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及其價值

2023-03-10 03:50林海燕徐玉婷
關鍵詞:學史辯證法漳州

林海燕,徐玉婷

(閩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1]。漳州戰役是中國革命史上一次獨特的戰役,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并對中國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無疑是黨史上的重大事件,而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是漳州戰役發生和致勝的法寶,無疑是構成黨的百年奮斗經驗的重要因子,而學界對漳州戰役的研究雖已取得諸多有價值的成果,但主要還是局限于歷史學視角,其中也內含了漳州戰役中毛澤東某方面辯證法思想的探討。因此,有必要從總體上進一步探究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及其價值。

一、漳州戰役的發生邏輯

(一)漳州戰役發生的客觀邏輯

革命和戰爭的首要條件是客觀條件,首要邏輯是客觀邏輯,正如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盵2]284漳州戰役是中國革命形勢發展的客觀需要。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根據敵強我弱的特點,指揮紅軍與敵人在根據地內斗智斗勇,取得了3次反“圍剿”的重大勝利,中央蘇區范圍擴大,人民群眾革命熱情高漲,紅軍武裝力量不斷壯大,兵力增加到7萬人。1931年“九一八”事件發生后,全國掀起了抗日反蔣運動,這就需要紅軍“打出外線”推動抗日救亡運動,而蔣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繼續發動內戰,準備向蘇區發起第四次“圍剿”。彼時國民黨的長期封鎖使得蘇區財政難以支持不斷擴大的紅軍隊伍的需求,紅軍給養嚴重不足,而閩西、閩南則是國民黨統治薄弱的地方,經濟條件優越,革命群眾基礎好,毛澤東、朱德曾率紅四軍2次入閩,開辟了以上杭、永定、龍巖為中心的閩西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后,閩西、贛南兩蘇區連接成了全國最大的蘇維埃區域,這些區位環境和革命條件都非常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發展壯大及進一步擴張革命勢力。上述這些客觀條件和革命形勢的發展為“敵進我進,打出外線”的漳州戰役提供了客觀必然性。而左傾冒險主義不顧客觀條件、違背革命規律,盲目攻打大城市特別是贛州戰役的失敗,也為漳州戰役的發動提供了客觀要求。

(二)漳州戰役發生的組織邏輯

歷史是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的統一,漳州戰役的發生具有客觀必然性,但還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還需要組織領導等主觀條件。漳州戰役的組織領導邏輯主要是周恩來和毛澤東對漳州戰役主導權、指揮權的確立。1931年4月到6月,由于顧順章、向忠發被捕叛變,中央主要領導人離開上海,周恩來到中央蘇區主持蘇區中央局工作,王明赴莫斯科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博古領導下的臨時中央政治局仍執行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而周恩來負責中央蘇區領導工作,為以后中央采納毛澤東攻打漳州的建議提供了重要的組織條件。1932年1月,王明主導中共臨時中央發出《關于爭取革命在一省與數省首先勝利的決議》,要求各革命根據地紅軍要奪取中心城市,并指示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四方面軍“首取贛州”。毛澤東和朱德根據贛州敵強我弱的客觀情況,反對攻打贛州,但多數同志認為必須執行臨時中央的指示。贛州戰役期間,毛澤東因病去瑞金城郊的東華山古廟休養。攻打贛州失利后,紅三軍團反被敵人援軍襲擊、分割、圍困,毛澤東被請出山挽救危局,紅三軍團才得以解圍脫險。在毛澤東提議下,1932年3月中旬中共蘇區中央局在贛縣江口召開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指出了攻打贛州的錯誤,主張紅軍主力要向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群眾基礎較好、地勢有利的贛東北發展,建立革命根據地,但是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之后,毛澤東又依據閩西敵情的變化,向中革軍委建議將中路軍改為東路軍,向閩西行動,然而這一主張又被否定。毛澤東在率中路軍一部紅一軍團北上寧都的途中,再次向中路軍總指揮林彪和政治委員聶榮臻闡明中路軍向閩西發展的主張,得到他們的贊同。因此,林彪、聶榮臻再次向中革軍委建議采納毛澤東的意見,將中路軍的行動方向改向閩西。1932年3月27至28日,蘇區中央局在瑞金召開會議討論紅軍的行動方向問題。毛澤東再次“提議中路軍向東發展,攻打龍巖,消滅閩西張貞等軍閥,開展新局面”[3]369,會議最終采納了毛澤東的主張,將紅一、紅五軍團組成的中路軍改稱東路軍,并確定由毛澤東率領東路軍攻打龍巖,向東南方向發展,打到外線去,到敵人占領區作戰和發展。之后,毛澤東又幾次致電周恩來提出攻打漳州的意見、計劃和構想并獲得支持,周恩來隨即從瑞金趕到長汀召開作戰會議,推動會議“批準毛澤東提出的龍巖、漳州戰役計劃,并具體部署了前后方的各項工作”[3]263。然后,周恩來、朱德留駐長汀,負責調動兵力、籌集給養?!翱梢?,漳州戰役是毛澤東提議力主,周恩來認同批準的,是他們兩人共同決策的產物?!盵4]在漳州戰役中,“周恩來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肩負來自‘左’傾錯誤的壓力,毅然全力支持毛澤東正確的戰略主張;并以踏實細致的工作作風,周全縝密的思考與安排,確保漳州戰役的實現與勝利,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5]。之后,毛澤東率領紅一軍團出長汀、過白沙、克龍巖,1932年4月19日拂曉,指揮東路軍對漳州外圍的國民黨軍發起攻擊,20日即攻克漳州。

(三)漳州戰役發生的思想邏輯

毛澤東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是漳州戰役發生的指南。唯物辯證法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統一,實質是革命辯證法?!稗q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盵6]“唯物辯證法是一種革命的辯證法?!盵7]漳州戰役是革命戰役,是革命實踐活動,革命戰役和革命實踐需要革命辯證法指導。毛澤東在指導中國革命和戰爭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將唯物辯證法應用于革命和戰爭實踐,形成了科學的革命辯證法思想。他在1928年寫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中,就運用了實事求是、矛盾分析等辯證方法,闡明紅色政權能夠在反動勢力統治薄弱的地方特別是農村和群眾革命基礎好的地方存在;他在1930年寫的《反對本本主義》(原篇名為《調查工作》)針對教條主義、冒險主義等黨內錯誤傾向,更是強調要從實際出發調查研究,要“到群眾中作實際調查去”,具體闡明了實事求是的基本方法。他在3次反“圍剿”中又提出了“十六字訣”的革命戰爭辯證法思想。在第三次反“圍剿”勝利、革命力量壯大、抗日救亡和反蔣運動高漲、擺脫經濟困難等客觀條件下,毛澤東審時度勢,著眼革命全局,立足革命客觀實際,為了爭取主動,鞏固和發展中央蘇區,提出“打出外圍”的主張。正如他在1932年5月3日給蘇區中央局的電文中指出:“在現時的敵我形勢下,在我軍的給養條件下,均必須跳出敵人的包圍之外,采取進攻的外線作戰,才能達到目的?!盵8]在摸清漳州守敵部署和敵軍情況后,毛澤東在1932年3月30日給蘇區中央領導人周恩來的電文中進一步建議:東路軍“在政治上必須直下漳泉,方能調動敵人,展開時局,求得戰爭”[9]。此后,毛澤東又根據粵軍已開進閩邊并向上杭推進的敵情,再次致電周恩來,強調打出外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毛澤東攻打漳州的建議、主張和決策將進攻與防御、內線作戰與外線作戰統一起來,突顯了革命實踐的實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法以及人民主體方法等革命辯證法思想,這些思想是漳州戰役發生和致勝的指南,正如有學者指出:“沒有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就不可能有紅軍攻打漳州的行動?!盵10]

二、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的基本蘊含

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中有決定意義的東西,即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辯證法?!盵11]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并不是理論化的辯證法一般原理,而是辯證法原理在革命實踐中的運用,是實踐著的革命辯證法,這就注定了研究漳州戰役的辯證法主要是研究漳州戰役的革命辯證法。

(一)遵循革命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實事求是方法

實事求是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方法,將實事求是的根本方法運用于革命實踐就是革命辯證法的實事求是方法,其精髓就是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統一。從贛江戰役到漳州戰役,毛澤東始終立足客觀實際,深刻地分析革命形勢和戰爭態勢,進而發揮主觀能動性研究對策并采取行動。毛澤東遵循集中優勢兵力攻打敵人薄弱環節、進攻與防御辯證統一的戰爭規律,積極向中央建議“打出外線”,在建議被否定的情況下,又極力尋找機會實現自己的主張,江口會議后他利用隨軍行動之機耐心說服林彪、聶榮臻并獲得他們的支持,可以說,東路軍東征入閩靠的是毛澤東的極力爭取。攻打漳州計劃獲批后,毛澤東深知戰場形勢時刻變化,必須先敵一步,搶奪戰機,爭取主動、積極應變,他根據敵一部已入閩的情況再致電周恩來,指出尚在贛南的紅五軍團要迅速集中兵力立即向龍巖進發,否則敵人就會占領先機,使我軍陷入被動。在獲悉龍巖守軍戰斗力不強又無所戒備的情況后,又抓住戰機,指揮已到白砂的紅一軍團迅速向龍巖發起進攻,一舉消滅龍巖守軍兩個團。之后又遵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戰爭規律,指揮紅軍乘勝前進,快速攻打漳州,在攻打漳州時,毛澤東組織部隊偵察敵情和觀察地形,獲悉防守漳州敵軍的部署情況,并與東路軍總部領導一起冒雨到前沿陣地調查,做到了知己知彼?!罢闹輵鹨蹧Q策從提出到實施,就是毛澤東在領導革命斗爭中善于觀察政治形勢的變化,注重從客觀實際出發,并與黨的‘左’傾領導者進行機動靈活的斗爭的結果?!盵10]漳州戰役勝利后,當敵軍大舉向漳州進發時,毛澤東又遵循避實擊虛、敵進我退的戰爭規律,迅速返回蘇區,使得向漳州方向運動的敵軍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上述這些事跡和戰績都體現了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統一的實事求是方法。

(二)正視革命問題、堅持辯證思維的矛盾分析法

革命辯證法中的矛盾分析法是體現在革命實踐中的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分析法一般原理在革命實踐中的運用。漳州戰役的矛盾分析法主要體現在毛澤東對漳州戰役的矛盾分析和解決處理過程中。

第一,毛澤東用聯系、全面、發展的觀點分析漳州戰役的各種問題。毛澤東用聯系的觀點分析了攻打漳州與福建革命乃至紅軍和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展的聯系,認識到占領漳州就占領了通向“??凇钡纳虡I城市,便于籌款籌物,解決蘇區的財政經濟問題。毛澤東堅持兩點論,用全面的觀點對各種矛盾進行全面的分析,既反對不顧敵強我弱的客觀事實、盲目進攻大城市的冒險主義,又反對只在內線作戰而看不到革命形勢發展趨勢的保守主義,把進攻與防御、內線與外線有機統一起來;不僅看到攻打漳州的軍事意義,還看到其經濟、政治意義。毛澤東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看到攻打漳州對于擴大根據地、壯大革命力量、推動反蔣抗日運動的重要意義。

第二,毛澤東堅持矛盾特殊性方法具體分析閩西和閩南的敵情、革命群眾基礎以及經濟條件和自然地理環境,并重點抓主要矛盾,著力解決戰爭中的關鍵問題,提出“打出外線”和攻打漳州的主張?!霸趶碗s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2]23。革命斗爭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著的復雜矛盾體系,全局與局部、內線與外線、進攻與防御,每個時期都會有一種矛盾或因素起主導作用,毛澤東從全局出發,從事關戰爭全局的關鍵點上尋找突破口,認識到抓住主動進攻、打出外線這個主要矛盾就能起到“一招致勝,滿盤皆活”的作用。

第三,毛澤東堅持矛盾轉化的方法,重視和推動矛盾向有利于我方的方面轉化。在中國革命中,毛澤東一貫善于和主張“抓住敵之不利因素”擴大“我之有利因素”,進而造成“強弱程度上和優勢形勢上的大變化”,實現“敵敗我勝的結果”[12]。在漳州戰役中,他根據敵我力量的消長和敵軍部署情況,抓住戰機,適時地轉換進攻戰略,集中力量出其不意打殲滅戰,推動敵我力量的強弱轉化,變被動為主動、變劣勢為優勢。

第四,勇于革命斗爭、愛拼敢贏的矛盾斗爭性方法。矛盾斗爭性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一種重要方法,是矛盾斗爭性原理在革命實踐中的運用?!坝袟l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盵2]333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是事物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矛盾斗爭性方法是從事物的矛盾斗爭性屬性中引申出來的方法,即敢于正視矛盾斗爭、客觀分析矛盾斗爭,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的方法。漳州戰役的矛盾斗爭性方法突出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耙〉脛倮?,就完全要靠他的政黨——共產黨的斗爭策略的正確和堅決?!盵2]115毛澤東根據革命形勢發展,敢于從內線打到外線,既保障了中央蘇區根據地,又打開了新的革命局面。在知己知彼、看準敵人弱點的前提下,毛澤東率領紅軍敢于攻打守衛漳州武器裝備優良的張貞部隊。而漳州陸海交通便利,紅軍若不能速戰速決,敵人就會組織援兵強烈反擊,紅軍就難以取勝。因此,毛澤東遵循用兵之道,將“兵貴神速”和“出敵不意”的軍事原則運用得出神入化、超乎尋常,終于取得漳州戰役勝利,這是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經典寫照,也展現了毛澤東高超的戰爭指導藝術。二是以斗爭求團結、求統一。在面對選擇作戰對象發生“激烈意見分歧”時,毛澤東敢于斗爭,勇于堅持真理,以斗爭實現思想統一。在寧都會議上,他以大無畏的氣概與“左”傾錯誤的軍事指導思想進行激烈的斗爭,勇于批評錯誤,堅持正確的主張,不怕付出個人的代價。通過斗爭和耐心工作,使一些重要領導和黨員干部認識到攻打贛州的冒險主義錯誤和危害,從而使攻打漳州的建議得以實施。

(三)匯聚革命力量、依靠群眾的人民主體方法

唯物辯證法是革命辯證法,革命辯證法是以人民為主體的辯證法。實事求是方法離不開從人民群眾實際出發,矛盾分析法也要分析人民群眾的矛盾特殊性,斗爭性方法更要立足人民群眾的斗爭實踐和斗爭力量。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的核心就是“兵民是勝利之本”,他依靠人民的支持建立了井岡山根據地,而要獲得人民的支持就要依靠人民、為人民謀幸福,這就是以人民為主體的革命辯證法,就是革命實踐的人民主體方法,這一方法是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原理在革命實踐中的運用。第一次反“圍剿”時,毛澤東就針對脫離群眾、盲目攻打大城市的“左”傾錯誤,指出“沒有群眾條件是很難占領中心城市的,也是很難消滅敵人的”,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是蘇區人民積極支援紅軍、保衛蘇區的勝利!”[13]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都不開人民主體辯證法,或者內含著人民主體辯證法。毛澤東不計個人得失,受到排擠的時候不忘憂國憂民,心系黨和紅軍的前途命運,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不計前嫌,全力以赴,挽救紅軍于危難之中。毛澤東攻打漳州的構想和決策更是體現了以人民為主體的方法,他針對一些人害怕紅軍主力打出外線會喪失根據地的恐懼心理,認為這是“由于看不見根據地人民的力量”造成的;他立足于福建地區良好的人民群眾基礎和不斷壯大的革命力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積極推動、親臨指揮漳州戰役并取得勝利;他依靠人民群眾采用“隱真示假”的戰術,多次指示地方黨組織要發動和武裝群眾襲擊敵人,給守城的敵軍造成“游擊隊”騷擾的誤判,然后紅軍正規部隊再趁其不備地發起進攻。占領龍巖和漳州后,毛澤東又領導紅軍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廢除苛捐雜稅和高利貸,把沒收軍閥、地主、土豪的財物分給生活特殊困難的百姓和失業工人,保護群眾利益,使紅軍受到群眾的廣泛擁護和愛戴,支前工作也得以順利展開。

三、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的價值

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是漳州戰役發生的指南和致勝的法寶,并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黨的百年奮斗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

(一)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是實踐著的革命辯證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第一,這一思想豐富了唯物辯證法的內涵。唯物辯證法不只是辯證法的一般原理,而是唯物辯證法在實踐中的運用,是辯證法一般原理與實踐辯證法的統一,而革命辯證法是實踐辯證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是實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法等辯證法一般原理在革命戰爭實踐中的成功運用,是實踐基礎上的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統一,彰顯了辯證法的革命本性,豐富了唯物辯證法的革命辯證法內涵。

第二,這一思想內涵毛澤東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打出外線”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更是對井岡山時期內線作戰的軍事思想和革命辯證法思想的創新發展。

第三,這一思想是反對冒險主義和保守主義、主觀唯心論和機械唯物論的思想武器。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我們反對革命隊伍中的頑固派……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爭已將客觀過程推向前進了,而他們的認識仍然停止在舊階段……他們的思想離開了社會的實踐”;“我們也反對‘左’翼空談主義。他們的思想超過客觀過程的一定發展階段……離開了當前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前的現實性”[2]295。漳州戰役的革命辯證法思想對于批判和反對從主觀需要出發的唯心論和不顧主觀能動性的機械唯物論以及各種保守主義和冒險主義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傊?,毛澤東實際領導和指揮的漳州戰役堪稱是一部陳列在百年黨史中的革命辯證法的經典書籍,值得后人不斷地翻閱、學習、研究及結合新的歷史境遇實踐運用。

(二)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指引漳州戰役取得輝煌戰果,是漳州戰役致勝的法寶,并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一,在毛澤東革命辯證法指引下,紅軍擺脫了贛州戰役的困局,進而發起了漳州戰役。在漳州戰役過程中,毛澤東將唯物辯證法應用于戰爭實踐,重視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具體分析矛盾特殊性,抓住戰爭的關鍵環節,依靠廣大官兵和人民群眾,用革命辯證法指導戰爭過程,最終取得戰役的勝利。

第二,漳州戰役的勝利也是毛澤東革命辯證法思想的勝利,極大推動了福建革命形勢和蘇區根據地的發展,鞏固了閩西根據地,開拓了閩南根據地,進一步壯大了紅軍和革命力量,特別是為中國革命提供了革命辯證法的寶貴經驗;打擊了日寇侵略勢力、擴大了我黨我軍政治影響力;籌備了大量物資,改善了蘇區財經,充裕了紅軍給養,為紅軍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奠定了經濟基礎,做好了軍事上的準備。

第三,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是漳州戰役后中國革命的重要遵循,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關于長征和北上抗日的戰略抉擇,抗日戰爭時期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革命實踐,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這些革命實踐在一定意義上都可視為漳州戰役“打出外圍”的革命辯證法思想的運用和發展。正如有學者指出:“毛澤東的‘防御式的內線作戰’,同‘進攻式的外線作戰’的戰略,在他后來的軍事生涯中交替進行,運用得非常自如、嫻熟,領導中國革命戰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想也不斷得到了豐富,日臻成熟?!盵4]

(三)毛澤東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對黨史學習教育和堅持黨的百年奮斗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習近平指出:“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14]。毛澤東在漳州戰役中的革命辯證法思想是革命實踐的真理,內含革命理想信念、黨的初心使命和愛國愛民精神,有助于我們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敢于斗爭等黨的百年奮斗經驗是統一的。

第一,這一思想有助于“學史明理”。這一思想是漳州戰役歷史的真理偉力,為學史明理提供了革命辯證法思想的真理和方法論之理。立足漳州戰役的革命實踐把握革命辯證法之理,能使我們更好地感悟和理解馬克思主義革命辯證法的內涵和智慧,更好地為新時代新發展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第二,這一思想有助于學史增信、崇德。這一思想與革命理想信念是一致的并內含革命理想信念,漳州戰役的精神動力就是黨和紅軍都有著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這就會激勵我們堅定對馬克思主義或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這一思想內涵黨的初心使命,我們要賡續黨的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為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艱苦奮斗、頑強奮斗、不懈奮斗,這是學史崇德的根本意義所在。

第三,這一思想有助于“學史力行”和汲取、堅持黨的百年奮斗經驗?!皩W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是統一的,理、信、德最終都要落實在力行上,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價值歸宿。我們要立足新時代新發展階段,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正確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牢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將革命辯證法的普遍原理運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要善于運用革命辯證法的實事求是方法和辯證思維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形勢,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正確認識國際上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積極從國際形勢中尋求發展機遇,既要善于斗爭又要善于團結,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善于運用矛盾斗爭性方法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案矣诙窢?、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盵15]要勇于面對矛盾問題,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發揚革命辯證法的斗爭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不斷取得新的成就。要堅持人民主體的方針,緊緊依靠人民,以人民為中心,密切黨和人民的血肉關系,特別是要解決好人民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問題和根本利益問題。發揮人民主體作用離不開黨的領導,沒有毛澤東、周恩來等黨的重要領導人物的正確領導,就沒有漳州戰役的勝利,革命辯證法也就失去了實踐效用,由此,要把人民主體方法與堅持黨的領導統一起來。要在實際工作中善于運用革命辯證法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勇于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堅決抵制和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及各種不思進取的保守主義,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猜你喜歡
學史辯證法漳州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③
論辯證法的總規律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④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①
學史明理 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 學史力行
——普洱學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南康漳州龍
福建漳州面煎粿
漳州: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于質量的辯證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