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探究

2023-04-12 01:47王紅軍
教育界·A 2023年6期
關鍵詞:教學探究作業設計雙減

【摘要】“雙減”背景下,隨著教育事業的變革和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師應仔細分析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現狀,充分了解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重要意義,促進數學作業設計更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文章從作業設計的趣味性、實踐性、生活化、分層化、合作性五個方面出發,探究如何在“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成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雙減”;教學探究

作者簡介:王紅軍(1981—),男,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幸福里實驗小學。

在“雙減”背景下,設計有效且豐富多樣的小學數學作業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教師需要及時總結經驗,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以及學科核心素養,以此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綜合發展。以下,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相關策略。

一、設計趣味性作業

首先,教師可以設計趣味性的數學作業,以此來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以趣味性的作業拉近學生與數學作業之間的距離,減少學生的抵觸心理,有助于學生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比如,教師在講解“24時計時法”這一節內容時,就為學生布置了“我是小小時間記錄者”的趣味性作業。教師通過布置這一趣味性作業,能夠讓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學會用24時計時法來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區別,初步掌握簡單的計算時間的方法。

“我是小小時間記錄者”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制作表格的方式來展示自己某一天的時間計劃,或是自己一天的經歷。由于這個作業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難度較小,只需要學生記錄自己一天的計劃或經歷,因此班級里的學生基本都較好地完成了作業。通過完成作業,學生不僅掌握了24時計時法,還形成了科學安排時間的意識。

趣味性的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給予學生輕松的思考環境,讓學生的思維可以自由發散,進而培養創新思維,能夠從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數學知識,并嘗試用不同的思路去解答數學問題。

二、設計實踐型作業

小學生常常由于理解能力不足,導致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或是有所偏差。因此,教師要通過設計實踐性強的作業,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獲得真實的學習參與感和完成作業的滿足感。除此之外,這也能夠讓教師觀察和分析學生是否能夠較好地將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講解“位置與方向”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實踐型作業,借助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能力,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師創設了一個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辨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并用語言準確描繪物體所在的位置,將自己的思考過程與判斷方式用語言表達出來,以達到讓學生學會準確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教學目標。實踐型作業豐富了學生的作業形式與作業內容,達到了良好的作業練習效果。

完成實踐型的作業,需要學生擺脫對知識的死記硬背,結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進行自主探究與學習。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積累經驗,鍛煉能力,規避自己經常犯的錯誤,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也可以在設計實踐型作業時結合課本上所沒有的內容,豐富作業內容和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拓展學生的學習面,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學習方法。

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實踐性較強的數學作業,讓學生認識到動手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在實踐過程中開拓更多數學學習思路,掌握學習數學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技巧。

三、設計生活化作業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盡可能減輕學生因為學習產生的心理壓力和課業負擔。

教師要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圍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教育目標,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讓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生活進行有效聯系,通過完成生活化的數學作業提升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

比如,教師在教授“條形統計圖”這一課的知識點之后,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業。教師所設計的作業應能夠確切地檢驗學生是否能正確認識條形統計圖,是否能在方格紙上繪制條形統計圖,結合自己所統計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并選擇合適的圖形進行展示,以此增強學生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發展學生的統計意識和能力,增強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

基于此,教師可為學生布置“統計水電費”的任務或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案例展開統計。生活化的作業能夠以熟悉感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緩解學生對完成數學作業的抵觸心理;另一方面,生活化的作業更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能夠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成作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在完成生活化作業的過程中,學生的多種思維被調動起來,激發了其探索作業的興趣和主動性。即使是學生所不熟悉的作業內容,學生也能夠通過實踐來完成。

在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等得到發展,學生也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學會仔細觀察周邊的事物,養成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的意識。

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能夠真正地實現學以致用,切實地提高學習效率,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和魅力。

四、設計分層化作業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對于不同學習進度的學生而言,如果布置統一的數學作業,就容易出現與教師預期相反的檢驗效果。難度過低的作業,會使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難度過高的作業,會使學習進度比較慢的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所以,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有效地促進小學數學作業發揮實際效用,教師要設計分層化作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作業。

比如,教師在教授完“運算定律”這一節內容之后,就可以為學生設計分層化的作業來讓學生探究并發現加法交換率和結合率,掌握加法運算定律的意義,初步感知代數思想,并合理運用,正確地分析題目,用正確的算式表達并解答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適當地借助信息技術來設計分層化作業,增強作業的科學性。比如,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布置作業。在學習平臺上,教師可以先結合課程主要內容以及設定的課程目標布置統一的作業,通過讓學生完成這些作業區分出不同學生的學習層次,初步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調整分層化作業的設計。

接著,教師可在數據平臺上利用信息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生成學生的個人學習數據,使作業設計和課程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師結合數據以及自己平常所觀察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形成分層化作業設計的標準。

教師可根據三種不同的標準將學生分組,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對于學習進度比較快的學生,教師要布置具有挑戰性的作業,設計新穎的作業形式;對于學習水平中等的學生,教師要布置基于基礎知識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作業;對于學習進度比較慢的學生,作業設計要聚焦于基礎知識的鞏固提升上。

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分層化的作業,能夠確保每一個學生在完成符合自己能力的作業的基礎上獲得能力的提升。教師要給學生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在接受合理的建議后,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確保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不斷激發。

同時,符合學生能力的作業難度能夠減少學生因完不成作業而產生的沮喪心理和抵觸心理,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以及成長。

五、設計合作型作業

合作型作業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發生思維碰撞,互相吸收彼此新的思維和方法,開啟新的學習知識的角度;另一方面,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互動學習產生的和諧、濃郁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外也可以以飽滿的熱情進行拓展學習,提高知識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學生還能夠在獲得知識積累以及學習能力提升的同時,培養合作學習能力。

比如,教師在講授完“可能性”這一節內容之后,就可以通過讓學生完成合作型作業,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列出簡單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結合具體問題與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繪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合作型作業能讓學生借助猜測、實驗、交流等活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讓小組通過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首先,教師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3至5人一組,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小組數學作業。在共同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小組成員需要互相配合、解決問題,這就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思維進行了一定的鍛煉。

此外,在思考問題時,不同學生的思維模式不同,學生們在彼此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時能夠互相補充,學習小組成員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

愉快的合作環境,能夠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和諧的學習氛圍,能夠減輕學生在面對數學作業時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下獲得更快的進步和成長。

在學生完成小組作業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統計和抽查,確保每一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強化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數學學習與生活當中勇于探索實踐,并與他人合作,獲得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真正地扎根教學一線,不斷地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優化和完善作業設計思路,確保作業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鍛煉數學思維,培養知識遷移能力、應用能力、合作能力,獲得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珍.“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優化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2,8(18):185-187.

[2]馬若飛.簡析基于“雙減”背景的小學數學作業布置與批改[J].新課程,2022(35):24-25.

猜你喜歡
教學探究作業設計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