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課程內涵式建設路徑探析

2023-04-16 11:52劉玉秋
關鍵詞:內涵式育人思政

劉玉秋

(華北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210)

自2016年12月7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召開至今已經五年時間。這五年,課程思政作為新時代的課程觀、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已深入人心,思政課程建設也效果初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歷史性成績。在課程思政建設實踐深入開展的過程中, “門門講思政、人人講育人” 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正逐漸形成。在總結這五年建設成就的同時,尤其需要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思政課建設時冷靜思考 “思政課程是什么? 思政課程怎么看? 思政課程怎么辦?” 的重大問題。因此,對思政課程內涵式建設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實現路徑進行探析就成為了提升思政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實效性的必然。

一、課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的必要性

思政課程作為育人的具體課程,其內涵式建設是相對于注重數量、形式、速度等量的因素的外延式建設而言,突出強調以穩定規模、優化結構、注重創新、豐富內容的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建設。在思政課程建設中,由于部分思政課教師育人能力和理論功底不足,在有著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分離,實踐教學重形式、輕內容,重知識傳授、輕價值引領,思政課堂與社會課堂脫離等困境,這些困境直接導致思政課程教學實效性不佳、立德樹人主陣地、主渠道丟失的嚴重后果。思政課程如要擔起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作用,必須進行強調育人效果的內涵式建設。

(一)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分離

經過梳理國內各高校的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的相關經驗及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發現,全國高校都極度重視并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 “三全育人” 思想,特別重視二者的同向同行建設。但是,多數高校分別強調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建設,未能把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并建。二者同向同行,并不是說二者是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兩條不相交叉的平行線,而是可以共建、共享、共育、共同實現育人目標的一條渠??v觀目前高校的課程建設,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往往孤立守渠、自說自話。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校頂層設計不足,未意識到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需要共建;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科分類和大學教師工作性質的原因,學院與學院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交流較少,這就容易出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的分離現象。

(二)實踐教學重形式、輕內容

高校思政課程應 “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1],從根本上講理論、思想、真理來自于實踐。所以思政課程所講授的理論是基于實踐的、開放的理論,這些理論只有回到實踐中、扎根中國大地才會有生命力和說服力,才會被當代大學生接受并入心入腦,進而轉化為學生的行動力,身體力行,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達到育人目標。

自高校思政課程05方案實施以來,各地各高校都非常重視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的開展,積極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創新思政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成果顯著。但是,在實踐教學實施的具體過程中,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思政課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大部分教師在有限的學時內固守理論知識的講授,沒有進行實踐教學;另一方面,部分思政課教師把PPT 課件、微電影、音樂、話劇、相聲、辯論賽等搬進課堂,著重強調實踐形式的多種多樣,卻忽視了應該重點深挖實踐內容,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理論有所學、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行,不然只是熱鬧了課堂,寂寞了理論。

(三)重知識傳授、輕價值引領

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都需要做到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思政課程發揮思想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但是,思政課程講授中反而存在思政元素沒有挖掘或挖掘不足的現象,育人效果甚至還不如一些專業課程思政,導致學生不愿學也不想學思政課的結果。歸結起來主要是因為思政課教師職業角色定位不清晰所致。

一方面,部分教師對思政課的意識形態屬性缺少認知,導致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擔當不足;另一方面,受自己專業背景限制,有些教師陷入知識傳授困境,只注重講自己熟悉的理論知識,沒有或者很少有價值引領。比如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老師的知識背景有中國革命史、古代史等,有的老師一學期講下來才講到辛亥革命,學生很難理解中國為什么要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問題,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思政課程,難以形成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及對社會主義的忠誠信仰。

(四)思政課堂與社會課堂分離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9年8月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 “堅持開門辦思政課,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結合,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機制?!盵2]。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走出學校,融入社會,既在社會活生生的實踐中深化對理論的理解和把握,同時又做到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建設相結合。但是由于大部分思政課教師一方面忙于應付繁重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又足不出戶,悶頭搞研究,這就造成在實際工作中的思政課堂和社會課堂分離,后果就是脫離實際講授的理論枯燥難懂,難以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真理深入淺出地講透、講活。更進一步說,思政課程失去了源頭活水,做不到結合實踐將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教材話語向教學話語的轉化,思政課堂必是死氣沉沉。

二、課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的可能性

新時代孕育新機遇,也賦予思政課程新的使命和責任擔當,思政課程進入了發展的重要的機遇期?!兑庖姟分袕娬{: “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對待?!盵2]國家把思政課建設放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進行設計,建立政策支持體系、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加大教育經費投入,五年來,思政課程的外延式建設已初具規模;隨著課程思政的實踐開展, “思政” 觀念深入人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理價值彰顯;思政課教師職業榮譽感、歸屬感和責任擔當顯著增強??v觀新時代全局,各種有利條件匯聚,已經為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提供了可能。

(一)客觀條件

1.建立政策支持體系,是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的客觀條件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盵1]2019年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以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教育部相繼出臺《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建設標準》等政策文件,明確思政課程建設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教師隊伍、加強黨的領導等方面為思政課程內涵式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2.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是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的客觀條件之二。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新媒體、自媒體的普及,打破了時空的限制, “線上教研” “直播授課” “專家咨詢指導” “個性化指導” 在虛擬網絡空間開展。同時,各級政府、組織、個人都成為了時代的主體,建立各種資源平臺、數據庫、公眾號等。真正的通過 “網絡共同體” 實現了資源共享,為思政課程內涵式建設提供了資源支撐。

3.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是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的客觀條件之三。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到要配備的專項思想政治教育經費,用于教師的進修、考察和學習。同時,為思政課教師發放思政課教師專項津貼,實現一人、一桌、一臺電腦的辦公條件。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國家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為思政課程內涵式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撐。

經過五年時間的發展,思政課外延式建設已初具規模。在政策支持、平臺建設、經費投入等方面為進一步進行注重質量提升的內涵式建設提供了客觀條件。

(二)主觀條件

1. “思政” 觀念深入人心,是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的主觀條件之一。隨著從國家層面推廣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掃除了人們心中對思政及思政課程的固有偏見,不再簡單的認為是思政課程是一門無關緊要的副科,而逐漸認識到思政課程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梢哉f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是有嚴謹知識體系的課程,而且也是具有意識形態屬性的價值觀念,講好思政課程關乎國家的未來,人民的命運。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價值彰顯,是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的主觀條件之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3],世界進入百年變局,隨著大國崛起,特別是中國抗疫,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價值。而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三大問題必須也必然要通過在思政課程整體的宏大敘事中進行科學的回答,在大國崛起的實踐邏輯中得到檢驗。

3.新時代賦予了思政課教師職業榮譽感、歸屬感,是思政課程進行內涵式建設的主觀條件之三。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在實現中國偉大復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特別重視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在激勵力度、職稱評定、人才培養方面的大力扶持,思政課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歸屬感顯著增強。

綜上分析,從我國實際出發,已經完全具備了提升思政課質量的內涵式建設的主客觀條件。

三、課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課程內涵式建設提升路徑探析

相對課程思政的隱性教育,作為顯性教育的思政課程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必須從學理層面結合實際講清、講透、講明白學生關心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和生活實際,直擊學生的心靈,達到育人效果。隨著社會發展,思政課建設迎來了最好的時機,通過黨建引領、完善制度、搭建平臺、資源共享、課程改革等路徑提升思政課程的思想信仰內涵、理論內涵、實踐內涵。

(一)黨建引領、信仰先行,提升思政課程的思想信仰內涵

思政課程的思想信仰內涵是指通過黨建引領,在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過程中堅定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養、理想信念。思政課教師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終身信仰,把立德樹人、為社會主義培養有信仰的接班人和建設者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1.黨建引領。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盵1]高校教師黨支部要按照 “三會一課” 制度,上好黨課,充分利用黨員學習活動(近一年的黨史主題教育活動)時間,把黨員學習和教研室集體備課有效結合,開展年輕教師講黨課活動,既提高黨員教師的授課能力,又提高黨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理想信念。通過黨建引領,切實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

2.信仰先行。在思政課的課堂上,思政課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是課堂進度的引領者、是課堂氛圍的渲染者、是青年大學生的引路者。一個課堂是否有溫度、有熱度、有高度,取決于課堂的講授者是不是對自己講授的理論真信、真愛、真懂、真用。所以,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堅守初衷、使命、責任擔當,用自己的信仰撼動學生的迷茫,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的冷漠,最終使當代大學生在最好的年紀沿著正確的方向能夠選擇正確的道路。

(二)完善制度、創新理論,提升思政課程的理論內涵

思政課程的理論內涵是指思政課教師通過培訓、培養,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必要的自然科學知識,堅實理論根基、增強理論素養;通過信息平臺的資源共享,學習優秀的課程思政案例、優秀教學視頻,進行線上教研、討論等,最終達到提升思想育人能力,增強理論功底的目的。

1.建立思政課教師培訓、培養、考核制度

作為新時代合格的思政課教師要做到 “四有、六要,八個相統一”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的基本要求。通過思政課教師培訓、培養、考核制度,嚴把職業關、道德關、理論關、授課關、實踐能力關,通過層層把關,層層選拔,讓 “政治堅定、業務精湛、師德高尚” 的人擔任思政政治理論課教師,增強思政課程的授課實效。

2.建立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共建、共享、共育有效途徑

(1)建立二級學院手拉手制度和教師共同教研制度。通過二級學院手拉手制度,打破學院與學院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的壁壘,培養學院管理者和教師具有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共建、共享、共育意識。通過共建課程、共享資源、共育師生,拓展思政課教師的知識視野、增強思政課教師話語魅力。作為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思政課程,思政課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在理、工、文、醫、法學科中選擇一個學院進行手拉手,思政課程進行分眾教學。經過長期給固定專業學生授課、和專業老師共同教研,尋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之間的結合點,吸收課程思政閃光點,通過聽課、思課、磨課、改課、建課的過程編寫經典教學案例,增強思政課程專業基礎。

(2)有效利用現有平臺,打造特色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新媒體、自媒體的普及,既可以利用現有平臺,也可以發揮每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開設視頻公眾號、抖音賬號,進行資源傳播。自2016年至今5年以來,課程思政建設已經進入到相對成熟的階段,各高校都會進行自己學校優秀課程思政案例展播,各省市也會在各大網絡平臺中對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優秀授課案例、優秀競賽視頻進行展播。所以,新媒體時代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利平臺,思政課教師也可以打破時空界限,隨時隨地進行資料收集和學習,提升自身理論功底。

(三)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提升思政課程的實踐內涵

挖掘思政課程的實踐內涵要注重問題導向,通過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兩條腿走路,真正解決大學生關心關注的熱點和理論問題。

1.校內實踐

校內實踐包括校內課堂實踐和校內課外實踐,主要是指通過校內競賽、校內演講、校內調研、校內參觀等形式激活思政課程的課堂。同時,校內實踐的開展一定要緊緊圍繞思政課程的課程內容展開,達到提升學生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學生心中深植家國情懷、理想信念、責任擔當。

2.校外實踐

校外實踐是指開門辦思政課,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領大學生走出校園,融入社會。一方面,可以通過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展館等部門進行鏈接,建立思政課教學基地,供學生學習參觀、擔當講解員、進行理論宣講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挖掘高校所在地資源,比如走進街道社區、走進孤寡老人、困境兒童家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讓大學生真正的知民情、解民意,切身體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鮮活、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中國共產黨的生命力,真正做到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鮮活理論,增強信仰。通過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兩條腿走路,切實增強思政課程實踐內涵的建設。

四、結論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課程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只有處理好二者的辯證關系,同時發力,利用有利條件、化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通過黨建引領、建立機制、搭建平臺、課程改革,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底氣、志氣、骨氣,切實有效地推動思政課程的思想信仰內涵、理論內涵、實踐內涵建設,提升思政課程的理論說服力和教學實效性,真正成為承擔立德樹人任務的主陣地和主渠道。

猜你喜歡
內涵式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搶抓機遇 乘勢而上 推動新時代樂山市縣黨校內涵式發展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內涵式發展:“育新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文化預設與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