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院所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以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為例

2023-03-12 22:52吳銳蕓
海峽科學 2023年11期
關鍵詞:科研院所產學研科技成果

吳銳蕓

(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0)

0 引言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與社會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的關鍵,也是科研院所發揮技術創新優勢,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責任。但當前,大多數科研院所面臨成果轉化問題多、難度大、效率低等問題,成為制約科研院所發展的瓶頸[1-2]。因此,尋找優化科技管理架構、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讓先進的科學技術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法,已經成為現階段科研院所的一項重要課題。

1 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性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成為新產業等活動[3]??萍汲晒D化具有重要的意義[4]。首先,它可以提高科學技術的利用效率??萍汲晒D化能夠把研究成果轉變為可以應用的實際成果,提高科學技術的利用效率,從而提高科研人員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其次,它是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手段??萍汲晒D化能將科學研究成果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此外,科技成果轉化還可以把研究成果轉變為新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推動經濟發展。通過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提高科學技術的價值和影響力,推動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2 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

2.1 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制度不完善

為實現科技成果高效轉化,2017年,福建省頒布了《福建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并陸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高校和省屬科研院所創新發展政策貫徹落實的七條措施》《福建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綜合試點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以此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政策執行不到位,缺乏高度統一和無縫銜接,各級監管部門依舊按照各自職能和責任來制定政策,導致政策邊界模糊,具體執行細則不夠明確。此外,各地區主管部門對政策的理解不同,認知不一,單位負責人在推行政策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需要承擔巨大的責任,從而造成創新與轉化交叉的難題,最終影響科技成果的轉化。

2.2 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不健全

當前的科技成果轉化缺乏有效的接口,轉化平臺宣傳力度小、受眾少,發布的需求和供給信息鮮有回饋,供需雙方難以有效對接??萍汲晒馁Y源信息不能有效共享,轉化頻率低,與企業能夠有效接軌并迅速實現產業化的項目更是寥寥無幾,市場與技術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難以突破??萍汲晒D化鏈條不完整是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原因之一??萍汲晒D化所涉及的環節較多,從了解企業需求到科研機構研究和開發,再到應用于企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各環節之間的相互配合和政策保障。但在真正實施轉化的全鏈條上,常常存在“斷層現象”,導致科技成果最終不能有效地應用于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中。

2.3 科技成果轉化專業型人才不足

科技成果轉化所需的人才是專業復合型人才??萍汲晒男枨筇岢?、研究開發、順利對接、成功轉化,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隊伍參與??萍既藛T必須擁有良好的技術儲備,充分了解市場需求,能預測市場應用前景,熟悉科研成果開發、應用和推廣的全過程。然而目前,科研院所普遍缺乏懂管理、懂技術、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導致科技人員對成果轉化的前瞻性不足,對市場需求不了解,只關心項目的立項、經費、結題、評獎,科研成果脫離市場,無法在市場中得到推廣應用,科學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閣的現象屢見不鮮。其次,科研院所對科技人才的激勵主要是物質激勵,往往忽視了精神激勵。一方面,目前省級科研機構實行的是“評聘合一”的職稱政策,其職稱數保持固定,且尚未設立與科技成果轉化掛鉤的技術經紀人職稱系列,對于參與成果轉化的人員也沒有明確的晉升途徑,這些問題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人員往往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另一方面,如果給予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過高的績效獎勵,可能對科研工作的環境造成破壞,間接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數量和質量。

2.4 產學研合作效果不顯著

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屬性不同,他們在確定各自的定位和目標任務時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從挑選項目的角度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更傾向于選擇具有一定學術含量,有助于評審獎項、職稱的研究項目,而企業則需要開發有市場需求的項目,這種觀念上的不同使得合作過程出現阻礙。此外,在產學研合作中,技術成果的歸屬問題常常引發爭議,缺乏明確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也導致合作雙方的創新成果難以被有效保護。

3 對策建議

3.1 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制度

以賦權試點改革為抓手,制訂或修訂《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辦法》《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成果類知識產權管理辦法(試行)》《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賦權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實施細則(試行)》等一系列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制度,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盡職免責機制及科研誠信機制,并形成負面清單,在成果管理、職能分工、風險防控、工作流程等方面制定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強的辦法。同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宣貫,由科技管理部門組織召開政策宣貫會,對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做出詳細解讀,加深科研人員對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完善制度、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建設、規范領導人轉化收益分配、促進專利轉移轉化、建立容錯免責機制等相關條文的理解,把措施落實到位。這有助于相關科研機構的科技人員進一步了解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和賦權改革工作,激發科研事業單位和科研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和科技成果轉化熱情,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進一步落地。

3.2 共建共享科技成果服務平臺

依托國家總局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基地、福建省轉移機構及福建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3大成果轉化平臺,有效實施“三推進一服務”。不斷完善平臺配置,強化平臺功能,提高成果轉化率,通過參加成果推介會提高科技成果知名度,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過科技服務團隊、科技特派員等方式讓技術專家能夠為各類企業提供精準的技術評估,進而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實現企業技術問題的解決、科研成果的應用及專利權的轉移等戰略性合作。大力推進“互聯網+產學研融合”新模式,對于省內重點企業,指定專人對接,根據企業需求向企業開放重點實驗室,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3.3 搭建專業型人才建設體系

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人才是第一資源[5]??萍汲晒D移轉化工作涉及管理、技術、法律、知識產權等學科,需要具備一定的綜合知識。因此,搭建一支專業復合型人才隊伍尤為重要。首先,組織科技人員到省科技廳等主管部門參加技術經理人培訓班,積極打造技術經紀人隊伍,使科技人員在科技政策解讀、經典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水平不斷提高。其次,增設技術經紀人專業職稱,構建“科研助理”“科技特派員”“技術經紀人”“科技創新人才”“科技孵化創新團隊”等人才及團隊的選拔、支持和考核系列體系,形成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科管服務的完整人才鏈條。同時,可安排部分人員到技術轉移公司學習或掛職,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完善“專職+兼職+掛職”的專業型人才建設體系。

3.4 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在新時代下,科技成果轉化呈現新的特點,因此,產學研合作在促進成果轉化上的作用也越發凸顯。為了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一要強調企業的主導地位。企業是市場的根本,是科技創新的重要驅動,同時也是推進科技成果應用的關鍵角色。因此,要探索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中心、以政策為引導的創新型產學研聯動機制,鼓勵企業牽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設立轉移轉化機構,聯合開展科技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新活動。二要挖掘人才的潛力。鼓勵科研人員深入企業一線,以項目為依托,參與研究、開發、推廣,提高其社會實踐能力與技術服務能力??蒲腥藛T可與企業就調研中發現技術難題簽訂橫向合同,開展聯合技術攻關。三要讓平臺“架金橋”??捎烧疇款^,與國內外高校、大型科研機構、大型企業及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創新團隊聯手,共同創立創新形式的研究開發組織,有效地解決科技與經濟存在的沖突,解決高等教育機構和科研組織不愿涉足而企業又無法承擔的難題,讓科學研究成果順利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產學研無縫銜接。

4 實施成效

4.1 專業型成果轉化隊伍初具規模

通過實施上述對策,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目前已有成果轉移轉化專職人員8名,初級技術經紀人36名,中級技術經紀人2名;省級科特派團隊1支,省級科技特派員15名;科技創新型人才10名,科技創新孵化團隊2支。

4.2 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投入加大

2017年,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內部支出為9436.1萬元,至2022年已達14903萬元。研發經費的穩步提升,為專利和技術成果的產出帶來了新的動力。

4.3 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快速增長

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已實現自有知識產權和成果轉化“雙豐收”。一是自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的增產。2022年申請專利62項,總量比上一年度增長77%,其中,發明專利21項;獲得授權專利25項,比上一年度增長78%。二是實現了成果轉化的增產。2019年,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約1133萬元,2022年升至約4503萬元,合同數量也從2019的57份增加到2022年的500多份。

5 結束語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環節,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已成為提高競爭力的主要途徑。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將繼續瞄準福建省科技創新目標,推進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全面挖掘企業需求,充分匯集各類資源要素,促進供需雙方信息對接,積極爭取更多的外部力量和資金支持,打造特色項目,做好孵化準備,探索和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式,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猜你喜歡
科研院所產學研科技成果
精益求精產學研 繼往開來朝陽人
航天科研院所“雙創”路徑研究
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運行管理探索與實踐
完善轉化機制 推動產學研融合
紡織摘獎項目產學研居多
讓知識型員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淺析科研院所中知識型員工的激勵
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