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對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探索

2023-03-13 17:27楊勝群
新湘評論·上半月 2023年24期
關鍵詞:新民主主義工業化資本主義

楊勝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100多年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史。經過數代人不懈努力,我們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泵珴蓶|是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先行探索者。他創立新民主主義理論,回答和解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也回答和解決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成果,今天對于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大事業仍然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提出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變革生產關系實現國家現代化的綱領,開啟在新民主主義條件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

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近代早期先進分子看到國家的落后,看到世界現代化的潮流,提出了國家“近代化”(即現代化)的問題,并進行了各種探索和嘗試。洋務派看到了國家“技不如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興辦軍事工業及相關的民用工業。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進一步看到了國家“制不如人”,謀求政治上的改良,效仿西方制度,同時也提出了“興實業”“尚工”的主張。但是,從洋務派到維新派,因為都是想在不對封建社會制度和生產關系進行根本變革的條件下搞現代化,所以他們的現代化思想只能是改良主義,他們不可能提出與社會革命相聯系的現代化建設的綱領和目標,他們的探索和嘗試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高舉起了反帝反封建和振興中華的旗幟,主張大規模發展工商業,認為這是“興國之要圖”“救亡之急務”。但是,他曾經試圖在封建軍閥專制下進行現代化建設,陷入了空想;他主張的現代化是資本主義現代化,想通過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國家資本主義實現國家現代化,這是脫離中國實際的。這種局限性,使他沒有能夠做到通過民主革命清除中國現代化的根本障礙,也沒有能夠提出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現代化的目標,沒有能夠提出解決農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方案。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把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承擔了起來,并開始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毛澤東發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全面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理論。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他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和社會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的綱領。概括地講就是:通過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改變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解放生產力,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也是與新民主主義社會革命相聯系的現代化綱領。這一綱領揭示,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徹底變革嚴重障礙生產力發展的舊的生產關系,是中國現代化最根本的前提條件。這一綱領,不僅回答和解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現代化最根本的問題,而且提出了中國現代化總的目標,這就是把中國建設成為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這一目標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現代化的目標,集中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長期處于分裂狀態的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全面訴求。為實現全面現代化的目標,毛澤東還提出了建設新民主主義政治、新民主主義經濟和新民主主義文化的任務。這三大建設,實質上就是新民主主義條件下的現代化建設,開啟了中國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突破幾千年來形成的農本思想的藩籬,明確指出中國現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工業化,變農業國為工業國

中國傳統農業社會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農本思想,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歷史上,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曾起過積極作用,但到了世界工業文明時代,越來越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障礙。而封建統治階級卻頑固地堅持,賴以維系支撐其統治地位的經濟基礎。從洋務派到維新派,雖然提出了“興實業”“尚工”的主張,并批評過“重農貴粟”的觀念,但他們的根本目的還是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和統治秩序,因此他們的思想從根本上沒有脫離農本思想的軌道。

毛澤東突破農本思想的藩籬,提出了工業化的主張,并明確指出中國現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工業化,變農業國為工業國。他指出:“中國民族和人民要徹底解放,必須實現國家工業化”“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他同時指出了工業化的標準,即“中國社會的進步將主要依靠工業的發展”“工業必須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經濟基礎”。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標志,也是世界各國現代化必然要走的路。但對中國來講,工業化是要實現經濟整體上的轉型。中國幾千年綿延的個體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到了近代造成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和國家整體上封閉落后的局面。中國現代化的唯一途徑,只能是工業化,通過工業化變農業國為工業國。毛澤東指出了這一途徑,使中國現代化第一次有了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

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要變成一個工業國,必須要解決好農業的問題。如果農業問題解決不好,工業化也只能是空中樓閣。毛澤東認識到了農業是工業化的基礎,指出由農業國變工業國,不僅不是不要農業,而且是要有“進步的比較現時發達得多的農業”。為了建設“進步的比較現時發達得多的農業”,他提出“必須發展農業,并逐步完成農業社會化”。這實際上是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的思想。毛澤東把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一并考慮設計,解決了農業國變工業國的一個大難題。

提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和社會,作出由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設計

當中國共產黨決心致力于中國的現代化時,面臨著多種選擇。在世界上,戰后歐美資本主義現代化雖然遇到了困難和挑戰,但仍在發展當中;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雖然剛剛興起,但表現出強大的活力;另外,還有一些社會民主主義者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尋找所謂“第三條道路”。在中國國內,蔣介石國民黨也提出了“國家現代化”的口號,但他們“搞的是半法西斯半封建的資本主義”;一些中小資產階級人物不滿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則提出了中國的“第三條道路”的主張,他們實質上是主張走歐美式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毛澤東指出,蔣介石國民黨的統治已被人民所拋棄,走“第三條道路”的“想法已經破產”,而“歐美資產階級走過的老路”“無如國際國內的環境,都不容許中國這樣做”。他提出的建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和社會,既與蔣介石國民黨的“半法西斯半封建”的資本主義劃清了界線,又與歐美式資本主義劃清了界線,明確了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

毛澤東反對照搬俄國革命以城市為中心的經驗,探索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在革命勝利后國家建設問題上,他又反對仿效蘇聯直接進入社會主義,而根據國情主張通過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他指出,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只適合蘇聯和一些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而不適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主義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的,要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實現生產的社會化和人民生活的普惠化。舊中國現代工業只占國民經濟的10%左右,90%是分散的落后的個體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實現生產的社會化和人民生活的普惠化是不可能的。毛澤東指出,這樣的國情實際,是“中國革命的時期內和在革命勝利以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一切問題的基本出發點”“誰要是忽視或輕視了這一點,誰就要犯‘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

那么,怎么實現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和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呢?毛澤東提出的總的構想是: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內部從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培育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因素,逐步使之占有領導、主導地位,以造成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先決條件。他還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提出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具體途徑和措施。

由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是毛澤東對中國現代化道路的獨特設計。這一設計,決定了中國現代化一開始便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清除民粹主義思想障礙,提出中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利用和吸收資本主義的思想

20世紀上半期,當一些選擇社會主義的落后東方國家追趕世界現代化潮流的時候,受到民粹主義思想的干擾。民粹主義主張不經過發展資本主義的階段,直接發展到社會主義,并設想在小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被稱為農業社會主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文化落后的中國如何搞現代化?一些人,包括中共黨內一些人受民粹主義思想和“左”傾思想影響,提出中國要限制甚至消滅資本主義,并不經過發展工業,直接進入社會主義。毛澤東嚴厲批評這種思想,反復向黨內外說明,建設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和社會必須利用和吸收資本主義。毛澤東聯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實際,強調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指出:“拿資本主義的某種發展去代替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不但是一個進步,而且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彼眯旅裰髦髁x的資本主義去替代外國的帝國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他說,現在的中國是多了一個外國的帝國主義和一個本國的封建主義,而不是多了一個本國的資本主義。

新民主主義作為社會主義的過渡階段,它與歐美式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決定了它利用和發展資本主義,絕不是全盤繼承和吸收資本主義。毛澤東指出:新民主主義的經濟“一定要走‘節制資本和‘平均地權的路,決不能是‘少數人所得而私,決不能讓少數資本家少數地主‘操縱國民生計”。他進而指出新民主主義要節制、消滅的是“操縱國民生計”“少數人所得而私”的私人資本主義,而對于有益于國民生計的私人資本主義,不但不要節制、消滅,而且要使它“獲得發展的權利”。要“使具有某種進步性的資本主義能在中國得到發展,并通過引進現代生產方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說的有益于國民生計的私人資本主義,顯然包括外國資本主義,他說“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私人資本,在戰后的中國都應給予充分發展的機會,因為中國需要發展工業”。他明確地提出了中國現代化建設要引進國外資本和國外先進生產方法、技術等。

毛澤東提出利用和吸收資本主義,不局限于新民主主義社會階段,而是包括社會主義社會階段的。他說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也就是具有“某種進步性性質”的資本主義,“是幫助社會主義的,它是革命的、有用的,有利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將來還有用”。他實際上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現代化建設也要利用和吸收資本主義的思想。

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是要建立在工業化和社會化經濟的基礎上,還是可以建立在分散的個體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的基礎上,是馬克思主義與民粹主義的根本區別。毛澤東給予了明確回答。他指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基礎是工業和合作經濟,不是分散的個體經濟。分散的個體經濟是封建社會的基礎,不是民主社會的基礎。他批評“脫離工業、只要農業來搞什么社會主義,這是破壞生產、阻礙生產發展的,是反動的”。他提出“由農業基礎到工業基礎,正是我們革命的任務”。

毛澤東對民粹主義的批判,對于黨和人民在革命勝利后國家建設問題上避免陷入急躁冒進的“左”的錯誤,曾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他提出的利用和吸收資本主義的思想,為中國現代化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他留下的這份珍貴的思想遺產,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黨和人民所繼承和發揚。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已經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點。

(作者系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

猜你喜歡
新民主主義工業化資本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淺析新民主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淵源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新型工業化》征稿啟事
工業化失敗的國家缺了什么?(上)
馬克思主義大論戰與湘學的新民主主義轉型
淺析新民主主義與新三民主義的異同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劉少奇新民主主義思想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