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束微光,燭照全篇
——2023年新課標Ⅰ卷文學短評題評析及備考啟示

2023-03-22 21:51賀樹軍
教學考試(高考語文) 2023年6期
關鍵詞:河流散文角度

賀樹軍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學)

2023年新課標Ⅰ卷文學類文本閱讀選自陳村的散文《給兒子》,第9題給出兩組關鍵詞,要求考生選擇一組寫文學短評的思路,這一創新題型扣合統編教材必修上冊第三單元“學寫文學短評”這一學習任務群??荚囀菍虒W的回應,“文學短評”寫作的考查充分體現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關于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對提升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文學短評是文學評論的一個分支,是指對作家、作品或文學現象進行評論的篇幅短小的文章。對于中學生而言,寫作文學短評多指著眼全篇,選擇作品中的一個點進行品析或闡發,進而得出評論性的觀點。寫作文學短評能深化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提升審美素養,促進學生從淺層次的問題思考向深層次的思維探究轉化,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考題的文學評論受限于考試這一特定情境,更具特殊性。下面,筆者試對2023年新課標Ⅰ卷文學短評題作簡要評析并談幾點粗淺的備考啟示。

一、試題評析

1.情境巧

“無情境不教學,無情境不命題”,情境創設是《課程標準》中的關鍵信息,也是開展學習任務的第一步。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情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完成任務的積極性,促進學習活動的真實發生。作為考題的情境創設同樣重要,是學習活動情境的延伸和拓展。好的設題情境能較好地激活考生思維,引領考生在文本閱讀時積極梳理、探究和創造。

2023年新課標Ⅰ卷文學類文本閱讀第9題,以“讀書小組” “寫一則文學短評”為情境,“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題中的情境也幾乎等同于是任務,“讀書小組”是“三新”改革以來學生極為熟悉,也是經常開展的一種語文學習組織形式。這一情境的巧妙創設將考生置于真實而熟悉的場景中,而寫“文學短評”或類似的文本分析活動在日常教學中也常有涉及,且試題要求只需寫出短評思路,能較好地消除考生應試時的陌生感和緊張感,利于考生主動思考,積極作答。

2.角度小

文學短評的“短”決定了文學評論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選取小切口,進行深挖掘,就像是釘釘子,唯有著眼于一點,垂直用力,才能鉆得深、扎得透,所以評論角度的選擇是寫好文學短評的關鍵。所選的角度可以是文本閱讀時的感悟點、動情點、疑惑點,也可以是異于自己或眾人觀點的相斥點,這個點也可具體到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手法、行文構思、語言特色等,甚至還可細分出更小的角度,可以說文學短評的小角度增強了寫作的靈活性和自由度。

試題中給出了兩組關鍵詞:一組是“未來·回憶·成長”,一組是“河流”。寫作方向明確,內容更加聚焦?!拔磥怼焙汀盎貞洝笔巧⑽牡暮诵膬热?有對往事的“回憶”,更有對“未來”的想象,而“成長”一詞則指向了散文的主題,是連接“未來”和“回憶”的關鍵,也是考生在閱讀文本時最容易受到觸動的點。這組關鍵詞可關聯全篇,可謂小而實,精而巧?!昂恿鳌币辉~是文中重要的意象,就如詩歌中的意象,具有豐富的意蘊,細讀文本,就可以發現“河流”在思想內容、情感意蘊和文章結構上的挽結作用。雖說切口小,但可總全篇,抓住“河流”展開文學短評寫作,可“牽一發而動全身”。

3.指向明

高中階段的文學短評寫作,指向學生語文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學生要寫好文學短評,需要對文學作品深入閱讀理解,掌握不同文體的文學特征,還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梢哉f,文學短評是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文本信息讀取能力、文學藝術鑒賞能力、文字表述與情感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而這種綜合能力的要求也將導引學生走向語文的深度學習。文學短評寫作既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核心素養的集中反映。

文學短評進入考題較為少見,從各種資料來看,即使是短評,也往往要求字數在300字左右。這決定了在考題中直接呈現文學短評寫作的難度。然而,2023年新課標Ⅰ卷的文學短評題僅要求考生寫出文學短評的思路,巧妙地化解了這一難題,且很好地體現了文學短評寫作關于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考查指向。此外,因散文《給兒子》一文情感真摯,構思新穎,貼合生活實際,能夠讓考生更好地理解父輩對子女深沉的愛,感悟成長的真諦,兩組關鍵詞“未來·回憶·成長”和“河流”將考生的解讀和感悟具體化、明晰化,將閱讀的“輸入”自然轉化成寫作的“輸出”,很好地實現了語文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4.限制低

這道文學短評題雖有較明確的命題指向,但題目的呈現形式卻較為靈活,也沒給考生作答設很高的“門檻”,考生可以從兩組關鍵詞中任選一組寫短評思路,可以說具有較大的開放性。該題答案也僅提供示例,考生可圍繞關鍵詞作個性化解讀,只要思路清晰,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命題人盡量降低了這道題的難度,對考生來說可謂友好。

當然,這道題的限制或者說要求是內隱于文字背后的。比如,考生需熟知“文學短評”這一文體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而“思路”一詞暗示了答案要點之間需符合一定的邏輯順序。此外,考生要將自己的知識儲備、閱讀感受與關鍵詞有機整合并清晰表達,這也具有一定難度。下面,筆者對兩個答案示例作簡要分析。

甲組答案示例:

①本文表面上是關于未來的想象,即父親想象兒子長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實是父親對過去的回憶。③為何交疊未來與過去?指向關于成長的主題,即父親帶兒子重溫自己的成長,并期待兒子也能夠在其中找到自我。

簡析:結合散文開篇“你總會長大的……你會和時髦青年一樣,熱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個暑假,兒子,你就去買票”分析可知,本文表面上是關于未來的想象,即父親想象兒子長大后的一次旅行,但作者在文中設定了兒子旅游的目的地,即自己做學生時下放勞動的漕河,很自然地引出自己對過去的回憶,虛與實映襯,未來與過去交疊,將自己的成長經歷與對兒子成長的期許巧妙地融為一體,期待兒子也能夠用心感悟生活,在其中找到自我。

甲組答案示例偏重于散文內容、結構和情感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整體閱讀能力。

乙組答案示例:

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②其表現就是,從爬上江堤到獨坐河灘,兒子的板橋之旅始終與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著什么?河流既是環境與風景,也代表著空間的延展和時間的流逝,并承載著人的思索。

簡析:作者想象兒子回到自己曾經勞動過的漕河的整個行程,“江堤” “長江” “河水” “板橋” “漕河”等意象漸次呈現,與之相關的很多故人和往事也逐漸清晰,可以說文章諸多抒情意象中,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作者的許多記憶和生活感悟都與河流有關。文中還有河流“不失尊嚴地走向東?!?“你就會懂得父親,懂得父親筆下的漕河”等句子,河流明顯帶有時間、空間、情感及文化等特征。

乙組答案示例偏重于散文意象和主旨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篩選、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同時考查還涉及“河流”這一意象所蘊含傳統文化的內涵。

試題中的文學短評寫作題從小處切入,向深處挖掘,設題靈活,題目簡潔,限制較小,指向明確,關涉文本主要內容和特征,著眼于文本的情感價值和育人功能,窺全豹于一斑,沿波而討源,短評就像一束微光,可以燭照全篇。

二、備考啟示

1.明確文體

寫文學短評可從閱讀感受出發,但不能止于寫感受,否則就極容易將文學短評寫成讀后感,也不能停留在對文本內容的客觀轉述,從而喪失“自我”。文學短評重在“評”,需要用簡潔的文字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評價寫出來。換句話說,作品是“評”的根基,“評”是對作品的理性思考。

文學短評有其突出的文本特征,“評”表明文學評論是議論文。文學短評的寫作過程是作者基于自選角度,結合文本內容進行闡釋、推導、論證,進而得出自己觀點的過程。寫文學評論主要運用夾敘夾議的方式,“敘”是指對作品的引用、介紹、復述,是手段,也是為了更好地議論;“議”是目的,也是對“敘”更好的深化。敘議結合,能讓說理有理有據,表達清晰,令人信服。因此,明確文學短評的文體特征,是寫好文學短評的第一步,而考題中的文學短評思路的擬寫,也應體現出敘議結合的特點,既有對文本客觀信息的提取,更應有理性觀點的精練表達,這是詳細展開文學短評寫作的綱。

2.溯源教材

統編教材寫作文學短評單元學習任務群的設置,旨在幫助學生構建文學短評寫作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深入品評優秀的古代詩詞作品,領悟創作、鑒賞規律,提高文學審美能力,但文學短評寫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在這一單元學習后就一蹴而就,其寫作訓練應貫穿于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教學的始終。教材是培養學生文學短評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石。比如,必修上冊第七單元(散文短評)、必修下冊第二單元(劇評)、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三單元(小說短評)、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三單元(人物短評)、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一單元(古典詩詞鑒賞),雖然每個單元有其獨立的學習任務群,但如果能以文學評論的視角去審視這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學作品的閱讀審美能力。

在教材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充分挖掘評論角度,盡可能做到文學知識和鑒賞能力的全覆蓋。比如,展開必修上冊第七單元散文短評寫作訓練時,每篇可選取不同的評論角度,《故都的秋》可從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南北方秋的對比、秋的文化意蘊、關鍵詞“清、靜、悲涼”、審美情趣等切入;《荷塘月色》可從“理想”與“現實”兩個世界的關系、散文圓形結構、意境之美、修辭之美、語言特色、重點句品讀等角度切入;《我與地壇(節選)》可從母愛主題、人與自然關系、生命哲思等角度切入;《赤壁賦》可從情景關系、典故運用、水月意象品讀、情感脈絡、文賦特點等角度切入;《登泰山記》可從游蹤線索、煉字技巧、文化內涵等角度切入。當然,作為散文鑒賞評論,有些角度是共通的,也是重心所在,眾多選點或多或少會指向這個重心,比如“形散神聚”的特點、情與景的關系等。

3.多維訓練

前文提及,文學短評寫作是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的體現。文學短評寫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非專注于一磚一瓦之事。因此,文學短評寫作的訓練應該是多維的。

首先,應在知識儲備上下足工夫。每一種文學體裁都有其特征,這是文學閱讀和鑒賞應該抓住的關鍵。小說閱讀應熟知人物刻畫、情節安排、環境描寫、敘述角度等知識;詩歌閱讀應掌握意象、意境、語言等知識;戲劇重在把握舞臺說明、戲劇沖突、人物對白、潛臺詞等戲劇知識;而散文因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要特別理解掌握散文的行文結構和描寫、抒情、記敘、議論幾大表達方式的知識。不同體裁文學的必備知識是考查重點,也可有效指導文本的閱讀和鑒賞。同時,不同文體知識之間也是彼此相通、互相關聯的,可以進一步整合為內容形象、思想情感、藝術手法、行文構思、語言特色等多個維度,這些維度既可為學生閱讀文本提供支撐,也可為學生選擇短評角度提供方向。

其次,應在閱讀訓練上下足工夫。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扎實的閱讀過程是文學短評寫作的前提,不同文學作品的閱讀指向和重心各不相同,文體必備知識的支撐下的閱讀才會更有實效。根據需要,閱讀還可采用精讀、泛讀、通讀、跳讀、對比閱讀等不同形式,扎實有效的閱讀能促進篩選、整合、概括、推理等關鍵能力的形成,只有持續不斷深入地閱讀“輸入”,才能積累切實有效的閱讀方法,也才能產生獨特富有創意的個性“輸出”。

再次,應在思維訓練上下足工夫。文學短評雖“短”,但作為議論文的特殊形式,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短評須邏輯嚴謹,語言縝密,日常教學中既要重視形象思維的訓練,在想象和聯想中拓寬思維的廣度,更要突出抽象思維的訓練,在綜合、分析、演繹、歸納、對比、推理等方法中推進思維的深度。思維的訓練是寫好文學短評的關鍵所在。此外,考生除了注重議論文的三要素和邏輯推理,也要重視短評要有新的評論角度,要提出獨到的見解,寫出獨到的認識,表達個性化的閱讀體驗,這都需要考生具備良好的思維品質。

最后,考生還需要加強短評結構技巧、語言表達技巧等方面的訓練。這是優質文學短評得以最終呈現的重要保障。

筆者認為,就如2023年新課標Ⅰ卷第9題的考查形式來說,考題中一般不會考查完整的文學短評寫作,但文學短評思路或提綱的擬寫是基于考生對文本的整體閱讀和短評的總體構思,也是文學短評論點、論據、論證的高度提煉,設題概率大一些。古語說得好,“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在日常語文學習中,學生只有多積累、勤練習,方可在考試時從容應對,言之成理,論之有據。

猜你喜歡
河流散文角度
神奇的角度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河流
一個涉及角度和的幾何不等式鏈的改進
流放自己的河流
角度不同
人啊
當河流遇見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