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轉譯:綿竹木版年畫的鄉村振興路徑研究

2023-03-23 15:13馮文蓮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綿竹木版年畫

馮文蓮,向 杰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2022年03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從創意設計、演出產業、音樂產業、美術產業、手工藝、數字文化、其他文化產業、文旅融合賦能等方面,建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機制,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建設特色鄉鎮、特色村落,使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激活并傳承,鄉村資源能有效利用,同時豐富鄉村的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些政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鄉村振興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和挑戰。

綿竹市位于四川西北部,擁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豐富的農耕文化,安逸的生活環境,催生了綿竹木版年畫這一傳統手工藝。綿竹木版年畫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手工藝,體現巴蜀人民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風尚,畫面內容常表達人們心中的美好祈愿。2002年2月,綿竹木版年畫入選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并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齊名,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

國內對于綿竹木版年畫的研究主要是從體裁形式、造型裝飾、歷史文化等方面,研究綿竹木版年畫的藝術特征,其中內容也有涉及其地方文化、旅游市場、災后重建、產業發展等。國外對于綿竹木版年畫針對性研究較少,但關于年畫的文獻研究相對較多,大多數是從年畫的保護和傳承方面入手,講述年畫的歷史、功能、形式,分析其當下的困境,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年畫的傳承與發展,煥發年畫的新活力。本研究從鄉村振興的新時代需要出發,找準其發展困境,從政府主導、居民活力、手藝人身份重構三方面,努力探究其振興路徑和措施,為相關政府部門和學界研究提供助力。

一、綿竹木版年畫生產的困境

傳統手工藝的生產是其工藝傳承和發展的基礎,而生產問題又直接關系著傳承其技術的手藝人的生計,也關系著傳統手工藝所蘊含的文化的延續。文化的融入會改變原有的發展方向和生產機制,不同文化的交織過程會給傳統手工藝帶來融合的文化積淀?,F代社會的加速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使傳統手工藝進入轉型期,同時給傳統手工藝的生產帶來新的機遇。另外,傳統手工藝的生產活動還受到政府和市場的影響,政府決定著傳統手工藝發展政策,控制其發展的宏觀方向,市場是傳統手工藝生產活動內容的導航,受到市場規律的支配,生產活動依托于市場,市場的動態決定了生產方向。

1.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遷

現代社會的城鎮化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使依托農耕文化的綿竹木版年畫的生存空間日益減少。對傳統手工藝人來說也面臨著傳承與生計的困境。傳統手工藝的生產活動需要依靠各方社會活動來實現,需要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的活動,但是現在的年畫需求量減少,打破了雙方的平衡。對于綿竹木版年畫的手藝人來說,為了讓這項技藝傳承下去,依然堅持每天練習刻畫年畫[1]。綿竹木版年畫的制作首先是起稿,起稿造型多為明清時期的造型,少部分為現實題材。其次選材,通常選擇木紋細致均勻,沒有裂痕,木版平整光潔的木材。進行刻板,刻的方法分為陰刻和陽刻。再次印刷,紙張要求易上色、吸水性強,墨中加入乳膠或骨膠和熱水,以防脫墨,然后用毛棕刷印出均勻對稱的線條,再晾干上色。最后是繪制,多使用礦物質和民用顏料上色,顏色多原色上色,使畫面鮮艷明亮。由此可見年畫的繪制周期較長,所以每幅年畫的價格會相對較高,這樣就容易出現一種狀況,即訂購者預定年畫,在年畫繪制完成后以年畫價格與年畫本身不符的理由拒絕支付費用,此種情況屢見不鮮。

手工藝人在傳統手工藝的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綿竹木版年畫需求量較高的時期,手工藝人往往以家庭為單位,共同制作年畫。但在年畫需求逐漸下降的環境下,家庭成員為了生計轉向其他工作,家庭的傳承方式未能延續,很多的年畫從業人員轉向其它新興行業,手工藝的傳承出現問題,創新設計更是難上加難,這樣的發展狀況催使綿竹木版年畫必須面對當下的境遇,找到破解之法。

2.現代印刷業的沖擊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印刷業迅速發展。在傳統的社會生活方式中,綿竹木版年畫作為居民在節日和祭祀中描繪人們精神祈愿的依托,表達出人們的心靈向往。當代社會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傳統年味變淡,人們不愿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購買年畫。而成熟的印刷業可以快速地制作出平價、多種類型、高質量的年畫,成為人們更優的選擇。這種現狀壓縮了綿竹木版年畫的生存市場,只有改變原來的生產方式才能找到新出路。在其他傳統手工藝向機械生產轉化時,為保護本土文化,在盡可能保留文化資源的原則下,適當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中銷售的商品需要迎合現代審美,追求簡約、高效,商品的樣式繁多且更新快速。綿竹木版年畫的工序繁瑣,制作周期長,成本高,不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F代社會是一個多種國家和民族文化互相交融的社會,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改變了我國的審美需求,偏向西化的裝飾風格受到更多人的喜愛,而作為傳統商品的綿竹木版年畫處在尷尬的位置。綿竹木版年畫建筑的物理載體和年俗文化載體都逐漸減少,目標消費群體縮減。年畫的功能性需求也在減弱,過年時人們不再在選擇門神畫而是直接購買寓意吉祥的年畫印刷商品,代表鎮宅作用的門神年畫無人問津。

3.教育程度和觀念的制約

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文化密不可分,綿竹鄉村中大部分的人群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不高,思想保守固化。在面對高速發展的社會,新觀念產生需要能被快速接受,新技術的發展也要能被迅速運用,文化程度過低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鄉村文化的發展,從而導致綿竹木版年畫在新內容和新形式的創新中受到制約,無法將新技術與綿竹木版年畫融入。文化程度不夠會導致意識不足,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也會不足,導致文化資源的流失。意識也會影響對文化資源的利用,無法最大化地利用資源,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綿竹木版年畫的繼承和發展也更加困難[2]。高層次的手工藝從業者的缺失,會導致缺乏更年輕化和專業化的思維、觀念,使綿竹木版年畫在設計實踐、市場營銷、需求分析等方面會有所不足,不能及時地獲取前沿的設計思維,預見到設計趨勢,造成發展落后。

二、現代轉譯助力綿竹木版年畫鄉村振興路徑探索

鄉村振興的實現要依托鄉村自身的特色,通過對當地特色的挖掘,充分利用政策,打造出適合當地的鄉村振興路徑。在鄉村振興的戰略下,挖掘綿竹木版年畫的文化內涵與價值,開發其中特色文化,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率,保證文化的創新開發和產業化發展,使傳統手工藝所蘊含的文化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武器。

“轉譯”的概念起始于語言學,是指不依據語言原文,將一種語言內容進行翻譯,形成新的語言內容。轉譯必然是在舊的載體基礎上表現出新的載體[3]。體現在綿竹木版年畫制作中,即利用轉譯的方法融合現代的設計思維、表現技法,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設計出滿足現代需求的產品。目前現代轉譯一詞多用于建筑領域,具體到中國傳統建筑中,現代轉譯含義則指對中國傳統建筑中現代性的挖掘和再表達[4]。本研究中的“現代轉譯”一詞取意與其相似,先挖掘綿竹木版年畫的現代性,提煉出其內涵,從政府、居民、手藝人三個方面探討其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其次是對綿竹木版年畫的再表達,具體指對綿竹木版年畫創新和再設計的轉化,通過不同的手段來促進其轉化,最終實現其現代轉譯。

1.政府主導,政策保障

地方政府的保護,有利于收集和了解綿竹木版年畫的資源現狀,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此為依據來建立綿竹木版年畫的保護與開發的政策[5]。在考慮保護的政策時要處理好保護與利用之間的關系,保證綿竹木版年畫的完成性和真實性,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再考慮開發的問題,找到合理的發展道路。在實際的保護中政府充當主導角色,但不是全部包攬,而是需要發動企業、當地居民、手藝人、游客共同參與保護工作,擴大參與保護工作的人群。同時,政府應該通過媒體推廣、短視頻平臺、宣傳片的推廣、體驗活動等宣傳手段,提高綿竹木版年畫的知名度,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使其知道保護的方法和路徑,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當地文化的保護意識,從而形成自發的保護行為。

傳統手工藝在傳承中也需要一定的資金和技術的支持,這樣能及時地搶救和保護處于瀕臨消亡的傳統手工藝,傳統手工藝的技藝才不會滅絕。地方政府應該設立相應的保護政策和專項基金,基金的來源不局限于政府出資,還可以吸納社會和企業的贊助,通過資金的投入、技術的支持來幫助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工作。資金和先進的技術有利于培養更多的手藝人,擴大傳統手工藝的生產群體,提高整體的經濟收入,再適當地提取收入比例投入基金中,形成用與取一體的良好循環。

傳統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益相關者參與保護的程度,從根本上決定著傳統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未來的命運[6]。政府應發揮行政職能動員各界人士參與其中,實現參與者的多元化,征集更多的建議與需求,讓政府能更加全面地了解真實的狀況,提出更符合當下環境以及可實行的開發政策。傳統手工藝的開發不僅僅是對其自身的開發,還應該發散思維,對綿竹木版年畫的開發進行多角度思考,探索更多的發展創意和路徑,思考和其他產業融合的可行性,尋找與其他產業合作共贏的有效路徑,更大可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政府與當地其他組織的合作可以擴大產品的銷售道路,形成政府與商戶合作的形式,在開發時可以讓商戶承擔保護傳統手工藝的責任,通過對其保護使自己的企業能夠形成一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打破傳統的商品訂購方式,這種形式主要針對異地的批量訂購者。這一現狀的出現可能會影響個別的手藝人和普通的消費者,所以批量訂購所生產的產品要保證體現綿竹木版年畫的文化內涵,不能只是為了迎合消費者而生產空有其表的旅游商品。

2.社區居民激發內在動力

傳統手工藝根源于社區,所以離不開社區居民的參與,社區居民對綿竹木版年畫的認同度和接受度高于其他人群,所以社區居民的保護意識和開發態度關系到鄉村振興能否更好地實現。居民是直觀感受鄉村現狀以及綿竹木版年畫文化的人群,只有居民認識到綿竹木版年畫對鄉村的重要性,以及保護和創新綿竹木版年畫所帶來的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能量,才能提高居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由此需要調動居民主動地宣傳和推廣。

由于傳統手工藝生產效率低與社會需求不匹配,居民的積極參與帶動綿竹木版年畫的傳承和創新,能夠營造良好的生產環境。通過產品來提高綿竹木版年畫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群體,使其參與其中,并通過相關的政策留住人才,從事年畫工作。創作群體的壯大為綿竹木版年畫的傳承和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也為手藝人提供時間創作新作品,使其內部的創意性增強。

社區居民是鄉村特色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上先行者,居民參與使綿竹木版年畫成為群體式、大規模的文化產業,使其的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幅提升,為當地居民帶來良好的經濟收入,從而自發參與鄉村建設,大力宣傳鄉村,使鄉村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引起廣泛的關注,為綿竹木版年畫的產業化發展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形成良性的發展循環,從而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

3.手藝人身份重構推動再生產

傳統手工藝的特點是根植于傳統文化,體現在手工藝的制作流程、造型方式、內容形式等,以及所反映的設計思想、精神愿望、民俗特色在歷代的傳承中一直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在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歷程中,即使是專營多年的大師對于傳統手工藝的創作大多也只是在固守其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進行有限的突破和創新,從根本上未脫離固有的模式,否則創作出的作品就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內涵,無法得到認同感,傳統手工藝存在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傳統,同時也受到傳統制作模式的制約。

孫發成的研究認為,在國家重視傳統文化復興和文化遺產保護,推進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的當代語境下,民間手工藝人成為代表民族國家優秀文化的活載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實現了從社會“邊緣”走向“中心”,從“平庸”切近“精英”,從“民間”進入“官方”的轉變。他們立足傳統而又有現代性品質,將會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7]。但是傳統手工藝人對產品的制作也受到其內化經驗的制約,制作的產品具有一定的規范。綿竹木版年畫的手藝人在生產中不會隨便地改變人物原有的造型,制作的過程具有規范性。傳統的工藝在現代化的生活中是一種復活與重構,是一種對當前社會現狀的表達,因此這是綿竹木版年畫的手工藝處于現代社會生活中的生產與再生產的過程。想要在此背景下持續發展,必須分析綿竹木版年畫的生產機制,利用手藝人的身份尋找適合的創新之路。

綿竹木版年畫的創新可以從內在與外在兩條路徑出發,首先對于內在的創新是在原有社會文化基礎上進行創新。內在創新主體是手藝人,手藝人長期從事制作活動,受到特色文化的熏陶,對于綿竹木版年畫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有獨特的理解,并能夠根據所在地區的生活變遷,以及創作的便利,對綿竹木版年畫的生產做出適應性的調整。比如綿竹木版年畫的傳承人、綿竹木版年畫博物館館長胡光葵發明了一種木版年畫彩色套印板和一種木版年畫的快速制作方法,這種方法簡化了木版年畫的印刷工藝,提高了木版年畫的制作效率,節約了制作成本,使手工批量制作木版年畫成為可能。在此活動過程中手藝人的身份發生了改變,從單純的傳承人轉變為設計者,完成了手藝人身份重構的過程。在急劇變遷的社會生活中這種身份的建構,使傳統手工藝實現了從生活品向文化商品、藝術品的跨越,也將手工藝人帶到更加多元而復雜的社會生活領域,實現身份的分化與轉變,反過來改變著傳統手工藝的生產活動[8]。通過實踐構建新身份。從事綿竹木版年畫的手藝人不能固步自封,應通過專業系統地培養使其成為有文化基礎和高素質的人才,以更專業的視角對綿竹木版年畫進行創意再生,使其有效地發展。

外在創新主要是使綿竹木版年畫走出固有的創作形式與社會文化,使其成為一種次要元素進入其他物體為主的領域,再根據市場需求和藝術規范進行創新[9]。外在創新為傳統手工藝適應現代生活環境、擴大生存空間提供了一種新途徑,也是手工藝人主動探索、實踐新身份,開展生產活動的結果。參與主體的身份重構推動傳統手工藝生產路徑向多元化發展,其他領域的主體介入傳統手工藝再生產,手工藝從業者在面對政策、審美需求、商場需求的影響,身份從單一向多元改變,手工藝人身份的改變推動了傳統手工藝再生產的發展。比如綿竹木版年畫的手工藝人向商人身份的轉變,使綿竹木版年畫脫離固有形態,從紙張到建筑,綿竹木版年畫與墻繪結合,形成新的展現形式,并以此身份帶動其再生產?!?.12”汶川地震后,綿竹木版年畫的發展受到制約,綿竹市與對口支援重建的蘇州市合作,興建了集旅游、展覽、鄉村觀光為一體的綿竹木版年畫村,將綿竹木版年畫與旅游市場結合,打開綿竹木版年畫生產的新通道,發展出許多新派技法,例如國畫年畫、工筆年畫、年畫刺繡、墻畫等。并將制作的產品在網上銷售,拓展其銷售路徑。綿竹木版年畫與其他領域結合,催生出不同的創作形式,擴大了綿竹木版年畫的生產途徑。在此過程中手藝人建構了不同的身份,通過新身份促進了綿竹木版年畫的多元發展。

這兩種創新的途徑都是以手工藝人為中心,手工藝人是傳統手工藝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中介,需要他們對于自己的身份有新的認識,通過對新身份的探索與實踐來開發綿竹木版年畫的創新活動。兩種途徑雖然有所區別但是并不沖突。兩種途徑中手藝人的身份不同,傳統手工藝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文化體系不同,滿足的是不同層面的社會需求。新的社會體系和環境會影響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原本的傳統手工藝與現在的并不沖突,現在的傳統手工藝生產只是順應了社會的發展,這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應該承認這種創新活動。

三、現代轉譯帶動鄉村振興

傳統手工藝的創新需要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的內涵和審美,了解其歷史、社會關系、文化結構,以此理解傳統手工藝內在發展途徑和生產機制,再來探索其轉型的創新路徑。傳統手工藝品的現代轉譯以傳統手工藝為基礎,保留傳統的文化符號,對其產品進行創造性的再設計,融合現代設計理念,實現產品傳統與現代的再設計。提升產品的制作精度和現代生活的契合度來豐富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通過產品來傳遞當地的生活情境和特色文化,使消費者能直觀感受到產品的個性化表達。

現代轉譯的完成需要從多角度出發,利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打開設計思路。在實踐中需全面了解現代人對產品精細、時尚、內涵的高質量需求,手藝人對現代生活需求現狀要有判斷性和預見性,以濃厚的知識和獨特的見解,分析綿竹木版年畫的現代轉譯設計原則進行分析,尋找其創新和再設計的轉化路徑,這樣才能賦予產品靈魂,完成綿竹木版年畫的再表達,最終實現綿竹木版年畫的現代轉譯。

1.年輕群體的新思維

綿竹木版年畫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得以發展,現今的手藝人群體多為中年群體,審美偏向傳統,導致消費群體年齡偏大。年輕人對于新事物的敏銳和接受程度更高,但目前年輕人從事這項手工藝的較少,工藝的熟練程度不夠。且年輕人在消費人群中占有較大的比例,目前生產的產品不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因此應定期舉辦作品的巡展和體驗活動,吸納青年群體,應多增加手藝人培訓的機制,提高就業技能,拓寬傳承途徑,增強文化傳承的保護意識。孝德鎮年畫村與成都商報、成都沈曉手電影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年畫研學課程,推動年畫文化、皮影、手電影等非遺文化的傳承,月接待研學學生2400余人。綿竹市成立年畫發展協會,開展技能培訓班、藝人提能班和傳人進修班24期,培訓從業村民、年畫藝人和傳人2000余人次,形成規范化、規?;?、精準化培訓指導,帶動全村600余人參與年畫產業鏈。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規范的培訓機制能快速且有效地培養出大量的手藝人,同時增加拓寬傳承的途徑。相關政府舉辦設計類的比賽,以綿竹木版年畫振興鄉村振興為題,廣泛傳播地域文化,讓更多的人主動了解和學習相關文化與工藝,多角度、多通道促進綿竹木版年畫的現代轉譯,為鄉村產業增加活力,推動鄉村振興。

2.特色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

利用手工藝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手工藝與設計師協同開發提升產品附加值等途徑,將鄉村的文化特征、手工藝人文價值和審美價值融合,促進特色鄉村文化品牌構建、形成品牌傳播效應,實現傳統手工藝現代化轉譯和設計賦能新消費文化,推動鄉村經濟文化產業的發展[10]。打造手工藝同一性與多樣性共存的發展格局,開拓綿竹木版年畫的消費邊緣。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的產業形式,將商品賦予傳統文化內涵,使傳統文化能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面對市場中趨向同質化的品牌,綿竹木版年畫的現代轉譯應確立有文化內涵的品牌,傳達其特有的溫度和傳統文化,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感。從2002年至今,綿竹舉辦了22屆綿竹木版年畫節,推出藝術體驗游、歷史文化游等6條精品年畫旅游線路,促進了傳統文化和現代旅游的深度融合。構建“到綿竹過中國年”旅游品牌,成為打造“酒香畫境·美麗綿竹”城市品牌的平臺,展示年畫文化的歷史與文化,拉近民間藝術和人民群眾的距離,將有溫度的文化傳遞給消費者,同時打造屬于綿竹木版年畫的有內涵的品牌。

把握現代社會的需求動向,建立符合現代審美和需求的品牌。品牌的敘事性是提升品牌的價值,延展消費者的體驗的重要途徑。以綿竹木版年畫為基底,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中國·綿竹木版年畫村”,將綿竹木版年畫技藝的傳承、保護、推廣、體驗融為一體,使其成為綿竹木版年畫的旅游品牌,訴說綿竹木版年畫的文化。將傳統文化轉化為產業優勢,通過新媒體、知名媒體、名人宣傳和電影宣傳等方式,強勢推廣。2022年年畫村吸引游客100余萬人次,年畫村接待游客118萬人次,綜合旅游收入6.7億元,年畫生產從事者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01萬。加強年畫村的管理,維持品牌的信譽度和體驗感,品牌聲譽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好的品牌能帶動產品的銷售,形成一種經濟效益。

3.智能時代的數據化

數字智能生態是一種可能的“新非遺”文化創新場景,“新技術”條件下的手工藝意味著一種全新的生產、組織、分享、傳播機制和系統[11]。數字化資源的利用也是將綿竹木版年畫現代轉譯的方法之一。在高科技的推動下,創造新事物的過程變得更便捷,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輔助、引導他人創造。這種生產方式和技術的變化,提高了個體的創造價值和對文化的分享。例如陳學彰在技術員的幫助下,運用光刻技術把《迎春圖》的線稿制作成網版,只需要在網版上上墨,然后刮印,就可以得到一幅線條清晰的線版《迎春圖》,讓原本需要近一年時間才能完成的年畫縮短為十分鐘,這是一種木版年畫形式的新探索。消費者購買后可以根據原作自己上色,體驗綿竹木版年畫的創作過程。數字化技術只是一種方法,技術的運用要保持綿竹木版年畫手工的本質,保持其微妙的不同,才能在生產的過程中體現“手”工藝的創造。

文化和數字的融合,手工藝人的思維、生產、精神與新技術的融合,都推動著創造發展,使其更便捷、科技、多元。2022年5月份,三彩畫坊聯合德陽文旅大健康集團旗下四川三星堆文化傳媒公司在萬物數字平臺,發行了第一期綿竹木版年畫數字藏品,探索“元宇宙+非遺+商業”的創新模式,近20000份數字藏品上線后即售罄。在元宇宙中使用區塊鏈技術為“非遺”賦能,帶動綿竹木版年畫文創衍生品市場,傳統藝術數字化,使產品煥發新活力。四川網道科技與岷元閣綿竹木版年畫社攜手,將綿竹木版年畫數字作品結合阿斗社區三國文創主題作品發行,配贈綿竹木版年畫精美實物作品,虛實融合,賦能文化實體。綿竹木版年畫在元宇宙區域的探索,開發了其新的發展空間,也是綿竹木版年畫現代轉譯的重要途徑。

利用數字化的技術為綿竹木版年畫服務,全面地搜集和整理相關的信息,使手工藝的數字資源聚合,搭建起文化資源數據庫,構建全面的知識圖譜,系統認知手工藝,使綿竹木版年畫得到更好的傳承。傳統手工藝與沉浸式體驗活動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是文化和旅游結合的有效方式。利用數字化技術展示其歷史文化與制作工藝,在展示時可以利用技術增加互動體驗,使消費者沉浸式體驗綿竹木版年畫工藝,了解其制作的過程。工藝的體驗可以分為幾段,比如將起稿、刻板、印墨、施彩等工序分開,用戶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進行體驗,也可以按順序全部體驗,制作出自己設計的年畫。年畫作坊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在傳統年畫基礎上開拓創新,開發刺繡年畫、年畫折扇、年畫玩具、年畫辦公用品、年畫居家用品等30余個系列、1000余種年畫產品。新技術的利用為綿竹木版年畫的開發提供了基礎,有利于產品種類的開發,拓展綿竹木版年畫衍生品。

通過不同的形式和載體來創新綿竹木版年畫,形成一種“新產品”,賦予其新含義。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結合地域特色文化,通過文化振興帶動特色產業振興,帶動文化產業振興,促進全面鄉村振興。

4.資源互補帶動生產革新

搭建資源互補平臺,拓展參與主體,促進綿竹木版年畫生產機制的革新。從高校入手,引入高校的資源,讓其與綿竹的文化資源互補,傳統手工藝的發展需要引入新鮮血液,在高校中建立綿竹木版年畫研究中心,成立教學基地,開展綿竹木版年畫的創新課程,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打破其單一的傳承方式,使高校課程從理論走向實踐。利用藝術設計的表現手法、思維拓展、功能延展與現代設計的設計思維、設計表達相融合,實現綿竹木版年畫的現代轉譯,使其得到系統、深入的研究。年畫的創新不僅需要具備制作技藝,同時也需要專業的知識。綿竹木版年畫博物館與四川大學、西華師范大學等多個高校簽訂年畫學習基地協議,共同開展課題研究,并組織學生進行實地學習調研。在綿竹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綿竹木版年畫》《綿竹旅游資源(年畫主題)》等被編寫成校本教材,在綿竹職業中學、清道小學等學校推廣教學;設立年畫傳習所,成立綿竹木版年畫發展促進會;開設非遺培訓班,形成技法理論的傳承體系,不斷培育年畫人才隊伍。同時,館內的傳承人也積極走入高校,為更多的學生傳授綿竹木版年畫技藝。青年群體富有強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高素質設計人才,儲備設計人才,使其成為綿竹木版年畫活態傳承的主力軍。創新創業成為近年來年輕人熱衷的就業方式,政府應當給予創業與就業扶持,以此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綿竹木版年畫傳承與創新的隊伍。

綿竹木版年畫的現代轉譯和創新,通過不同的路徑實現鄉村特色文化的創新性開發,文化資源的利用是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的一大助力。升級其創新形式,多角度探索綿竹木版年畫與現代設計的結合,使其能適應現代審美,既保留傳統又突破自我,以全新的形式和內容出現,成為地區的代表,帶動文化傳播和經濟效益,實現綿竹木版年畫的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讓鄉村振興插上加速的翅膀,改善當地民生與經濟。

四、結語與展望

傳統手工藝具有獨特的文化、社會價值,發掘和開發其價值有利于鄉村振興,是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促進文化保護的重要資源。其中應對綿竹木版年畫從保護和創新的角度來挖掘其內涵,包括當地政府提供政策制度保障、提升居民的保護意識、拓展手藝人的傳承和創意再生、利用現代設計思維和技術條件、推動綿竹木版年畫創意產業的建構、形成成熟的產業系統等措施。綿竹木版年畫以新的方式進入大眾的視野,展現新活力和新姿態,吸引公眾的目光,增強鄉村文化自信。提升鄉村的經濟和產業發展,突破鄉村振興的現實瓶頸。對傳統手工藝介入鄉村振興策略研究,能夠為其他地區的鄉村振興提供一條借鑒之路。發揮地區的特色和優勢,揚長避短,找到適合的發展道路,利用傳統手工藝為鄉村振興戰略助力。

猜你喜歡
綿竹木版年畫
灘頭木版年畫
跟著總書記看桃花塢木版年畫
四川綿竹紅巖什邡式磷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牛年畫牛
年畫
缸魚年畫之旅
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視覺藝術符號分析與解讀
論高校教育中綿竹年畫的傳承與創新
試論綿竹年畫的美學特征及其對產品設計的啟示
綿竹實驗學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