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教”改革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

2023-04-05 11:49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筆者目標評價

楊 勤

(云南旅游職業學院外語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

1 研究背景

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高校各門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發揮課程的育人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國現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教體系。國務院在2019年2月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要求職業教育要從規模發展轉向高質量的內涵發展,并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務,即教師、教材、教法的改革。高職院校教師應積極踐行“三教”改革的要求,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 理論基礎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簡稱POA),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教授團隊提出,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育理論。POA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方法,它涉及外語教育整個系統,覆蓋教材、學生、教師、教學方法、教學評估、教學資源等各個方面,以提高外語教育效率為直接目標,以立德樹人、教師發展為終極目標(文秋芳2021)。POA理論體系由三部分構成:教學理念、教學假設和教學流程。POA主張在教學流程的每個環節教師都要發揮“腳手架”的作用(曹巧珍2017)。近年來,圍繞這一理論的教學研究大量涌現,從多維度證實了POA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張伶俐2017)。

POA的教學理念與“三教”改革的要求高度契合。在“教師”方面,POA強調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教師主導,師生共建。POA突破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一切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習為中心”,都是為了促進學習的發生。在“教材”方面,POA倡導“選擇性學習”,POA以產出為目標,始于產出、止于產出。調查顯示,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傳統的“課文中心教學法”或“精讀教學法”重視課文的講解,從詞、句、段落、到篇章結構、練習題等,一切都是以課文為中心,沒有明確的交際教學目標。POA倡導“選擇性學習”,強調教學要有針對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教師要學會分析教材內容,聚焦并精細化教學內容,選擇有利于促成產出目標的內容進行講解和學習。對于與產出目標無關的內容,可暫且擱置不學,要集中力量實現精準促成。同時,教師還需根據產出任務的要求,適當補充課外閱讀材料?!敖谭ā狈矫?,POA強調以產出為導向,其教學流程包括驅動、促成、評價。驅動環節,教師通過設計具有潛在交際價值的驅動場景并讓學生嘗試產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和積極性。教師根據驅動環節學生呈現出的問題,進行促成教學設計,通過一系列的促成活動,幫助學生順利達成產出目標。評價環節,POA強調“師生合作評價”,以評為學,以評促學。

基于POA,如何將“三教”改革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相結合,如何將POA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學生反響如何,課堂教學效果又如何。本文基于筆者的教學實踐,展示了一個單元的教學實施及筆者的反思。

3 教學設計

《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職業教育??普n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各專業學生必修或限定選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筆者所在學校大學英語課程選用的教材是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實用綜合教程1》,該教材為“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本研究所選用的模塊是Unit 5 Our Earth。

3.1 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Text A:Earth Hour,Text B:A day to celebrate Earth,Grammar:Prepositions,Writing:Topic sentence。Text A介紹了Earth Hour的背景、發展情況、慶?;顒拥?,號召人們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使用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做“地球衛士”。Text B介紹了“地球日”的創立背景及意義等,號召人們思考所面臨的環境挑戰,考慮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強調保護地球是每個國家和每個人的責任。Grammar為介詞,本單元介紹了常見的20個介詞的用法,如about,after,against,for等。Writing為主題句,它是段落的前提、基礎與核心,為段落展開確立方向和要求。

POA教學設計是結合具體教學背景展開的。本單元的主題是Our Earth,筆者對教學主題、教學對象、產出目標、教學材料等要素進行了全面考慮,對該單元的產出場景設計如下:

You are working at a hotel.Tomorrow is Earth Hour 2023.Your General Manager Luka from Australia calls on all the workers to take part in the campaign tomorrow.In the noon break,she talks with you about Earth Hour and its organizer-WWF.You need to introduce WWF,talk about Earth Hour,explain the reason why people observe Earth Hour,and share what you can do to protect earth.Please write a text for your talk.

該產出場景包含四個交際要素:交際目的、場合、對象和話題。交際目的是回應總經理Luka關于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倡議,指出人們參與的原因,并提出保護地球的方法。我們研究課本發現提及“How to protect earth”應對措施很少。筆者認為,在行為層面探討如何保護地球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大學生有必要了解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的原因,更應該積極行動,為地球發聲。出于這種考慮,筆者主動尋找課外材料,介紹目前世界各國所采取的應對措施,補充材料為兩個視頻,分別是“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筆者基于產出目標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材料,教學材料具有多模態的特點,有文本、語音、視頻等。整個單元的教學都是圍繞產出目標展開,學生們學習目標清晰。

3.2 學情分析

本研究授課對象為某專業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在19~21歲之間,班級總人數為31人。該專業的培養理念是“紳士淑女的氣質,經世致用的精英”;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面向國際國內知名品牌酒店、精品酒店、高端餐飲連鎖集團等,需具備較好的英語語言能力。部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較弱,不能用完整的英語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往往只能說出一些相關的、零散的單詞??傮w來說,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有明顯欠缺,特別是產出性技能(說、寫)較弱。但是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積極性高。

3.3 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本單元的產出總目標是號召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該總目標可以分解為4個可操作性的子目標,以產出活動的形式呈現。產出子目標沿著“描述現象—解釋原因—提出對策”的邏輯展開。每個產出子目標都有相應的教學學時和教學材料,具有可實現性?;趩卧a出總目標及學情分析,本單元的重點是學生能用英語描述WWF、Earth Hour,解釋人們參與Earth Hour的原因并號召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教學難點是學生根據產出場景的要求,產出段落結構合理、段落內句子間銜接關系強的寫作文本。

3.4 教學策略

為了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產出任務,實現產出目標,我們采取了驅動—促成—評價的教學流程。通過驅動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成包括三個方面:內容、語言和語篇結構。POA采用“師生合作評價”,強調評價要聚焦最影響實現產出目標的典型問題,使學生評有所學、評有所獲。教學方法主要采取了產出導向法、頭腦風暴法、小組討論等。教學組織形式多樣,有全班任務、小組任務、對子任務及個人任務。教學活動種類豐富,包括視聽學習、文本閱讀、填空練習、問題回答、根據關鍵詞復述、游戲、翻譯等。

3.5 考核評價

評價是教與學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Berry2008)。教學評價通過學習通APP、教材配套的WeLearn APP采集學生們的線上學習數據,主要由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的評價構成,評價要素包括課前任務、資源瀏覽、課堂考勤、課堂活動、產出任務及拓展任務。

4 教學實施過程

4.1 重難點解決

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產出任務,突破重難點,筆者帶領學生“選擇性”學習本單元的內容、語言和篇章結構。筆者設計了一系列促成活動,幫助學生邊學邊用、邊用邊學。促成活動有圖文介紹、詞匯操練、根據關鍵詞復述、單詞配對、閱讀文本、補全信息、文本接龍等。語言使用依賴于“程序性知識”(Paradis 2009)。通過活動設計,讓學生將接受性知識轉換為產出性知識。通過促成活動,幫助學生接近并跨越“最近發展區”,最終完成產出任務。

4.2 課程思政

中國一直致力于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大學生是重要的社會成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應采取積極的行動。通過本單元Earth Hour的教學,介紹了其背景、分析了人們參與的原因、激發了學生的公民意識、提高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與學生一起探討了“保護地球、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的方法,幫助學生將課堂中所學的內容運用到日常生活實際中。

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學生需具備正確的勞動觀念及勞動價值觀。結合本單元的主題,為了讓學生把“保護地球”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培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筆者安排了第二課堂活動,題為“保護地球,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請你從身邊的一件小事做起,表明自己保護地球的決心和行動?!睂W生們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有的主動打掃校園衛生,有的主動照顧校園內的流浪貓,有的在食堂號召“光盤”行動,有的外出選擇步行或騎行,有的在校園內號召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的提倡節約用水等。

4.3 學生反饋

本單元學習結束后,筆者設計了問卷調查,主要圍繞兩個問題:“通過Unit 5 Our Earth的學習,你有哪些具體的收獲?”,“對于保護地球、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你是否有自己的見解?請詳細描述?!睂W生們在調查中提到“讓我認識到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在享用自然給我們的饋贈的同時也要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它們都是有生命的,人類作為生物鏈的最頂端,應該與其他生物做到和諧共處”,“我們要保護好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只有保護好了地球,人類才能生存得更久?!闭{查結果顯示,本單元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環保熱情、社會責任心和公民意識,實現了產出目標。

5 教學反思

學生的產出作文顯示,他們思維開闊,能正確使用促成時所教授的詞、短語、句型等?;谡n堂表現、學生文本、學生訪談和數據分析,學生產出實踐的機會多、自主性增強、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語言產出能力和思辨能力有所提升、能辯證地看待問題。在社會文化理論框架下,評價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社會文化活動,外語學習者在評價中的表現是合作共建(張蓮2018)。評價是鞏固和升華的重要環節,通過師生合作評價,筆者在“評”時檢查教學效果,學生在“評”時反思總結;筆者針對“評”時反映的問題,進行“補救性”和“延伸性”教學,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和自我評價。

6 結語

產出導向法是由中國學者文秋芳教授帶領的團隊創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產出導向法與“三教”改革的要求高度契合,在幫助學生在習得語言、語用知識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成長為有正確三觀、有理想追求、有自主學習、創新能力的國際化人才。筆者在今后的教學中,將會繼續推進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建設。本文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猜你喜歡
筆者目標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