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優秀文化在大學生思政課研學中的開發與應用

2023-04-01 08:37陳亞南
傳承 2023年4期
關鍵詞:思政課思政傳統

[摘 要] 地方優秀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課鮮活的教學資源和重要教學內容,對講好高校思政課具有豐富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內容、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增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推進地方優秀文化傳承創新等重要意義。地方優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具有應用的廣泛性、內容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樣性等特點。在實踐中,高校思政課要更好地開發和應用地方優秀文化,就需要重視文獻研究,加強對文獻資料的梳理和整理;廣泛開展調研,深入挖掘地方優秀文化資源;結合教育目標,主動融入地方優秀文化案例;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地方優秀文化育人效果,進而講好地方文化故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 地方優秀文化;思政課;教學資源

[基金項目] 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研學實踐教育與勞動教育研究專項重點課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政課研學中的開發與實踐”(2022ZJY1726);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大思政視域下應用型高校思政課‘學踐研創教學改革與實踐”(2023JGZ175)

[作者簡介] 陳亞南(1987— ),湖南邵陽人,南寧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文化研究。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4.01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盵1]2022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盵1]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盵2]因此,要積極營造傳承發展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挖掘、保護、傳承、創新,特別是教育引導青少年更好地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文章重點探討地方優秀文化在大學生思政課研究性學習中的開發與應用,一方面有助于豐富對地方優秀文化的研究,促進地方優秀文化的傳承保護,另一方面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更加全面了解地方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一、地方優秀文化在大學生思政課中的應用價值

地方優秀文化作為高校思政課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涵特質、精神價值上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價值導向高度契合、有機統一,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堅實的文化支撐。因此,地方優秀文化在大學生思政課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豐富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內容

高校思政課旨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當前,高校思政課程主要是由教育部統編教材,各高校必須使用規定教材及課件,在固有的理論框架內開展教學,但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解讀內容,各高校有一定的自主空間。因此,開發和利用地方優秀文化資源,使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不僅可以將思政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統一,而且能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形成鮮活案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思政課應認真挖掘地方文學、音樂舞蹈、書法繪畫、曲藝雜技、傳統建筑和民俗節日的文化內涵,從審美、德育、哲學等各個角度闡發其德育意義,發揮其培育學生文化自信、家國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功能[3],進而不斷豐富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使思政課教學更具地方性、針對性、實效性。

(二)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以德育人、以德治教,始終把德育擺在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盵4]377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盵5]大學生的德行培養和素質提升需要長期的熏陶和教育,這種熏陶和教育離不開地方優秀文化。地方優秀文化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如各地傳揚的愛國主義英雄人物故事、地方歷史文化發展、地方杰出人物貢獻、傳統節日文化氛圍、優良家風傳承等都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價值。將這些地方優秀文化有意識地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不僅能貼近大學生的生活,更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三)增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高校思政課要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一起來,引導大學生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引導大學生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6]。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一味講道理和理論灌輸,更重要的是啟智潤心,引導大學生深入實踐、了解地方、調查研究,在田間地頭上、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引導大學生走向祖國大地、走到基層一線、走進人民生活中,在實踐中感悟思想的偉力、體驗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能力。比如,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通過實踐去了解、認識、體驗和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行動能力和綜合素質等。

(四)推進地方優秀文化傳承創新

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也是他們在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有責任也有能力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7]。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取長補短,使得中華傳統文化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持續發展的活力[8]。因此,將地方優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增強文化自信,而且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地方優秀文化,使其在未來不斷開拓與創新、繁榮和發展。

二、地方優秀文化在大學生思政課中的應用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盵5]“兩個結合”是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經驗總結,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講好思政課具有根本性指導意義。高校要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精髓要義,不斷挖掘和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主動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中,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將“立德樹人”始終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事實上,當前大部分高校比較重視融入地方優秀文化,尤其是在思政課研究性實踐教學活動中,越來越注重引導學生深入地方、了解地方、研究地方、服務地方。地方優秀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應用的廣泛性

眾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極具文化特征的教育活動,其教育內容本身離不開中華優秀文化的有力支撐。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實現理論和內容的進一步創新,在充分凸顯育人價值的同時,促進創新性發展[9]。因此,地方優秀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有著較廣泛的應用,充分呈現出應用的廣泛性、靈活性、多樣性等特點,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幾乎每一門課、每一個專題、每一個章節都可以有選擇性地融入地方優秀文化的內容,這不僅能豐富教學資源,還能提升教學效果。

(二)內容的趣味性

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之一就是文化建設。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讓大學生更好地了解五千多年中華文明,而且還能不斷增強和堅定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在文化繁榮和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因此,將地方優秀文化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中,一方面能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增進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擔當。

(三)形式的多樣性

隨著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新媒體、新技術、新理念不斷推廣和應用,高校思政課呈現出新樣態、新進展、新成效,思政課教師素質和能力不斷增強,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在此過程中,各高校能充分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以“既能解惑,又能解渴”為目標,通過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生活的語言、地方特色故事等,將地方優秀文化融入其中,以此表達和呈現地方優秀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充分體現了地方文化的生動性、生活性、地方性等特點,進而提升地方優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應用效果和教育價值。

三、地方優秀文化在大學生思政課研學中的開發應用——以南寧學院為例

高校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講好思政課,不僅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而且還要結合社會實際、地方文化去講,讓大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成長。地方優秀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思政課最鮮活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對提升高校思政課實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思政課研學過程中,必須在結合地域特色、學校校情、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思考如何有效開發和利用好地方優秀文化,明確地方優秀文化的開發邏輯和應用原則,進而講好“大思政”故事,使其更好地服務高校思政教育。

(一)重視文獻研究,加強對文獻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1.梳理出地方優秀文化的類型及特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地方優秀文化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地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長期形成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呈現出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以及行政區域的相對獨立性,各地形成了風格迥異的文化形態,共同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展現出中原文化、關隴文化、巴蜀文化、松遼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嶺南文化等諸多文化類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盵2]不同地域的地方優秀文化又有著各自鮮明的特色。因此,將地方優秀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課,就要根據學校所在的地域選擇相應的地方文化,從而增強高校思政課育人的針對性、適應性、實效性。

2.緊扣某一地方文化類型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眾所周知,關于地方優秀文化的資料和記載浩如煙海。因此,要厘清某一類型地方優秀文化包含哪些內容和元素,就必須進行大量的文獻閱讀和資料查找。如通過閱讀各地的地方志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文化特色;通過各地的文化管理部門、文化展覽館收集和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通過文化名錄整理等梳理當地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文化典籍、文史故事、文學著作等了解各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傳承。此外,還可以結合現代技術手段收集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如利用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了解專家學者對地方文化的研究和闡釋,為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奠定扎實的文獻基礎。

3.對文獻資料進行及時整理和統計。仔細查閱文獻后,需及時進行整理和記錄,做到有據可依、了然于心。以南寧學院為例,南寧學院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邕寧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邕寧區發掘的頂螄山貝丘遺址是目前廣西境內保存面積最大(約5000平方米)、出土遺物遺跡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1997年,頂螄山遺址獲評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邕寧區還有清代五圣宮、雷婆嶺摩崖石刻、那蓮戲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嘹啰山歌、搶花炮、采茶戲、舞春牛等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也均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邕寧壯族八音聞名遐邇,被稱為“中國八音文化之鄉”[10]。當然,除邕寧區豐富多彩的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外,南寧市乃至廣西的地方文化資源都是開展高校思政課研學育人的重要資源和載體。

(二)廣泛開展調研,深入挖掘地方優秀文化資源

1.實地走訪,對照已有的文獻資料進行調研。在收集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實地考察、廣泛調研,使地方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政課研學中。南寧學院近年來圍繞“大思政”育人,多次組織師生深入邕寧區、南寧市開展地方文化研究性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到邕寧區頂螄山貝丘遺址、清代五圣宮、雷婆嶺摩崖石刻、那蓮北帝廟、那貴櫻花園等地進行考察,并受邀參加蒲廟花婆節、賽巧節、八音節等地方傳統文化節慶活動。同時,南寧學院還承接了邕寧區一些特色節目表演活動、體育賽事活動等,進一步增強校地交流和互動。此外,南寧學院還多次組織師生赴廣西民族博物館、昆侖關抗日戰役紀念地、南寧市紅色工運教育體驗館、美麗南方忠良村、王陽明在廣西展示館等地開展地方文化研究性學習活動,并在全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實踐性教學成果評選中多次獲獎。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師生在“歷史現場”切身感受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活力的同時,提升了社會實踐的綜合效果。

2.查漏補缺,補充未記錄在案的文化資源。在實地走訪調研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現還有很多當地的文化特色、風俗習慣等因為宣傳不夠、記載不足、傳承中斷等問題,未能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因此,調研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充分發掘、保護、傳承地方優秀文化資源。如在邕寧區,不僅有以邕劇、粵劇等為代表的民間戲劇,而且也有采茶戲、師公戲、山歌劇等民間戲劇,還有采茶舞、師公舞、春牛舞、斑鳩舞、蚌鶴舞等民間舞蹈,以及嘹啰山歌、還球歌圩、歌堂、哭嫁歌等民間歌謠。這些鮮為人知的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風格獨特、底蘊深厚,極具地方特色,都應在大學生研究性實踐調研的過程中不斷予以記載并得到宣傳和發揚。

3.搭建平臺,推進地方優秀文化保護傳承。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以信息化、數字化為手段創建地方優秀文化管理平臺,利用網絡平臺、融媒體傳播等方式宣傳和推廣地方優秀文化,建設地方優秀文化資源數據庫成為現實之需。如邕寧區在政府門戶網站設立“文化邕寧”板塊,專門宣傳該區地方文化活動。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搭建了“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可以查閱各地重要文化活動和宣傳報道,對保護和傳承廣西地方優秀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另外,在新媒體時代,人們隨時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進行分享和宣傳,對地方優秀文化的傳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結合課程目標,主動融入地方優秀文化案例

1.根據課程內容選擇地方優秀文化案例。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與法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不同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均有所不同。因此,應根據不同課程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案例。比如,在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時,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廣西革命紀念館、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昆侖關戰役博物館、韋拔群烈士紀念館、中共廣西省委機關秘書處舊址(雷經天故居)、廣西學生軍抗日烈士紀念碑、邕寧區徐漢林烈士陵園等地進行考察和學習;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時,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廣西民族博物館、揚美古鎮、美麗南方、邕江沿岸、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等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此外,還可以在地方傳統節慶活動(如“三月三”、端午節、重陽節等)參加相關文化活動,借此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當地的優秀傳統文化。

2.根據學生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育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困惑點、關注點、興趣點入手,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將地方優秀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針對性、有效性。通過將地方優秀文化融入課堂、融入實踐、融入生活,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思想、情感產生有效連接,讓學生有所觸動、有所感發、有所收獲。如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當講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學生們比較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踐行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周邊農村,觀察和了解農村的鄉風文明建設,通過最美家庭故事、榜樣人物事跡、鄉村鄉賢案例等,幫助和引導學生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此外,在講到鄉村振興戰略時,學生們最關注的是鄉村振興是否真的可以實現,這同樣需要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周邊農村開展相關調研和走訪,在參觀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和總結,由此提升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增強對鄉村振興的信心。

3.將課堂教學和實地調研相融合。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重視將課堂教學和實地調研相融合,通過不斷深化課程教學內容,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一方面,將收集到的案例有針對性地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發學生共鳴。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中,在講到生態文明建設時,融入師生走訪周邊鄉村振興示范村時拍攝的照片,讓學生對比家鄉發生的變化,深刻體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講到國防建設時,融入廣西邊關建設情況,以及師生走訪邊關的實地調研活動,并讓班級里參軍退伍的同學分享他們在部隊里的生活和體會,以此來引導學生樹立國防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比較難理解的問題時,注重從社會實踐中尋找答案,積極引導學生深入地方開展調研實踐。如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在講到社會主義改造理論時,部分學生不太理解當時為什么要改造以及如何改造的問題,因此可以組織和帶領學生深入廣西土地改革歷史博物館等地開展實地調研和參觀學習。

(四)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地方優秀文化育人效果

1.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政課教學。當前,大學生群體主要為“00后”,他們的思想比較活躍、主體意識較強、對社會認同感較高。因此,在開展思政教育時要改變以往說教式、灌輸式、填鴨式、宣講式、抽象化的教學方式,用學生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創新思政話語表達形式,將理論和實踐有機融合,從而使其更接地氣、更具吸引力、更有人情味。比如,通過電影、音樂、節目、動畫、訪談、紀錄片等方式介紹和宣傳地方優秀文化,使學生近距離感受和領悟地方優秀文化的特色和魅力;采用現代化、生活化、藝術化的話語表達,解讀和闡釋地方優秀文化蘊含的豐富內涵和價值;通過多媒體、自媒體、融媒體等平臺讓學生自我表達、自主創作、探索創新,增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意識。

2.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11]。傳承地方優秀文化是高校思政課教師責無旁貸的重要使命。因此,思政課教師一方面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始終站在宣傳闡釋地方優秀文化的最前沿,圍繞“兩個結合”努力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進一步推動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教師還要主動利用數字化、技術化、信息化手段,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對地方優秀文化進行開放式、全景式、立體式的場景宣傳,實現科學技術賦能傳統文化,讓學生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學習思政課。

3.推進地方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盵5]將地方優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堂,既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地方優秀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引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又要更好地鼓勵學生推進地方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如通過舉辦藝術節目展演、畢業作品展示、地方文化創新展覽、撰寫文化調研報告、參與地方文化服務活動等,不斷推動和促進地方優秀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和發展,同時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文化傳承創新意識,引導當代大學生努力做好文化建設的傳承者、傳播者、弘揚者和開拓者。

結語

總之,將地方優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既順應了高校思政教育發展的時代需要,又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成效?!八枷胝喂ぷ鲝母旧险f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盵4]377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在積極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愈加注重對地方優秀文化的開發與利用,通過充分挖掘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多措并舉地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有助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責任擔當、使命奉獻的時代新人,引導大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報,2022-05-29(1).

[2]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N].人民日報,2023-06-03(1).

[3]謝敏.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路徑研究[J].高教學刊,2023(S1):93-98.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6]于超,于建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價值與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20(Z3):40-42.

[7]黃巖,朱楊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81-86.

[8]張新杰,劉笑菊.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65-66.

[9]鄭強偉,馬國榮.基于文化自信的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23):80-81.

[10]廣西南寧市邕寧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邕寧概況(2023)[EB/OL].(2023-03-13)[2023-08-20].http://yongning.gov.cn/yngk/yngk/t5506084.html.

[11]陳亞南.高校思政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20(3):71-75.

[責任編輯:廖玉彥]

本文系高?!按笏颊苯ㄔO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系列論文之二。

猜你喜歡
思政課思政傳統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老傳統當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