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院校背景下“三個課堂”困境與路徑研究

2023-04-06 07:34朱麗媛王文龍
公關世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三個課堂引言高等院校

朱麗媛 王文龍

摘要:教育公平一直是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三個課堂”的有效提出能夠進一步解決教育均衡問題,促進教育公平。本文分析高等院校背景下“三個課堂”的歸因分析及應對措施,從教師教學能力、反饋機制、教學理念三方面進行研究,為縮小高等教育差距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三個課堂,教育教學,高等院校

引言

我國處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術不僅在教育中有所涉獵,在醫學、工程、農業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指出:“大力支持偏遠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推進信息網絡下的扶智工作。[1]”信息化教育對我國的整體教育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局面更加需要教育信息化的幫助。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中明確說道:“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全國基礎教育會議部署要求,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作用?!盵2]

信息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思維和方法,也改變了我們的教育形式。偏遠地區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問題,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問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提到堅持“扶貧必扶智”,引導教育發達地區與薄弱地區通過信息化實現結對幫扶,以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方式,開展聯校網教、數字學校建設與應用,實現“互聯網+”條件下的區域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緩解教育數字鴻溝問題,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由此,我國于2020年正式提出“三個課堂”的教學形式,進一步深化線上教育。2020年3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 2022 年全面實現“三個課堂”在學校中的常態化按需應用的目標。[3]

“三個課堂”有利于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課的問題得到根本改變,促進教學質量,發展教師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推動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叭齻€課堂”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名師為媒介,以名校為平臺,從而進行線上教學活動的一種教育教學方式。本文從教師教學能力、反饋機制、教學理念三個方面出發,對高等院校背景下的“三個課堂”所遇到的挑戰和措施進行分析。

一、“三個課堂”的內涵

三個課堂指的是“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是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探尋數字化社會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學模式,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

“專遞課堂”主要針對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采用同步上課、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合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名師課堂”強調共享性,主要針對教師教學能力不強、專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等方式,發揮名師名課示范效應,探索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的新形態,以優秀教師帶動普通教師水平提升,使名師資源得到更大范圍共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名校網絡課堂”強調開放性,主要針對有效縮小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或全國范圍內共享,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需求。

“三個課堂”改變了課堂教學形式,使課堂教學形式不再單一化,課堂教學形式越來越重視學生主體性、個性化的培養,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叭齻€課堂”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名校教師的師資能力、感受名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培養學生多元化發展,縮小教育差距,享受更有質量的教學資源。

二、高等院校背景下“三個課堂”的難點與歸因分析

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有著重大的影響。雖然“三個課堂”的教學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城鄉教育差距問題,但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如教師教學能力、校際合作、教學反饋三方面的教育問題。

1.教師教學能力亟待提升

“三個課堂”的推廣對教師的信息素養能力、教師理念及教師方法有重要的影響。首先,教師信息素養能力不足。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需要進行線上授課,但是大部分教師在平常教學中沒有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線上教學的經驗,當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遇到網絡崩潰、不會共享屏幕及不能及時理會學生在線上課堂發的消息等方面的情況時,不能夠及時有效地發揮教師機智作用處理相關事件,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其次,教師理念需要轉變。一方面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沒有真正的意識到“三個課堂”的作用與意義。另一方面,主講教師將傳統的線下教學方式完全照搬到線上教學模式,導致了教育教學活動的不連貫、不適合、尷尬的情況。

最后,雙方教師溝通不足。通過“三個課堂”的教學,由于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在課前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與校本教研的工作,在“三個課堂”中沒有將學生的認知水平、當地特色和主講教師的風格有效結合,導致教育教學質量不完善、效果不達標的情況出現。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對“三個課堂”教學形式的理解片面化,認為“三個課堂”就是同步課堂的意思,認為只是將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的教學模式搬到網上課堂進行教學,這是片面的、不具體的,不利于教學點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因此,加強雙方教師有效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雙師互動是對“三個課堂”整體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教師是課堂的主心骨,教師具有辦好教學的心,課堂的教學效果才能正常進行下去。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學生對知識理解、榜樣的學習等多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2.校際聯動有待加強

“名校網絡課堂”是校與校之間的合作聯結,主講學校與教學點學校之間對當地特色、學生認知水平的研究分析,共同探討適合教學點學校的教學方法。一方面,主講學校和教學點學校之間對教學資源的認識較為單一。若是主講教師根據自身學校的學生特點進行備課上課,導致“名校網絡課堂”不適合教學點學校學生吸收與接納。教學點學校將主講學校的課程資源直接拿過來進行使用,沒有根據自身學校的特點、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有效內化、創新與了解,將影響教育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主講學校和教學點學校間對“三個課堂”的組織形式不完善。由于主講學校和教學點學校之間教學制度、師資力量、學生的知識水平等各方面不同,造成主講學校和教學點學校之間的銜接無效,教學點學生吸收不了,從而教學效果質量不佳。

3.教學反饋亟待完善

教學反饋是課堂教學效果具有指導性的教學活動方式。學生反饋不及時。由于“三個課堂”的教學模式,導致主講教師和教學點學生不在同一空間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主講教師無法及時有效地關注到教學點學生對知識的及時反饋與解決教學問題,容易導致“三個課堂”成為主講教師的“一人課堂”,以及學生成為“灌輸式”的學習工具,不便于創造性、個性化的教學發展。主講教師不能及時客觀的接受到反饋信息,導致主講教師自身的課程教學效果得不到改善進步。

三、在高等院校背景下“三個課堂”的提升策略

1.教學理念的轉變

首先,加強學校管理層對“三個課堂”教學理念認識的轉變。政府層面出具相關政策文件下發給學校,促進學校管理層對“三個課堂”的落實加以重視;政府對“三個課堂”具體落實做得好的相關學校進行表彰及獎勵,對“三個課堂”的落實浮于表面的學校給予相應的懲罰。學校實行“推門聽課”制度,“推門聽課”作為一種了解教師真實上課情況的聽課方式,其目的在于督促教師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和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以“名師課堂”為平臺和載體,需要主講教師和教學點教師共同根據教學點學生的知識水平,當地教育特色,主講教師的教學風格進行溝通交流,進而篩選出課前教學資源、課中教學方法及課后教學反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從而達到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

再次,加強教師對“三個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一方面,通過完善激勵機制促進主講教師和教學點教師的理念加強。主講學校成立“三個課堂”專門小組,通過激勵機制定期對主講教師進行“三個課堂”的評價及獎勵。同樣的,教學點學校成立“三個課堂”專門小組,通過激勵機制定期對教學點教師與主講教師之間的銜接頻率與效果、校本研修的過程進行評價與獎勵。

另一方面,通過學校建立的“三個課堂”的專門小組定期給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進行會議指導工作,漸變式的轉變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對“三個課堂”的思想意識,提高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的教學能力。

最后,改善社會對“三個課堂”的偏見。通過學校和政府共同合作,削弱對“三個課堂”的質疑。政府把握社會輿論,宣傳“三個課堂”對高等教育的意義與促進作用;學校根據政府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政策提升教學質量及促進教育改革。

2.種子教師的培育

一所名校的誕生離不開優良的師資力量,因此一所學校需要新鮮的血液和優質的師資,進而來促進學校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強大。首先,培養具有信息素養能力的種子教師。一方面,通過“三個課堂”的教學實施來提升教學點教師的信息素養能力。主講教師通過直播或錄播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教學點教師充當“助教”的身份,來解答學生在聊天框中的疑問,如網絡卡頓、知識點不清等相關問題,有利于提升教學點教師的信息素養能力,促進教師教學機制的提升,發揮教師機智作用,能夠應變網絡中的突發情況。

另一方面,通過學校建立“三個課堂”的專門小組定期培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掌握基本技能。參與信息技術培訓的教師,將參與的時間以打卡的方式進行積累,對于參與時長多并且完成較好的教師,將這一表現歸到激勵機制中,以期促進信息素養能力的發展。

其次,培養教學點教師的教學能力。一方面,上課前,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對教材、學生學情、當地特色、課程標準進行分析與研究,選取適合教學點學生的知識內容,篩選適當的教學案例與知識內容有機結合,促進教學點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繼而達到創新作用。教學點教師通過與主講教師溝通交流,可以擴大教學點教師的認知面、學習主講教師的教學思維、教學方法及教學特色等,進一步提高教學點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通過“名師課堂”的作用,教學點教師以“助教”的身份幫助主講教師有效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另一方面,在課中,教學點教師通過觀摩主講教師的上課過程能學習到主講教師上課時如何吸引同學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參與積極性、名師的教學機智、教學特點等。教學點教師利用“三個課堂”來強化鞏固自身的教學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3.教學反饋的完善

首先,篩選先行組織材料。在上課之前發布本堂課的相關視頻、動畫、文件、圖片等,讓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授課之前主講教師通過“三個課堂”的會話功能以診斷性評價功能的形式對學生當前的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做評價,讓主講教師對當前學生的知識水平有所了解,主講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活動。

其次,發布課后測試題。下課之后主講教師通過網絡平臺發布本堂課的測試題,適當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進而接收到反饋信息,主講教師根據反饋信息進行自我反思與總結,為下一次的課堂教學做好充足準備。

最后,完善評價制度。學校領導和其他教師不定時的采取“推門而入”聽課方式,利用網絡平臺進入高質量的教學活動,學校領導聽課并評價主講教師與教學點教師之間的合作效率、備課效果是否適用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教學效果;學生定期對“三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和主講教師育人方面的教學水平做出評價,有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四、結語

本文以“三個課堂”按需常態化應用為目標和基礎,分析高等院校背景下的“三個課堂”所遇到的困境和應對策略,提出解決“三個課堂”的困境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幫助,如校際聯動、教學反饋、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等,鼓勵多樣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高等院校背景下“三個課堂”的建設中,共同探討如何實現跨校際的師資傳遞,如何促進高等院校背景下“三個課堂”的教育教學的應用,以期為提高教學質量、縮小高校之間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8(04):118-125.

[2]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Z].教基〔2021〕1號.

[3]朱麗媛.“三個課堂”的課程思政融合探索[J].理論觀察,2021(11):35-39.

(作者單位:1.喀什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喀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新疆喀什 844000)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
三個課堂引言高等院校
高校學生黨?!叭齻€課堂”育人模式探索
有效利用“三個課堂”,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生活化
藥用植物野外實踐體系構建研究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淺析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