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塑·他塑·中介: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三重維度*

2023-04-17 16:44秦小琪史詩宇
理論與評論 2023年5期
關鍵詞:政黨中國共產黨群眾

秦小琪 史詩宇

在政黨政治時代,政黨形象是政黨重要的政治資源。政黨形象良好與否關乎人心得失,關乎前途命運。中國共產黨能夠在短短百余年間從力量微弱的小黨發展成為日益強大的大黨,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始終高度重視自身形象的塑造,在理論上科學闡釋、在實踐中積極推進,并一以貫之地推動黨的優良形象向現實轉化。政黨形象作為以人民群眾為認識主體對政黨歷史和現實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與抽象理解,是政黨的長期實踐活動與人民群眾的評價和綜合感知的統一體。從形象形成方式來看,政黨形象的塑造可以分為三個維度,即“自塑”“他塑”和“中介”,這三者共同構成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基本結構。從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整體發展歷程來看,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形象是在傳播中介的作用下,通過以黨為實踐主體的“自塑”和以人民群眾為認識主體所進行的“他塑”而形成的,是“自塑”形象與“他塑”形象在“中介”作用下動態發展的結果。

黨的形象和威望樹立牢固與否不僅關系到黨的前途命運,而且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擁有諸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歷經磨難的百年大黨,中國共產黨清醒地認識到,良好的政黨形象是黨至關重要的執政資源。當下,學界對于黨的形象建設的研究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回顧中國共產黨形象建構的發展歷程,總結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歷史經驗;二是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探討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實踐進路;三是統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場域,研究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境遇和挑戰?;诖?,以學界當前的相關研究為基礎,從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塑造的“自塑”“他塑”以及“中介”維度對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歷史過程進行全面闡述,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在形象塑造的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并積極探索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提升路徑,對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的形象塑造,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自塑”維度

“自塑”是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基本點。中國共產黨的主體形象是黨的整體形象的基本原型,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執政理念、黨員結構,以及在實踐中取得的奮斗業績等客觀要素,是黨進行形象塑造的現實基礎和客觀依據。中國共產黨的形象深深植根于黨的革命史、建設史、改革史、復興史全過程,黨在各個歷史階段的實踐活動中所展現出的精神面貌,是其形象的精華所在。同時,中國共產黨是自身形象建設的主體,黨的百年奮斗實踐始終是黨領導下自覺的社會歷史活動。因此,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塑造是黨作為主體進行“自塑”的過程,即中國共產黨通過自我革命來豐富自身的實踐活動、提高自身實力、實現自我提升的過程。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通過自我革命塑造和完善自身的政黨形象,夯實自身形象塑造的基礎。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進京趕考”的全新課題,強調“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1)《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1439頁。。這在全黨范圍內敲響了警鐘,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延安整風運動,彰顯出黨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氣和強大定力,同時在這一階段黨通過廣泛動員人民群眾,推翻“三座大山”,帶領人民贏得革命勝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國人民的前途和命運發生了徹底改變,初步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良好形象。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的“三反”“五反”運動彰顯了黨強烈的自我革命意識,培養并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黨領導廣大人民以艱苦奮斗、發憤圖強的精神面貌,順利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改變了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思想等多個方面進行自我革命,領導廣大人民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黨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執政環境和難以預測的國內外形勢,在諸多不利因素疊加的情況下,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辛探索中,“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4頁。,黨中央以強大的政治勇氣、崇高的責任擔當、堅定的自身革命性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個務必”,是全黨面對更加艱巨的歷史任務和時代要求所承擔的責任使命,亦是對“兩個務必”的繼承與發展,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著力點和理論保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打贏了脫貧攻堅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的實踐表明,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形象不同于經過精心設計和包裝的“鏡頭形象”,而是一種“實踐形象”,通過黨的現實實踐活動得以構建和呈現。雖然黨的形象塑造是主觀與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但從根本上說,所有的主觀評價都是基于黨的客觀狀況。中國共產黨在不懈奮斗中取得的光輝成就是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塑造最牢固的基礎,既是中國共產黨形象的真實寫照,也是人民群眾認識和評價中國共產黨形象的關鍵根據。因此,提升中國共產黨整體形象的根本途徑,是持續推進中國共產黨的“自塑”,即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堅定不移地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嚴密黨的組織體系,為黨的形象塑造奠定堅實基礎。

第一,在自我革命中狠抓黨風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進入新時代,黨情國情世情發生了深刻復雜的變化,這不僅對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嚴格考驗,也對黨風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黨風是政黨的內在精神,反映了黨的總體素質,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各個領域和全部過程。換言之,影響政黨形象的根本因素是黨風狀況,黨風問題既關系到黨能否繼續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也關系到黨能否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充分信任和廣泛支持。面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日趨尖銳復雜的新形勢,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必須從黨員的思想作風入手,狠抓黨風建設,強化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全體黨員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政治判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加強思想防線,堅定政治立場,增強黨性意識和宗旨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的領導權威;要堅定理想信念,常抓理想信念教育不放松,不斷增強黨自身的責任意識,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塑造全體黨員“不敢腐”的思想境界,維護黨的清正廉潔,在黨內形成自我反省、自我革命、廉潔奉公的良好氛圍,進而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黨的自身形象塑造。

第二,在自我革命中加強干部管理,抓住“關鍵少數”。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黨,沒有多數才德兼備的領導干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3)《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頁。這充分顯示出在歷史的艱辛發展過程中黨的領導干部隊伍所承擔的艱巨任務與使命。從組織架構來看,政黨是由領導干部群體和普通黨員共同組成的,其中,領導干部在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中扮演著尤為特殊的角色。他們不僅是黨的自我革命的主體,也是決定黨的自我革命成效的關鍵因素,是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決定著黨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實現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率(4)董蕾、田鵬穎:《從人民監督到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破解歷史周期率的守正創新》,《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年第8期。。因此,新時代黨要塑造良好的政黨形象,就必須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確立為領導干部的任用標準,不斷加強紀律建設,強化黨內監督,塑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形象。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堅持問題導向,增強憂患意識,從波詭云譎的時代變化與重重挑戰中把握規律、豐富經驗、提高本領。

二、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他塑”維度

黨的形象既是一種客觀存在,又具有相對可塑性,是相對于外部環境和認識主體而言的,反映了人民群眾作為認識主體對中國共產黨的實踐行為、領導能力與實踐成效的總體認識和主觀評價,是在依靠人民與人民評價相統一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評價、判斷政黨之前,認識主體會有一個預設標準,人民群眾會以政黨的自身性質、執政水平及其實踐活動、實踐成果等為基礎,根據特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形成自己心目中的政黨形象。這表明,中國共產黨政黨的形象塑造是以人民群眾為認識主體的“他塑”過程,即政黨形象需要通過他者話語以及媒體傳播加以塑造?!八堋弊鳛橹袊伯a黨形象塑造的“落腳點”,其重點在于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中國共產黨通過“自塑”形成的主體形象與以人民群眾為認識主體形成的客體形象相互作用,客體形象以主體形象為基礎,受主體形象的影響并對主體形象產生反作用。因此,人民群眾對黨的形象有絕對的話語權,黨的奮斗成果只能由人民群眾來評判,黨的形象也只能由人民確認(5)聶家華、蘇童:《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形象的經驗性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22年第3期。。我們黨能夠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取得勝利,重要前提就是黨能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能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在“窯洞對”中給出了“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611頁。的答案。這一判斷深刻闡明了人民群眾對黨的重要監督作用,是確保黨的工作、提升黨的形象的重要環節。隨著革命事業的發展,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群眾為支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成功實現了政治和經濟上的解放,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帶領人民群眾積極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從而有效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為國家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群眾為支撐、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大力推動生產力發展,使我國綜合國力持續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8)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7頁。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取得勝利,之所以能夠樹立起偉大光輝的大黨形象,關鍵就在于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與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始終堅持黨的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密切依靠人民群眾,不斷造福人民群眾,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在踐行初心使命的偉大實踐中逐步確立、鞏固、完善自身形象,牢牢把握自身形象塑造的落腳點,主動追求自身形象的“他塑”。

黨的形象是人民群眾對黨的自身行為、實踐活動的主觀感知與綜合評價,人民群眾對黨的形象的判斷與評價,決定著黨的整體形象的最終呈現。黨的自我革命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實踐活動具有外向性特點,要求廣大黨員要深入人民群眾,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需求(9)董蕾、田鵬穎:《從人民監督到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破解歷史周期率的守正創新》,《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年第8期。。在中國共產黨形象“他塑”過程中,人民群眾作為認識主體,對黨的認可與否會影響黨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強大與否。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堅定人民立場,黨的初心和使命不僅規定了中國共產黨奮斗的根本性質和前進方向,也規定了黨形象塑造的價值支撐。因此,在縱深推進黨的形象塑造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必須恪守人民立場、堅持為人民謀幸福,自覺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監督,努力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第一,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10)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原則,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站穩人民立場,把重點放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上,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向往的美好生活。一是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難題,保證人民群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現實,為黨的形象塑造筑牢堅實的價值支撐。二是要紓解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問題,一方面,要牢固樹立文化根植于人民、發展于人民、在人民中繁榮并為人民服務的建設理念,堅持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建設規律,大力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斷適應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11)陳勝錦、黃艷芳:《中國共產黨使命擔當形象塑造的歷史嬗變與深化路徑》,《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3期。。另一方面,要把公平正義作為人民群眾發展和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質規范,切實推動社會公平正義朝正確的方向發展,不斷回應人民群眾在公平正義方面的動態化需求。

第二,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黨的工作的檢驗標準,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書寫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1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這表明,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工作的最高仲裁者和最終裁決者,中國共產黨作為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中國共產黨的工作只能由人民來評判。追溯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13)《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53頁。,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4)《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0頁。、強調“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15)《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頁。,這些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塑造必須充分依靠人民群眾,把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同作為檢驗工作的試金石。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必須要求黨的工作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聆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入手,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考驗的業績,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帶領人民群眾謀發展、創偉業。

三、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中介”維度

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并不完全是黨的執政能力、執政理念、執政業績等完全自然的流露和呈現。也就是說,在黨的形象塑造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內在品質及其實踐行為往往不會自動轉化為良好的政黨形象,而是要更多借助新聞媒體的報道與宣傳,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與宣傳實現黨的形象塑造。這意味著在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過程中,新聞媒體是連接“自塑”與“他塑”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推動人民群眾認識與評價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國共產黨“自塑”形象與“他塑”形象產生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就十分注重利用新聞媒體來塑造自己的形象,先后創辦了各種傳播黨的理論、宣傳黨的主張的紅色報刊,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群眾開展革命的同時,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傳播資源,如實地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進行革命的光輝歷程,為黨的形象塑造與宣傳提供了重要載體;新中國成立以后,除傳統的紙質媒體以外,電視、廣播也成為黨進行形象塑造的重要媒介,鄧小平要求報刊、廣播、電視都要把提高青年的社會主義覺悟作為一項經常性、基本的任務(16)《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頁。。江澤民強調要“采用切實有效的方法,通過靈活多樣的手段,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到全社會”(17)《江澤民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5頁。。胡錦濤提出要“以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為主”(18)《胡錦濤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4頁。,整合多種宣傳資源、構建輿論引導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建立“四全媒體”,“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19)《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4頁。。中國共產黨人在政黨形象“自塑”與“他塑”的過程中重視運用宣傳媒介,主動宣傳自身的實踐成果、奮斗業績、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與執政水平由此不斷得到提高,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黨的形象塑造以黨自身行為、實踐活動以及奮斗業績等客觀因素為基礎,不僅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制約和監督,而且也受制于政黨有效傳播信息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誰的傳播手段強大,誰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念就能廣為流傳,誰就能在話語權上占據主動?!?2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17頁。在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傳播媒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有利于最大程度減少負面新聞對黨的形象造成的消極影響。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中國共產黨必須綜合運用多種傳播形式,既要充分發揮黨報黨刊的傳播優勢,也要重視短視頻技術等新興傳播方式的應用,實現媒體傳播與黨的形象塑造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第一,堅守黨報黨刊作為中國共產黨形象建構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風雨歷程中,黨報黨刊發揮了政策宣傳、輿論引導、社會動員、見證歷史等重要作用(21)林緒武、周玉順:《黨報黨刊與中國共產黨百年形象建構》,《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3期。。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時期先后創辦了各種黨報黨刊,對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取得的偉大成就進行了廣泛宣傳,記錄了黨領導人民群眾艱辛奮斗的歷史過程。當前,面對“兩個大局”相互交織的時代場域,黨報黨刊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支撐、輿論引導以及受眾基礎。因此,一方面,要深入總結黨報黨刊的傳播經驗,廣泛汲取黨報黨刊的傳播智慧,發揮黨報黨刊的獨特優勢,真實全面地展示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大氣魄大格局、深刻闡釋黨的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積極宣傳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作出的偉大貢獻,為新時代黨的形象塑造提供強大的思想引領與輿論引導。另一方面,要將黨的形象塑造與宣傳需要、人民需求和媒體特點相結合,重視創新應用研究,實現黨報黨刊的創新性發展,提高黨報黨刊的吸引力,為新時代黨的形象塑造提供輿論支持。

第二,將短視頻技術合理融入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塑造。當前,隨著互聯網深度普及,短視頻技術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這種傳播方式在國家文化、國家形象以及政黨形象建構等方面具有重大影響。因此,中國共產黨要充分利用短視頻技術的傳播優勢,提升中國共產黨形象傳播的效果。一是要增強傳播主體的民間力量,注重傳播主體中“他者”的傳播作用,促進傳播的雙向流動。從傳播主體來看,短視頻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單向度傳播方式,強化了受眾與傳播主體的關系,實現了傳播活動的雙向流通。正因傳播內容的真實性、樸素性,短視頻更能反映普通民眾的真實感受,引起基層群眾的共鳴,凝聚強大的政治認同。在互聯網技術加持之下,通過民間力量傳播中國共產黨形象,更能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二是要利用大數據技術賦能,實現傳播的精準投放。從傳播技術來看,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塑造是一項系統工程。中國共產黨要針對不同地區的受眾特征、社交偏好、信息偏好等進行詳細分析,精準把握不同受眾的需求,推動傳播內容由無差別傳播到個性化傳播轉變,實現中國共產黨形象的高效率傳播(22)楊揚、張文忠:《短視頻環境下的國家形象建構與傳播策略研究》,《傳媒》2022年第20期。。三是要以受眾為中心,運用平民化視角豐富傳播內容。隨著新媒體時代到來,短視頻的傳播內容要深入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發掘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生活故事,增強受眾對中國共產黨形象的認同(23)盧佳伶、梁長平:《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的百年回溯、總結與展望》,《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21年第6期。;要采用人民群眾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話語進行闡述,實現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情感共鳴,有效增強中國共產黨形象的感染力。

回顧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歷史過程可以看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中塑造了勇敢救國的光輝形象;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日益密切的黨群關系中樹立了執政興國的良好形象和崇高威望;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中塑造了開拓進取的良好形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塑造了復興強國的大黨形象。從中不難看出,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塑造是在傳播媒介作用下,以自身為實踐主體的“自塑”與以人民群眾為認識主體的“他塑”相互交織、動態發展的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在黨的形象塑造過程中,“自塑”和“他塑”并不是相互平行、相互孤立、前后交替的,而是相互交融、共同作用、有機交融的,統一于黨的形象塑造的偉大實踐。在此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所進行的一切實踐活動構成形象塑造的現實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基本點;人民群眾作為認識主體對黨的綜合認知與評價,是黨形象塑造的關鍵因素,指明了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落腳點;傳播媒介則是溝通“自塑”與“他塑”的橋梁和紐帶,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的聚焦點。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形象塑造是需要長期堅持、持續推進的偉大工程,離不開持之以恒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工程,離不開一以貫之地堅守人民立場,離不開靈活運用傳媒陣地進行廣泛宣傳。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只有以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為基礎,以多樣的傳播方式為媒介,以人民立場為價值支撐,中國共產黨才能將自身塑造成為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堅實的組織保障,形成黨的形象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猜你喜歡
政黨中國共產黨群眾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多讓群眾咧嘴笑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