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唱腔與表演

2023-04-12 03:35孟廣祿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講究唱腔戲曲

孟廣祿

我在黨的十九大前來過天津音樂學院,這次在二十大后,我又來到這里,與大家交流演唱心得、分享人生經歷。我想就戲曲、歌舞表演等方面的一些經驗體會,跟各位同行進行交流匯報。

一、演員的演唱與表演

(一)戲曲與歌劇在演唱上的關系

不論戲曲還是歌劇,演員在演唱方面都講究五腔的共鳴和聲音的處理,表演上講究人物在舞臺的出場與行動。我們現在將演唱分為美聲、民族、通俗。我認為,“美聲”是一種腔體的表達,“民族”是代表我們民族性的語言的表達,“通俗”是一種時代性的表現。所以,演員在臺上演唱時一定要十分講究,戲曲如此,歌劇也如此。

(二)發聲方法和唱腔運用

傳統戲曲演唱講究字正腔圓、咬字發音、吐字行腔和風格韻味。戲曲的韻味十分微妙,要將字之頭、腹、尾唱圓了,演唱才會有味道。演唱時要把字彈出去,做到“繃、甩、抽、扔、接”,不能晃,要立得住。例如《鍘美案》“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中的“府”字,在高音處將聲音繃緊立住,收尾時把聲音托平,由高到低,強弱分明。如此一來,演唱中的發聲、氣息、吐字相得益彰,唱腔跌宕起伏,高低迂回,錯落有致,聲腔韻味濃郁,委婉動聽。歌劇也如此,在演唱時講究字正腔圓及韻味。當然,每段唱腔都不一樣,其運用唱腔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唱戲和唱歌都講究共鳴。每個演員的聲音條件不一樣,身體構造也不一樣,所以每個演員都要掌握好自己的發聲位置和方式。發聲對了,聲音就立起來了,錯了,音就唱不上去。如何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從我個人經驗講,當我們張開嘴吸氣時,感覺到涼的地方就是腦海中想得最正確的發聲位置。另外,無論你唱什么字,唱到什么位置,要做到換腔不換地兒,換字不換地兒,換氣不換地兒。我們在唱腔上雖然有很多派別,每種派別都有自己的特征,但他們的發聲方法、思想都是正確的。

在藝術上時時刻刻要管理好自己的“本錢”,要愛惜自己的嗓子,只有這樣,演員的藝術生命才能長久,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三)演員的舞臺表演

演員的舞臺表演一定要嚴謹,越熟悉的戲越要對得起觀眾。這就要求演員嚴格要求自己,平時要勤于練習。這樣有助于加強肌體和思想上的記憶力,幫助演員克服舞臺上的緊張和壓力。

以戲曲演員的舞臺表演為例。戲曲演員一般在臺上表演并不是清唱,而是要穿護領、胖襖等五件專備的戲衣演出,有時還會扎上靠,穿上蟒,勒上頭,帶髯口,穿上厚底靴。這就要求演員的表演要有扎實的功力。我平時都是穿上厚底靴,踩上彈簧海綿,頭上勒上小帶進行練習。勒頭的位置需要自己憑經驗掌握。

舞臺表演方面,看的也是身上和腳下的功夫。演員上臺也有講究,即三字標準:“擁、定、靜”,光彩一定要亮出來,而且還要沉、穩、靜,要有氣場。演員在上臺前一定對自己有這種標準要求,否則他就表現不出光彩,也表現不出臺上那種氣場。戲曲演員的表現要與鼓師的鼓點相配,并相得益彰。而鼓師也要對演員形體語言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配合好。演員的舞臺表演也講究腳底下的功夫。遠抬、近落成一線。戲曲表演講究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翻。例如我在參演歌劇《白毛女》時,曾將戲曲中圓場步的技巧借鑒到演出中。所以,演員的演出要有規矩,不能草率,要把精華提煉出來。

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是要有美感的。戲曲是美的,它表現在各個環節。戲曲演員是美的化身,一舉一動都要表現美。我在臺上的表演,包括一個眼神、一個比畫,眼睛跟隨動作,一定要給觀眾留下人物的形象,傳達人物的性格,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美。

我認為演員在演唱、表演時要講究“情、邁、節、擻、搬”。情是如何處理情感,情在氣口上,唱得聰明與否在于氣息,氣息代表了個人的思想;邁步要講度,要有急有徐;節是節奏;擻是擻音,要好聽,要真;搬是尺寸,在舞臺上要有力量和爆發力。

二、演員的藝術思維

藝術思維是很重要的。藝術要講究“度”,藝術的表現要恰到好處。無論唱戲還是唱歌,在臺上演出離不開七個字:喜、怒、哀、悲、憂、苦、思。特別是唱到悲的時候,要善于控制,要有“度”。

演唱時,思想要走在氣息的前面。比如演唱《鍘美案》,如何發聲、換氣,一定要先思考,再演唱,思想支撐著一個演員的演唱和發展。再如在演唱京劇《赤桑鎮》選段《自幼兒蒙嫂娘訓教撫養》,聲音要呈現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狀態。唱到“敗壞紀綱我難對嫂娘”時,不光要唱,還要思考。要通過聲音掌握人物形象,真正表現出剛正不阿的包公形象。演員在演唱時不光要表現人物的外部特征,更要通過細節把人物的靈魂表現出來。演唱不僅只是一種語言的表達,還是人物性格及其思想和精神的展現。

藝術是磨煉出來的,演員身段表演、演唱思維、氣息控制與形象塑造,都是智慧的表現。比如在京劇《姚期》中,當演到姚期對兒子姚剛說“為父有話對爾講”這一情節時,演員的表演是給觀眾看的,因為此時觀眾知道姚期在騙姚剛。當姚剛走到姚期身邊,姚期怒打姚剛,之后緊跟著唱出“小奴才做事真膽大”時,唱腔要提著走才妥當。所以,演員演唱中的智慧和思維取決于智商,演員不是聲音的奴隸而是主人!

我們在跟老師學習時,不僅要學習老師的演唱,更要繼承老師的藝術思維。這就要求每位演員除了勤學、勤練,更要勤思。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通過學習,要善于找到自身的表演風格與特征。聲音是一個人物的形象也是環境的縮影。要繼承藝術家的思維,更要琢磨怎么唱能讓大家愛聽、過癮。演好戲,每一步都需要扎實、穩打;演好戲,每一個細節都需反復打磨。

三、演員的修養與藝德

修就是修煉,能耐就是能忍耐?!盎ㄓ兄亻_日,人無再少年”。要想藝術上有所成長,有所成就,就要多修煉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站在舞臺表演不容易,要注意自己的藝術修養,要不斷地學習新文化、新知識及思想,人生之道。要把時間留給自己,天天堅持練功。天才在于勤奮,在于熱情。演員的修養是重要的,演員的爆發力是要練的。藝術是磨練出來的,要勤思勤想,每一項都要達到自己鍛煉的標準。

小時候,我聽師爺裘盛戎和我師父方榮翔的帶子,反復聽后,帶子上的磁都磨沒了。演員要嚴格要求自己,把最好的藝術呈現給觀眾。我每場演出都有記錄?,F在社會要求很高,觀眾要求更高,哪里得唱好,哪里唱得不好,都要掌握好,還要掌握好觀眾需要什么。我每天的任務就是把所有的戲從頭到尾背一遍。每一次排練表演,無論是唱腔、唱詞,還是服飾,我都會反復打磨。演員要嚴格要求自己,盡量不出錯。要用我們的愛和真心對待每一場演出。

立德是藝術家從藝的基礎和根本,藝術家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待人以真、誠,才能把戲唱好、把劇演好。德與藝,二者相輔相成,德具有引領作用。對德與藝的追求不是宏觀的、口號式的,而要體現在細微處。

演員一定要刻苦努力,對得起自己、社會和觀眾,要踏踏實實地向人民學習,要以好作品給觀眾看。演員的唱代表著演員的藝,如果說德是演員做人的根本,那么藝就是演員的安身立命之本。

結 語

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同行和觀眾。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唱響文化,傳播文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民族文化復興。我們要有使命擔當,秉承對藝術負責的態度,推陳出新,以最好的狀態為觀眾呈現出優秀的作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為天津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講究唱腔戲曲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任派”唱腔——憶任哲中
吃火鍋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經典唱腔 適才做了一個甜滋滋的夢
優秀唱腔《徽匠神韻》
健康吃飯有講究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小戲唱腔之“體” 略說
戲曲的發生學述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