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格斯對盧梭平等觀的批判及其當代啟示研究

2023-03-14 08:27劉耀乾馬鳳強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平等觀盧梭恩格斯

◎劉耀乾 馬鳳強

(1.塔里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 阿拉爾 843300;2.新疆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恩格斯在論證平等問題過程中主要涉及歐根·杜林和雅·盧梭兩位“先哲”,而且對待他們的態度不同。恩格斯徹底批判了杜林平等觀,對于盧梭平等觀進行了客觀評價,批判吸收了其中合理的成分。盧梭的平等觀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雖然對歐洲革命起到了或多或少的鼓動作用。但他缺乏形而上學與歷史的知識,導致一些詭辯家將盧梭平等觀看作為暴君的虛偽而效勞的“工具”,“攻擊他在平等問題上除了感情的例證外,沒有帶來其他的論證”[1]。恩格斯在唯物史觀視域中審視平等、正義問題,對盧梭平等觀的不徹底性進行批判,將對平等主體的現實關懷注入其中,建立了科學平等觀,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內容。恩格斯平等觀變革的研究對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健全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啟示,以及對“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有更深入認識。

一、盧梭的平等觀

盧梭以人類不平等的發展史為線索,私有制的產生為轉折點,得出人類平等經歷了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即自然狀態平等—現代社會狀態不平等—契約社會平等。在其著作《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了建立平等的“理性王國”設想,為其民主政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自然狀態的平等

自然法學家引入“自然狀態”概念,構想人類歷史的原初狀態。為了打破以往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觀念,盧梭提出了先于理性的自然狀態原理。不同于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下爭斗不息的狀態,盧梭的自然狀態假設具有積極性,他認為把文明社會才有的觀念拿到自然狀態來比較,這是不合理的。盧梭認為平等是人類的天然稟賦,有理由說平等先于不平等而出現。

在自然狀態下,一切事物都擁有平等的權利。首先,滿足最基本要求即自我保存的自然權利,盡一切努力保護自己,當同類遭遇不幸時心生憐憫。其次,人們“同吃同住”沒有固定關系。在獲得物質資料的勞動中大家彼此協作,共同從事生產,勞動成果按照集體要求平均分配,沒有多余產品。因此剝削和壓迫在自然狀態下不可能發生。最后,在自然狀態下人類以平靜的方式追求愛情。有一種說法認為,自然狀態中也存在類似于動物間為了爭奪異性而打斗的現象。盧梭認為在自然狀態下這種打斗的副作用遠小于文明社會。在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下,人類擁有超強的運動感知能力(聽覺、視覺、奔跑速度等)。擁有與在自然狀態相匹配的智慧,注意力只會聚集在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一切動機都會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出發,每個人都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生存,同樣湮沒于歷史之中。自然狀態下私有制沒有“生長的土壤”,離開對方而不能生存的情形是不存在的,人類彼此平等相處,沒有奴役,沒有尊卑差別。

(二)社會狀態的不平等

私有制產生,自然狀態消失。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社會分工的擴大,勞動產品出現了剩余。私有制使氏族部落內部產生了不平等,階級的產生加快了社會不平等的發展趨勢,封建等級制度違反人的自然本性,黑暗的中世紀更是將不平等推向高潮。盧梭平等觀是在對封建等級制度揭露和鞭撻的基礎上產生的。從社會現實來看,上層社會揮金如土的腐朽生活與下層社會食不果腹的悲慘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盧梭認為上層社會缺乏道德,他們熱衷于追求權勢和富貴,是“苦役船上的小偷”。盧梭以人性論為前提,指出“人生來是自由的,但卻無處不身戴枷鎖”[2]。盧梭指出人的“自我完善能力”成為文明社會發展的動力,并認為人類社會存在兩類不平等。其一,生理上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是人與生俱來貫穿人類歷史的始終,盧梭不是要摧毀它,而是想通過道德規范和立法措施來保護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實現其權利平等。其二,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3],造成了人類社會地位的差異,盧梭更關注這種不平等。自從私有制產生以來,人類政治上的不平等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貧富開始分化?!皬娬吆腿跽吆芎唵蔚剞D化為富者和窮者,迅速擴大的差異被固定為所有權”[4]。第二階段,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對立。富人也懼怕社會的不穩定,法律的產生使不平等逐步合法化,用法律手段有效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受威脅,后來產生于社會中又高居社會之上的神秘力量國家職能不斷完善,由官吏或政府代替人民行使民主權利,人民在國家政權的統治下生存。第三個階段,主人與奴隸關系的確立。隨著統治者權利的擴大,公共的權利轉變成專制的權利,社會的黑暗與動蕩前所未有,貧富差距劇烈分化。此時社會平等與自然狀態的平等之間,存在如孟德斯鳩所說的“天壤之別”。

(三)契約社會的平等

在封建君主統治階段,等級特權惡性膨脹。暴君的命令代替了道德和法而具有了強制性,絕對的服從變成唯一美德,這時的“平等”具有兩大特征:其一,極端不平等。在封建君主統治的最后階段,每個人既是平等的,又是不平等的。除了君主外,每個人沒有互相比較的優越感,就像奴隸一樣毫無差別。君主把一切權利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奴隸在經濟上依靠主人的吝嗇施舍維持基本生活,政治上完全依附于特權,甚至生命權也得不到保障。其二,契約社會平等。封建統治者用暴力維持社會少數人的利益,被剝奪民主權利的人成為國家的敵人。在社會動亂民不聊生的時代,“以絞死和廢黜暴君為結局的暴亂,同暴君之利用暴亂屠殺人民和掠奪財物的行為一樣,是合法的”[5]。經過無休止的動亂,重新確立“契約平等”。所謂契約就是每個人將自身權利以契約的形式轉讓給政治體,將個人意志提升到公意的高度,政治體就是公共人格的表現,通過自由契約保障每個結合者的生命權和財產權。正如盧梭所說:“創建一種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維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產的結合形式,使每一個在這種結合形式下與全體相聯系的人所服從的只不過是他本人,而且同以往一樣的自由?!盵2]每個人作為一個平等的獨立主體與政治體訂立契約,他們的權利受到政治體的保障。這樣在契約社會基礎上平等的“理性國家”就建立起來了,人民作為整體而言是主權者。因此,主權不再掌握在一個人(君主制)或少數人(貴族制)而是掌握在全體人民的手中(共和制)。通過訂立契約使“締結雙方”達成協議,限制政府特權與社會財富分化,來實現社會的平衡。

在盧梭看來,“人類社會經歷了從不平等至平等的過渡”[6]。自然狀態下人類是平等的,文明社會是對自然狀態的否定,私有制是人類歷史的進步,又是不平等產生的根源,充滿了剝削壓迫,“在少數人的統治面前人人平等”。這樣的不平等被“社會契約”取代,以道德和法的平等代替封建特權的平等。盧梭還特別指出人的“自我完善能力”的發展趨向于摧毀平等,契約社會是需要用立法來捍衛的永恒平等社會。

二、恩格斯對盧梭平等觀的批判

平等是一個被黑暗包圍的模糊概念,社會的起源就隱藏在其中。恩格斯認為“平等”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舊口號,但是并沒有否認“平等”本身的價值。關鍵是理解平等觀的科學內涵,弄清楚恩格斯平等觀實現的理論轉向,以及劃清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平等觀的界限。在恩格斯平等觀與盧梭平等觀的關系上,既要反對前蘇聯學者“斷然否定論”,也要反對德拉·沃爾佩等學者的“完全等同論”,恩格斯贊揚了盧梭平等觀中的合理思想,盧梭將歷史的方法和觀點引入平等觀念,實現了平等觀的變革。一方面,盧梭把社會不平等的根源歸結為私有制。盧梭認為是冶金術和農業的發展,工農業的分工形成所有權?!笆谷俗呦蛭拿鞯谷祟愖呦驂櫬涞臇|西,在詩人看來是黃金白銀,但在哲人看來卻是鐵和小麥”[5]。盧梭對私有制的形成作了近似唯物主義的證明,把窮人與富人的對立視為不平等的起源,這并非伏爾泰所戲稱的窮人對抗富人的“窮光蛋哲學”。另一方面,盧梭揭示了人類平等發展是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恩格斯指出在盧梭那里存在與馬克思《資本論》相似的思維邏輯。

恩格斯通過對盧梭平等觀中的抽象人性論、理性國家及其不徹底性的批判,揭示了其唯心主義實質,創立了唯物主義科學的平等觀,徹底劃清了無產階級平等觀與資產階級平等觀的界限。

(一)對盧梭平等觀抽象人性論前提的批判

“理性國家”作為盧梭契約社會的依據,表現為以抽象人性論為前提的資本主義民主共和國。盧梭認為道德的良知是人類善良的本性,并指出在自然狀態下,人類與生俱來的“自愛”和“憐憫心”,作為天生獨立主體從事為善的活動,人的天性本來就是如此。因此,人類祖先過著自由平等無憂無慮的生活。

恩格斯的平等觀實現了由抽象的人到現實個人的轉向。恩格斯指出盧梭從抽象人性論出發形成了唯意志論、抽象的平等觀,他神化了人性“善”的作用,這個“善”只能在人的思維中才有立足之地,一旦涉足現實的人類社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馬克思恩格斯從物質生產實踐出發理解價值觀念問題,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在現實中人的存在狀態?!八那疤崾侨?,但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的人”[7],他們強調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能夠通過感性對象性的活動創造世界,勞動作為自由自覺的活動創造了人類本身,通過勞動人類的體力智力得到充分發展。盧梭的自然狀態中的人,顯然是蟄居世界以外的存在物,它擺脫了社會現實,僅僅是把人這個名詞當作概念來使用。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盧梭通過引入自然狀態的概念,將人看作‘天生獨立的主體’他們之間毫無現實的關系,不是以自然主義為基礎的,而不過是像魯濱遜一類的故事所造成“美學上的假象”[8]。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的本質是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他們將平等觀的變革與生產力的發展聯系起來。原始社會的生產方式決定了原始公有制的現實,產生了人依賴人的發展狀況。盧梭描繪的只是自然狀態的現象,沒有深入到現象背后的實質,產生了抽象的平等觀。恩格斯認為平等觀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受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制約。手推磨產生了封建貴族的平等觀,蒸汽磨產生了資產階級的平等觀。隨著資本與勞動的矛盾日益尖銳,經過革命實踐的歷練無產階級革命由自發轉向自覺,物質資料的社會化生產的加速推進,消滅階級本身的無產階級平等要求逐漸被提上日程。

(二)對盧梭“理性國家”的批判

隨著“自我完善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不平等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權利平等被啟蒙思想家作為判斷一切的永恒理性標準。盧梭企圖通過訂立契約實行公意的方式建立永恒正義的“理性王國”,將國家視為抽象公共權力的“化身”,他并不是想先解放某一階級,而想著馬上解放全人類。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不妨礙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僅通過建立理性國家來使人類社會過渡到“平等王國”,這只不過是資產階級中等市民的頓悟罷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作為矛盾斗爭的最后階段,私有財產發揮作用的形式已變為官吏買賣和政府與商業資本的聯盟。革命成功了,“理性國家”建立起來了,卻表現為資產者獲得解放的猖獗,資本家的逐利本性必然導致社會兩極分化:資本家財富滾雪球式增長,勞動人民貧困普遍化。與啟蒙思想家華麗的言辭比起來理性國家的建立呈現出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資產階級最狂熱預言在冰冷的現實面前是多么的軟弱無力。因此人民自由平等的理想不可能在私有制的基礎上實現,理性國家的統治并非合乎理性,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平等演化為“口頭上承認的資產階級觀念上的平等”甚至把不平等稱為平等。恩格斯認為平等觀具有階級性,實現了平等觀研究由理性分析到階級分析的轉向?!罢冀y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個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因而這也就是這個階級的統治的思想”[7]。因此私有制條件下,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平等觀都是統治階級利益的反應。在封建貴族統治時期提倡忠誠、勇敢,資產階級統治時期提倡自由、平等。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后,物質資料成為社會集體財產,無產階級本身的階級屬性最終也將消失。只有在那時“階級”和“作為國家的國家”才會像石斧和織布機一樣被丟進歷史博物館。恩格斯不是像啟蒙思想家一樣抽象地談論平等問題,而是在現實世界的實踐中改造不平等的社會,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

(三)對盧梭平等觀不徹底性的批判

盧梭平等觀的不徹底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盧梭建立的契約社會存在障礙。盧梭試圖通過訂立契約實現民主制度,然而處于社會底層的盧梭沒有實現社會平等的政治條件;對政治體概念的闡述不清晰。沒有劃清締結者個人與政治體的界限,政治體的權利過于強大而掠奪個人的基本權利,個人意志與公共意志產生沖突,必然出現問題;過分強調道德自律。認為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感,由于公民的素質普遍不高,執政人員與公民進行裁決時定會產生糾紛;訂約者的權利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保障?政治體能否代表全體公民意志?這些都是盧梭沒有明確回答的問題。因此,盧梭的社會方案不可能實現。另一方面盧梭以改良的方式,使私有制適應社會的發展。將人類不平等歸結為私有制,但并沒有提出消滅私有制的主體力量和途徑,反而認為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認為私有財產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這簡直為資本存在的合理性與資產階級統治的永恒性辯護。這樣他就找到了一條既存在私有制又盡量保持平等權利的折中主義“第三條道路”。盧梭的平等觀念適用范圍僅僅存在于資產階級內部。而創造社會財富的絕大多數人的平等要求要到哪里尋找呢?盧梭僅僅把不平等歸結為私有制,就停步不前了。恩格斯稱十八世紀的啟蒙思想家沒有超出時代的限制,并指出“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質內容都是消滅階級的要求。任何超出這個范圍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謬”[9]。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并不是像資產階級那樣爭取階級特權和壟斷權,而是要使階級差別消失在聯合起來生產的個人手中。無產階級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資產階級掘墓人和未來社會開創者,是實現社會平等的主體。社會變革的原因,不應在頭腦中,而應到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遷中去尋找。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占有是完全對立的。只要人類歷史還在階級對立中裹挾著,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分離的制度基礎仍然存在,社會平等就難以實現。

恩格斯提出伴隨著消滅特權的資產階級平等要求,無產階級提出了消滅階級的要求;實現人類解放和社會平等的主體力量是無產階級,平等的內容不是純粹概念的演化,而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平等是具體歷史的產物,隨著階級滅亡而消失;恩格斯平等觀為新時代實現社會平等提供了科學指導。

三、恩格斯平等觀的當代啟示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偉大變革,實現了以勞動為標準的分配方式公平;消滅了階級特權,實現了政治權利的平等。新時代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社會結構性轉變加劇,平等的實現形式也隨著社會的變遷發生變化,從平等問題研究的現實邏輯看,由先前“平等型”社會到“公平正義型”社會的轉變,人民群眾對社會平等的追求更強烈。恩格斯平等觀對于人們認識,那些幻想著通過“普世價值”來統治世界的美西方國家險惡用心,從這些國家國內不平等與不穩定中吸取教訓,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啟示意義。

(一)“普世價值”的實質

在國際層面,不同國家對民主、平等的理解和追求不盡相同,有的甚至差距很大,美西方國家通過實行政治干預來遏制中國的發展勢頭,人們在追求政治、社會領域的平等地位時,很容易被美西方國家鼓吹的“普世價值”所蠱惑,這對中國這個處于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國家,勢必會在理論和實踐中產生消極影響。

“普世價值”的實質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主導的價值觀念?!捌帐纼r值”是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相適應的觀念形態,資產階級提出的三權分立和憲政民主是在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制衡的工具。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后,由革命者上升為統治者,資產階級拋棄了“社會契約”轉而實行“功利主義”,他們的理論體系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都強調要保障個人的權利,都將抽象的個人作為社會政治生活的理論起點與價值歸屬,正如亨廷頓所說:“個人主義可以說是西方文明的內核?!盵10]“個人主義”的哲學基礎就是將個人看作唯一的“物質實體”,認為個體而非集體是人類生存目的和社會基本存在,將個人凌駕于市民社會之上,由此一切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都必須從個人出發、遵從個人意志、符合個人利益?!捌帐纼r值”將集體看作個人,將共性看作個性,將普遍看作特殊,表面上保障著公民的平等權利,掩蓋了價值觀念的爭論,實際上是維護資產階級獲得利潤的權利。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價值觀念的內涵是由經濟關系決定的,是對現實生活中人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反映。因此價值觀念是具體的、歷史的、相對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所宣揚的“平等”是虛假的,超階級的,就像第二國際考茨基之流鼓吹的“超帝國主義論”,散播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實現民族平等與世界和平的幻想,無法掩蓋生產與交換過程中對勞動者的剝削。美西方國家通過抽象的形式裝扮起來的“普世價值”實際上是用資本主義的民主觀念和政治制度來代替全人類的價值追求,是意識形態的滲透,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美國政府對外以自由、民主、平等自居,無法掩蓋國內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狀況,社會不平等危機加劇,民眾面臨新的生存危機。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堅信歷史是由人民創造,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品格。恩格斯批判盧梭抽象的平等觀,突出了對人的現實性關懷,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平等觀的內涵。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平等觀中國化時代化的成果。從《共產黨宣言》中的“解放全人類”理想,到《為人民服務》中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到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人民群眾取得革命勝利的理論由空想到科學。

著力解決人民急難愁盼,增進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全面貫徹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1]。為了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和完善機會公平、權利公平、規則公平的體制機制;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健全三次分配制度,縮小貧富差距;補齊民生短板,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優化教育資源分配,建立高質量的教育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教育事業公平正義。解決了深層次的社會不平等問題,保障了人民群眾發展機會的平等。中國共產黨以強有力的“民生”導向推動社會公平正義。我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真正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落一位困難群眾,彰顯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華大地,我們黨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在黨中央正確決策下,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了疫情,在復工復產中,人民群眾生活基本保持穩定,國家經濟穩步增長,保障了人民生存權利的平等?!敖骄褪侨嗣?,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為了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民心。民心向背事關政權穩固和國家長治久安。因此矢志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人民平等的重要保障。

(三)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

民主與平等一脈相承,民主體現平等,平等是民主的內在要求。資產階級掌控國家機器,財團操控政治機構,人民被看作群氓,在行使選舉權利時受恩寵,投票后受冷落。資產階級民主制是偽善的。中國共產黨有不斷總結民主發展規律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消滅階級、消除特權,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將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同中國民主政治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平等。通過“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寬民主渠道,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12],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群眾全方位、多領域、廣渠道參與國家社會事務,已經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趨勢。

在政治—價值—制度三個維度均衡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絕不能只停留在價值觀層面,需要以規范的政治程序落實到各級黨組織的具體實踐中。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根本政治要求。我們黨是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產生、發展和貫徹落實的領導力量,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的健康發展。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旨歸。人民至上貫穿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過程的始終,形成民主治理的合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首先,應該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代表何種群體是民主回答的首要問題,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的權利,為實現人民的利益而服務。其次,不斷提高公民參政議政的水平?!耙欢ǖ膮⑴c能力與素質為政治參與的有效性提供了力量支撐,直接影響著參與效果與預期目標的實現”[13]。通過推廣和引導的方式讓人民悉知參政程序,規范表達方式,暢通建言獻策渠道,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完善民主集中制度。為了保障人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就需要通過制度安排保障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規范運行。民主集中將發揮人民的主動性和提高決策高效性有機結合起來,既可以調動人民的主動性,又克服“自說自話”分散主義,形成統一思想、運行高效的科學制度,夯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基礎。堅持民主制度化、法治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將人民民主的實踐成果與成功經驗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最終形成穩定、有效、規范的制度體系,健全多樣化的監督形式,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

平等不是抽象的口號,民主也不是少數人的“獨角戲”。我國要堅持人民立場,保障人民群眾的平等權利,在黨的領導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參與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猜你喜歡
平等觀盧梭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與盧梭的獅子相遇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跟著盧梭去看原始派
盧梭的思想實踐及其爭論
淺析《反杜林論》的平等觀及其當代價值
金基德電影的佛教思想探究
淺談馬克思平等觀及其當代價值
婦女真的解放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