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語文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2023-03-21 08:36廖小春
海外文摘·藝術 2023年14期
關鍵詞:大學語文中華育人

□廖小春/文

中華民族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文明成果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標識,彰顯著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價值取向。大學語文是高校開設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程一樣,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和極高的育人價值。積極提煉和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座寶礦,持續賦予大學語文新的時代生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是新時代高等學校的重要課題。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度。五千年以來,勤勞、勇敢、智慧的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遼闊富饒的中華大地上,創造了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產生了諸多彪炳史冊的文化名人,取得了澤被后世的豐碩成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以來創造的文化的精華部分,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民族性、人文性、工具性、豐富性、動態性[1]。

民族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大地上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智慧結晶體,具有鮮明的東方風格和民族烙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載體,如書法、繪畫、戲曲、武術、建筑、剪紙等,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如仁者愛人、厚德載物、崇尚統一、經世致用等,無不彰顯著濃烈的民族特色,反映著總的民族性格。

人文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精華的集中體現,具有獨特的人文性,如獨具東方特色的圖騰文化、哲學思想文化、音樂戲曲文化、中醫文化等,均閃爍著文明的光芒,包含著人性的情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像母親甘甜的乳汁,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工具性。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語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工具性是語文的基本性質之一。在進行大學語文教學時,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元素,能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國情、了解國情,堅定文化自信,在這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培養大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載體和基本工具。

豐富性。中國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幅員遼闊,縱橫數千里,文化底蘊深厚,高價值遺產眾多,優秀人物輩出,精品典籍浩如煙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博大精深,其豐富性在世界各國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動態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不斷深化,對其的認識不斷拓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整理和利用也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果,推動了它的動態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生生不息、歷久彌新,永葆青春活力的。要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性挖掘,積極組織精干力量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推動其在新的歷史時代不斷發展。

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2.1 有利于涵養學生家國情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是中華民族對祖國最深厚的情愫,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其感召和鼓舞下砥礪奮進,走向輝煌。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藏的豐富的愛國主義資源,進行大學語文的教學實踐,有利于強化大學語文課程思政,增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情感,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強化學生的家國認同,激勵學生報效國家、造福人民、振興中華[2]。

2.2 有利于培育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

大學教育培養出的人才,應該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需要有專業知識,還應該具備人文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富含人文精神,包括厚德載物、天人合一、自強不息等積極元素,關聯歷史上一大批優秀人物,將其深度滲透到高等學校大學語文課程,有利于學生領略其精神光輝,體會其獨特魅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和身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

2.3 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評價的科學性

在大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方位、高密度滲入,對教師來說,可以進一步創新教育理念,拓展教學思維,開拓教育眼光,強化大學語文教學的獨創性。對學生來說,可以進一步創新學習方式,激發學習興趣,不再扮演被動的角色,而是主動地積極地建構知識。傳統的“差生”和“優生”得到重新審視,評價機制得到變革,可以實現評價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構建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2.4 能夠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

大學具有文化傳承的功能。大學要切實負起責任,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應有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正能量,滲透到大學語文教學實踐,不僅有利于促進人才成長,也能反過來作用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續不斷地在新時代進一步發展,煥發出新的魅力,助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3.1 思想重視不夠

高等學校既要加強專業教育,也要重視人文教育,兩者應該統一。但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為實現較高的就業率,往往更重視專業教育,認為只有專業教育做好了,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做到專業技術過硬,更能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因而在專業建設方面抓得緊、投入多,對公共基礎課重視程度不夠,對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力度不夠大。因此,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大學語文的課程地位不能確保。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的一些領導和教學管理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大學語文的育人價值和在課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思想上存在重專業課程輕大學語文課程的現象;另一方面,高校一些教師雖然對大學語文的育人功能有所認識,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元素,不能很好發揮其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大學語文教學質量無法切實得到提高[3]。

3.2 教師素養不高

教學實踐是教師的創造性活動,教師的專業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教學水平的高低,只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造就高水平的教學。目前,造成大學語文課程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是不少教師中華傳統文化素養不高。他們很多畢業于漢語言文學類專業,具有其他人文類專業背景的語文教師比例偏低,他們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注重閱讀、寫作等基礎能力的培養,不能給學生整體式、系統化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取得的教育效果有限。另外,一些教師在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在教學模式方面沒有做到及時創新,仍然采用過時的缺乏新意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大學語文學習主動性。

3.3 教學效果不佳

隨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深入,不少高校重塑課程建設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學語文地位的進一步弱化,大學語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很多高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應用性功能,對人文功能認識不足,漠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作用,不能自覺地將其全過程、全方位滲透到大學語文的教學實踐。這不僅表明他們的教學理念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也反映出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材建設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還不夠與時俱進,無法適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大學語文教學的需要。學生的學習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少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獲取渠道有限,知之不多,缺乏系統性的把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不強,深度和廣度不夠,效果較差。這反映出教材資源建設、教師團隊打造、圖書資源整合和利用以及地方傳統文化資源挖掘等方面有許多工作要做。

4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語文教學

4.1 提高思想認識

進入21世紀以來,黨中央著眼培養時代新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國各地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大力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工作。高校領導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語文教學作為文化育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人財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大學語文教師也要轉變觀念,充分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并將其自覺融入大學語文教學整個過程、全部環節。

4.2 提升教師文化素養和教學能力

大學語文教師是傳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實施者,其傳統文化素養的高低和授課水平直接關系到大學語文教學成果的好壞。大學語文教師,要把學習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構建更加充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體系,深入把握其深刻內涵,增強文化自信,同時要掌握更加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提升科學分析和歸納總結水平。大學語文教師還需要站在時代前沿,更新思想認識,增強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元素有機滲透到教學實踐的主動性、自覺性。

4.3 優化教學內容

大學生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學習,對語文學習的一般內容比較熟悉,對文學經典也有很多了解,如果大學語文不能夠呈現新的東西,就不能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很多大學語文教材以歷史上的朝代作為單元進行編排,篇目選擇與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材銜接不夠,出現重疊現象,對篇目的解讀也沒有站在文化的高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沒有很好地發揮。一方面,可以編寫更加適應新時代大學生學習的大學語文教材。新教材編寫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兼顧各朝代不同創作流派、不同藝術風格的作家、作品,努力集政治、倫理和文、史、哲、藝等國學知識于一體,融思想教育、道德教化與藝術熏陶于一爐,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放在更突出的位置,體現深厚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可以編寫優秀傳統文化讀本。優秀傳統文化讀本編寫要結合學生實際,融入地方文化資源,體現地方性。不管是編寫教材還是讀本,都要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現代觀照,賦予時代意義,從而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筆者所在高校近幾年加大了大學語文教研室建設力度,編寫了《國學基礎》等教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進大學語文的教學實踐,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教學質量因此不斷提高。

4.4 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師可以利用當地傳統文化資源,帶領學生實地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實施情景教學,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強化理性思維,堅定文化自信??梢岳矛F代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收集、整理傳統文化資源,作為基本素材,融入大學語文教學,豐富大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大力運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方法,實現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高效呈現,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感知理解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和人文情懷的養成?!?/p>

引用

[1] 霍云佳.大學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文學教育,2022(02):113-115.

[2] 戚光宇.文以載道文道統一文以化人——語文教學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探索[J].語文知識,2015(10):37-39.

[3] 米曉燕.國學視閾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理論探索與實踐[J].綏化學院學報,2016(12):122-125.

猜你喜歡
大學語文中華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大學語文創新教學初探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大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