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的感受:虛擬空間與現場觀展

2023-03-22 21:51王杰成
教學考試(高考語文) 2023年6期
關鍵詞:虛擬空間宇宙人類

王杰成

(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

依托虛擬現實、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術,沉浸式體驗近年來火遍大江南北,給人們帶來更強的場景感。人們甚至暢想:在未來的元宇宙中,可以感受拂面而來的微風,聞到鮮花的清香。正如汽車縮短了空間距離,飛機與無線電技術讓這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元宇宙讓人類感受的觸角不斷地延伸——虛擬空間極大地擴展了人類感受。然而,新技術、新事物往往是把雙刃劍,元宇宙的迅速發展引發一些有識之士的擔憂——會不會導致人類豐富的感知系統走向鈍化和弱化?人類是不是正在遭遇一種喪失現實感的危機?這是杞人憂天,還是切中肯綮地追問?下面的兩篇文章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元宇宙——虛擬空間擴展人類感受

【閱讀提示】

這篇科普短文詳盡地闡釋了“元宇宙”的前世今生。它既講故事,又說道理,介紹了元宇宙的概念本質、基本特征,并進一步講述元宇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讓人耳目一新的是,文章暢想了元宇宙如何擴展人類的感受,描述了元宇宙的美好發展前景。

準確地說,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這樣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p>

當然,核心概念缺乏公認的定義是前沿科技領域的一個普遍現象。元宇宙雖然備受各方關注和期待,但同樣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貧w概念本質,可以認為元宇宙是在傳統網絡空間基礎上,伴隨多種數字技術成熟度的提升,構建形成的既映射于又獨立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同時,元宇宙并非一個簡單的虛擬空間,而是把網絡、硬件終端和用戶囊括進一個永續的、廣覆蓋的虛擬現實系統之中,系統中既有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復制物,也有虛擬世界的創造物。

當前,關于元宇宙的一切都還在爭論中,從不同視角去分析會得到差異性極大的結論,但元宇宙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已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可。

其基本特征包括:沉浸式體驗,低延遲和擬真感讓用戶具有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虛擬化分身,現實世界的用戶將在數字世界中擁有一個或多個ID身份;開放式創造,用戶通過終端進入數字世界,可利用海量資源展開創造活動;強社交屬性,現實社交關系鏈將在數字世界發生轉移和重組;穩定化系統,具有安全、穩定、有序的經濟運行系統。

元宇宙以虛擬現實(VR)眼鏡與高性能計算機及數據線的結合,進一步消除了現實與數字之間的差異,引導人們進入其建構的新世界。這里的新世界指用戶在虛擬空間里自由創建的多種多樣的假想世界。更確切地說,人們將通過數字替身在數字空間里會面、聽音樂會或舉行商務會議。在不久的將來,元宇宙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個常見甚至是固定的伙伴”。

元宇宙在相關的商業領域出現了令人興奮的“數字孿生”項目。目前,越來越多的行業在將工藝和產品變為現實前會對其進行數字建模。例如,圖形和人工智能芯片開發商已將一家寶馬工廠遷入其“元宇宙”平臺,對其工作流程進行模擬,以避免在現實世界中出現規劃錯誤。在建筑行業中,“數字孿生”被用來在開工建設之前預防后期出現的損壞。

元宇宙的發展,使人們能在虛擬空間里自由創建許多在現實中無法看到或難以企及的美麗空間,并可通過被稱為Avatar的網絡分身去自由漫步。元宇宙引導人們進入的新世界,既有充滿游樂園氣氛的運動場,也有放學后被晚霞籠罩的教室,還有頭頂滿天繁星、身下是汪洋大海的茫茫太空……

為人們提供“在虛擬新世界漫步”服務的是Cluster公司。該公司在日本搶先打造虛擬空間,并開設了“虛擬澀谷”,在虛擬空間再現了東京澀谷街景,累計吸引100多萬人次體驗。2022年2月,“虛擬大阪”正式啟動,從而使能享受街頭漫步樂趣的虛擬空間進一步擴大。

日本科學家加藤直人認為,在既有的數字空間,缺乏伴隨身體感覺而來的親近感。當他第一次戴上虛擬眼鏡時,他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他感慨地說,眼前呈現出與所在房間完全不同的景色,這是人類向未來邁進的第一步。當時獲得的靈感促使他決心自己打造虛擬空間。前面所說的“虛擬澀谷”等虛擬空間就是由他打造的。

社交網絡的內容以文字和圖像為主,很難讓人產生與他人面對面的感覺。隨著元宇宙的發展,人們已經可以打造一個讓人足不出戶地與他人互動的空間,讓他人“出現”在自己眼前,從而產生“有人”并與之“交談”的真切感覺。

由于元宇宙可實現人們所描繪的理想生活的另一個世界,因而利用網絡分身就可自由變換形象。在這個新世界里,人們可以訪問自己喜歡的地方,不受現實環境的限制。

目前,如果要沉浸在元宇宙空間中,人們需要佩戴眼鏡或頭戴式顯示器等設備。令人興奮的是,隱形眼鏡型設備和將半導體芯片直接植入大腦的“侵入式”設備的研發工作正在快速推進中。當這類設備被研發出來,即使有視力或聽力障礙的人,或者身體無法自由移動的人,也將會重獲感官感覺并在虛擬空間中自由行走。這表明,元宇宙會進一步擴展人類的感受世界。

最接近元宇宙的是人的大腦,因此,人如果在大腦內發揮想象力,那么就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東西,行走在任何地方,遇見任何人。專家預測,可以像腦海中想象的那樣在元宇宙中生活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

現在,人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行走時,還不能感受到拂面而來的微風,聞到鮮花的清香。不過,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可能會在一個充滿溫馨沁人氣氛的理想世界中漫步,而且不受地點和身體條件的限制。

(摘編自《百科知識》,作者:崔金泰)

【問題探究】

1.文章說,元宇宙可以“引導人們進入其建構的新世界”。人們在這方面已取得哪些成就?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

2.為什么說“元宇宙會進一步擴展人類的感受世界”?

參考答案:見P11

傳媒高度發達,為何還要親赴展覽現場?

【閱讀提示】

文章從人們參觀展覽的一般體驗說起,總結出可貴的規律:感受藝術作品真正的魅力,與觀賞時的現場體驗密不可分。并由此展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文章從展覽現場的空間屬性、材料的物質屬性及社會、文化、審美等意義,媒介本身帶給觀眾的直觀感受,以及現場感帶來的強烈的生理反應等角度展開,既有道理論述,又有自身經歷的回顧。最后,文章語重心長地告誡人們要警惕感知系統的鈍化與弱化。

很多時候,我們去參觀展覽,會感受到藝術作品真正的魅力,這與我們看作品時豐富而獨特的現場體驗密不可分。通常來講,展覽現場的營造以作品、觀者、環境三要素互為闡釋中心。如何讓觀者通過參觀和體驗收獲感動或思考,這是判斷一個展覽好壞的關鍵所在。因此,展覽現場實際上是一個提供藝術體驗、與藝術互動的經驗場所。這個經驗場所不同于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功能性空間,而是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中心、畫廊等特定的藝術空間,是相對純粹的精神文化場域。人在進入這樣的場域前,對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內心其實是有一種審美期待的。

應當說,展覽現場首先是一個物理空間。人類對一個空間的感受是多維度的,通過調動眼、耳、鼻、舌、身等多種感官系統,能捕捉或收獲感官系統提供的多種信息,這樣就有利于觀者對一件作品形成一種綜合的現場體驗和感受。要知道,空間是必須用肉身去感受和體驗的,而且人天生就有從空間中體悟情感的本能,場所的形態使人本能地感知其中的精神層面。而人與環境對話和溝通的前提就是人對空間的感知,這種感知能力跟人的情感、過往的生命經驗等緊密相連。

如果說空間必須親身感受,那么作品呢?現在除了數字藝術,絕大部分的藝術都是基于物質材料的藝術。因此,藝術作品作為一種物質性存在,它的藝術表達必須依托于材料。材料的物理性能和藝術美感,材料與主題之間的匹配性和融合度等,所有這些只有面對原作時,我們才能充分感受與判斷。而屏幕中顯示的藝術作品,把材料的質感、美感,以及材料與材料之間微妙的差別全部都屏蔽和抹殺了,變成一種沒有物質感的數字圖像。除此之外,材料本身不僅僅具有物質性能,更含有社會、文化、審美等意義,還會引發人們特殊的感知和內心感受,所以不同的材料給觀者的體驗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麥克盧漢說“媒介即信息”,他在提醒我們:真正有意義的訊息不是各時代的媒介提示給人們的內容,而是媒介本身。繪畫的視覺語言邏輯和美學原則,都是基于畫布、紙張、顏料等材料特質的延展,以及建在其基礎上的視覺魔法,諸如油畫的味道、筆墨的韻味,還有筆觸的干濕、粗細、大小、濃淡之間的微妙變化,以及筆觸呈現出來的速度感、秩序感和時間性,由此形成的視覺張力,并反映出藝術家當時的一種生命狀態。這是畫家濃縮和存留在畫布上的一種在場性的生命痕跡。這些帶有身體性的生命痕跡,事實上也是幫助觀眾進入繪畫的一個重要入口?,F在看展存在著一種普遍誤區,就是大家一味去追求隱藏在作品背后的真實意義,過分揣測藝術家的想法,卻忽視了觀眾自身對作品最直觀的感受。實際上,只有感受才能讓觀眾跟眼前的作品建立起內在關系,有了這種關系,作品才會對觀眾產生真實、有力量的影響。

我記憶中印象深刻的藝術體驗,幾乎全部來自展覽現場。比如,2014年,我曾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參觀了“馬格利特:日常的秘密,1926—1938”展。說實話,那場展覽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題,不是某件作品,而是展覽現場。進入展廳,就像步入一個黑暗的隧道,唯有照射作品的燈光指引著我。某一件或幾件作品會被三面黑色的展墻半包圍,構成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在每一個獨立的空間里,觀眾可以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面對眼前的作品,并進行欣賞、沉思,或者發呆,沒有周邊的作品,也沒有其他參觀者來干擾你。這種帶著些許神秘感和神圣性的參觀體驗,讓我至今難以忘懷,幫助我深度理解為何日常之物在馬格利特筆下會演變成一種“熟悉的陌生”。

展覽現場不同,參觀體驗就不同,即便面對同一位藝術家,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展覽策劃的意義與價值所在,也鼓勵我們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認識和了解同一位藝術家。

回想起來,令我難忘的現場感還跟身體上的生理反應或情緒反應有關。不管是柏林猶太人博物館堆積的近萬張用彈殼制作的鑄鐵面具,還是法國藝術家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的大型個展“憶所”,都曾引發我強烈的生理不適反應。壓抑、緊張、詭異、陰森、恐懼、害怕,我清晰地記得自己身體收緊、心底與手心發冷。這些強烈的生理反應,讓我久久難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加深了我的感受力。

眼下,我們身處在一個數字化的年代,大部分人屏間生活的時間甚至已超過人間生活的時間,我們正在漸漸脫離一個物質化的世界,走向一個虛空的數字世界。人類越來越依賴于雙眼而走向視覺中心主義,原本豐富的感知系統正在趨向鈍化和弱化,以往的各種肉身經驗,在這個技術時代越來越遭受懸置和廢棄,人類正在面臨一種喪失現實感的危機。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曾說:“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闭窃谶@種意義上,藝術體現出人類感覺的豐富性和共通性。當下,人類需要有更多的時間從屏間回到人間,有更多的機會從高度發達的數字世界回到實實在在的展覽現場,讓藝術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類異化,庇護我們的感知系統,矯正人類目前不平衡的發展傾向,并成為人類拯救自我現實感的一股重要力量。

(摘編自《文匯報》2023年8月9日,作者:傅軍)

【問題探究】

3.文中的“視覺魔法” “熟悉的陌生”分別有什么含義與作用?

4.元宇宙制造虛擬空間擴大人類感受,親赴展覽現場方能獲取自我現實感——這是兩篇文章告訴我們的內容。如何看待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矛盾?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見P12

《元宇宙——虛擬空間擴展人類感受》問題探究

1.【參考答案】①相關的商業領域的“數字孿生”項目。②在虛擬空間創建的現實中無法看到或難以企及的美麗空間,人們在“在虛擬新世界漫步”。③足不出戶地與他人互動,能產生與之“交談”的真切感受的空間。

【解析指導】本題考查信息篩選與文意理解的能力?!耙龑藗冞M入其建構的新世界”在文中已被加上了著重號,方便找尋信息?!俺删汀敝笜I績,作出的成績。因此,不能簡單地回答成“人們將通過數字替身在數字空間里會面、聽音樂會或舉行商務會議”,而是后文講述的元宇宙領域已建構成功的三個項目,即“數字孿生” “在虛擬新世界漫步” “打造一個足不出戶地與他人互動的空間”。

2.【參考答案】①“侵入式”設備將有助于殘疾患者重獲感官感覺并在虛擬空間里自由行走。②未來可能像腦海中想象的那樣在元宇宙中生活。③在未來的元宇宙中,能自由感受微風、花香等原本現實中才存在的溫馨沁人氣氛。

【解析指導】本題考查信息篩選與整合的能力。文章倒數第三段中,“元宇宙會進一步擴展人類的感受世界”已加上了著重號,“會”表示將來時態,表明這是對未來的設想與展望。因此,對應的信息區是文章的后三段,提示語分別是“當這類設備被研發出來……也將會重獲感官感覺……” “專家預測” “在不久的將來”。

《傳媒高度發達,為何還要親赴展覽現場?》問題探究

3.【參考答案】①“視覺魔法”指運用觀察、欣賞繪畫作品時產生的視覺綜合感受,包括靜態的畫面與動態的變化,以及由此反映出的藝術家當時的生命狀態?!澳Хā币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強調了觀賞藝術時親赴現場的重要作用與神奇效果。②“熟悉的陌生”中的“熟悉”指作品內容為“日常之物”,“陌生”指觀展時產生的難以忘懷的帶著些許神秘感和神圣性的參觀體驗?!笆煜ぁ迸c“陌生”是一對矛盾體,作者有意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引發讀者的思考、回味。

【解析指導】本題考查對重要詞語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澳Хā敝笍姶蟮姆?、神奇的效果。依據語境可知,“視覺魔法”指觀賞畫展時現場感受到的靜態畫面、動態的“微妙變化”等,以及由此形成的“視覺張力”,這是“視覺魔法”的含義。對作用的考查指“魔法”這一比喻的修辭效果,分析時應聯系文章的主要論述對象“現場觀展”?!笆煜さ哪吧敝赣^看馬格利特作品時的感受。由語境可知,“熟悉”指作品中的“日常之物”,“陌生”指那種獨特的觀展體驗?!笆煜さ哪吧?是特意將一對矛盾的詞語組合在一起,引發讀者的關注與思考。

4.【參考答案】①從本質上來說,這兩者并不矛盾:前者是利用科技發展來擴大人類的感受,目的是擴大人類活動、感知的疆域,是人類的福祉;后者是從藝術觀賞、鑒賞的角度來討論人類的感受的獲取與發展。②現場觀賞、鑒賞藝術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細膩、準確的感受力,足夠的現場感受能豐富人們的審美體驗、感受經驗,有利于在元宇宙等虛擬世界里擴大人們真實的感受,而元宇宙等虛擬世界將無限拓展、豐富人們的生活感受,盡可能地縮小現實與虛擬中感受的差異。③這兩者之間可以是互相補充、共促發展的關系。

【解析指導】本題考查能從多篇材料中發現新的關聯,推斷、整合出新的信息或解決問題的策略、程序和方法,并運用于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的能力。這兩篇文章的共同話題是“人類的感受”,第一篇是科普文章,重在闡述元宇宙的“前世今生來世”,強調了它擴展人類感受的作用;第二篇是文藝評論,論述現場觀展如何豐富人類的感受。因此,兩篇文章的觀點并不矛盾。從技術層面擴展人類的感受與觀展豐富人類的感受,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確定上述觀點,再從文章中選取重要語句進行佐證,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猜你喜歡
虛擬空間宇宙人類
虛擬空間設計中的關鍵技術分析
基于虛擬化的相向行駛車輛間通信機制的研究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宇宙第一群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這宇宙
淺談室內設計中虛擬空間的表現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