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以人民為中心的鄉村振興戰略及其實施路徑

2023-04-17 19:56王云艷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主體戰略中心

王云艷

(云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云南·昆明 650106)

一、新時代實施以人民為中心的鄉村振興戰略的立論依據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人民主體思想貫穿于整個新時代的全面戰略布局中,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從理論上鄉村振興戰略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從現實上致力于解決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要依靠人民群眾的實踐力量助推鄉村的振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急中生智,結合現實發展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讓億萬農民生活得更美好。

(一)人民利益至上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根基

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若沒有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就不能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和發展。從歷史的維度和現實的維度都能看到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民本思想始于中國古代,延續至今,在形式上雖然有所變化,但其實質都是“以人民為中心”。在古代,它被眾多君王奉為“治國理政”的圭臬。在革命時期,毛澤東指出:“我們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目前利益和將來利益的統一為出發點的”。1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理念,始終貫穿在新時代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以及黨的建設之中,其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在繼承了民本思想的基礎上,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始終堅持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從“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到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必須與農民發生最根本的聯系,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為農民謀利益、謀發展的偉大壯舉。

(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根基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鄉村振興的現實根基,鄉村振興應以人民的切身利益為基本價值取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我國發展的現狀而言,城鄉發展最不平衡,農村發展最不充分,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影響最大的是農民,這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在鄉村主要表現為農產品供給不穩定、質量趕不上、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基礎建設隊伍能力不足等,農村的發展問題已成為當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一塊短板?;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重大舉措。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表明當人的低層次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會不斷追求高層次的需要,并且馬克思在關于人的發展需要論述中也指出了人的發展需要具有層次性與多樣性,人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根本目的,這不僅為鄉村的振興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是人民的根本價值追求,是對廣大農村地區農民美好社會生活需要的積極回應。鄉村振興關系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應以農村發展惠民為基本價值取向,人民是鄉村振興的最大受益者,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人民群眾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實踐主體

作為實踐活動的主體,人民必然參與到鄉村振興中的經濟、文化、生態等各方面。馬克思說過:“為了實現思想,就要使用實踐力量的人?!敝袊伯a黨的執政理念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因為觀念只有不斷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變成現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樹立之后,還要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加以實踐,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可以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人民群眾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力軍,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人民群眾的驅動力。歷史的發展規律決定了人民是歷史發展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強調“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強調鄉村振興的驅動力來自人民,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鄉村振興是全體農民的共同責任,鄉村振興中黨的領導、政府的支持、市場的推動和農民的參與缺一不可。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以人民為中心的維度

鄉村振興戰略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農村的體現和落實,它是以農村的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面的一個提升鄉村發展在內的系統性工程,是鄉村的全面振興。鄉村振興在凸顯國家的決心和作用的同時不能忽視農民的主體作用,應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一方面,政府要切實當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守護者,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和加強隊伍建設的同時應與農民主體相結合,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著力構建共建共享的發展體系,努力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以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相結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是鄉村的主體,應堅持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相結合,以人民為中心,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鄉村振興事關農村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由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地域廣闊,農村人口多,加之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不同農村地區之間也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而,如何因地制宜,結合各地區的實際做好頂層設計是各級政府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這不僅為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正確的方向,還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力量。一方面各級政府要根據各個村莊的發展現狀、地理條件、資源優勢等具體情況,按照合理改造升級,注重文化歷史資源保護齊頭并進的思路,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和傳統建筑,開發歷史文化名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創新發展特色產業,形成優秀的產業鏈,還要加大政府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資金投入,這是為鄉村謀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另一方面,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不僅要體現在決策過程中、實施過程中,更要體現在共享發展成果中。

(二)以農業產業化引導農村勞動力

農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鄉村的全面振興離不開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基于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農民缺乏資金和專業的技術培訓,加上農村勞動力的外流,而市場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又高這樣的現狀,鄉村振興應以產業為核心,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農民就地就業,讓農民能夠在家門口賺“大錢”。農產品不同于工業產品,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質,可以結合各地實際,打造精品農業,生產精制農產品,將傳統農業與特色旅游相結合,農業生產與網絡訂單化相結合。發展壯大產業鏈。然而,我們必須正視農村勞動力的空間轉移帶來的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樹立農民就近就地轉移的意識。在不改變農民農村地域轉移的條件下,通過在農業內部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農村產業來轉移和吸納農村勞動力的方式。就近轉移本身就要求農村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推動農村主導產業發展壯大,因地制宜培育和壯大農村主導產業,引導農民將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向農業產業,壯大產業規模,最終筑起支撐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產業體系。

(三)以人才資源強化鄉村振興力量支撐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當前主要是要加大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對鄉村振興主體即農民的教育培訓。事實上,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村人口中會涌現出一批具有豐富經驗的精英,但由于農村各方面發展條件的限制,這些精英群體技術優勢難以得到發揮;為此,要加強與高校、企業之間的合作,對具有潛質的精英群體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將他們培養成鄉村產業發展的帶頭人。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同時還需要一批懂農業、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作為強有力的人才支撐?,F代化的農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人力資本保障,人才除了靠“引進來”之外,還可以加強農村人才資源儲備,教育培養現代化的農業人,使農民真正成為一種幸福的職業。因此,當前各級政府應把培養新型農民納入鄉村治理戰略的總體規劃,通過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培養新型農民。同時,加快農民教育培訓立法,為農民教育培訓提供法律保護。

三、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站在全局考慮、謀劃,為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決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目標。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具有牢固根基的重要歷史意義。全面建設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新的發展階段依然要緊抓落實,切實解決鄉村問題,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根本立足點,真抓實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為人民過上幸福小康生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繼而為邁向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猜你喜歡
主體戰略中心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戰略
戰略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北上廣操心“副中心”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