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美育類通識課程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實踐

2023-04-12 19:29阮開宇
海外文摘·學術 2023年17期
關鍵詞:影視美育線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觀念的轉變,高校大學生的美育教育越來越被重視。高校美育類通識課程是培養大學生健康審美情趣、形成較強的審美能力、養成深厚的審美素養的重要途徑。電影電視藝術是集多種藝術元素于一身的綜合藝術門類,當代大學生,對視覺藝術形式具有敏銳的感知力與濃厚的審美興趣,因此設置影視藝術鑒賞類通識課程成為各高校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影視藝術鑒賞課程為例,著重探討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在該門課程實踐中的應用,從課程的現狀、模式實踐應用、現存問題等幾個方面探討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以期對美育類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

1 影視藝術鑒賞課程現狀

蔡元培教授曾經說:“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有高尚純潔的習慣,使人超越人我之見,漸滅自私自利之心,提高社會道德水平?!备咝C烙愅ㄗR課程是培養大學生健康審美情趣、形成較強的審美能力、養成深厚的審美素養的重要途徑。影視藝術鑒賞課程作為國內大多數高校開設的一門美育類通識課程,其主要包含了電影與電視藝術的相關理論概念與經典作品分析與評鑒等內容。該門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與文化素養,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綜合近幾年研究發現,高校美育類通識課程建設中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學生對通識選修課程的重視度與認同度低,無論是線上平臺授課還是線下教師面授,學生的學習意愿、主動性與積極性都不高;二是當代大學生雖然對影視作品感興趣,但習慣性忽略影視本身的藝術性與文化意義,注意力多集中在電影電視的娛樂性上,不會進行合理評鑒與鑒賞;三是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缺少系統的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方法陳舊、授課方式單一,主要是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喜歡觀影環節,但卻對老師講授的影視相關理論知識點不感興趣,同時缺少獨立思考與實踐過程;四是教學空間有限,雖然部分高校已經引進線上優質教學課程資源,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網絡課程資源內容零散,加之缺乏老師的引導與監管,學生的學習效率低、自學性差,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梢?,影視藝術鑒賞課程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诖?,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應該針對性地進行解決,提升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革新教學方法。

2 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互聯網+”大背景下,教學工作者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早期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是線上教學資源與線下教學的簡單整合,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逐漸相互滲透,形成了“融合”式的教學模式[1]。融合式教學利用技術手段將教學的虛擬與現實空間打通,實現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場景融合,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優勢有機結合,滿足當今大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能讓他們更好達到學習目標[2]。

影視藝術鑒賞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將線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模式優勢互補,打破學習空間的限制,更符合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梢詮膭撔陆虒W設計,改革課程考評機制兩個方面進行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的實踐。

2.1 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設計

影視藝術鑒賞課程的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設計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線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融合,其中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的創新融合設計。

2.1.1 做好課前先導

課前,教師需要對學情進行分析,設置本次課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在學習通等線上教學平臺布置課前自學內容,提出自學要求和建議,引導學生有效開展課前自學活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可提前將課程大綱上傳于線上教學系統,方便學生提前了解學習目標、學習難點及重點。布置觀看影視作品的課前任務,設置與影片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觀影過程中尋找問題答案。教師再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發起關于課前預習的話題討論,學生可以在討論中發布自己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教師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將其融入課中教學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在課前,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影視作品,再帶著自己產生的疑問來到課堂中尋求答案,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意愿,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課前明確學習內容,可以避免學生由于不了解教學內容而被動接受知識點輸入而產生的對課程學習的排斥心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3]。

2.1.2 創新課中教學安排

由于課前預習階段已經布置觀影任務,并設置相關問題,那么課中即可根據學生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及所產生的疑問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如課前預習階段布置了觀看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的觀影作業,提出了“色彩在影片中的作用”的問題。大部分同學在課前觀影階段,往往只會留意到明顯的片頭與片中呈現出的黑白與彩色的對比關系,而忽略了影片其他部分色彩的意義價值,那么在課中就需要再次播放重點片段和鏡頭并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影視知識。

融合式教學過程中,如何帶動線上線下兩部分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由于課前預習階段已觀看過影片,那么課中就有較多的時間來豐富教學環節,從而提升學生與課程的聯結感。教師利用線上教學平臺使線上與線下的學生共同參與到各自小組的討論中。如課前安排了《我的父親母親》的觀影作業,提出問題“電影里畫外音的作用”,在學生已掌握該知識點的前提下,教師可在課中播放同樣由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的畫外音片段,組織小組討論“兩部電影中畫外音的區別”。小組討論結束后,由老師抽取小組內一位代表,讓代表進行發言,最后由教師點評總結,以此強化學生對影視理論知識的理解,逐漸讓學生重視影視本身的藝術性與文化意義。

2.1.3 完善課后知識鞏固

以往學生對通識選修課程的重視度與認同度低,上課結束后不會進行自主復習,教師也無法實施監管工作。影視藝術鑒賞課程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利用線上教學平臺,不僅可以將課上的重點與難點內容設置為任務點,以這種形式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復習任務,還可適當安排測試的任務點,一方面有利于督促學生課后及時完成復習,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測試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學生查缺補漏。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與實踐的機會,教師可在課后安排小組任務與個人作業。小組任務內容是小組在教師所發布的影視作品目錄中選擇一部作品,運用所學影視相關知識點對影視作品進行鑒賞,最終在線上學習平臺的小組任務頁面上傳影視分析論文等,并在后續課上安排小組代表進行課堂匯報展示,最后由教師點評打分。個人作業是學生可選取任意一部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以截取片段或截圖配以文字說明的形式提交作品分析作業,最終以全班匿名互評和教師評價的形式獲得作業成績[4]。

2.2 豐富學習評價辦法

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已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這也標志著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主要學習成果考核的評價標準已不再適用。融合式教學模式實踐過程中豐富了學習評價辦法,強化過程性教學評價,實現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全方位評價。第一,課前學生預習情況占總成績的20%,其中包括觀影完成情況、參與討論情況等自學內容;第二,課中教學階段活動占總成績25%,其中包括學生出勤、點名提問、課上小組討論與匯報等;第三,課后知識復習與鞏固情況占比25%,其中包括復習資料與測試任務點、個人作業、分組任務提交與任務匯報、課后討論等內容;第四,傳統的課程考試環節占總成績30%,主要通過最終的電影片段鑒賞考試進行考核。

總之,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將線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互補,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豐富全面的學習評價辦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能改善學生學習態度,確保課程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3 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若想保證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的有效實施,需要完善的線上教學相關的基礎設施作為保障,細化教學設計來增強線上學生的聯結感,以提高其參與度等。

3.1 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

影視藝術鑒賞課程的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是將教學的虛擬與現實空間打通,實現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場景融合,教學過程中分為線上與線下兩部分學生,其對網絡技術手段的依賴較大。如偶遇到卡頓、延遲或掉線的現象,會極大影響教學的流暢性,學校只有加強軟件與硬件等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充分保證融合式教學的有效實施[5]。

3.2 提高線上學生聯結感

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過程中,面對線下同學,教師可以近距離的、可視化地監督其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等,但線上教學的部分同學,對于教師是遠距離的、非可視化的。若想了解線上學生學習情況,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教學設計,有針對性地對線上同學進行提問,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設計合理的課中小測試環節,及時掌握線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進一步增加線上學生與課堂聯結感。

3.3 甄選經典影視資源

以往影視鑒賞類課程多用老舊影片作為教學資源,已不符合當今“網生代”大學生群體的審美需求。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影視產業井噴式增長,可選的影視資源眾多,但質量卻良莠不齊,甄別選取符合時代發展,利于青年學生群體接受的影視資源也是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作為教學用影視資源,教師需根據教學內容、重點及難點對大量影視作品進行整合與設計,選取并制作出教學用影視視頻,從而更好地吸引線上及線下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充分發揮影視藝術鑒賞課程的美育作用。

4 結語

影視藝術鑒賞課程作為美育類課程,其旨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開展線上線下的融合式教學模式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繼續加強美育類課程線上與線下教學相融合,深入推動教學改革,為我國高校落實美育提供借鑒、開辟道路。

引用

[1] 汪瀟瀟,郭雙雙.清華大學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實踐與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22,32(4):106-112.

[2] 祝智庭,胡姣.技術賦能后疫情教育創變: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樣態[J].開放教育研究,2021,27(1):13-23.

[3] 穆肅,王雅楠,韓蓉.線上線下融合教學設計的特點、方法與原則[J].開放教育研究,2021,27(5):63-72.

[4] 李翠蓮.淺析高校通識課大班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化路徑[J].教育教學論壇,2022(16):141-144.

[5] 姜春林,萬明秀,吳時蘭.高校公共課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模式的探索[J].高教學刊,2019(1):60-62.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高校美育類通識課程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GH22553)

作者簡介:阮開宇(1989—),女,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就職于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影視美育線下
影視展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COZMINE線下集合店
傳統線下與直銷模式孰強孰弱?這家動保企業是這樣看的
從“偶然”的疫情大爆發到“必然”的線下線上教學結合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影視風起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