入“快車道”。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發展,為新時代黨執政興國提供強大動力。改革開放的歷史和實踐啟示我們,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原來適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會逐漸不適應新的環境、新的條件,進而難以有效解決治國理政過程中的諸多現實問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失去穩健的動力。而要在根本上改變這種境況,就必然需要執政黨堅持問題導向,根據現實需要進行上層建筑的變革,與時俱進地更新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進而激發出社會活力。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社會急劇發展和轉型,人民利益訴求和思想觀念日益多元,諸多新舊問題和多樣矛盾紛紛涌現,阻礙和干擾著社會主義發展。同時,新的歷史階段的發展目標,以及變動的內外部環境,要求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和各個方面與之相適應和協調。為此,中國共產黨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思維理念,破除不合時宜的制度體制,變革和完善國家各項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前發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塑造創新求變、開放自信的執政黨形象

全面深化改革塑造創新求變的執政黨形象。改革意味著創新,創新則繼續推動改革。改革開放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做出的開創性探索,即是說改革開放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同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發生巨大變化,孕育出諸多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諸多新的制度體制,國家治理成效顯著。進入新時代,面對改革過程中疊加交織的各種問題、各種矛盾,中國共產黨積極求變,在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采取繼續深化改革的方法解決改革過程中產生的新舊問題。由此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確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6]512的改革總目標,以系統思維、整體思維、辯證思維進行全方位、多領域、強力度的改革,發展和創新了多項體制機制,增強了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銜接性和協調性,切實解決了諸多一直沒能解決的難題,塑造和展現出創新求變的執政黨形象。

全面深化改革塑造開放自信的執政黨形象。改革要求開放,開放促進改革、加快發展。近現代歷史證明,一個國家“關起門來搞建設”不是長久之計,要進行改革發展,就必須對外開放。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短短四十余年間帶領人民取得如此巨大成就,除前三十年的奠基外,主要得益于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并舉,在開放中學習他國經驗教訓,大力引進他國資金、技術和人才等為我所用。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深刻認識到,在新的歷史階段要繼續深化改革,取得新成績,還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于是,中國共產黨提出擴大開放的宣言,做出主動擴大進口、降低外資準入門檻、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全面實施平等待遇、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成立亞投行和絲路基金、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積極參與各項國際事務、大力開展主場外交等諸多舉措,極大展示出黨的開放態度。同時,在當今全球經濟下行,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等復雜國際形勢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深化改革,繼續擴大開放的舉措,充分表明其對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的自信??梢哉f,新的歷史階段下的中國共產黨表現得更加開放自信。

三、全面依法治國與新時代執政黨形象構建

全面依法治國是黨根據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現實發展需要做出的必然選擇,為新時代黨執政興國提供法治支撐,有利于塑造重視法治、公平正義的執政黨形象。

(一)全面依法治國是新時代黨執政興國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必要手段,是歷史和實踐的必然選擇。中國共產黨對于法治有何必要、有何作用等問題的認識,是隨著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加深的。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廢除各種封建主義的、資本主義的法規制度,另一方面積極著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頒布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制度,重構國家法律秩序。但是,五十年代后期“左”的錯誤蔓延、個人崇拜盛行、政治運動頻繁,法制建設受到嚴重破壞。到“文革”期間,法律秩序一度形同虛設,國家、社會、人民各方面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拔母铩苯Y束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充分汲取教訓,并予以深刻反思,充分認識到:只有以健全的法規制度來管黨治國才能保障人民民主,才能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有序發展。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法治,將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經過數十年努力,從上至下法治觀念不斷增強,各個領域、各個部分法律體系逐漸健全,國家治理法治化程度穩步提升,為改革開放事業起到保駕護航作用??梢哉f,中國共產黨在歷史和實踐中充分證明:法治在國家改革發展穩定中不可或缺。

新時代民族復興偉業的推進,離不開全面依法治國的保障和支撐?;仡櫺轮袊l展歷程,不難得知:當法治建設受到重視,法治的引領、規范、協調和保障功能得到持續且廣泛的發揮時,中國社會就會普遍穩定有序,改革發展就能徐徐推進。當法治建設受到忽視,或者法規制度的建設與現實脫節而難以發揮其效能時,改革發展穩定就會受到阻礙。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各方面成績非??上?,但相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偉業而言,中國法治建設暴露出諸多不足。譬如改革發展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問題、營商環境問題、權責利關系問題、海外商業活動維權問題、社會各領域各群體安全保障問題、立法司法執法問題等等。而且,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還會出現許多新的法治問題,人民群眾對于良法善治的向往也會不斷增強。這些都要求我們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切實“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6]21,充分發揮法治效能,以實現國家有序發展、社會和諧安定、人民安居樂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從法治上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制度化方案?!盵7]即是說,要實現民族復興偉業,建設強大的現代文明,需要全面依法治國提供秩序規范和法治保障。

(二)全面依法治國塑造重視法治、公平正義的執政黨形象

全面依法治國塑造重視法治的執政黨形象。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法治傳統,但受制于歷史條件、文化水平、階級局限等原因,使得人治在與法治相爭過程中常常能占據主流。而歷史證明法治衰微的王朝相較那些法治程度較好的王朝,更容易和更快發生動亂和走向衰亡。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結合古今中外歷史教訓,認識到法治是歷史發展的主流,也是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因而建國初期就著力進行系列“法制”建設,初步建立起主要法律制度,奠定了一定法治基礎。經過“文化大革命”后,中國共產黨對法治價值的認識加深,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法制”[8]建設。之后黨的十五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9],將“法制”升華為“法治”,同時強調依法治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進一步突出黨對于法治認識的深化和重視程度的提高。

到黨的十八大,“依法治國”表述升級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6]21,并初步闡明其科學內涵。2014年召開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史無前例地以中央全會的規格專門研究和部署法治建設,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緣由、總目標、原則、路徑等進行系統闡明,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對法治的重視和認識到達一個新高度。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會議中,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這也是為數不多的以最高領導人領銜負責的工作小組,極大提高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權威。2021年《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頒布,成為建國以來的首個專門性的法治中國建設規劃。顯然,法治地位的不斷提升,法治建設的層層遞進,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穩步實施,成為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法治的最佳注解。

全面依法治國塑造公平正義的執政黨形象。公平正義代表著文明先進,是處于復雜社會關系中的人類的理想追求。在中國,公平正義是“大同社會”的主要特征,為古今人們所尊崇和期盼。在西方,人們將公平正義視為社會的首要美德,是“一切德性的總匯”[10]。由此可見,東西方對于公平正義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將公平正義這一人類理想納入其政治目標之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將壓迫人、剝削人的“三座大山”推翻,實現主權正義、民族平等。建立新中國后,中國共產黨著力從法規制度這個根本入手,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建立各項法律制度來規范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領域的有序運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協調各群體的利益關系,使社會各階層、各群體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但是,“關于永恒公平的觀念不僅因時因地而變,甚至也因人而異”[11]。隨著改革開放過程中產生和積累的種種矛盾的涌現,時代發展和社會轉型變化帶來的種種問題,使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提出新的要求。對此,中國共產黨提出并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與時俱進地修訂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效提升法律體系的系統性、協調性和前瞻性,在法規制度上為社會公平正義提供堅實支撐。同時,在實踐中堅持以新“十六字方針”進行法治建設,全面落實“三個共同推進”和“三個一體建設”,對國家和社會某些方面、某些環節中的失序現象進行規范和糾正,對社會中的不公正問題予以妥善處理,努力在程序和結果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通過這些有力舉措和實際成效,逐漸塑造出一個公平正義的執政黨形象。

四、全面從嚴治黨與新時代執政黨形象構建

全面從嚴治黨,直面黨內外各種問題,是新時代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踐舉措,在政治上為新時代黨執政興國提供著根本保證,有利于塑造倡廉反腐、風氣清正的執政黨形象。

(一)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執政興國的根本保證

從嚴管黨治黨是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能堅強領導人民不斷取得勝利的關鍵。在近代中國歷史舞臺上,為數眾多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團體先后活躍其中,最終歸于消亡。其中,只有中國共產黨脫穎而出,為歷史和人民選擇,成為中國及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并帶領中國人民日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原因可以簡要概括為:中國共產黨具有其他政黨和政治力量無法比擬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種先進性和純潔性不僅源于中國共產黨以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為其根本指導思想,始終以廣大人民的利益為其利益,切實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一條正確的民族復興道路;還在于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階段始終堅持自我革命,自覺主動地解決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組織、作風、制度等方面的建設,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和治理才能展示于世人之前??梢哉f,堅持從嚴管黨治黨,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日益發展壯大,贏得廣大人民長期擁護和支持,不斷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關鍵原因。

擔當新時代歷史使命,必須全面從嚴治黨。黨史和新中國史已經證明:當中國共產黨始終領導有力、決策有方、先進純潔時,中國人民就能披荊斬棘、克服萬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順利暢通;當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有所疏忽,黨的領導有所弱化、決策有所失誤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會有所損失,發展就會受到阻礙。當前,在黨和人民的持續奮斗之下,現代化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穩步推進,前途一片光明。但是,黨在新的歷史階段也面臨著疊加交織的諸多國內矛盾、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以及長期存在的各種風險和考驗。這些情況意味著在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民族復興這個新時代歷史使命的征途上不可能輕輕松松、一帆風順,而是充滿著艱難險阻、暗礁險灘。這要求我們全面從嚴管黨治黨,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不懈錘煉自身能力和水平,以確保黨能夠英明領導人民同前行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進行偉大斗爭,并奪得最后的勝利。

(二)全面從嚴治黨塑造倡廉反腐、風氣清正的執政黨形象

全面從嚴治黨塑造倡廉反腐的執政黨形象。古今中外諸多政權的興亡歷史啟示我們,公私不分、腐敗貪墨往往是一個國家崩潰衰落的重要因素,廉潔清明才是一個國家政通人和、發展興盛的必要條件。而廉政清明的實現,從根本上取決于統治集團自我約束、自我凈化、自我完善的程度和質量。中國共產黨自執政起就深諳此理,始終對內部各種腐敗現象高度警惕。長期以來,黨堅持加強自身建設,有效遏制、不斷解決著腐敗問題,使黨內政治生活總體趨于良好,有力推動著中國向前發展。但隨著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的急劇轉型,多元思想觀念的沖擊,某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弱化,使得各種腐敗現象一度集中涌現,造成惡劣影響,成為亟須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作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著眼遏止和解決腐敗問題,開啟零容忍、強力度、大規模的反腐敗斗爭,懲處從中央到地方百萬計的腐敗分子,起到強威懾作用,有效遏制住腐敗問題。同時,黨中央為達到標本兼治效果,著力加強制度建設,以制度建設貫穿黨的其他建設,切實用制度管黨治黨,用制度保障反腐倡廉。到黨的十九大,反腐敗斗爭已經取得壓倒性優勢,黨內政治生態極大好轉,國內外民眾對黨的反腐倡廉工作紛紛擊節贊賞。對此,中國共產黨并未志得意滿,而是多次強調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秉持“?!薄伴L”二字,做到頻率上常常抓、時間上長久抓,堅決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如此態度和行動塑造和展示出倡廉反腐的執政黨形象。

全面從嚴治黨塑造風氣清正的執政黨形象。作風問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決定著人心向背,影響著黨和國家的形象。如果“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12]。因此,中國共產黨歷來就重視作風建設,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就多次開展專門的整風肅紀活動,不斷健全相關制度,力求塑造積極優良的黨風政風,并以此引領社風民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以“四風”為代表的黨風問題也迅速增多,表現日益突出。這些不良風氣嚴重弱化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對黨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對整個社會風氣產生不良影響。對此,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緊抓作風建設。在思想上,加強黨員干部對黨風黨紀和相關政策理論的學習,開展多項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在組織上,緊緊抓住“關鍵少數”,嚴格考核和監督,并積極培育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在制度上,進一步完善黨內法規制度,切實以制度管黨治黨;在實踐上,以上率下,發揮領導干部帶頭作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著力整治以“四風”為代表的不良作風問題。這些舉措使得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風氣清正的執政黨形象得到有力維護和鞏固。

五、結 語

新時代執政黨形象的塑造是一項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重大任務,需要一個長期、復雜且艱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善于總結和應用古今中外政黨形象塑造的有益經驗,更需要積極挖掘和利用自身資源,通過執政黨的思想觀念、政策方針、行為活動及其執政績效來塑造其形象?!八膫€全面”戰略布局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新階段下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方略,也是塑造新時代執政黨形象的有力宣言和有效舉措。它蘊含著豐富的形象內涵,為新時代執政黨形象塑造注入新活力,有利于從多維度塑造一個積極進取、為民惠民,創新求變、開放自信,重視法治、公平正義,反腐倡廉、風清氣正的鮮活立體的執政黨形象。

猜你喜歡
四個全面執政黨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 法平天下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新媒體發展的關系探析
“德”“法”辨證與依法治國
關于依法治國若干問題
堅持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依法執政
執政黨道德形象的塑造
“四個全面”清晰展現戰略布局
論參政黨建設與執政黨建設的同一性和差異性
略論陳云執政黨黨風建設的思想
關于建設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