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教學優化思路研究

2023-03-29 07:51張大菊
高考·上 2023年12期
關鍵詞:優化策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張大菊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全新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需要教師帶領學生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以此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诖吮疚囊贼斀贪娓咧械乩斫滩臑槔?,討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優化的意義,闡述傳統地理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優化課堂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合理制定教學策略,但部分教師未能系統地制訂教學計劃,導致學生區域認知水平偏低、觀念意識缺乏、圖片和表格分析能力不足,難以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造成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為此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下進行相關分析。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優化實施的意義

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強的特征,主要研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涵蓋氣候、水文、人口、土壤、植被、工業等要素,需要教師將以上要素安排到地理課程當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此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教師要帶領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結合實際對知識加以運用,以便教學中把握重點。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明確人類活動帶來的影響,逐漸明確人地關系,進而針對上述問題表達自身想法。此外,高中地理教學中必須明確教學的原則和一般規律,掌握基本概念,要求學生根據特定地理現象事物類別,結合相關概念的內涵加以分析,并且掌握地理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規律和成因??傮w來講,在地理教學中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合作意識,由此強化學生基礎知識,促進他們良好發展[1]。

二、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區域認知培養不重視

通過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可以強化其對地理環境的認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不過部分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未能將區域認知融入其中,導致學生知識體系不完善[2]。

(二)缺乏人地觀念培養

教師需要將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呈現在課堂中,通過地理知識解答自然現象,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不過在地理教學中如果教師呈現的案例與生活關系不密切,也不利于學生人地觀念的形成。

(三)忽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地理學科具有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部分教師在關注學生的解題能力時,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不到位,而學生也缺乏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機會,無法滿足考試的需求[3]。

(四)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

在地理考試中,很多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扎實。對以往教學實際情況予以分析,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首先,沒有系統地分析地理基本規律,導致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內容不全面,或者沒有找到切入點;其次,學生存在對文字、符號、圖表分析能力較差的情況,導致學生理解不夠深入。

三、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一)加強區域認知能力培養

在地理教學中圖表是主要的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地理規律,尤其是考試題中較為重視通過圖表考查學生的地理知識運用情況,需要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圖表技能,主要體現在閱讀、填充和繪制。具體說來:閱讀圖表就是分析和提煉等值線圖、統計圖中的信息,而填充和繪制圖表需要學生根據題意完善圖形,考查學生區域認知能力,比如:利用等高線和等壓線分析某個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域氣候特點、氣候形成的原因。以中國自然地理教學為例,需要學生了解我國國土所處的經度和緯度,然后結合所處的地理環境,確定具體區域,其中,北京位于北緯39度,東經116度,并且三面環山,城市東南為大平原,是我國政治中心,而廣州城市坐標為北緯23度、東經113度,區位優勢在于靠海,是海陸交通樞紐。再如:圖像考查中有關等高線、等深線、等壓線、溫度曲線、水位線都經常出現,教師要結合熱點區域通過相關等值線分析自然環境,強化學生的地理環境認知能力。

(二)培養人地觀念

在高中地理復習中,人地關系這一主線包括人的生存環境、主要產業、交通發展以及人與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觀。以《人口與地理環境》為例,主要內容為人口分布、人口遷移和人口合理容量,教師要帶領學生探究人口數量變化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差異,了解人口增長模式類型和轉變,總結二戰過后為何世界人口飛速增長,通過呈現案例和圖表帶領學生討論,總結三種人口增長的特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進一步認知人和自然的關系,由此提升地理教學效果。地理教學應注重鞏固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將諸多地理知識結合起來,有計劃地帶領學生攻克重難點內容,比如:通過地理圖表加強學生對區域的認知,讓學生理解地理知識與規律,讓學生通過圖表了解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人口數量變化[4]。

(三)開展實踐活動

地理實踐教學是地理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策劃和展開實踐教學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實驗體驗、實驗探究等,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比如教學《從人的作用看自然災害》,教師可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開展實踐活動,由此提升教學活力,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地理知識。在講解荒漠化防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帶領學生復習理論內容,讓學生明確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形成主要原因是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并且受山脈阻擋,導致水汽難以進入,而過度放牧開墾等人為因素加劇了荒漠化的形成。了解上述內容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現階段我國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成效,接下來教師可結合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項目選擇西北地區某塊荒地,讓學生自主選擇治理方法,比如合理灌溉或者合理選擇草木種植的方式,由此將知識用于實踐,如何將沙地變為綠洲[5]。

(四)強化學生基礎知識與能力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始終將教材作為載體,從基礎知識出發,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系統地教授和培養學生,以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地理知識較為零散,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抓不住重點,所以教師要帶領學生分析地理基本規律,并且借助思維導圖來把握學習重點??梢詫㈥P鍵詞與地理名詞連接起來,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經常帶領學生進行總結與歸納,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比如:在分析圖像的過程中需要先明確圖名,分析是分布圖還是示意圖,再結合不同類型的圖形找出關鍵信息。從能力培養的角度講,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系統的總結與歸納,比如:從自然環境、區域特征制訂復習大綱,并且教師要緊密結合題型進行分析,使學生有明確的復習目標,對基礎知識更加重視,最終圍繞基礎知識進行總結與歸納,在考試中解答問題的效率更高。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基于課文與基礎知識的同時,也需要關注課本外的拓展,聯系內外知識,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四、高中地理教學要點

(一)帶領學生進行專題學習

帶領學生進行地理環境分析是專題學習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在《產業活動與地理環境》教學中,主要是分析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帶領學生分析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后,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材料帶領學生對比分析。某資料顯示長三角地區水稻產量高,而東北地區實現了玉米豐收,讓學生分析為何在不同地區糧食作物種植結構存在差異。首先引導學生從自然環境出發,有的學生想到長三角地區氣候濕熱,而東北地區土壤肥沃,讓學生分析兩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最后教師總結,從氣候條件講長三角地區年降水量接近我國年降水的一般規律,該區域地處沖積平原并且臨海,夏季東南季風影響明顯,可滿足水稻種植的水源需求。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明顯低于長三角地區,主要是受高緯度因素影響,并且地形也是造成降水偏少的原因,其中長白山阻擋了沿海水汽進入,并且自東向西逐漸遞減。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對上述內容做好筆記,進而通過教師的總結和對比能夠促使學生系統地學習地理環境知識,夯實基礎[6]。

(二)運用情境教學法

地理基本技能體現在等值線的分析、經濟圖表的繪制、地理示意圖的判讀、圖文轉換能力、閱讀地理內容之后的文字表達能力和地理資料整理能力。為了讓學生掌握上述內容,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從三維空間視角分析基本概念、規律,跨學科解決地理問題,教師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在情境教學法下通過多媒體展示的圖片和動畫完成地理復習。比如:學習《從地球圈層看地表環境》,其中講解了生物圈和植被,為此教師通過動畫為學生展示植被如何影響生態系統,地球上森林的主要分布區域,并讓學生思考如果森林面積減少,將給人類生存帶來哪些影響,如果植被土壤被破壞會給糧食生產帶來哪些影響。通過學生分析進一步思考植被與生物圈的關系,了解土壤性質、土壤分布和農業生產的關系,之后通過表格總結生物圈、大氣圈和水圈之間的關系。通過情境教學法來優化地理教學,幫助學生在原有地理知識體系上重新構建,進而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三)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近年來試題中經常出現“城市熱島效應”這一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城市熱島如何形成,城市應如何布局來緩解熱島效應?假如某島嶼白天多雨、夜間晴朗,海陸風如何變化?通過上述問題將熱力環流知識有效結合城市發展。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小組成員相互交流,而教師也要關注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最后由小組代表發言。通過學生的探究了解熱力環流在城市上空和郊區循環移動,其中在市中心和郊區存在溫度差異。而島嶼白天多雨是受熱低壓影響,出現氣流上升,夜間晴朗受冷高壓影響,氣流下沉,由此實現學生探究能力增強[7]。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需要深入思考,通過探究地理知識可以將知識整合,有效解決問題,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

(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

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地理基礎,結合學生整體情況帶領學生復習,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提問過程中要確保問題的趣味性和啟迪性,并且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做到循序漸進。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且為后進生帶來更多幫助,通過問題的合理設置來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比如:教學《從宇宙看地球》,地球自轉和公轉是該章節的教學重點,需要學生分析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所以在問題設置中也要明確主題使學生分析太陽對地球公轉的影響,地球大氣環境形成和太陽有何關系,太陽活動對地球磁場產生哪些影響,學生通過思考逐步理解太陽和地球的關系。與此同時,要關注各科類地理圖表的相互轉換關系,用文科思維方法學習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其中涉及社會生產活動,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社會生產部門布局是否合理,并且將所學地理知識用于實際生活。還可以從生物學科角度讓學生思考太陽活動對生物活動的影響,也可從物理學科角度讓學生分析地球引力和地球活動的關系,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地理復習,真正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五)做到因材施教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結合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征選擇最佳復習方法,幫助學生取長補短,提升學習信心。比如:教學《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城市形態以及地理環境的關系,并且結合實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形成和區位特征,培養學生資料分析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使學生關注生活與社會,重視城市發展。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方式后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對知識活學活用。在《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中讓學生了解地形、水分、植被綠化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同時考慮城市發展戰略、產業結構、交通條件對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影響,之后從經濟環境等角度加以布局,使學生分析同心圓布局、扇形布局、多核心布局的優勢和不足,把握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8]。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學生的整體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師生的互動,活躍學生的思維,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具體的教學指導中,教師要融入生本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綜合思維,做到因材施教。通過上述方法可以保證高中地理的教學效率,為學生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艷苗.課堂觀察量表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以“常見天氣系統”復習課為例[J].教師,2021,23(35):44-46.

[2]張智博.新課改背景下地理教學中策略[J].新課程,2022,11(36):84-85.

[3]盧瑩,李京子.大單元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生態脆弱區”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2,36(3):190-192,195.

[4]劉嘉怡,劉恭祥.高中地理跨學科單元復習的設計路徑與實踐探索:以“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為例[J].地理教學,2023,22(9):47-51,60.

[5]黃越烯.綜合思維視域下利用信息技術融合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的嘗試[J].廣西教育,2023,14(2):137-140.

[6]李艷菊.新高考評價體系下的高中地理復習策略:基于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的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21,23(28):95-96.

[7]陳華演.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地理新地理教學中有效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22(10):44-45.

[8]王鑫鵬,朱雪梅.高中生在線學習問題的案例研究:以“地理高考專題復習”慕課為例[J].地理教學,2021,25(7):10-13,26.

猜你喜歡
優化策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基于一種優化策略的智能燈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