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徑探析

2023-04-05 11:49楊彥凱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思政思維教育

楊彥凱

(鄭州城市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2370)

1 用科學思維增強學生發展韌性

掌握科學思維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客觀世界的有力工具,培養學生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夠增強學生發展韌性,是為學生在現實生活提供個體性支撐。教育者要準確把握6大思維的哲學智慧、科學內涵和新時代特點。

1.1 強化學生戰略思維意識

戰略思維著重培養學生有世界眼光的大格局、大視野、謀大事。戰略思維是見微知著、總攬全局、把握形勢的能力,遇事能夠率先“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各類問題,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透過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著眼長遠、著眼大處,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盵1]并拓寬視野。

1.2 強化學生歷史思維意識

軍媒揭露10起抹黑英雄行徑,“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雖古已有之,然今為尤烈,國內外敵對勢力往往就是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歷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亂人心[2]。運用歷史教科書,以歷史之目觀之聽之看之,無不有解,思政教育要承擔起學生歷史自信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歷史主動精神。

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要學習歷史知識。不學史,無以立。只有學歷史,才能把握歷史規律;只有學歷史,才能摸清歷史虛無主義的目的。學歷史,要學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學“四史”,并把學到的知識聯系現實,緩解課堂是理論沒有涉及的困境,在此循環往復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時,此過程也是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得以提升,達到了培養學生善于把活生生的現實放在歷史的大背景中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教育目標。

1.3 強化學生辯證思維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痹谛聲r代,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意義重大。[3]辯證思維是馬克思主義思維方法的靈魂,也是我們在新時代攻堅克難的思維法寶。[4]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必須要辯證看待多元文化,反對錯誤社會思潮如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機械主義、教條主義、拜金主義等,阻斷學生當“看客”“吃瓜群眾”“無所謂”“佛系青年”“躺平”……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心態,使學生能夠調節情緒、關注自身成長成才。

1.4 強化學生創新思維意識

創新正在其時,圓夢適得其勢。學生創新思維養成是立足新時代專業發展新問題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對理論學習的反思,并以調整實踐學習方式。以此立足專業學科發展本真邏輯,窺探專業發展背景、專業發展前沿,而找到自己發展動力。上述這種實踐中遇到問題的因境制宜是學生科學思維建立的過程,這種知難而進的能動性是思政教育所期許的結果,學生克服思維障礙,超越陳規,非形而上學的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系,這是思想進步和創新發展的獲得成果。

1.5 強化學生法治思維意識

法治思維是指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律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法治思維要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物的準繩,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運用法律手段協調關系和解決問題。[5]

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法治思維。首先,通過思政課學生已然了解掌握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形成發展過程,清楚我國現行法律是尊重和反映了社會發展規律,體現階級性和人民性的統一,科學性和先進性的統一,超越了歷史上各類型的法律。其次,“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培養學生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破窗效應”有力說明法的執行的重要性,不知法不免責,違法就會受處罰,如果不嚴格執法,法律就形同虛設,失去法律的權威,結果如同無法。只有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才能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實現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最后,學生法治觀念的養成,要根據校情和學生實際積極作為,既不能罔顧校情、學情,超越階段,也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要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學習踐行宣傳法律知識,設計規則活動、營造普法氛圍,使學生努力成為信仰法律的先鋒。

1.6 強化學生底線思維意識

新時代教育發展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6]“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隨時準備應對更加復雜困難的局面?!盵7]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發出了邁向教育強國的動員令,建國君民,教育為先,半部論語,育人為先;時代中國,文化為先,人才為先,體育為先,健康為先,都是育人為先。教育要引導學生掌握并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在教育強國的道路上要不斷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幫助學生提升科學思維能力實現長遠發展。

2 提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教育自信

思政課是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核心課程,是教育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課,關系著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核心問題。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說明了“課程思政”是新時代高校質量變革、內涵式發展的現實之需,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是構建“大思政”育人體系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把握以下關鍵:

(1)把“理”講透。講道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何為理?“理”左為“玉”,右為“里”,欲解玉知玉,先要觀察玉中紋理、紋路,再順其紋路下功夫。理之與人,猶路也。人皆依理而思,依理而行?!坝H其師,信其理,方能從其行?!?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說道:“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彼颊n的本質是講道理,要做到把每一門課中的概念講清楚、觀點講透徹、邏輯講明白,使學生掌握該理論的發展過程、內涵、本質、特征、價值、意義等問題,同時還要明確告訴學生要如何做、如何做得更好,以及如何長期堅持做下去等實踐問題。

思政教育要以科學理論育人,教人辨是非,知善惡,識美丑。就像下雨,下到地里,滋潤人心,深根固蒂。講理說理是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務,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深厚的理論修養,把握精髓,環環相扣,以抽絲破繭的形式,從概念、命題、判斷再到推理、歸納、提煉總結,形成完整教學理路。教師只有思理順暢、學理扎實,把理論講透徹,理才能建立起來,矗立在學生心里,以理立于天地間,使學生能夠用真理來支撐自己思考,用真理來做出科學判斷,照亮自己成長之路。

(2)用“情”感人?!案腥诵恼?,莫先乎情?!比羰箤懺跁旧系睦碚摶钇饋?,教師需要用情、用愛來講理,構成情理,使情理交融,以深情直擊心靈、打動人心。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而且情緒是會傳染的。思政課不是搬起面孔來訓人,更不能來嚇人,思政工作者不能像戴了面具一樣面無表情。要用熱情點燃熱情,用光明啟發光明,用滿腔熱情的愛去傳遞愛。用情鏈接教育主客體,教師要帶著真情實感投入教學中,課堂中有憂患、有憤怒、有抒情、有歡笑,以繪聲繪色、聲情并茂地真摯感情講課,傳遞的是理論情感力量,師生同悲同喜,達到以情動人之效。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18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中談道“思政課教師要有家國情懷”“要有傳道情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事業投入真情實感,對思政課教育教學有執著追求。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學生?!?/p>

(3)把“事”講活。理論是無聲的,生活是豐富真實的,理論來源現實出自實踐。把課堂“活”起來,“經史合參”是講好理論課的好方法,思政教育在課上課下要成為善于講故事的能手。一個好故事勝過一沓大道理,好的故事,引人入勝,情景動人,發人深思,給人啟迪?!鞍霔l棉被”的故事,“國家孩子”的故事,齊天大圣的故事,等等,老師肚子里要裝著一簍故事,隨手拈來,活引活用,讓偉大人物、普通人物都進入課堂中來,讓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小故事為理論自信做注腳。

(4)用“數”服人。講理必須有據,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因此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要“心中有數”,一些必要數據要能引用確鑿,脫口而出。比如,中國人的平均年齡最能證明中國人權狀況;紅軍的平均年齡可以說明中國青年的時代擔當;7000多萬人口的脫貧事業是世界脫貧史上的奇跡等等,這些數據在課程中適當運用,為立論的可靠性起到了千斤頂的作用。

(5)“典”亮課堂。典籍如燈,思政教育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適當引經據典,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恰如其分地運用于講課之中,既展現了自己的文采,又活用了我國古代智慧的精髓,瞬間照亮人心,點亮課程,使課堂充滿個人風格。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榜樣,激活經典,傳承創新。比如,《習近平用典》要經常放在手邊,時常溫習:講理想,“君子先立乎其大”;講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談勤奮,“一勤天下無難事”;說友誼,伯牙斷琴,“高山流水覓知音”;講愛情,“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笔菇逃钴S起來。

(6)通俗易懂。思政教育且忌高高在上,高來高去,好像在空中飄著,說得都對,關鍵是要入耳,只有入耳才能入腦入心。管用的受教一定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要向白居易學習,讓老嫗也能聽懂詩歌。所以也要學會用俗語、俗話,用老百姓能聽懂的話,青年人能聽懂的話。運用好學生流行語、網絡語言。同時反對低俗、庸俗、媚俗霸占學生頭腦。

(7)常講常新?!靶隆笔撬颊逃镊攘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彼颊逃氰T魂育人的課程,思政教育要守住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根,要守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鑄就民族精神之魂。思政課講起來,不能給人一種老生常談、面目生厭的感覺,思政課教師要發揚創新精神,學會守正創新的智慧,做到知識更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資料更新,用奮發向上的新時代、日新月異的新生活、耳聞目染的新故事,保持教學的新鮮活力,增添教學的吸引力。

(8)保持政治敏銳?!熬佑G于言而敏于行”,課堂有自由,政治有紀律,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度,要能夠“管中窺豹,一葉知秋”,“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要跟緊時代熱點,師生關注熱點,在課堂上及時給予回應,一言中的,解疑釋惑,滿足學生現實關切。

3 用德行潤澤學生健康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新時代教育發展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8]。習近平總書記長期重視青年道德規范教育,并提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要求,“明大德”是認清方向,“守公德”是基本要求,“嚴私德”是關鍵因素,三者相輔相成,不可機械分割。以教育的主客體方面而言,思政教育過程是踐行德行的客觀條件,學生自身道德品質是主觀條件,學生要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是樹立社會新風,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關鍵。

3.1 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

根據舒伯(Super)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在探索階段的發展任務是逐漸具體化、特定化職業偏好。青年學生的年齡介于15歲至24歲之間,此階段的青少年主要通過學校課內外活動、校外兼職/實習等機會對自我、對職業作初步的探索,探索后學生能夠對自己和將要從事的職業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認識,在進行職業再定位時就能夠有意地去刻畫職業理想,為日后提供更大選擇空間,有效避免就業焦慮。

3.2 注重培養學生向上的精神動力

精神動力是推動歷史不斷向前的重要力量,精神動力是激活學生成長成才的生命力。培養學生重視整體利益,強調服務他人和服務社會。大學生是“兩個一百年”和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擔當者,青年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推動者,培養、鼓舞學生向上的精神動力,對于個人和我國未來社會發展與進步具有歷史意義。

從學生個人而言,一個人的狀態主要是看一個人的精神,尤其是昂揚向上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滿懷激情干事業的態度。對于當今部分學生所表現出的精神狀態如價值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社會責任感缺失等是不符合成才標準。青年學生身上應該是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盡管信息社會魚龍混雜,負面信息、虛假信息、碎片化信息等充斥著學生每一處神經,加之學生思想不成熟,遇事分辨能力有限,思政教育工作者應率先篩選負面信息,結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實際生活所需,把正能量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練就學生積極向上的精氣神,從而激活學生向上向善的生命力,成就輝煌人生。

3.3 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是指在無任何制度或權力約束情境下,個體對自己、家庭、他人、集體、國家和全人類積極地選擇去完成某件道義上應當的態度或情感體驗。包括了個體與非集體的責任感、自律而非他律的責任感,是自愛與利他的統一。[9]教育只有立足實踐之基、回答時代之問、滿足人民之需,具有鮮明特色品質的理論,才能發出科學睿智的理性光輝和震撼人心的真理力量。[10]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要求自身要具備的專業基礎知識之外,必須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如此方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正確判斷,做好學生表率。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11]青年學生身上所具有的活力、激情爆發正當其時,青年學生應當努力學習,練就過硬本領,爭做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思政思維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題解教育『三問』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